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七章 又弄出個新花樣

上州刺史(太守)那可是從三品,下州刺史才正五品。差出兩個級別來了,待遇能一樣麼?登州別駕,五年以後就是正四品了,你搞搞清楚。(前文有知府之說,弄混了,唐朝初期州長官稱爲州牧、刺史、太守)

那麼問題又來了,李世民爲何要問李誠這個問題呢。不就是再告訴李誠,你家裡的侍妾之一,我知道是誰的女兒哦。侍妾的地位是很低的,屬於那種送出門的貨物。李誠真不喜歡,送人也好,發賣也罷,白氏都得捏著鼻子當看不見。

李世民爲何兜來兜去呢?還是很希望李誠去東宮的,這會李世民認爲,李承乾是可以教育好的。之前沒有教育好,那是老師不給力。李誠態度不改變,李世民就有點火了,打擊報復就來了。白松陵,你便宜老丈人呢。

不料李誠說了一句,白松陵外放登州,怎麼也要給個從四品吧?李世民告訴他,是從四品,堅持五年就是正四品。歷史晦澀的暗示,白松陵不該去登州,李世民則表示,看你的意思咯。你說去就去,不去就不去。

李誠有點頭大了,這皇帝的小心眼這沒法搶救了。李誠說的一番話呢,無非就是一些感冒藥。爲啥這麼比喻麼?感冒不是吃藥就能治好的,感冒藥的作用是緩解癥狀。所有感冒,都是病人自己扛過來,最後不治而愈。

李世民當然不知道感冒藥,但是李世民知道,李誠再說:陛下,這事情不可逆啊。最多緩解一下,慢慢來吧。還有就是,洛陽比長安更適合做首都。這話說的李世民當時就爽歪歪,全都撓到癢處了。

李世民又動了讓李誠爲太子師的念頭,李誠有拒絕了,李世民又不開心了。關鍵是李誠這個藉口太可恨了,“因爲懶,不願意爲太子師”。甚至不願意留在長安!

李誠很懶麼?是也不是!至少李世民認爲,李誠並不懶。他只是興趣廣泛,願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願意被束縛在朝堂的鬥爭之中。大唐的制度利弊,李世民認爲沒有人比李誠看的更清楚了,正是因爲看的清楚,纔要跳出關中。

遷都洛陽的事情,李世民早就想過了,但是壓力太大啊。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增加,長安真的不再適合作爲都城了。以爲不通運河,關內的糧食供應壓力太大了。現在這個矛盾被土豆番薯玉米緩解了很多,但是還有別的矛盾呢?

重點還是君權面臨的壓力太大了!

回到這次奏對的原點,李世民必須承認,李誠爲大唐做了很大的貢獻,爲陛下做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功勞,沒有體現在爵位上,按照李誠的要求,轉化爲軟實力。也就是說,李誠終於有資格,跟皇帝商量一下待遇問題了。

一個新的家族誕生了,創始人是李誠,崛起的速度,令人瞠目。

還有一點很關鍵,李誠始終沒有去碰意識形態。用現在的話說,李誠就不碰路線問題,一直在瞎幾把混。一門心思的搞錢過小日子,就是不肯好好爲皇帝受命於天的“偉光正”事業添磚加瓦。李世民要知道這貨是唯物主義,早弄死他了。

李世民不耐煩了,這貨死活不上套,怒道:“白松陵不能去登州,你給他挑個地方。”

李誠一聽這話有點犯嘀咕,猶豫了一下低聲道:“要不去荊州圩田?”說到這個圩田,李世民纔想起來,剛纔真沒注意這個。“圩田和解?”李誠有點暈,圩田還沒出現麼?

(圩田出現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爲南朝,一爲唐朝)

北方人可能不知道圩田是個什麼樣子,其實很簡單,就是堤壩把一大塊地方圈起來,良田都在堤壩內。圩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兩岸,鄂、徽、蘇三省都有很多圩田。

“陛下,圩田就是用堤壩把窪地圈起來,這樣雨季高處的雨水被擋在堤壩之外,堤內可以耕種。當然事情也是有利弊的,圩田怕大水,一旦破了圩,就什麼都沒了。”李誠努力的去解釋圩田,這東西帶來的良田可不是少數。對自然的破壞也不小。

中原王朝就是這樣,不斷的向大自然要耕地。人口密度不斷的上升,導致了很多河流沒有泄洪區。SO,黃河、淮河、長江等河流,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幾百萬人口失去家園都是正常操作。話說回來,華夏文明一直就是在戰天鬥地。

西方文明面對神的時候都是先跪下再說,華夏文明則一直在懟。洪水來了,就治水,天上太陽多,射下來。被東海淹死了,填你丫的。認慫?不存在的!

“能增加多少耕地?”李世民也就是隨口一問,具體的操作他是外行。李誠撓撓頭,想了想:“這個真不好說,一兩千萬畝總是有的吧。”

“啥?”李世民的手抖了一下,手裡的茶杯沒拿穩當,咣噹一下倒了,撒了一桌子的茶水。趕緊伸手扶起茶杯,盯著李誠道:“豎子,莫要欺君。”言下之意,後果想過沒有?

“試試看又不會有損失,不過這事情要是成了,朝廷的公田可是能增加不少。先給陛下提個醒,這事情得盯緊了,朝廷一旦做成了一個圩區,民間效仿必然紛至沓來。”李誠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的提醒。地方上的士紳,山高皇帝遠,跟國家搶耕地太正常了。

“豎子,提醒的很對。就讓白松陵去吧,具體怎麼做,回頭讓他去找你。那就沔州太守吧。”李世民很自然的不想讓李誠如願,荊州那是大城市,你還是去沔州發光發熱搞試點吧。

“等等,陛下,剛纔說的是荊州啊。”李誠差點叫起來了,李世民瞪眼道:“朝廷官員指派,也是你能干涉的?少廢話,要不繼續在東宮做幕僚,要不去沔州。朕就不信白松陵要去登州的事情,沒你的手腳。”

李誠真是想哭出來了,神特麼的有我的手腳。這鍋背的太冤枉了。本意是讓白松陵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沒讓他真的去謀求登州的位置啊。登州那地方,現在是一般人能去的麼?你還求個別駕,真以爲太子的幕僚就很牛B麼?

“陛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李誠還是決定搶救一下,白松陵應該不會供出李誠的。畢竟事關東宮,白松陵還沒活夠的話,就不會把兩人之間的對話說出來。

李世民看看李誠,這貨演技很紮實,一副真誠的表情。李世民點點頭:“現在就沔州有個太守的位子,不願意去的話,就沒地方安排了。那個圩田,白松陵不去,就只能是自成去了。”這就是不去都不行了,是這個意思吧?

“陛下非要臣去呢,那臣也不是不能去。不過臣要是去了江南西道,就不是一個太守能滿足的。”李誠倒是沒吃李世民的威脅,顯得頗爲淡定的表態了。去就去,就是不慫。

李世民狐疑的看著他,似乎有所領悟,這傢伙就是要跑啊。江南西道那個地方,尤其是荊州、沔州那一帶,別看很早就有漢家文明。東晉的時候衣冠南渡,更是促進了發展。實際上那些地方呢,比起長安來,還是農村來的。

這麼說吧,荊州是所謂的上州,沔州則是下州,登州那是一度被裁撤的下州。也就是說,登州以前還不如沔州呢。人沔州好歹還是個魚米之鄉。不管怎麼說,看看李誠去了登州就能搞出大動靜,到了江南西道,好歹給人家一個下都督的職位吧?

比如武士彠的荊州都督,這個位子就是一個上州的最高軍政長官。地方上權利非常的大。不過這個位置不好做。僚人,地方豪強,都是很能搞事的。

李誠這麼一說,李世民反倒猶豫了。講真的,李世民是不願意放李誠離開長安的,這傢伙不在身邊就肯定會搞事。而且他還是水師總管,少府監還兼任少監,就是不怎麼管事。

但是這一兩千萬耕地,對李世民的誘惑太大了。可以肯定的是,李誠既然說了,就一定有可操作性,這是李世民對李誠的瞭解。這傢伙,很少瞎說大話,說了就一定能有成果。農耕帝國,對耕地的要求就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讓別人去,按照李誠的說的去做,肯定會有結果。但是絕對不會有李誠親自去做效果好。關鍵是李誠爲啥不慫,居然願意去江南西道那個地方任職呢?難道說,還有別的原因不成麼?李世民覺得這裡頭一定有問題。

“豎子,有看上什麼了?”李世民很突然的發問,李誠一愣,隨即使勁搖頭。這就是不說了,不然他本能的就反駁“沒有的事”。那麼李誠看上了什麼呢?李世民想追問,但是知道追問也沒用,李誠要是願意說早就說了。

這是一次雙方都滿意的談判,唯一不滿意的是李世民連頓晚飯都不安排,直接給人攆走了。“滾滾滾!不說拉倒,白松陵任沔州太守,就這麼定了。”

那麼江南西道的荊州、沔州一帶,有什麼吸引李誠的呢?

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三百章 考校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宮裡來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滅個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十章 開講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四百五十九章 閻立本的愛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三百七十五章 夠狠第二百九十四章 招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是買賣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三百六十章驚!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一百零六章 真不懂修仙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飄來一口鍋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閨中夢裡人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九十章 結社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六百章 壞得很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別惹我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五百二十八章 等級提升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章 對頭第一百三十章 大豆風潮(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十三章 春聯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長安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二百章 夫唱婦隨第五百六十四章 首倡退休
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三百章 考校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宮裡來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滅個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十章 開講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四百五十九章 閻立本的愛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三百七十五章 夠狠第二百九十四章 招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是買賣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三百六十章驚!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一百零六章 真不懂修仙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飄來一口鍋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閨中夢裡人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九十章 結社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六百章 壞得很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別惹我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五百二十八章 等級提升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章 對頭第一百三十章 大豆風潮(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十三章 春聯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長安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二百章 夫唱婦隨第五百六十四章 首倡退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莆田市| 南投市| 汕头市| 缙云县| 灌云县| 彰武县| 比如县| 德格县| 禄丰县| 唐河县| 胶南市| 靖州| 亚东县| 五河县| 维西| 新河县| 鄱阳县| 平远县| 蓬安县| 德令哈市| 永济市| 静海县| 丰宁| 报价| 张掖市| 嘉定区| 琼中| 东丰县| 柯坪县| 林甸县| 建昌县| 恩平市| 义马市| 黄梅县| 沅江市| 天津市| 洛宁县| 宝山区| 和平区|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