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陝西扶風(fēng)延綏鎮(zhèn)總兵衙門內(nèi)院,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兒跳跳蹦蹦的走向教書先生書房。上午老師講完了《資治通鑑》上“赤壁之戰(zhàn)”的一段書,隨口講了些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後本來沒功課,那女孩兒卻興猶未盡,要老師再講三國故事。這日炎陽盛暑,四下裡靜悄悄地,更沒一絲涼風(fēng)。那女孩兒來到書房之外,怕老師午睡未醒,進去不便,於是輕手輕腳繞到窗外,拔下頭上金釵,在窗紙上刺了個小孔,湊眼過去張望。
只見老師盤膝坐在椅上,臉露微笑,右手向空中微微一揚,輕輕吧的一聲,好似甚麼東西在板壁上一碰。她向聲音來處望去,只見對面板壁上伏著幾十只蒼蠅,一動不動,她十分奇怪,凝神注視,卻見每隻蒼蠅背上都插著一根細(xì)如頭髮的金針。這針極細(xì),隔了這樣遠(yuǎn)原是難以辨認(rèn),只因時交未刻,日光微斜,射進窗戶,金針在陽光下生出了反光。
書房中蒼蠅仍是嗡嗡的飛來飛去,老師手一揚,吧的一聲,又是一隻蒼蠅給釘上了板壁。那女孩兒覺得這玩意兒比甚麼遊戲都好玩,轉(zhuǎn)到門口,推門進去,大叫:“老師,你教我這玩意兒!”
這女孩兒李沅芷是總兵李可秀的獨生女兒,是他在湘西做參將任內(nèi)所生,給女兒取這名字,是紀(jì)念生地之意。
教書先生陸高止是位飽學(xué)宿儒,五十四五歲年紀(jì),平日與李沅芷談古論今,師生間倒也甚是相得。這一天陸高止因受不了青蠅苦擾,發(fā)射芙蓉金針,釘死了數(shù)十隻,哪知卻給女弟子在窗外偷看到了。他見李沅芷一張清秀明豔的臉蛋紅撲撲地顯得甚是興奮,當(dāng)下淡淡的道:“唔,怎麼不跟女伴去玩兒,想聽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是不是?”李沅芷道:“老師,你教我這好玩的法兒?”陸高止道:“甚麼法兒呀?”
李沅芷道:“用金針釘蒼蠅的法兒。”說著搬了張椅子,縱身跳上,細(xì)細(xì)瞧了一會,把釘在蒼蠅身上的金針一枚枚拔下來,用紙抹拭乾淨(jìng),交還老師,說道:“老師,我知道,你這不是玩意兒,是非常高明的武功,你非教我不可。”她有時跟隨父親在練武場上盤馬彎弓,也學(xué)過一些武藝。陸高止微笑道:“你要學(xué)武功,扶風(fēng)城周圍幾百裡地,誰也及不上你爹爹武藝高強。”
李沅芷道:“我爹爹只會用弓箭射鷹,可不會用金針射蒼蠅,你若不信,我便問爹爹去,看他會不會。”
陸高止沉吟半晌,知道這女弟子聰明伶俐,給父母寵得慣了,行事很有點兒任性,年紀(jì)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嬌滴滴的可不易對付,於是點頭道:“好吧,明兒早你來,我教你。現(xiàn)在你自己去玩罷。我打蒼蠅的事不許跟別人說,不論是誰知道了,我就決不教你。”
李沅芷真的不對人提起,整晚就想著這件事。第二天一早就到老師書房裡來,一推門,不見老師的人影,只見書桌上鎮(zhèn)紙下壓著一張紙條,忙拿起來看時,見紙上寫道:“沅芷女弟青覽:汝心靈性敏,好學(xué)善問,得徒如此,夫復(fù)何憾。然汝有立雪之心,而愚無時雨之化,三載濫竽,愧無教益,緣盡於此,後會有期。汝智變有餘,而端凝不足,古云福慧雙修,日後安身立命之道,其在修心積德也。愚陸高止白。”
李沅芷拿了這封信,怔怔說不出話來,淚珠已在眼眶中滴溜溜的打轉(zhuǎn),心中只道:“老師騙人,我不來,我不來!”便在此時,忽然房門推開,跌跌撞撞的走進一個人來,正是那位已經(jīng)留書作別的陸老師。但見他臉色慘白,上半身滿是血污,進得門來,搖搖欲墜,扶住椅子,晃了兩晃,便倒在椅上。李沅芷驚叫:“老師!”陸高止說得一聲:“關(guān)上門,別做聲!”就閉上眼不言不語了。李沅芷究是將門之女,平時掄刀使槍慣了的,雖然驚慌,還是依言關(guān)上了門。
陸高止緩了一口氣,說道:“沅芷,你我?guī)熒辏偹阆嗵幉诲e。我本以爲(wèi)緣份已盡,哪知還要碰頭。我這件事性命攸關(guān),你能守口如瓶,一句不漏嗎?”說罷雙目炯炯,直望著她。李沅芷道:“老師,我聽你吩咐。”陸高止道:“你對令尊說,我病了,要休息半個月。”李沅芷答應(yīng)了。陸高止又道:“你要令尊不用請醫(yī)生,我自己會調(diào)理。”隔了半晌,道:“你去吧!”
陸高止待李沅芷走後,掙扎著取出刀傷藥敷上左肩,用布纏好,不想這一費勁,眼前一黑,竟“哇”地吐了一大口血。
原來這位教書先生陸高止真名陸菲青,乃武當(dāng)派大俠,壯年時在大江南北行俠仗義,端的名震江湖,原是屠龍幫中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屠龍幫是反清的秘幫,雍正年間聲勢十分浩大,後來雍正、乾隆兩朝厲行鎮(zhèn)壓,到乾隆七八年時,屠龍幫終於落得瓦解冰消。陸菲青遠(yuǎn)走邊疆。當(dāng)時清廷曾四下派人追拿,但他爲(wèi)人機警,兼之武功高強,得脫大難,但清廷繼續(xù)嚴(yán)加查緝。陸菲青想到“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之理,混到李可秀府中設(shè)帳教讀。清廷派出來搜捕他的,只想到在各處綠林、寺院、鏢行、武場等地尋找,哪想得到官衙裡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教書先生,竟是武功卓絕的欽犯。
那晚陸菲青心想行藏已露,此地不可再居,決定留書告別。他行囊蕭然,只隨身幾件衣服,把一口白龍劍裹在裡面,打了個包裹,等到二更時分,便擬離去,別尋善地。
他盤膝坐在牀上,閉目養(yǎng)神,遠(yuǎn)遠(yuǎn)聽到巡更之聲,忽然窗外一響,有人從牆外躍入。陸菲青躍下牀來,隨手將長袍一角拽起,塞在腰帶裡,另一手將白龍劍輕輕拔出。
只聽得窗外一人朗聲發(fā)話道:“陸老頭兒,一輩子躲在這裡做教書匠,人家就找你不到嗎?乖乖跟爺們上京裡打官司去吧!”陸菲青心知來人當(dāng)非庸手,也決不止一人,敵人在外以逸待勞,不出去不行,從窗中出去則立遭攻擊,當(dāng)下施展壁虎遊牆功,悄聲沿壁直上,抓住天窗格子,喀喀兩聲,拉斷窗格,運氣揮掌一擊,於瓦片紛飛之中跳上屋頂。下面的人“咦”了一聲,一枝甩手箭打了上來,大叫:“相好的,別跑。”陸菲青側(cè)身一讓,低聲喝道:“朋友,跟我來。”展開輕功提縱術(shù)向郊外奔去,回頭只見三條人影先先後後的追來。
他一口氣奔出六七裡地,身後三人邊追邊罵:“喂,陸老頭兒,虧你也算是個成名人物,這麼不要臉,想一走了之嗎?”陸菲青渾不理睬,將三人引到扶風(fēng)城西一個山崗上來。
他把敵人引到荒僻之地,以免驚動了東家府裡,同時把來人全數(shù)引出,免得己在明而敵在暗,中了對方暗算,奔跑之際,也可察知敵方人數(shù)和武功強弱。他腳下加緊,頃刻之間又趕出十餘丈,聽著追敵的腳步之聲,已知其中一人頗爲(wèi)了得,餘下二人卻是平庸之輩。
陸菲青上得崗來,將白龍劍插入了劍鞘。三各追敵先後趕到,見他止步轉(zhuǎn)身,也不敢過份逼近,三人丁字形站著,一人在前,兩人稍後。陸菲青於月光下凝目瞧在前那人,見他五十上下年紀(jì),又矮又瘦,黑黝黝一張臉,兩撇燕尾須,長不盈寸,精幹矯健,相貌依稀熟悉。他身後兩人一個身材甚高,另一人是個胖子。
那瘦子當(dāng)先發(fā)話道:“陸老英雄,一晃十八年,可還認(rèn)得焦文麼?”’陸菲青心中一凜:“果然是他?”
原來焦文期是關(guān)東六魔中的第三魔,十八年前在直隸濫殺無辜,給陸菲青撞上了,出手制止,當(dāng)時手下留情,未曾趕盡殺絕,只打了他一掌。焦文期引爲(wèi)奇恥大辱,誓報此仇,這次受了江南一家官宦巨室之聘,赴天山北路尋訪一個要緊人物,西來途中,無意間得知了陸菲青的行蹤,於是率領(lǐng)了陝西巡撫府中兩名高手,也不通知當(dāng)?shù)毓俑屠羁尚恪阶郧皝韺こ鹉萌恕?
陸菲青拱手道:“原來是焦文期焦三爺,十多年不見,竟認(rèn)不出來了。這兩位是誰,焦三爺給我引見引見。”焦文期皮笑肉不笑的哼了一聲,指著那胖子道:“這是我盟弟羅信,人稱鐵臂羅漢。”指著那高身材的人道:“這是兩湖豪傑玉判官貝人龍。
你們多親近親近。”羅信說了聲:“久仰。”貝人龍卻擡頭向天,微微冷笑。
陸菲青道:“三更半夜之際,竟勞動三位過訪,真是想不到。卻不知有何見教?”焦文期冷然道:“陸老英雄,十八年前,在下拜領(lǐng)過你老一掌之賜,這隻怨在下學(xué)藝不精,總算骨頭硬,命不該絕,這幾年來多學(xué)到了三招兩式的毛拳,又想請你老別見笑,指點指點,這是爲(wèi)私。你老名滿天下,朝廷裡要你去了結(jié)幾件公案。我兄弟三人專誠拜訪,便是來促請大駕,這是爲(wèi)公。”
陸菲青明知今晚非以武力決勝敗不可,但他爲(wèi)人本就深沉,這些年來飽經(jīng)憂患,處事更加穩(wěn)重,拱了說道:“焦三爺,你我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當(dāng)年在下得罪你之處,這裡給你賠禮了!”說罷深深一揖。貝人龍“呸”了一聲,大聲罵道:“不要臉!”
陸菲青眸子一翻,冷冷的盯住了他,森然道:“陸某行走江湖,數(shù)十年來薄有微名,平生可沒做過一件給武林朋友們瞧不起的事。”轉(zhuǎn)頭向焦文期道:“焦三爺說找在下既是爲(wèi)私,亦復(fù)爲(wèi)公。當(dāng)年咱們年輕好勝,此時說來不值一笑。你焦三爺要算當(dāng)年的過節(jié),我這裡給你賠過了禮。至於說到公事,姓陸的還不致於這麼不要臉,去給滿清韃子做鷹犬。你們要拿我這幾根老骨頭去升官發(fā)財,嘿嘿,請來拿吧!”他目光依次從三人臉上掃過,說道:“三位是一齊上呢?還是哪一位先上?”
大胖子羅信喝道:“有你這麼多說的!”衝過來對準(zhǔn)陸菲青面門就是一拳。陸菲青不閃不讓,待拳到面門數(shù)寸,突然發(fā)招,左掌直切敵人右拳脈門。羅信料不到對方來勢如此之快,連退三步,陸菲青也不追趕,羅信定了定神,施展五行拳又猛攻過來。
焦文期和貝人龍在一旁監(jiān)視,兩人各有打算。焦文期是一心報仇,這些年來在鐵琵琶手上痛下功夫,本領(lǐng)已大非昔比,但當(dāng)年領(lǐng)教過陸菲青的無極玄功拳,真是非同小可,他想先讓羅信和貝人龍耗去對手大半氣力,自己再行上場,便操必勝。
貝人龍卻只想拿到欽犯,讓總督給他保薦一個功名。
羅信五行拳的拳招全取攻勢,一招甫發(fā),次招又到,一刻也不容緩,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連續(xù)不斷。他數(shù)擊不中,突發(fā)一拳,使五行拳“劈”字訣,劈拳屬金,劈拳過去,又施“鑽”拳,鑽拳屬水,長拳中又叫“沖天炮”,衝打上盤。陸菲青的招術(shù)則似慢實快。一瞬之間兩人已拆了十多招。以羅信的武功,怎能與他拆到十招以上?只因陸菲青近年來深自收斂,知道羅信這些人只是貪圖功名利祿,天下滔滔,實是殺不勝殺,是以出手之際,頗加容讓。
這時羅信正用“崩”拳一掛,接著“橫”拳一閂,忽然不見了對方人影,急忙轉(zhuǎn)身,見陸菲青已繞到身後,情急之下,便想拉他手腕。他自恃身雄力大,不怕和對方硬拚,哪知陸菲青長袖飄飄,倏來倏往,非但抓不到他手腕,連衣衫也沒碰到半點。羅信發(fā)了急,拳勢一變,以擒拿手雙手急抓。陸菲青也不還招,只在他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數(shù)招之後,羅信見有可乘之機,右拳揮出,料到陸菲青必向左避讓,隨即伸手向他左肩抓去,一抓到手,心中大喜,哪知便是這麼一抓,自己一個肥大的身軀竟平平的橫飛出去,蓬的一聲,重重實實的摔在兩丈之外。他但覺眼前金星亂迸,雙手一撐,坐起身來,半天摸不著頭腦,傻不楞的坐著發(fā)呆,喃喃咒罵:“媽巴羔子,奶奶雄,怎麼攪的?”
原來陸菲青使的是內(nèi)家拳術(shù)中的上乘功夫,叫做“沾衣十八跌”。功力深的,敵人只要一沾衣服,就會直跌出去,乃當(dāng)年“千跌張”傳下的秘術(shù),其實也只是借勢用勁之法。陸菲青的功力還不能令敵人沾衣就跌,但羅信出盡氣力來抓,手一沾身,就被他借勁摜出。
焦文期雙眉一皺,低聲喝道:“羅賢弟起來!”貝人龍一聲不作,冷不防的撲上前去,一招“雙龍搶珠”,雙拳向陸菲青擊去。陸菲青身子一晃,人影無蹤。貝人龍忽覺背上被人一拍,只聽得背後說道:“你再練十年!”
貝人龍急轉(zhuǎn)回身,又不見了陸菲青,想再轉(zhuǎn)身,不意臉上拍拍兩聲,中了兩記耳光,手勁奇重,兩邊臉頰登時腫了起來。
陸菲青喝道:“小輩無禮,今日教訓(xùn)教訓(xùn)你。”只因貝人龍適才言語刻薄,是以陸菲青一上來便以奇快的身法打他一個下馬威。這背上一拍,臉上兩掌,只消任何一招中稍加勁力,貝人龍便得筋碎骨斷,立時斃命。但他是武林前輩,也不和這些人一般見識。
焦文期眼見貝人龍吃虧,一個箭步跳上,人尚未到,掌風(fēng)先至。陸菲青知道這關(guān)東六魔中第三魔非其餘兩人可比,不敢存心戲弄,當(dāng)下施展本門無極玄功拳,小心應(yīng)付。焦文期的鐵琵琶手得自洛陽韓家真?zhèn)鳎挥洝笆謸]五絃”向陸菲青拂去,出手似乎輕飄無力,可是虛虛實實,柔中帶剛,一臨近身就駢指似鐵,實兼鐵沙掌和鷹爪功兩家之長。
陸菲青見焦文期功力甚深,頗非昔比,低喝一聲:“好!”一個“虎縱步”,閃開正面,踏上一步,已到了焦文期右肩之側(cè),右掌一招“劃手”,向他右腋擊去。焦文期急忙側(cè)身分掌,“琵琶遮面”,左掌護身,右手“刀槍齊鳴”,弓起食中兩指向陸菲青點到。拆得七八招,陸菲青身形一矮,一個“印掌”,掌風(fēng)颯然,已沾對方前襟,他心存厚道,見焦文期數(shù)十年功力,不忍使之廢於一旦,這一掌只使了五成力,盼他自知慚愧,就此引退。
陸菲青手下留情,這一掌蘊勁回力,去勢便慢,焦文期明知對方容讓,竟然趁勢直上,乘著陸菲青哈哈一笑,手掌將縮未縮、前胸門戶洞開之際,突然左掌“流泉下山”,五指已在他左乳下猛力一截。陸菲青出於不意,無法閃避,竟中了鐵琵琵的毒手。但他究是武當(dāng)名家,雖敗不亂,雙掌一錯,封緊門戶,連連解去焦文期的隨勢進攻,穩(wěn)步倒退,一面到調(diào)神凝氣,不敢發(fā)怒,自知身受重傷,稍一暴躁,今夜難免命喪荒山。
焦文期得手不容情,哪肯讓對方有喘息之機,“銀瓶乍破”、“鐵騎突出”,鐵琵琶手中的厲聲招術(shù)一招緊似一招。陸菲青低哼一聲,白龍劍出手,刷刷刷三招,全是進手招數(shù)。焦文期連閃帶跳,避了開去,大叫:“並肩了上啊,老兒要拚命!”
貝人龍更不打話,一對吳鉤劍分上下兩路,左奔咽喉,右刺前陰,向陸菲青攻來。吳鉤劍名雖是劍,實是雙鉤,不過鉤頭上多了一個劍尖,除了鉤法中的勾、拉、鎖、帶之外,還夾著雙劍的路子。雙鉤不屬十八般武器之內(nèi),極爲(wèi)陰狠難練,初學(xué)時稍有疏虞,不是被月牙護手所傷,便是拗勁掣肘,發(fā)不出招,但練成了之後,招數(shù)卻著實厲害。陸菲青見雙鉤一出,當(dāng)即留神,展開柔雲(yún)劍術(shù)中的“杏花春雨”、“三環(huán)套月”,連連進擊。羅信取出七節(jié)鋼鞭,也加入戰(zhàn)團,力大招沉。陸菲青不敢以劍刃硬碰鋼鞭,劍走輕靈,削他手指。羅信“啊”的一聲,跳了開去。焦文期鐵牌一拍,錚錚有聲,向陸菲青後腦砸去。
焦文期是在洛陽韓家學(xué)的武藝。韓家鐵琵琶手至韓五娘而達(dá)大成,除掌法外,兵器用的是一隻精鐵打成的琵琶。這琵琶兩邊鋒利,攻時如板斧,守時作盾牌,琵琶之腹中空,藏有十二枚琵琶釘,一物三用,端的厲害。焦文期嫌琵琶是女子彈弄之物,在江湖上使用出來,被口齒輕薄之人損上幾句可受不了,是以別出心裁,打造了一面鐵牌,形狀雖異。使用手法和師門所傳的鐵琵琶並無二致。
陸菲青聽得腦後風(fēng)生,側(cè)首向左,鐵牌打空,回手就是一劍。他柔雲(yún)劍術(shù)連綿不斷,焦文期橫鐵牌硬擋,白龍劍順著鐵牌之勢又攻了過去。不論拳腳還是兵器,一招既出,再次出招,自必收回再發(fā),柔雲(yún)劍術(shù)的妙詣卻在一招之後,不論對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順勢跟著就來,如柔絲不斷,春雲(yún)綿綿。
貝人龍和羅信見焦文期被逼得手忙腳亂,忙從陸菲青後面左右擊來,三人一牌一鞭一對雙鉤,將他裹在中間。陸菲青這時胸口隱隱作痛,知道內(nèi)傷起始發(fā)作,柔雲(yún)劍術(shù)雖然厲害,可是剛將一人纏住,另外兩人立即從側(cè)面擊來。不得不分手招架,心道:“不想我陸菲青一世英雄,今日命喪鼠輩之手。”自忖心存忠厚,反遭暗算,不禁憤火中燒,一個氣往上衝,竟?fàn)柕鲭U招,念頭一轉(zhuǎn),眼見今日落敗,須當(dāng)先脫此難,養(yǎng)好傷後,再找關(guān)東六魔報仇。他打算已定,不求當(dāng)場斃敵,反而心平氣和,內(nèi)家武功講究的是心穩(wěn)神定,這一凝神,一柄白龍劍四面八方把自身籠罩住了,任憑對方三人如何變招,再也攻不進來。
羅信叫道:“焦三爺,咱們纏住他,打不贏,還怕累不死他嗎?”焦文期道:“對。待會兒羅兄弟割了老兒的頭去請功。”貝人龍道:“他那把劍好,焦三爺,我要了成麼?”他們?nèi)艘淮狄怀拱殃懛朴?dāng)作死人看待,明著是要激他個心浮氣粗。
陸菲青向羅信刷刷兩劍,待他急閃退避,露出空隙,白龍劍“滿天花雨”四下圈揮,一個箭步,跳了出去。羅信狂喊:“不好,老兒要扯呼!”陸菲青展開輕功提縱術(shù),向山下跑去,既已脫出包圍,料得這三人輕功不及自己,再也追趕不上。焦文期一按鐵牌上機括,三枚琵琶釘帶著一股勁風(fēng)向他背心射來。陸菲青揮劍打飛射向上盤的兩枚琵琶釘,雙腳一跳,又躲開了射向下三路的一枚。他知道琵琶釘上全是倒刺,一射進肉裡,有如生根,如用力扯拔,非連肉拉下來一大塊不可,若伸手去接,亦上大當(dāng)。他躲過暗器,正想飛奔下山,哪知一個踉蹌,一口氣竟然提不上來,同時胸口劇痛,眼前一片昏黑。
焦文期等三人見他腳步散亂,知他內(nèi)傷發(fā)作,心中大喜,又圍了上來。陸菲青舞劍奮戰(zhàn),四人又拆了十幾招。陸菲青發(fā)覺右膀一用力,便牽連左胸劇痛,當(dāng)下劍交左手,一路左手劍向焦文期逼去。他這左手劍使的全是反手招術(shù),和尋常劍術(shù)反其道而行,焦文期出其不意,連退數(shù)步。陸菲青得此良機,左手劍“白虹貫日”向貝人龍刺去。貝人龍識得此招,向右閃讓,不料左手劍方位相反,他向右閃,左手劍順手跟來。貝人龍大駭,躲避不及,急中生智,一摔倒地,幾個翻身,滾了開去。陸菲青正待要趕,腦後風(fēng)生,羅信的鋼鞭“泰山壓頂”砸了下來,陸菲青雙腳不動,上身一讓,快如閃電,伸手疾探,在羅信的“幽門穴”一點,羅信的鋼鞭仍然砸將下來,但穴道被點,登時軟倒,手一鬆,鋼鞭餘勢不衰,打在山石之上,火花四顧,反彈起來。
就在此時,焦文期的三枚琵琶釘已飛到背後,陸菲青聽得暗器風(fēng)聲勁急,不論向前縱跳或是左右趨避都已不及,隨手拉起軟癱在地的羅信一擋。“嘿”的一聲,三枚琵琶釘兩中前胸,一中小腹,羅信登時斃命。焦文期見暗器反而傷了自己盟弟,急怒攻心,提起鐵牌,狠狠向陸菲青砸去。
貝人龍挺雙鉤又攻上來,陸菲青長劍刺出,貝人龍見劍勢凌厲,向左躍開,焦文期鐵牌跟著砸到。陸菲青眼見如回身招架,貝人龍勢必又上,敵人雖已少了一個,自己傷處卻也越來越痛,當(dāng)下並不回頭,俯身向前,將鐵牌來勢消了大半,可是畢竟未能全避,鐵牌刃鋒在他左肩劃了一條大口子。焦文期正在大喜當(dāng)口,忽見白光閃動,白龍劍在面前急掠而過,直向貝人龍飛去。貝人龍大驚,舉吳鉤劍一擋,雖然擋到,但陸菲青用足功力,以大摔碑手重手法擲出,吳鉤之力未能擋開,白龍劍自他前胸刺入,後背穿出,竟將他釘在地下。
便在這一瞬之間,陸菲青突然回身,焦文期未及收回鐵牌,只感到臉上一陣劇痛,眼前發(fā)黑。原來陸菲青甩出肩上受他鐵牌一擊,飛擲長劍,回手一把芙蓉金針向他臉上射去,這一下相距既近,出手又快,金針衆(zhòng)多,萬萬無法閃避,焦文期雙目全被打瞎。陸菲青乘他雙手在臉上亂抓亂摸之際,一個連枝交叉步,雙拳“拗鞭”,當(dāng)堂將他斃於拳下。
陸菲青施展平生絕技,以點穴手、大摔碑手、芙蓉金針,剎那間連斃三敵。
荒山上寒風(fēng)凜冽,一勾殘月從雲(yún)中現(xiàn)出,照見橫屍在亂石上的三具屍首,遠(yuǎn)林中夜梟怪聲悽叫,他雖然藝高膽大,不禁也感驚心,撕下衣襟,包了左肩上的傷口,靜立調(diào)勻呼吸,然後將寶劍拔起,拭淨(jìng)入鞘。他生怕留下了線索,把焦文期臉上金針拔出藏好,然後把三具屍體拋入荒山崗下。
當(dāng)時氣喘力竭,全身血污,自忖如去投店,必定引人疑心,還是回到李家換衣洗淨(jìng)之後再行離去,哪知李沅芷清晨已在書房。等李沅芷退出,他一倒上牀,胸口奇痛,竟自昏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迷迷糊糊中只覺得有人相推,聽得有人呼叫:“老師!老師!”他緩緩睜眼,見李沅芷站在牀前,一臉驚疑之色,旁邊還有一位醫(yī)生。
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調(diào)養(yǎng),仗著他內(nèi)功精純,再加李沅芷央求父親聘請名醫(yī),購買良藥,內(nèi)傷終於治好了。這兩個多月中李沅芷妥爲(wèi)護侍,盡心竭力。
這一日,陸菲青支使開了書僮,對李沅芷道:“沅芷,我是甚麼樣的人,雖然你未必清楚,但也不見得完全不知。這次我遭逢大難,你這般盡心服侍,大丈夫恩怨分明,我可不能一走了之啦。那手金針功夫就傳給你吧。”李沅芷大喜,跪下來恭恭敬敬的叩了八個頭,她跟陸菲青讀書學(xué)文,本已拜過師,這時是二次拜師。陸菲青微笑著受了,說道:“你悟性甚高,學(xué)我這派武功原是再好不過。只是……”說到這裡,沉吟不語。
李沅芷忙道:“老師,我一定聽你的話。”陸菲青道:“令尊的所作所爲(wèi),老實說我是大大的不以爲(wèi)然,將來你長大成人,盼你明辨是非,分得清好歹。你拜我爲(wèi)師,就得嚴(yán)守師門戒條,可做得到嗎?”李沅芷道:“弟子不敢違背老師的話。”陸菲青道:“你將來要是以我傳你的功夫爲(wèi)非作歹,我取你小命易如反掌。”他說這句話時聲色俱厲,李沅芷嚇得不敢做聲,過了一會,笑道:“師父,我乖乖的,你怎捨得殺我呢?”
從那天起,陸菲青便以武當(dāng)派的入門功夫相授,教她調(diào)神練氣,先自十段錦練起,再學(xué)三十二勢長拳,既培力、亦練拳,等到無極玄功拳已有相當(dāng)火候,再教她練眼、練耳、打彈子、發(fā)甩手箭等暗器的基本功夫。匆匆兩年有餘,李沅芷既用功又聰明,進步極快。其時李可秀已調(diào)任甘肅安西鎮(zhèn)總兵。安西北連哈密,西接大漠,乃關(guān)外重鎮(zhèn)。
再過兩年多,陸菲青把柔雲(yún)劍術(shù)和芙蓉金針也都教會了她。這五年之中,李沅芷把金針、劍術(shù)、輕功、拳技,都學(xué)了個全,所差的就是火候未到,經(jīng)驗不足。她遵從師父吩咐,跟他學(xué)武之事一句不露,每天自行在後花園習(xí)練,好在她自小愛武,別人也不生疑。大小姐練功夫,婢女看了不懂,男僕不敢多看。
李可秀精明強幹,官運亨通,乾隆二十三年在平定伊犁一役中有功,朝旨下來,升任浙江水陸提督,節(jié)制定海、溫州等五鎮(zhèn),統(tǒng)轄提標(biāo)五營,兼轄杭州等城守協(xié),太湖、海寧等水師營。
李沅芷自小生長在西北邊塞之地,現(xiàn)今要到山明水秀的江南去,自是說不出的高興,磨著陸菲青同去。陸菲青離內(nèi)地已久,想到舊地重遊,良足暢懷,也就欣然答應(yīng)。
李可秀輕騎先行赴任,撥了二十名親兵、一名參將護送家眷隨後而來。參將名叫曾圖南,年紀(jì)四旬開外,微留短鬚,精神壯旺,體格雄健,使一手六合槍。他是靠真功夫升上來的,很得李可秀的信任。
一行人共有十幾匹騾馬。李夫人坐在轎車之中。李沅芷長途跋涉,整天坐在轎車裡嫌氣悶,但是官家小姐騎了馬拋頭露面,到底不像樣,於是改穿了男裝,這一改裝,竟是異樣的英俊風(fēng)流,說甚麼也不肯改回女裝。李夫人只好笑著嘆口氣,由得她了。
這一日時當(dāng)深秋,陸菲青騎在馬上,遠(yuǎn)遠(yuǎn)落在大隊之後,縱目四望,只見夜色漸合,長長的塞外古道上,除了他們這一大隊騾馬人夥外,惟有黃沙衰草,陣陣歸鴉。驀地裡一陣西吹來,陸菲青長吟道:“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心道:“辛稼軒這首詞,正可爲(wèi)我心情寫照。當(dāng)年他也如我這般,眼見莽莽神州淪於夷狄,而虜勢方張,規(guī)復(fù)難期,百戰(zhàn)餘生,兀自慷慨悲歌。”這時他已年近六十,雖然內(nèi)功深湛,精神飽滿,但須眉皆白,又想:“我滿頭鬚髮似雪,九死之餘,只怕再難有甚麼作爲(wèi)了。”馬鞭一揮,縱馬追上前去。
騾隊翻過一個山崗,眼看天色將黑,騾夫說再過十里地就到雙塔堡,那是塞外一個大鎮(zhèn),預(yù)定當(dāng)晚到鎮(zhèn)上落店。正在此時,陸菲青忽聽得前面?zhèn)鱽硪魂嚳祚R奔馳之聲,遠(yuǎn)見前面征塵影裡,兩匹棗騮馬八蹄翻飛,奔將過來,眨眼之間已旋風(fēng)似的來到跟前。馬上兩人伏腰勒繮,斜刺裡從騾隊兩旁直竄過去。
陸菲青在一照面中,已看出這兩人一高一矮,高者眉長鼻挺,臉色白淨(jìng),矮者滿臉精悍之氣。他拍馬追上李沅芷,低聲問道:“這兩人你看清楚了麼?”李沅芷喜道:“怎麼?是綠林道麼?”她巴不得這二人是劫道的強徒,好顯一顯五年來辛辛苦苦學(xué)得的本領(lǐng)。陸菲青道:“現(xiàn)下還瞧不準(zhǔn),不過看這兩人的武功,不會是綠林道探路的小夥計。”李沅芷奇道:“這兩人武功好?”陸菲青道:“瞧他們的騎術(shù),多半不是庸手。”
大隊快到雙塔堡,對面馬蹄聲起,又是兩乘馬飛奔而來,掠過騾隊。陸菲青道:“咦,這倒奇了。”這時暮靄蒼茫,一路所經(jīng)全是荒漠窮鄉(xiāng),眼見前面就是雙塔堡,怎麼這時反而有人從鎮(zhèn)上出來,除非身有要事而存心趕夜路了。
行不多久,騾隊進鎮(zhèn),曾參將領(lǐng)著騾隊轎車,徑投一家大店。
李沅芷和母親住著上房。陸菲青住了間小房,用過飯,店夥掌上燈,正待休息,夜闌人靜,犬吠聲中,隱隱聽得遠(yuǎn)處一片馬蹄之聲。陸菲青暗想:“這時候還緊自趕路,到底有甚麼急事?”追思路上接連遇到的四人,暗忖這事有點古怪。蹄聲得得,越行越近,直奔到店前,馬蹄聲一停,敲門聲便起。只聽得店夥開門,說道:“你老辛苦。茶水酒飯都預(yù)備好啦,請進來用吧!”一人粗聲說道:“趕緊給餵馬,吃了飯還得趕路。”店夥連聲答應(yīng)。腳步聲進店,聽來共是兩人。
陸菲青心下思量,一夥人一批批奔向安西,看他們馬上身法都是身負(fù)武功之人,在塞外這多年,這樣的事兒倒還真少見。他輕輕出了房門,穿過三合院,繞至客店後面,只聽得剛纔粗聲說話那人道:“三哥,你說少舵主年紀(jì)輕輕,這夥兄弟他壓得住麼?”陸菲青循聲走到窗下,他倒不是存心竊聽別人陰私,只是這夥人路道奇特,自己身上負(fù)著重案,不得不處處小心提防。只聽屋裡另一人道:“壓不住也得壓住。這是老當(dāng)家遺命,不管少舵主成不成,咱們總是赤膽忠心的保他。”這人出聲洪亮,中氣充沛,陸菲青知他內(nèi)功精湛,不敢弄破窗紙窺探,只屏息傾聽。只聽那粗嗓子的道:“那還用說?就不知少舵主肯不肯出山。”另一人道:“那倒不用擔(dān)心,老當(dāng)家的遺命,少舵主自會遵守。”他說這個“守”字,帶了南方人的濃重鄉(xiāng)音。
陸菲青心中一震:“怎地這聲音好熟?”仔細(xì)一琢磨,終於想起,那是從前在屠龍幫時的好友趙半山。那人比他年輕十歲,是溫州王氏太極門掌門大弟子。兩人時常切磋武藝,互相都很欽佩。至今分別近二十年,算來他也快五十歲了。屠龍幫風(fēng)流雲(yún)散之後,一直不知他到了何處,不意今日在塞外相逢,他鄉(xiāng)遇故知,這份欣慰不可言喻。他正想出聲認(rèn)友,忽然房中燈火陡黑,一枝袖箭射了出來。
這枝袖箭可不是射向陸菲青,人影一閃,有人伸手把袖箭接了去。那人一長身,張口便欲叫陣。陸菲青縱身過去,低聲喝道:“別作聲,跟我來!”那人正是李沅芷。窗內(nèi)毫無動靜,沒人追出。
陸菲青拉著她手,蛇行虎伏,潛行窗下,把她拉入自己店房。燈下一看,見她已換上了夜行裝束,但仍是男裝,也不知是幾時預(yù)備下的,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不禁又好氣又好笑,當(dāng)下莊容說道:“沅芷,你知那是甚麼人?幹麼要跟他們動手?”這一下可把李沅芷問得張口結(jié)舌,答不上來,呆了半晌,才忸怩道:“他們幹麼打我一袖箭?”她自是隻怪別人,殊不知自己偷聽旁人陰私,已犯了江湖大忌。陸菲青道:“這兩人如不是綠林道,就是幫會中的。內(nèi)中一人我知道,武功決不在你師父之下。他們定有急事,是以連夜趕路。這枝袖箭也不是存心傷人,只不過叫你別多管閒事。真要射你,怕就未必接得住。快去睡吧。”說話之間,只聽開門聲、馬蹄聲,那兩人已急速走了。
給李沅芷這樣一鬧,陸菲青心想這時去見老友,多有不便,也不追出去會面。
次日騾隊又行,出得鎮(zhèn)來,走了一個多時辰,離雙塔堡約已三十里。李沅芷道:“師父,對面又有人來了。”只見兩騎棗紅馬奔馳而來。有過了昨晚之事,師徒倆對迎面而來之人都留上了心。兩匹馬一模一樣,伸駿非凡,更奇的是馬上乘客也一模一樣,都是四十左右年紀(jì),身材又高又瘦,臉色蠟黃,眼睛凹進,眉毛斜斜的倒垂下來,形相甚是可怖,顯然是一對孿生兄弟。
這兩人經(jīng)過騾隊時都怪目一翻,向李沅芷望了一眼。李沅芷也向他們瞪了一眼,把馬一勒,一副要打架不妨上來的神色。這兩人毫不理會,徑自催馬西奔。李沅芷道:“哪裡找來這麼一對瘦鬼?”
陸菲青見這兩人的背影活像是兩根竹竿插在馬上,驀地醒覺,不由得失聲道:“啊,原來是他們!”李沅芷忙問:“師父識得他們?”陸菲青道:“那定是西川雙俠,江湖上人稱黑無常、白無常的常家兄弟。”李沅芷噗嗤一笑,說道:“他們姓得真好,綽號也好,可不是一對無常鬼嗎?”陸菲青道:“女孩子家別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人家長得難看,本領(lǐng)可不小!我跟他們沒會過面,但聽人說,他倆是雙生兄弟,從小形影不離。哥兒倆也不娶親,到處行俠仗義,闖下了很大的萬兒來。尊敬他們的稱之爲(wèi)西川雙俠,怕他們的就叫他倆黑無常、白無常。”李沅芷道:“這兩人不是一模一樣嗎?怎麼又有黑白之分?”
陸菲青道:“聽人說,常家兄弟身材相貌完全一樣,就是哥哥眼角上多了一粒黑痣,所以起名叫做常赫志,弟弟沒痣,叫常伯志。他們是青城派慧侶道人的徒弟。慧侶道人一死,黑沙掌的功夫,江湖上多半沒人在他二人之上了。這兩兄弟是川江上著名的俠盜,一向劫富濟貧,不過心狠手辣,因此得了這難聽的外號。”李沅芷道:“他們到這邊塞來幹麼呀?”陸菲青道:“我也真捉摸不定,從來沒聽說他兩兄弟在塞外做過案。”李沅芷道:“這對無常鬼要是敢來動我們的手,就讓他們試試師父的白龍劍。”剛纔這對兄弟瞪了她一眼,姑娘心中可不樂意了,不好意思說“試試姑娘的寶劍”,就把師父先給拉扯上。陸菲青道:“聽說他兄弟從不單打獨鬥,對付一個是兩哥兒齊上,對付十個也是兩哥兒齊上。”他乾笑一聲:“你師父這把老骨頭,怕經(jīng)不起他們四個拳頭捶呢!”
說話之間,前面馬蹄聲又起。這次馬上乘的是一道一俗。
道人揹負(fù)長劍,臉色蒼白,滿是病容,只有一隻右臂,左手道袍的袖子束在腰裡。只一人是個駝子,衣服極爲(wèi)光鮮。李沅芷見這駝子相貌醜陋,服飾卻如此華麗,不覺笑了一聲,說道:“師父,你瞧這駝子!”陸菲青待要阻止,已然不及。
那駝子怒目一橫,雙馬擦身而過之際,突然伸臂向李沅芷抓來。那道人似乎早料到駝子要生氣,不等李沅芷避讓,就伸馬鞭一擋,攔開了他這一抓,說道:“十弟,不可鬧事!”這只是一瞬間之事,兩匹馬已交錯而過。
陸菲青和李沅芷回頭一望,只見駝子揮鞭在他自己和道人的馬上各抽了一鞭,兩匹馬疾馳出去,那駝子突然間一個“倒栽金鐘”,在馬背上一個倒翻筋斗,跳下地來,雙腳在地上交互三點,已向李沅芷撲了過來。李沅芷長劍在手,謹(jǐn)守師父所授“敵未動,己不動”的要訣,劍尖微顫,卻不發(fā)招。那駝子可也奇怪,並不向她攻擊,左手探出,竟是一把拉住她坐騎的尾巴。那馬正在奔馳,忽被拉住,長嘶一聲,前足人立起來。駝子神力驚人,絲毫沒被馬拉動,伸出右掌,在拉得筆直的馬尾上一劃,馬尾立斷,如經(jīng)刀割。馬兒直衝出去,李沅芷嚇了一跳,險些掉下馬來。她回手揮劍向駝子砍去,距離已遠(yuǎn),卻哪裡砍得著?駝子回頭便跑。他身矮足短,奔跑卻是極快,有如滾滾黃沙中裹著一個肉球向前捲去,頃刻間已追及那疾馳向西的坐騎,一躍上馬,不一會就不見蹤影了。
李沅芷被駝子這樣一鬧,氣得想哭,委委屈屈的叫了一聲:“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