天天看小說

第576章 李唐絕境

(感謝774488,也感謝霸世天皇童鞋們的打賞,謝謝!今日第四更送到,求票!)

天空下著鵝毛大雪,山河平原一片皚皚。

在河東南部的黃河與汾水的交匯的北面三角地帶,李唐的八萬兵馬,已經被阻滯在這裡一個多月,不得寸近。

寒冬裡的一個多月時間被迫駐紮在此,李世民的雄心鬥志,也被消磨的幾近崩潰。

一大早,他照例騎上戰馬,將連綿駐紮於汾水北岸的軍營給巡視了一番後,纔回到燒著火爐的中軍大賬之中。一入帳中,軍中的文武們都已經在等著他了。

軍中的長史裴寂滿臉憂慮的對他說:“秦國公,駐紮在此地月餘而不得進,天寒地凍,將士們多有凍傷。昨日統計,又有數百弟兄凍傷嚴重,甚至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執兵器做戰。這前後加起來,軍中受凍傷嚴重者,已經逾千人之多。而且今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寒冷,八萬大軍的後勤糧草及禦寒衣物已經漸漸供應不上。就是軍中每日所用來禦寒的柴火薪炭也越來越不足了,再這樣下去,只怕軍無鬥志,士氣盡降。”

父親李淵今天又沒有出現在帳中議事,連帶著大哥李建成也不在。所有的軍中事務也只好由李世民拿主意處置,坐在往日父親的位置之上,李世民儘量表現的平靜。

帳中火爐中發出的熊熊火光映在他的臉上,將他的臉照映的有些模糊,特別是在那火光照映之下,李世民的影子映在他身後的帳蓬之上。顯得格外的陰暗與高大,彷彿就如同一個守護在他身後的惡魔。

雖然表面儘量表現的十分平靜,可是等到裴寂說完許久之後,李世民都還用那隻獨臂拖著下巴。目光直直的盯著帳中一盆燃燒著的爐火怔怔出神。

事實上,此時他的心中充滿了憂慮。

放棄河東而全力爭奪,原本就是爲了避開四面環伺的敵人,希望能奪得關中,好全力的積聚實力,以圖後續。當初父親在知道楊暕攻入河東郡後。曾經與大部份臣屬都決定撤回太原,堅守河東。是自己,一力要求南下西進爭奪關中。

可是卻沒有料到,如今會是這麼的一個局面,楊暕來的太快,把他們堵在這黃河與汾水的夾角間,進退不得。甚至一邊還有一個王世充的江淮軍。如果不是顧忌著他們,他們李唐手中握有八萬兵馬,是不會懼楊暕的五萬兵馬的。奈何東有王玄應,西有宇文化及,這兩個該死的明顯就是打著坐山觀虎鬥,漁人得利的目的來的。

他幾次向父親請令,準備要渡河與楊暕決一死戰,可父親每次都拒絕了。

到今天。已經是新年元旦,他們足足在這和楊暕耗了一個多月。

如今戰士們疲憊又憔悴,這樣冰天雪地的寒冷天氣還要露宿野外。士兵們一個個縮在營帳裡靠著篝火嗦嗦發抖,他們實在是經受不起。今年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嚴寒的多,滴水成冰。再這樣下去,沒等到與楊暕交戰,隊伍就要先垮掉了。

“已經到了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了,要麼孤注一擲,奮勇向前,擊敗楊暕西進爭奪關中。要麼就退回絳郡。先在城中避過這個寒冬,待開春後再與楊暕決戰。”李世民手中緊緊的握著拳頭,臉上的疤痕無比猙獰,口中咬牙切齒的不知不覺的說了出來。

帳中諸文武也都皺著眉頭,眼下能拿主意做決定的是李淵。可他既不同意攻打,也不同意撤退。在這冰天雪地的野外,他們已經隔河與楊暕對峙了一個多月。沒有誰知道李淵的心思,也沒有人知道這場對峙還要朝廷多久。對於李世民的話,他們都並不在意。

裴寂憂慮的道,“唐王的心意,就連我這個都老部下也是猜不出半分。不過我們和楊暕已經對峙了一個多月,如果唐王真有心渡河決戰,或者後撤的話,只怕早就下了決定了,可是到如今,也只是一直下令隔河與楊暕兵馬對峙,既不攻也不撤,只怕還有些其它的深意。”

李世民長身而起,“當初是我強求著父親南下的,如今軍馬陷於此處,進退不得,實非上策。我聽聞河北先前內亂,想必父親也是覺得陳破軍一時無法平定河北內亂,我們北面威脅可消。可是如今又有消息傳來,陳破軍已經盡平河北內亂,只怕他們下一個。目標就要對準我們河東了。如今我們再不能西進入取關中,那到時河東根基再失,我等就將飄零於外,覆沒不遠了,裴長史,唐王在哪,我去見他,陳述明白。”

裴寂嘆了口氣,“唐王一大早就帶著大郎又去那裡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又去那裡了,父親這是什麼意思?”

帶著疑惑,李世民離開大賬,帶著數十騎護衛就向著西邊奔馳而去。

戰馬在雪地上奔馳,沒有多久就到達了裴寂所說的老地方,緊靠著黃河的龍門山。

遠遠就聽到嘩嘩的黃河水流之聲傳來,李世民與侍衛們已經看到,在不高的龍門山下,有一隊父親的侍衛正守在山下。在手下棄馬上山,沒有一會就到達了山頂,父親和大哥兩人正站在山俯瞰著黃河龍門。

“父親!”

李淵回頭看了眼李世民,“二郎也來了,正好一起看看這黃河龍門之景。”

黃河龍門是黃河的咽喉,位於河東龍門與關中韓城交界的黃河峽谷出口處。

李淵指著下面奔騰的黃河水,“二郎你看,此處兩面大山,黃河夾中,河寬不過十餘丈,河水奔騰破“門”而出,黃濤滾滾,一瀉千里。傳說這裡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稱禹門。人們所說的“鯉魚跳龍門”就是指這裡。黃河流經此地,破山巒而徑出,瀉千里而東流,據《名山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如何,此處景象大氣,讓人觀之心曠神怡吧。”

李世民心中想的盡是李家面臨的困境,並沒有什麼心情觀賞這龍門景象。不過還是耐著性子看了起來,這處的黃河即窄且急,寬不過十二三丈,水流湍急無比,大有一泄千里之勢。站在這龍門山頂上,能一眼就看到對面許遠。

“二郎,看到沒,隔著河就是關中。一河相隔,不過十餘丈,卻如同一道天塹,明明就近在眼前,可卻始終遙不可及。”李淵望著對岸,眼中充滿了無盡的落寞。以李家如今的困境,據守河東最多隻能是偏霸一隅,最晚要被其它羣雄掃滅。唯有跳出河東,奪得關中,李家方能破此困局。可眼下,他們卻被困在這咫尺之遠的黃河對岸,彷彿觸手可及,又卻是遙不可及。

李世民也嘆了一口氣,“要是此處能有一座浮橋就好了,不但可以讓我們渡過黃河,還能直接繞過潼關,直接深入關中。”

陪在李淵身後的李建成道,“黃河上有橋,可是橋卻在下游的蒲阪,如今那裡爲楊暕所佔據,我們根本不得下。而且就算搶到了蒲阪,可那橋的另一面的有二城一關,蒲津、中潬二城爲入關之門戶,而西關城,則護河上浮橋。如今楊暕與宇文成都各佔一邊,這橋,我們根本無法渡過。”

“父親,大哥,我河東大軍至此已有月餘,卻一直與楊暕兵馬隔河對峙而不過。如今天寒地凍,軍中將士多有凍傷,軍心士氣不斷下降,再這樣下去,只怕軍中就會開始出現逃兵。所以孩兒向父親請令,兒臣願率本部右軍二萬人馬爲前驅,渡過擊敗楊暕所部。”

李淵好像對於李世民的語沒有半點興趣,搖了搖頭,“現在時機未到,此事不用再提。”

李世民心中一陣失望,有心想再據理論爭,但見父親沒有半分興趣,終於沒有將話說出口。

沉默了一陣後,李世民轉而道,“父親,如果此時不戰,那不如兵馬暫時退回絳郡,在城中度過這場寒冬,待到天氣暖和之後,再揮兵攻打楊暕,父親覺得如何?”

李淵留戀的收回看著對岸的目光。

長嘆一口氣,李淵落寞的道,“我們已經退不回去了。”

李建成看著李世民一臉震驚的樣子,沉重的道,“父親還沒有來的及告訴二郎,就在前天,王世充的長子王玄應已經率兩萬江淮軍,越過了軹關陘,從河內郡,穿過了太行與王屋山,進入了我們身後的絳郡,連奪汾河沿岸的稷山、正平二城,已經截斷了我們的糧道。而且如此一來,我們的退路也已經被王玄應截斷了。這個消息父親還沒有告訴軍中將士們,也是擔心將士們知道後,引起混亂。”

前有楊暕五萬兵馬攔住了他們南下的道路,後面王玄應又已經截斷了他們的歸路。而且後路一斷,八萬大軍的糧道也徹底的被截斷了,難道,天要亡李家!!。

第555章 變態家族第418章 北陳郡王第932章 引蛇出動第639章 棄暗投明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264章 楊廣賴帳第449章 暗渡陳倉第506章 郭洵戰死第421章 殺入城中第515章 剎那崩潰第195章 奇貨可居第89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96章 落雁表妹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147章 笑到最後第294章 帶兵入京第49章 平輩論交第710章 傀儡皇帝第940章 勢不可擋第13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904章 無間第691章 李淵猝死第264章 楊廣賴帳第37章 嚴陣以待第691章 李淵猝死第210章 震天雷!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第951章 西進長安(五)第683章 誰爲刀殂第415章 皇后助戰第860章 風起第86章 緊急軍情第49章 平輩論交第268章 盡誅李氏第239章 向東向東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521章 後宮纏綿第65章 東都急報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648章 以毒攻毒第441章 輝耀滿天第483章 顧命大臣第837章 單雄信晉升元帥 沈落雁監國領事第898章 我的馬槊早已經飢渴難耐了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528章 再謀根據第220章 皇帝傻了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453章 致命打擊第382章 李靖掛帥第679章 困獸之鬥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628章 意外盟友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616章 平陽郡主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246章 張須陀到第526章 衆人皆反第916章 齊王妃第89章 暗渡陳倉第655章 李密伏兵第146章 倒卷珠簾第815章 破營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98章 燥動之夜第297章 蘿莉公主第94章 戮力同心第520章 夜會蕭後第512章 天助我也第173章 紅藍雙旗第11章 兵不血刃第726章 逼上絕路第619章 各懷鬼胎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928章 火燒薛仁杲第549章 改元共和第406章 如潮攻勢第936章 三百里奔襲第447章 紅色密令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886章 何人可降第857章 碰撞第433章 一門三後第508章 暗夜奪城第292章 錦衣衛士第752章 遷都第391章 反戈一擊第455章 詐取軍都第88章 暗夜奪城第477章 蕭後逆推第188章 以夷制夷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278章 叛服不常第649章 李淵殺子第804章 黑雲壓城第487章 傳國玉璽第12章 高齊獻策第833章 挑戰頭狼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
第555章 變態家族第418章 北陳郡王第932章 引蛇出動第639章 棄暗投明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264章 楊廣賴帳第449章 暗渡陳倉第506章 郭洵戰死第421章 殺入城中第515章 剎那崩潰第195章 奇貨可居第89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96章 落雁表妹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147章 笑到最後第294章 帶兵入京第49章 平輩論交第710章 傀儡皇帝第940章 勢不可擋第13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904章 無間第691章 李淵猝死第264章 楊廣賴帳第37章 嚴陣以待第691章 李淵猝死第210章 震天雷!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第951章 西進長安(五)第683章 誰爲刀殂第415章 皇后助戰第860章 風起第86章 緊急軍情第49章 平輩論交第268章 盡誅李氏第239章 向東向東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521章 後宮纏綿第65章 東都急報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648章 以毒攻毒第441章 輝耀滿天第483章 顧命大臣第837章 單雄信晉升元帥 沈落雁監國領事第898章 我的馬槊早已經飢渴難耐了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528章 再謀根據第220章 皇帝傻了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453章 致命打擊第382章 李靖掛帥第679章 困獸之鬥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628章 意外盟友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616章 平陽郡主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246章 張須陀到第526章 衆人皆反第916章 齊王妃第89章 暗渡陳倉第655章 李密伏兵第146章 倒卷珠簾第815章 破營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98章 燥動之夜第297章 蘿莉公主第94章 戮力同心第520章 夜會蕭後第512章 天助我也第173章 紅藍雙旗第11章 兵不血刃第726章 逼上絕路第619章 各懷鬼胎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928章 火燒薛仁杲第549章 改元共和第406章 如潮攻勢第936章 三百里奔襲第447章 紅色密令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886章 何人可降第857章 碰撞第433章 一門三後第508章 暗夜奪城第292章 錦衣衛士第752章 遷都第391章 反戈一擊第455章 詐取軍都第88章 暗夜奪城第477章 蕭後逆推第188章 以夷制夷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278章 叛服不常第649章 李淵殺子第804章 黑雲壓城第487章 傳國玉璽第12章 高齊獻策第833章 挑戰頭狼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理塘县| 固安县| 炎陵县| 泰顺县| 海淀区| 古蔺县| 道真| 扎鲁特旗| 绥江县| 定州市| 长宁区| 邵武市| 正宁县| 宁河县| 丰镇市| 霞浦县| 云梦县| 赤壁市| 郑州市| 定远县| 临沭县| 乌鲁木齐县| 临颍县| 永泰县| 奇台县| 昌吉市| 海南省| 大关县| 界首市| 德昌县| 枞阳县| 乳山市| 南漳县| 永安市| 固原市| 南丰县| 循化| 阿尔山市| 昌邑市|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