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

李世民沒有空手來,一月大的李泉,就有了個官做,七品散官宣議郎。按說李誠的功勳,不應該是一個縣伯,但是李世民出於保護他的緣故,也出於留給下一代皇帝去封賞的心思,在李誠個人的爵位上比較扣。但是對他的妻子和兒子,比較大方。

皇帝駕臨,最激動地自然是崔芊芊,這是她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親自抱著孩子到堂前來,給皇帝看看。李世民一臉笑呵呵的,心情很好的樣子,尤其是看見李誠噘嘴的時候,他的心情就更爽了。小子,不請我?讓你不請我。

“這孩子名字起了麼?”新生兒李泉養的很好,小臉蛋粉嫩,李世民看著就喜歡。

“郎君給取了一個泉字。”崔芊芊看一眼李誠,然後纔回答。

“善!泉者,清源也。正本清源,大善也!”李世民說著動手取下腰間的玉佩,放在孩子的襁褓裡,笑道:“來的匆忙,沒帶什麼禮物,見笑了。”

李誠歪歪嘴沒說話,呵呵呵,這叫沒準備?沒準備你平時戴的玉佩上刻的四個字呢?有能耐你把刻著“如朕親臨”四個字的玉佩拿出來啊!好吧,李世民要真的拿出那塊玉佩,李誠還真不敢收,那是全家殺頭的前兆。

“妾身謝過陛下!”崔芊芊趕緊道謝,抱著孩子下去了。李世民這才扭頭看一眼李誠,發現這傢伙心不在焉的樣子,擡腳就踹過去。

李誠捱了一下,回頭費解的看過來。“豎子,腹誹朕不公耶?”李世民先安個罪名。

“哪有!不可能?,我沒有,誰說的?”否認三連加重點反問。

李世民給氣樂了,都說了是腹誹了,你還問誰說的?這是第一才子的水準麼?

“去書房說話吧。”李世民揮揮手,一干人等全部退下,李誠領著皇帝去了書房。身邊就跟著一個大太監,手裡還拿著個卷軸。

進書房,李世民努嘴,大太監上前來打開卷軸,李誠定睛一看,是西域地圖。

“遼東未定,後院不穩,朕不能全力西顧。此番徵高昌,自成可有定見?”李世民還是很重視李誠的意見的,特意再問他一次。

李誠掃了一眼地圖道:“高昌蕞爾小國,一鼓而滅,不足爲患。此戰意在震懾絲路沿途西域各國,達到這個目的就足夠了。”

李世民微微皺眉,頗爲顧慮道:“如此簡單麼?西突厥會不會出兵呢?”

“西突厥一分爲二,各部自顧不暇,哪有餘力出兵高昌?頂多是做個樣子。眼下要論威脅,不及高句麗。”李誠很自然的說出看法,似乎心中早有定見。其實是因爲對李世民的瞭解,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可謂正中下懷了。

被撓到癢處的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滿朝文武,唯有自成所見與朕略同也。”

李誠打開抽屜,取出一副地圖展開,指著高句麗道:“燕山不在我手,河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一旦朝廷主力西顧,高句麗出兵河北,威脅太大了。”

現在的高句麗,還站著遼東半島,疆域大概是現代的東北三省加朝鮮半島的一半。妥妥的區域性小霸。就像東南亞的越南,輕鬆吊打周邊的老撾泰國柬埔寨。加之毗鄰西突厥,且唐軍精銳長安,距離遙遠。自然是威脅極大!

李誠是站在戰略角度看上問題,大唐的宰相們不是看不到這些,而是前隋的教訓太過深刻了。貞觀朝的很多臣子,都是遼東墳場裡走過一圈的。

這個時期的遼東,河流衆多,道路艱險。漢朝時期在中原版圖內的樂浪郡,因爲中原王朝自身的問題,被崛起的高句麗所侵佔。地區老二挑戰老大,必然是要被按在地上摩擦的。

可惜,隋煬帝一把好牌做成了相公,成了亡國之君。

現在的唐朝情況很好,李世民早有徵伐高句麗之心,但是大臣們的反對意見很多。

因爲李誠這根攪屎棍,大唐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高產作物的出現,大大緩解了糧食的壓力。這樣一來,李世民伐高句麗的心思就提前萌動了,可惜,假裝跟大臣聊天的時候,被馬周等人噴了一臉口水。言下之意,陛下,你死了動高句麗的心吧。

鬱悶的李世民只好在李誠這個尋找認同,但是他也不好說被噴了,只是說高句麗威脅很大。沒曾想,李誠高度認同他的觀點。這就讓李世民生出知己之感了。

“自成,朕也不易啊。”李世民感慨了一聲,李誠笑了笑,當皇帝肯定不容易。天下那麼多大事要決斷,還要防備別人造反,當然不容易咯。

“呵呵!”李誠乾笑了兩聲,李世民一看他的嘴臉,火了,怒道:“欺朕不會看臉色耶?”

李誠趕緊擺手:“陛下,高句麗彈丸之地,有稱將軍鎮守幽州,暫不足爲慮也。兩國之間國力對比懸殊,最多三年,陛下便可揮師東北,滅之。”

“三年?”這個日期不算太長,李世民還能接受。不過還是不敢相信,三年後能開戰。

李誠可不敢跟他說,三年之後噴子主力魏徵不在了,老一代噴子不在朝中,怎麼阻攔?歷史上李世民是貞觀十七年第一次徵高句麗,結果是小勝,比起投入來說,經濟賬是虧的。

但是你要往後看,連續三次的徵高句麗,沉重的打擊了高句麗的國力。爲後來的唐高宗滅高句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還有一個事情,在李誠看來就做的很有問題,各胡部被遷出河南道。說心裡話,李誠覺得這一個政策真是太特麼的蠢了。就因爲結社率謀反麼?非也,實則是因爲貪婪。門閥士族的貪婪,把這些人弄走了,好給他們騰地方。

李誠位卑言輕,只能看著他們放虎歸山。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一直來自北方。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地方沒有耕作的價值,加上氣候寒冷,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沒有啥吸引力。

東北地區成爲大糧倉,還是在新中國之後的事情了,軍墾把北大荒被開發出來。

“陛下,三年之後揮師東北,臣起水師擊其肋。高句麗不愁不滅也。”李誠只好繼續忽悠,讓李世民先收收心,不著急。

“嗯,朕有數了。自成所做炒麪,可謂又一功也。”李世民提起了這事情,實在是太讓他吃驚了。炒麪的成分李世民看了配方之後,簡直就是意外驚喜。

土豆、玉米、番薯在大唐推廣的很順利,這些都是雜糧。吃多了沒人愛吃,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種的多了,李世民就擔心穀賤傷農了。但是李誠又玩出花樣來了。土豆,番薯都能搞出澱粉來。現在三種東西,加上一點麪粉,搞出了炒麪。

真不知道他的腦子怎麼長的,一傢伙解決了軍隊作戰口糧的大問題。

李誠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覺得自己還是很良心的,沒有往炒麪里加骨粉。

聊完了這個事情,李誠讓人上了一桌子酒菜,就他陪著皇帝喝滿月酒。不想剛開始呢,外頭不請自來的客人來了一波,李世民示意把人都叫來一起喝酒。

李誠出來接人,都有誰啊?房玄齡、長孫無忌、孔穎達、馬周、蘇定方,都是不請自來的客人。李誠見了諸位,表示皇帝也在,大家一起喝酒吧。衆人欣然前往,佔了李誠的書房,喝酒說話。李誠的屁股還沒坐穩呢,不請自來的人又是一波。

這一次來的是李道宗、侯君集、薛萬均、契苾何力,這幾位倒也能理解,尤其是後面三位,接下來大家是同僚了,過來喝酒拉近關係可以理解。只是這個李道宗跑來,李誠有點意外。李道宗倒是不見外,見了李誠親熱的說話。

“自成弄的錢莊,算某一份如何?”李孝恭沒了,現在宗室裡頭,就李道宗最大。其實這傢伙也沒啥大毛病,就是貪財了一點。

“王爺的錢鋪子買賣做的好好的,怎麼不想做了?”李誠笑著反問一句,李道宗歪歪嘴:“那才掙幾個錢?還不如自成弄的棉布掙的多。”說實話,李道宗腸子都悔青了,當初要是學李靖,對李誠態度好點,還用去貪污?

“各位,陛下可是在書房裡啊,還有諸位相爺也在。”李誠開誠佈公,衆人一起翻眼珠子:“早就知道了,同去。”這些人倒也不在意這個,李誠只好請他們也去了。

李道宗見李誠轉移話題,急了,抓住他的手道:“自成,給個準話啊。”

一句話,其他三位也站住了,都在等李誠的準話。這是發財的機會啊,誰肯錯過?

李誠嘆息一聲,豎起一根手指:“想合作,就一條,一切我說了算,虧了錢也不許找後賬,要立字據。不然免談。”

李道宗聽了齜牙咧嘴的一笑:“中,保證不說半個字。孤出五萬貫。”

其他三位聽了李誠的話,腳下不停就走了。他們可不是李道宗,跟李誠的關係很一般。李誠說了算,萬一虧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啊?

三位做了後悔終身的決定,當然了,這三位中有兩位,沒有等到後悔的那一天就是了。

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七十五章 印刷術成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抓鬮是個好辦法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四百零七張 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錯誤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冤家聚頭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十四章 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連續震驚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一章唐朝闖入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第五百九十二章 所見略同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六章 毒箭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四十章 牆頭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四百章 李誠之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懂別裝懂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十二章 除夕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三十五章 好鄰居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十章 問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六章 毒箭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
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七十五章 印刷術成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抓鬮是個好辦法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四百零七張 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錯誤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冤家聚頭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十四章 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連續震驚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一章唐朝闖入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第五百九十二章 所見略同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六章 毒箭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四十章 牆頭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四百章 李誠之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懂別裝懂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利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十二章 除夕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三十五章 好鄰居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十章 問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六章 毒箭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新竹县| 兴和县| 孙吴县| 武隆县| 新蔡县| 出国| 瑞昌市| 丹凤县| 绥滨县| 大余县| 修文县| 屯门区| 长乐市| 沙坪坝区| 裕民县| 布尔津县| 阿城市| 鄄城县| 清涧县| 永登县| 漳平市| 湘阴县| 遂溪县| 株洲县| 光泽县| 沙雅县| 织金县| 翁源县| 上思县| 行唐县| 甘德县| 罗山县| 图们市| 嫩江县| 昭觉县| 东源县| 浑源县| 炉霍县| 郎溪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