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小別勝新婚
這個年頭,這樣的空手套白狼很多。
都是集體企業,公社窮,軋鋼廠富,所以公社佔點軋鋼廠便宜是很正常的事。
但這玩意要細說,是軋鋼廠虧,而不是老李虧。
就是軋鋼廠表面上,也不算虧。
十萬變成二十萬,翻了一倍呢。
之所以說老李不虧,就是何雨柱剛纔說的,一部分產出交給玩具廠跟軋鋼廠處理。
這個一部分,今年三百隻,那是死的,做不了怪。
但要是到明年,那裡面彈性就大了。
一茬產出幾千只,兩個月一茬。
那一部分可以是幾百只,也可以是幾千只。
那就看老李跟公社這邊怎麼商量了。
或者說的直白一點,如果老李從這邊拿了幾千只,然後交給軋鋼廠多少隻,也是他的事情。
總歸有太多的辦法,從裡面混點油水。
這也是何雨柱想著把養殖場交出去的另一個原因。
他發現老李同志有些變了,以前老李經管這些東西,想的是各種拉關係。
而現在老李同志對著錢上面好像有點太癡迷了。
何雨柱在這個上面,不願意成爲老李同志的幫兇,但也不好跟老李直接對上,於是只能裝可憐,退出。
每個人都會隨著時間轉變而改變。
如果何雨柱跟老李換一個位置,說不準也會那樣。
老李成了一把手,也近兩年了。
軋鋼廠出了不少成績,但老李卻是一點上去的可能都沒有。
還是那個套路,像是在廠子裡混到頂了,那麼要麼就是去地方,要麼就是去上面某部門掛個實權。
但老李卻是從他“媳婦”那裡得知,爲了他老岳父的名聲,這輩子老李就得守在軋鋼廠了。
這玩意,讓老李心態會不變?
何雨柱能知道這個事情,還是從許大茂癟犢子那知道的。
按照許大茂說法,他們從街面上搜刮到的東西,是被老李揀精貴的玩意,拉了一卡車去了天津衛。
具體地址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上交就是了。
像是以前,老李肯定也有這種小動作,卻是沒這回張狂。
最多那些黃白之物,老李會收起一些。
但這回不是,都是些貴重傢俱,以及古董啥的。
在這個年頭來說,如果不是找到了銷路,老李是不會做這麼冒險的事的。
現在能往哪銷?
反正咱們這邊是沒有傻子想著現在買這麼一大批東西放著的。
何雨柱有些奇怪,上輩子他雖然沒經歷過這種場面,但老李肯定也是幹過這種事。
但後來改開後,老李卻是跑回四九城搞詐騙。
這就是很好玩的事了。
老李的錢,去哪了?
何雨柱沒想著在這個上面追根究底。
牽扯太大了,再說那些東西,就算老李不貪,估計也是保不住。
何雨柱開著小車,包裹往後座上一放,直接往家而去。
土特產何雨柱自然也帶了不少,像是一些野貨,還有公社感謝他的肥雞肥豬,真就用蛇皮袋裝。
不過那些就是散養的了,何雨柱就算花點錢,也是歡喜。
像是這些東西,也都是公社的計劃外指標。
比如說某個村子按照計劃是養十頭豬,但爲了怕生病啥的,一般抱個十三四頭小豬崽。
到肥豬出欄,上交十頭。 其他的就是公社內部消化,或者以市場價給了軋鋼廠這些友廠。
何雨柱雖然是養雞的,但他自家養的雞,他卻是沒吃過幾回。
別說什麼科技與狠活,就那個肉質,鬆散的不得了,真沒什麼口感。
像是何雨柱拉回玩具廠那二百隻白條雞,何雨柱就沒管。
最後全部是給工人加餐的時候,何雨柱雖然領了加餐卷,卻是直接給了保衛科有牛同志。
這玩意,他是真嫌棄。
但沒辦法,咱們人口多,也別說兩千多隻雞了。
這個時候,就算一年產出二十億隻雞,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其實也吃不上幾回。
何雨柱又沒有什麼關係要走。
外貿口那邊,他們的好東西更多,何雨柱每年都要過去打點秋風。
而老路那邊,他們那個單位的紀律,何雨柱也不敢送。
至於那邊農場,自己就有散養的雞跟豬。
所以今年年底,何雨柱只要顧自家就好了。
何雨柱到了院門口,按響了汽車喇叭。
就聽到安靜的院子裡突然喧囂了起來。
打開院門,首先擠出了四個小腦袋,自然是何雨柱三個兒女加他大外甥。
何雨柱在老李面前吹牛說,從養殖場建設開始就沒回過家,有吹牛的成分。
但下半年,也的確是回家的時候很少。
特別是那些雞養肥了的時候,何雨柱經常個把禮拜不回一次家的。
所以,與自家四個小的,互動也是少了許多。
“爸爸……”
……
隨著何媛喜出望外的一聲呼喚,其他幾個小的,也是對著何雨柱大呼小叫了起來。
哪怕是才學說話的任元小朋友,也是對著何雨柱“咿咿呀呀”的叫了兩聲。
要是叫完沒那個揮手與跺腳動作,那就更完美了。
這小癟犢子,這是跟他吵架呢。
何雨柱搖下車窗,露出頭,先對著幾個小的應了一聲,然後自然是讓她們讓開。
自從何雨柱會開車後,就把院門的門檻給修了條斜坡,可以把車直接開進去。
等何雨柱下車,就跟掛件一樣,何雨柱手上,腿上,都是掛了一個小娃娃。
這玩意,就是家裡小孩多的好處。
永遠沒個冷清時候。
劉婷站在近處,看著何雨柱眼有喜悅,但嘴上卻是沒閒著。
開口就是教訓何媛她們,不外乎就是何雨柱身上髒兮兮的,別往何雨柱身上蹭。
這肯定是親媳婦,說話都不帶拐彎的。
四個小的,挨個的抱了一下。
何媛趴在何雨柱耳邊說道:“爸爸不在的時候,媽媽哭鼻子了?!?
何雨柱聞言,詫異的看向了劉婷。
劉婷也不知道是不是聽到了,卻是俏臉微紅,對著何雨柱送了個大白眼。
但過來的步伐,卻是比往常更輕鬆一些。
有一種喜悅,不必展現於話語,也毋須用表情凸顯。
那是整個人從身到心,從上到下的喜悅。
小別勝新婚,本就該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