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您那邊什麼時候出新成績啊?都在等米下鍋呢。”哪怕就是老牛,想到目前電視機廠這個狀態,也是忍不住的心煩。
明擺著,現在電視機廠實現了研發的問題,但就是卡在了生產上面。
而以目前的社會形勢,如果想要投產。
只有兩種辦法。
一個是等著何雨柱他們數控機牀研發的成功。
再一個就是從外面進口一條數控生產線。
而這兩者,短時間內都是完全沒可能的事情。
咱們雖然在進步,但人家小日子跟洋鬼子,也沒停在那等我們。
大家都在進步,說不定人家跑的還快一些。
關鍵是人家技術可以轉化爲經濟效益。
而咱們只能放在資料房當成技術儲備。
沒法大規模生產,就沒法在生產過程當中發現可能存在的隱患。
這對於科技研發來說,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後世阿邁瑞卡軍工圈裡爲什麼那麼多數據作假的事情?
說白了,不就是他們的研發沒那麼快速的投入生產使用環節,所以發現不了那些存在的毛病麼。
那些毛病,有些是設計時忽略的。
而有些毛病,則是因爲那些研發公司,知道它們的國防部不會採購,所以乾脆造假糊弄。
所有的高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都會面臨這個生產轉化的問題。
就包括後世幾個首富,它們名下的企業,必然是可以適應整個世界市場的產品。
不論是芯片還是智能汽車。
只有投入市場,才能轉化爲利潤,而利潤卻是能支持著那些商品繼續研發精進。
所以好的越好,落後一步,想追上人家就是千難萬難了。
後世咱們爲啥很多高科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沒別的原因,就因爲咱們自己家裡的市場,已經可以支持這種內循環的良性發展了。
何雨柱聳聳肩說道:“五六年,七八年,能出來咱們完全國產的數控化機牀,我就謝天謝地了。
短時間內不用想。
就跟咱們的電視機一樣,就算理論推演獲得了成功。
能生產出一兩件樣品。
那也必然需要市場的培育,才能技術成熟。
而單件的數控機牀,對咱們的基礎工業升級,是起不到決定性作用的。”
何雨柱現在也算了解了產業升級的難度。
他比以前剛進入這一行的時候,要成熟很多。
至少他知道,科技的更新迭代,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就能完成的。
就像是一個多月前,劉生那邊報上來一個消息,說他那套算法已經研發成熟了。
何雨柱還高興了一下,以爲算法研發成功,那麼數控編程,就水到渠成了。
卻是沒想到,劉生接下來又報上一大堆的研發項目。
何雨柱看都看不懂。
大大小小有五六個研發項目,按照劉生陳勇所言,算法的成功,不過是萬里長征走出的第一步。
關鍵這套算法,是不是真的成功了,還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
咋檢驗?
後面五六個項目全部研發成功,然後生產出來,再試驗邏輯上有沒有問題。
小毛小病的沒什麼關係,最多就是修修改改打補釘。
但要是初始邏輯上就出現了問題,那隻能推翻重來。
也就是前面所有做的工作,不過是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
正確答案在哪,還是需要繼續尋找。
這就是科研的殘酷性。
所以一個國家的工業想要發展,必然需要豐沃的土壤。說白了,就是生產出來的東西,得有人買單。
哪怕這個商品,後來證明只是智商稅。
這上面就不得不說說小日子了,現在還有八九十年代的小日子,好像每回科技點,都是很早的確立了方向。
但後面的大市場上,卻是沒有小日子的身影。
包括智能汽車,機器人,無人機那些。
小日子都是起步最早的那一批。
爲啥?
也就是因爲小日子小國寡民,支撐不起它們在科技上面的野心。
現在咱們也差不多如此,技術沒有,市場也沒有。
電視機廠如果完全靠手搓二十五寸彩電,那單臺成本就得一萬以上,誰能消費的起?
老牛急也就是急在這兒。
他就像是被堵在風箱裡的老鼠,進不得,退不得,兩頭受氣。
這也是每一個科研人必須經歷的階段。
老牛嘮嘮叨叨,化身成爲了祥林嫂。
這種狀態,別人一般都是見不到的。
何雨柱的肩膀,都快得肩周炎了。
因爲老牛所說的每一個問題,他都是深有同感,卻無能爲力,只能聳聳肩。
“哎呦,哎呦,領導,您就別念緊箍咒了。
我聽得頭疼。
您跟我說這些有什麼用。
我有辦法,您敢去提麼?”何雨柱揉著眉心,對著老牛說出了真心話。
“啥辦法?”老牛一驚。
對的,不是喜,而是驚。
因爲就連他也是想不出突圍出去的路。
何雨柱想這個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過他心裡,也是一直都沒確定該不該說出內心這個想法。
畢竟他目前心裡動的這個念頭,實在是有些大逆不道。
何雨柱關上了辦公室門,這才拖著椅子,坐到了老牛的辦公桌前,神神秘秘的壓低聲音說道:“在咱們自己家,建立二十五寸彩電生產線,肯定是不實際的。
至少五年之內,都沒成功的可能。
就算咱們把成本打到一萬之內,咱們自家的市場,也是消化不了。
那麼只能往外面想辦法了。”
“你什麼意思?”老牛也是臉色變了。
何雨柱往上伸伸手指說道:“咱們廠子有技術,某潤公司在外面有資金有投資。
外面還有市場。
如果你能說服上面,在港島以合營的名義,建立一家廠子。
並且派出咱們的技術人員,跟蹤生產,繼續研發。
那麼咱們就能把這個五年時間給搶回來。”
何雨柱這話一出,也差不多是石破天驚了。
對外投資建廠,在後世是很常見的事情。
後世咱們周邊國家,眼饞咱們的成功,都跟著咱們家抄起了作業。
並且阿邁瑞卡那些國家,也想著把咱們國家工業掏空。
所以在各種關稅上對那些小國家傾斜。
但在現在,電視機廠去港島投資建廠,這還真是個捅破天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