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9章 殺楚王,你後悔了嗎?

李汝魚死了,那麼天下還有人能威脅到趙室?

依然有!

開封的鐵脊軍,徐驍和君子旗擺出了的架勢,完全就是拱衛(wèi)開封,兵馬三線散開,竟然完全一副要三面作戰(zhàn)硬撼的死磕架勢。

燕雲(yún)十六州佈防,欲要對抗鎮(zhèn)北軍。

壽州一線佈防,硬撼禁軍。

渭州、鳳翔府、京兆府、均州四城亦有白起指揮兵馬,抗拒西軍進犯。

鐵脊軍欲以一敵三。

按照這個局勢下去,就算鐵脊軍有徐驍君子旗和白起,也難免要兵敗,然而臨安那邊,沒有高興多久,很快聞到了噩耗。

高麗仙和霍姓武將執(zhí)掌的西軍,在確定謝長衿和徐秋歌逃到了摧山重卒,跟著白起去了鳳翔府後,就再無動作。

只是駐防蜀中。

沒有北上圍擊鐵脊軍的意圖,也沒有南下配合禁軍的意思。

嶽單的鎮(zhèn)北軍,更是一動不動。

而邊疆的大理軍隊,則是蠢蠢欲動,擺明了要趁亂蠶食大涼的疆界。

這其實不算噩耗。

真正的噩耗,是因爲李汝魚死後,樞相公終於不再沉默,作爲大涼的樞相公,他開始發(fā)聲,於是便有樞密院的軍令從臨安傳遞到北蠻草原和蜀中。

密令鎮(zhèn)北軍和西軍對鐵脊軍形成夾擊之勢。

這是很自然的事。

畢竟李汝魚死了,那麼樞相公只有站出來,以趙室爲中心整頓大涼,首要之務就是平掉雖然沒有叛涼口號但實際已經(jīng)反涼的鐵脊軍。

只不過鎮(zhèn)北軍和西軍一動不動。

當然,也不全然是一動不動。

在樞密院軍令抵達北蠻草原的當日,嶽單親自率領著白衣槍王以及虞棄文,去見了六七位鎮(zhèn)北軍中層將領——這些人早年都曾跟隨過樞相公。

之後,鎮(zhèn)北軍便傳出去消息,有三位高級將領秘密勾結北蠻土著,欲要顛覆鎮(zhèn)北軍在北蠻的統(tǒng)制,被嶽王和白衣槍王當場鎮(zhèn)殺一人,解職兩人。

真相麼……

傻子都能看出來。

嶽單不服幼帝趙禎和趙晉,也不服坤王趙颯,所以殺了樞相公的老部下。

當然,嶽單還是服樞相公的。

否則他不會一一去見那幾位樞相公的老部下,也不會只死一個解職兩個,而是會全部死掉。

同樣的事情亦發(fā)生在蜀中。

趙室,在李汝魚死後,已經(jīng)只剩下了禁軍——儘管李汝魚不死,他們的情況也好不啦多少,然而當下的局勢,卻更讓趙室絕望。

這纔是真正的噩耗。

鐵脊軍公然反涼,鎮(zhèn)北軍和西軍不尊中央號令,天下,似乎已陷入藩鎮(zhèn)割據(jù)的泥沼。

當天下出現(xiàn)藩王割據(jù)的局勢,離王朝的崩塌已經(jīng)不遠。

關鍵是那一場波及了整個天下的地動之災中,西軍、鎮(zhèn)北軍和鐵脊軍都收穫了可怕的民心,如此他們有了割據(jù)的土壤。

當發(fā)展成這個局勢之後,就是臨安有趙颯,有趙晉,也依然無力迴天,哪怕是曾經(jīng)的大涼雙璧,國之重鼎的狄相公,也只能徒呼奈何。

恐怕這個局勢,也是女帝沒有預料到的。

誰都沒料到,大涼駐軍裡的那些沙場天驕,每一個臣服趙室。

以前的臣服,臣服的是女帝!

女帝遠走東土後,他們依然臣服,臣服的是李汝魚。

但真正臣服的,還是有可能去而復返的女帝。

畢竟李汝魚就代表著女帝。

不過如今李汝魚死了,那麼他們也再無絲毫懼怕——趙室?

算不得什麼!

但趙室有趙颯,這位三箭定天山的白虎神將沒有退卻,親自披甲去了禁軍,準備在沙場之中爲大涼趙室殺出一片生機。

趙普不斷擢升,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參知政事。

左相寧缺和右相周妙書,加上樞密院的狄相公對此沒有絲毫異議——臨安必須團結,纔有可能解決掉這個麻煩的藩鎮(zhèn)割據(jù)形勢。

左右相公加上趙晉,三人共同坐鎮(zhèn)後方。

狄相公坐鎮(zhèn)樞密院,統(tǒng)一調(diào)度禁軍,趙颯披甲于軍中,親自率軍出征。

加上卓宗棠、安梨花。

依然有機會!

臨安破釜沉舟,欲與絕境之中,爲國祚延年。

此際,再無人去想東土王朝的雄師即將出現(xiàn)的事情,大家都只想在這個局勢下,達到各自的算盤——攘外必先安內(nèi)。

戰(zhàn)爭毫無預兆的爆發(fā)。

燕雲(yún)十六州內(nèi),鎮(zhèn)北軍悄然南下,欲侵吞雲(yún)州,受到鐵脊軍的猛烈反撲。

西軍莫名其妙的過了渝州,受到禁軍的阻截。

萬幸的是,彼此之間都存在著忌憚心理,不敢一開始就投入大兵力,只是小規(guī)模的接觸戰(zhàn),最大的傷亡出現(xiàn)在雲(yún)州觀漁城。

虞棄文率領的大風輕騎和虎牙鐵賁押城,白衣槍王率三千人攻打觀漁。

守觀漁城的是老將夏侯遲。

據(jù)天險而守,兵力雖然稍差一籌,但夏侯遲對觀漁城熟稔至極,加上雲(yún)州尚有君子旗率大軍坐鎮(zhèn),使得虞棄文和白衣槍王不敢全力出擊。

那一戰(zhàn),縱然白衣槍王站上了城頭,殺了不下一百老卒,但他率領的三千鎮(zhèn)北軍老卒,卻沒有一個人能站上觀漁城頭。

那一戰(zhàn),雙方各自折損七八百人之多。

這已是最爲慘烈的一戰(zhàn)。

其餘戰(zhàn)場,皆是小規(guī)模的接觸站,甚至只是斥候之間的接觸而已,傷亡率不高,尤其是西軍過了渝州遇見禁軍後,更是各自駐守城池,每日只派斥候相互交手。

在等。

看鐵脊軍和鎮(zhèn)北軍之間會不會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

但天下大亂,已是必然!

而且,這將會是一場死傷數(shù)十萬的天下大亂,億萬黎民不僅將要飽受內(nèi)亂之苦,還要承受接下來東土王朝雄師的踐踏。

註定的山河陸沉!

這是一座天下的沉淪。

……

……

趙颯在禁軍中,趙晉和寧缺、周妙書碰頭之後商議了一番,覺得軍中還是應有一位相公去押陣,畢竟白虎神將是位異人大家心知肚明,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盯著卓宗棠和安梨花之流。

這個人選原本是定周妙書。

後來選擇了趙晉。

趙晉也是異人,這一點大家也心知肚明。

但誰都知道,趙晉對趙室的忠誠,只怕並不輸給趙颯。

於是三人合議之後,很快由人起了一封詔書:參知政事趙晉代天子巡視禁軍,以振軍威,以慰軍心。

趙晉剛走出大殿,卻見一位帥得日月無色的青衫大叔站在廣場上,看見趙晉後也不行禮。

趙晉過去行禮。

不論是在大涼,還是聽說過樞相公在異人世界裡大宋王朝做的那些事,趙晉都覺得,自己尊重一下這位狄相公一點也不爲過。

正如狄相公也依然尊重自己一樣。

否則他早站李汝魚那邊去了。

畢竟得到兩點的趙晉就是趙普,那個大宋王朝開國重臣之一,樞相公作爲大宋的面涅將軍,豈會不知道趙普?

狄相公嘆了口氣,“要去軍中?”

趙晉頷首,“某和左右相公都以爲,安梨花和卓宗棠之流,不足以放心。”

狄相公聞言無語。

他其實有點反感,所謂用人不疑……

不過也知道,這是當下趙室的窘?jīng)r,能用之人不多,能信之人也不多。

沉默了一陣,才道:“告辭。”

趙晉喊住,“狄相公有話就直說罷,不論是當年還是現(xiàn)在,你說的話,我趙晉都會認真的聽,也無論將來發(fā)生什麼,你依然是趙晉心中的那個面涅將軍。”

狄相公頓足,回首看了一眼,猶豫剎那,還是問道:“殺了楚王,你後悔了嗎?”

趙晉愣住,他沒料到狄相公會問這個問題。

許久,才苦澀的一笑,“我趙晉一生,只想爲趙室謀爾,先前局勢下,狄相公以爲,是選擇鴆酒還是選擇刺入心窩的劍?”

鴆酒,就是當下的天下大亂,趙室很可能慢慢滅國。

刺入心窩的劍,則是李汝魚。

滅國更快。

所以,我也是沒得選擇。

其實天下沒有李汝魚會怎麼樣,趙晉作爲大宋開國功臣,豈會看不出?

只是沒得選擇而已。

狄相公嘆了口氣轉(zhuǎn)身默然離開。

是啊,沒得選擇。

只是好壞而已。

選擇鴆酒,趙室尚有一線生機,只不過天下黎民受苦。

選擇刺入心窩的劍,趙室沒有一線生機,只不過天下黎民不用受苦。

僅此而已。

趙晉目送狄相公遠去,繼續(xù)前行,先要去青雲(yún)街的府邸吩咐一些事,這一次去軍中,還需要那位用刀的冢原卜傳和用箭的養(yǎng)由基押陣。

畢竟安梨花的槍和秀戎刀非同小可。

只是來到麗正門,發(fā)現(xiàn)紫禁城禁軍防衛(wèi)都指揮使王陵按刀站在門口——王陵沒有有穿軍服,看見自己時行了禮,然而乾脆直接的問了一句:“趙參知,此刻我著便衣,便是尋常一百姓,想代表天下黎民問一句:殺了楚王,你後悔了嗎?”

趙晉沒有回答。

甚至無視王陵,徑直穿過麗正門,幾乎在出城時,才頭也不回的呢喃了一句。

王陵沒有聽見。

然而詭異的是,今日巧合得有些過頭,似乎很多人都想問趙晉一句。

麗正門外,地動之災中受傷的謝瑯穿了便服,臉色有些不太好,傷勢似乎還沒痊癒,他站在那裡,也不行禮,大笑著問了一句:“趙晉,你後悔了嗎?”

趙晉看著這位以一己之力重振了陳郡右謝的讀書人,點頭,鏗鏘答道:“沒有!”

繼續(xù)離去。

謝瑯站在那裡目送,笑了一下。

滿是諷刺。

幾日後,抵達建康到了駐軍之中的趙晉沒有想到,當他還沒踏入軍營,便是一位從渝州方向受傷後回到建康休養(yǎng)的斥候看見他,這位斥候右臂被齊根砍斷。

但他不會離開戰(zhàn)場。

待傷勢痊癒後,他會義無反顧的再次回到前線。

他穿著便服,右肩上可見滲透出來的血污,看見趙晉後笑了笑,沒有著急去通報卓宗棠將軍,而是認真的問道:“趙參知,我一直很疑問,大涼爲何要殺楚王,今日得見您,想問一句,你後悔嗎?”

趙晉怔住。

旋即沉聲道:“你是以大涼禁軍士卒的身份來問我,還是以大涼黎民的身份來問我?”

這位斥候顯然是讀過一些書的。

聞言訝然,“有差別?”

旋即卻懂了,於是又道:“如果趙參知是大涼禁軍士卒,又或者是大涼黎民,會後悔嗎?”

趙晉不語。

斥候想了想,“若是前者呢?”

趙晉想都不想,斬釘截鐵,“不會!”

斥候又問:“後者呢?”

趙晉依然想都不想,“我在麗正門時,已經(jīng)回答過一次。”又反問道:“你爲了大涼失去了一條胳膊,你後悔嗎?”

說完徑直入軍營。

那位斥候站在那裡,忽然咧嘴大笑。

後悔不後悔?

作爲大涼的士卒,當然不會後悔。

一入沙城,便守大涼。

無論對手是誰,膽敢置大涼於萬劫不復者,我縱然千刀萬剮,又縱然刀山火海,依然百死不辭,但殺之便是。

我等微小兒郎,無所甚家國大事。

但有一腔熱血。

以及……一副隨時可爲大涼在疆場之上馳騁的軀體。

走入軍營的趙晉神色安靜。

但是趙晉沒有料到,當他見到卓宗棠,這位敢於擡棺而戰(zhàn),甚至作爲李汝魚的心腹,也敢於跳出來反抗李汝魚的漢子,見到自己的第一眼,沒有行禮,而是說了句:“我有些後悔。”

旋即自嘲的笑了笑,“儘管我的選擇對局勢並不重要。”

趙晉沉默。

伸手按住了欲要拔刀的冢原卜傳,輕聲道:“爲什麼。”

卓宗棠望向西方。

不言而喻,在卓宗棠的眼中,他已經(jīng)看不見接下來的天下大亂,他只看見在內(nèi)亂中耗盡最後一絲力氣,被東土王朝雄師蹂躪,萬千黎民飽受苦難的地獄畫面。

趙晉一聲長嘆。

沒有退路了。

心中複雜無比。

出麗正門時,他以一個黎民的身份回答了以一個黎民身份來問自己的王陵。

殺了楚王,你後悔嗎?

後悔。

但我還是會殺。

因爲我趙晉,不是一個黎民,而是趙室最後的堅強!

天下是要大亂。

山河是要陸沉。

就算大涼最後平復了地方武裝割據(jù),真正統(tǒng)一了大涼,也很可能無力在對抗東土王朝的雄師,屆時的大涼,只會被東土王朝雄師摧枯拉朽。

那一日,我趙晉願身先士卒,死於陣前。

以趙室的身份而死。

也以黎民的身份而死。

皆不後悔!

於是大笑道:“卓宗棠,我敢於陣前死而抗東土,你敢否?”

卓宗棠聞言怔住。

裂嘴。

無聲的笑,“有何不敢?”

351章 班昭思春430章 輕騎無敵331章 又見無雙異人9章 ,我成了太子436章 郡公駕到494章 因爲小小她想當皇后啊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349章 大刀王五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174章 碧血讀書人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364章 一生有負,唯獨不負手中長劍148章 魚生須,竊金氣而出水27章 故味553章 詩太白詞易安,大涼有劍落東土274章 聖人之姿,天人共仰434章 有人要兵,多多益善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326章 常山趙子龍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574章 閒時二三事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79章 少年說,那便殺3章 青梅有竹馬67章 我不服535章 小魔頭465章 與聖人坐而論道475章 聖人離去,劍魔無敵!393章 北方亂局160章 你不死,朕心不安。149章 坐擁天下,卻與天下爲敵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xiāng)1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214章 天下側(cè)目498章 這黑夜真長392章 異人共生,持丈八蛇矛479章 又見大河之劍天上來20章 少年一事能狂,敢劍指天地君王539章 將軍在前,夫人在後291章 霸主、財神,皆潛淵於水343章 孤男寡女,這是要搞事情啊277章 十指鍾馗,左抓驚雷右託明月602章 狂儒和王爺41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351章 班昭思春386章 謀殺親夫273章 揮筆生異象186章 直鉤垂釣讀書人614章 東土從萬里之外而來424章 弓如霹靂弦驚72章 三品郡王633章 復國不能,那便復仇!258章 建康有位聖賢,畫馬而渡河590章 柳生十兵衛(wèi),必殺之劍!176章 悍婦背刀上城頭321章 太子不軟弱314章 好大的小蚯蚓206章 聖人之路315章 大勢已定42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377章 大唐有詩仙,亦有劍聖!200章 狐貍精的野望247章 你不是陳子昂?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375章 其實,我是一名刺客545章 道家之祖64章 這怎麼可能150章 爺倆好220章 來例假的女人不能惹628章 藩王見藩王,相逢恨晚501章 河圖洛書定江山453章 江湖,又見江湖291章 霸主、財神,皆潛淵於水506章 一族之白聯(lián),卻是萬家燈火64章 這怎麼可能139章 雖死不辭384章 紅塵有仙人539章 將軍在前,夫人在後280章 雅騷362章 北鎮(zhèn)撫司的又一柄屠刀35章 汝妻吾養(yǎng)之156章 盛世王妃1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462章 欲成聖者,先問河洛394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206章 聖人之路530章 大理有六脈,劍劍不服李汝魚46章 老鐵,扎心了245章 庶民之劍115章 步步緊逼275章 搬來一條河385章 劍聖牽紅線,再走江湖82章 龍吞蟒297章 虞姬,還是貂蟬?360章 我欲一劍破劍仙356章 西門大官人296章 大幕揭開573章 山雨欲來
351章 班昭思春430章 輕騎無敵331章 又見無雙異人9章 ,我成了太子436章 郡公駕到494章 因爲小小她想當皇后啊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349章 大刀王五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174章 碧血讀書人554章 心存大愛者,皆可爲神364章 一生有負,唯獨不負手中長劍148章 魚生須,竊金氣而出水27章 故味553章 詩太白詞易安,大涼有劍落東土274章 聖人之姿,天人共仰434章 有人要兵,多多益善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326章 常山趙子龍389章 大涼天下無韓信,亦無霸王,唯有九江王574章 閒時二三事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79章 少年說,那便殺3章 青梅有竹馬67章 我不服535章 小魔頭465章 與聖人坐而論道475章 聖人離去,劍魔無敵!393章 北方亂局160章 你不死,朕心不安。149章 坐擁天下,卻與天下爲敵317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xiāng)1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214章 天下側(cè)目498章 這黑夜真長392章 異人共生,持丈八蛇矛479章 又見大河之劍天上來20章 少年一事能狂,敢劍指天地君王539章 將軍在前,夫人在後291章 霸主、財神,皆潛淵於水343章 孤男寡女,這是要搞事情啊277章 十指鍾馗,左抓驚雷右託明月602章 狂儒和王爺41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351章 班昭思春386章 謀殺親夫273章 揮筆生異象186章 直鉤垂釣讀書人614章 東土從萬里之外而來424章 弓如霹靂弦驚72章 三品郡王633章 復國不能,那便復仇!258章 建康有位聖賢,畫馬而渡河590章 柳生十兵衛(wèi),必殺之劍!176章 悍婦背刀上城頭321章 太子不軟弱314章 好大的小蚯蚓206章 聖人之路315章 大勢已定42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377章 大唐有詩仙,亦有劍聖!200章 狐貍精的野望247章 你不是陳子昂?382章 女俠背長鋏,劍聖笑捧匣(加更2500字)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375章 其實,我是一名刺客545章 道家之祖64章 這怎麼可能150章 爺倆好220章 來例假的女人不能惹628章 藩王見藩王,相逢恨晚501章 河圖洛書定江山453章 江湖,又見江湖291章 霸主、財神,皆潛淵於水506章 一族之白聯(lián),卻是萬家燈火64章 這怎麼可能139章 雖死不辭384章 紅塵有仙人539章 將軍在前,夫人在後280章 雅騷362章 北鎮(zhèn)撫司的又一柄屠刀35章 汝妻吾養(yǎng)之156章 盛世王妃1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462章 欲成聖者,先問河洛394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206章 聖人之路530章 大理有六脈,劍劍不服李汝魚46章 老鐵,扎心了245章 庶民之劍115章 步步緊逼275章 搬來一條河385章 劍聖牽紅線,再走江湖82章 龍吞蟒297章 虞姬,還是貂蟬?360章 我欲一劍破劍仙356章 西門大官人296章 大幕揭開573章 山雨欲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林州市| 新田县| 泸溪县| 英超| 远安县| 三原县| 江门市| 子洲县| 枣阳市| 沁阳市| 昌都县| 衡水市| 上杭县| 汶川县| 灵寿县| 泽州县| 连云港市| 衢州市| 吕梁市| 连南| 宝鸡市| 鹤山市| 望江县| 安图县| 耒阳市| 柘城县| 蛟河市| 屏山县| 通许县| 灵台县| 济南市| 靖宇县| 扎囊县| 邻水| 阿荣旗| 西华县| 太康县| 铜鼓县| 灵山县|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