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無涯書山

琴園內,蒼松下,林子邊,荷塘上等,到處都響起了陣陣的琴聲,或是清幽,或是激昂,或是低沉,或是悲愴……

亭子邊的一棵蒼松下,圍坐著十數人,或老或少,此時皆是靜靜地聽著一名青年坐而論琴,不時發出一些驚歎之聲,對那名青年越發的佩服起來。

穆林也是一臉驚歎地看著此刻正在爲大家述琴的李圖,想不到他竟然對琴領悟得如何透徹,入木三分,遠遠不是自己可比擬。難怪他是一品大琴師,而自己只是個六品琴師,難道這就是差距?

自從李圖爲老者琴師點評後,衆人也不敢小看這名來自燕國的青年琴師,接著又點評三兩人之後,大家對他更是刮目相看,到最後不由佩服起來。

青年的點評往往都是一針見血,一下子就指到了點子上,不像別人長篇大論口若懸河,講起來滔滔不絕,到最後說了等於沒說,而且還提出了可行的改善之法,讓人不得不佩服。

同時,心中也在紛紛猜測著對方的身份,也有少數人猜測他是不是燕國的第一天才琴師李圖。雖然是來自燕國,也同姓同名,但世上同姓同名的人多著,一時也不敢肯定他就是那個李圖。

不過,看著李圖的年紀也不超過二十歲,與那個燕國的第一天才也相差無幾,再加上對琴如此透徹,也有人越加肯定起來。

李圖也不知道他們的心思,繼續道:“按欲入木方爲本。彈如斷絃世稱奇。初彈知傳聲,再彈識偉情。久練得其神……”

當講完後,衆人不由紛紛站了起來行禮,以示尊敬。

有人嘆道:“先生講得實在是太好了,讓人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

衆人紛紛點頭,特別是那名老者琴師,對李圖竟然執起了弟子禮。

此時,一名青年琴師問著:“先生可是燕國的第一天才琴師李圖?”

李圖愕然了一下。這段時間實在是有著不少人如此問他,難道我在趙國很出名?應該不是啊。接著道:“第一天才琴師不敢當,只是習琴略有所得而已。”

聽李圖如此說,也就是認了身份,衆人不由一陣驚訝。雖然之前李圖已經說過他就是燕國李圖,但他人並沒有怎麼在意;再加上這兩年來,李圖靜心讀書。很少露面,也漸漸地被人忘記。

如果別人沒有提起,一時還想不起來,這個曾經在趙國名動一時的李圖。

“失禮,見過李先生。”衆人再次行禮道,臉上露出了敬慕。如同見到了衛公子般。

達者爲師,稱李圖爲一聲先生也不過爲,此乃是天經地義之事,況且剛剛李圖又爲他們述琴,當得一聲先生。

接著。李圖和穆林兩人與他們別過,在琴園中逛了一會兒後。穆林進入了中院與六品、五品、四品的琴師交流去,而李圖則是走到了棋園的區域中去。

棋園在南面,琴棋書畫之間並沒有什麼太過嚴格的限制,可以相互來往,畢竟琴棋書畫四藝兼習的學子多著。琴師也不一定就要必須呆在琴園,也可以去其他區域看看。

畢竟,臘八之會是四藝樓爲了促進琴棋書畫四藝的交流而辦,也是它的主旨。

棋園的佈局與琴園相差無幾,到處可見對弈的棋師,異象橫生,一道道的狼煙升起來,看起來頗爲壯觀。

李圖在棋園中慢慢走著,不時停下來,靜靜地看著兩人的對弈。

此時,素衣女子穿過了棋園走到了琴園,也聽到了關於李圖的傳聞。

“他也成爲了一品大琴師,不愧是曾經勝過衛風的天才,只是不知道他的棋藝是幾品了?不過,他能夠與老道士對弈,想也不會簡單,不知那個奇局他可還記得?”

車文姬蹙著眉頭想著,很想看看這個李圖到底是一個如何的人,而且也想與他較量一下棋藝,更爲重要的是那個奇局。

她對自己三品的棋力非常自信,在這一代中,整個王朝她爲第一。對於李圖能夠與老道士對弈,她心中自然是有些不服氣。

只是從內院中並沒有看到李圖,在柳樹下看過李圖一眼,自然是大概記得他的面容。

難道他不在內院?只是他這個一品大琴師不呆在內院,到底是去哪了?

接著,車文姬出了內院到了中院去,中途遇到了幾個仰慕她的貴公子,只是現在她的心思都放在李圖身上,並沒有怎麼理會。如果是在其他時間,她自然會嘮叨上幾句,不過現在卻是沒有這個心思,只想儘快找到李圖。

與此同時,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女揹著古琴,手中拿著一串冰糖葫蘆,在琴園內到處逛著,那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不斷地轉動著,露出些狡黠的笑容。

咬了一顆冰糖葫蘆後,似乎又有些焉了下來,如同霜打的茄子,道:“唉呀,想不到李圖也來參加臘八琴會了,還成爲了一品大琴師。”

李圖在棋園中隨意走著,不時停下來看看,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中走到了書園中去了。

看到一羣書法家在寫著書法作品,異象四生,心中大爲羨慕,不由想起了自己。爲何已經兩年多了,“琴棋書畫”四字中的“書”還沒有亮起來?

李圖一邊走著一邊看著,看著那些入品級的書法作品,心中感慨萬端,也有些羨慕。輕道:“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爲法,中楷以歐爲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爲小楷,以鐘王爲法。”

接著,也沒有多想,無意間走進了一座樓閣。

走進了樓閣後,看到裡面的書法作品琳瑯滿目。或陽剛,或陰柔;或雄強拙樸。或秀美靈動……美不勝收,李圖心情大悅。

這些書法作品,大部分都是歷屆臘八書會留下的精品,都是些代表作,非常珍貴。

“石壁掛藤通篆意,桐蔭滴露聆琴音。”

看到中央擺著一書案,上面有些筆墨紙硯,李圖不禁有些手癢起來。接著坐在書案前。端正了身子,拿起桌上的玉瓶向墨硯中注入了些清水,“嚯嚯”地磨起墨來。

聽著磨墨發出的“嚯嚯”之聲,心神也漸漸寧靜,驀然間一股淡淡的墨香在室內瀰漫。

把宣紙鋪在案上,雙手在中間落下,輕壓地紙張向兩端輕輕抹去。然後。雙目落在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上,細細地揣摩起來。

“顏體”一代書聖顏真卿所創,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

據野史記載,書聖曾經在滾滾江河上寫字,字飄三千里而不散。整條江河都飄滿了大字,世人聞之爭擁相觀。紛紛下河撈字。

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爲法。

樓閣內不僅有著歷屆的臘八書法作品,還掛著一些古來今往的書法大家的拓本,雖然都是拓本,但也是珍貴無比,萬金難求。

其真跡,更是價值連城。

例如,千年前,東土大唐帝國的一代書聖——顏真卿。

李圖細細地揣摩著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久久無法下筆,寫大楷須要掌握好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準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至渙散無神。

揣摩了良久,李圖才提著筆蘸墨,向紙上落下,下筆速度不快不慢,每一筆一劃都很有力,字體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隱隱有“顏體”的影子。

因爲失明的原因,李圖所寫的字皆是堂堂正正,一筆一劃都是蒼勁有力。

也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李圖的手腕已經痠麻無比,而且寫大字最爲耗心神,整個人顯得特別疲乏。接著,沒有繼續寫大字,而是細細地揣摩四壁的書法作品,但腦海中卻是一筆一劃不斷地跟著臨摹練習,看完了一幅又一幅,整個人完全沉浸於書法作品中去。

自從開啓了意識海,靈識可視後,李圖可是對書法下了不少的苦功,一連數個月過去,書法也大有進步。而且,數個月來,上午讀書,下午撫琴下棋,晚上習字,周而復始,幾乎完全沉溺於書法一道中去。

但腦海中的“書”字始終沒有亮起來,讓李圖頗爲遺憾。

樓閣內的大部分書法作品,早已經牢牢地印在腦海中,一筆一劃都清楚無比,即使是臨摹起來也有幾分相似。觀看時,手在寫,腦在寫,心在寫,無時無刻都在寫。

此時,腦海中只剩下了書法一道。

數個月來,李圖的書法進步神速,寫的大字越來越好,老教習看了也不禁連聲感嘆,區區幾個月竟然比得上他人的兩三年。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心靜筆墨老,人閒字句工。說得也是這個道理。

因此,書法者務必要重修身養性、重自我完善、重自我超越,功到自然成,其作品自會不同凡響。

數個月來的全身心投入,終有所得,書一藝也快踏入九品。

“半年精心一藝,略有所得,只是還遠遠不夠。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

李圖看著書案上自己寫出的作品,心中感慨萬千。

書法就如大自然的萬千景象,或奇峰異石、或枯藤老樹、或長河落日、或曉風殘月,乃至潮漲潮落、雲捲雲舒,無不給人以深刻啓迪。

日月運行,天地不老,師法自然,推陳出新,生生不息。

李圖突然悟了。

接著,李圖突然出現在一個雲海之中,看到了一座巍然屹立於雲海的山嶽,非常壯觀,也讓人非常震撼。

這山嶽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第18章 公主有請第11章 黑暗中的箭第25章 華文一第9章 棋城中的活死人第126章 稱其文才第20章 儒者,胸懷天下第一○五章 寧真第157章 白鹿山第85章 書院中的那一個人第8章 甲等上品,樂榜之首第17章 兩榜之首第27章 神音破曉第174章 T第40章 大悲咒,破印第164章 傳下養氣之法第50章 燕太子丹第51章 天下丹砂皆巴氏第33章 三天第171章 一劍,山河斷第18章 趙國之衛風第22章 入八品棋城第12章 坐而論琴第141章 東方白第24章 應戰第33章 三天第8章 琴棋書畫之黑白棋城第26章 讀書破萬卷第5章 三年第一一七章第48章 日落論劍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34章 琴童你做定了第127章 吾之才,豈是你能稱量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18章 開學典禮第141章 東方白第116章 琴科主考官第58章 雲夢山現第2章 西南八府第21章 誰拿棋盤第一一○章 有成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第99章 歸途第26章 李圖的《破曉》第55章 身份第49章 荊軻的劍第12章 坐而論琴第47章 消失的小千寺第81章 杏花村的琴聲第2章 西南八府第13章 天才琴師,師紀第145章 不可忘的一夜第14章 擺棋局第83章 蕭大先生和蕭二先生第49章 荊軻的劍第一○○章 最年輕的國士第18章 公主有請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27章 吾之才,豈是你能稱量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33章 三天第12章 坐而論琴第22章 校訓巨石的秘密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39章 山有缺第88章 一劍平天第11章 府主第14章 第一字——山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112章 琴界第一○四章 末二身份第39章 山有缺第148章 第三十七座石碑(下)第10章 趙國第二?第83章 蕭大先生和蕭二先生第27章 神音破曉第23章 登臺前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20章 進步神速第44章 可憐兮兮的小狐貍第3章 天才的人生寂寞如雪第一一七章第7章 打賭第126章 稱其文才第7章 棋局與仙緣第99章 歸途第8章 甲等上品,樂榜之首第152章 東方白手中的刀可斬世間萬物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21章 誰拿棋盤第10章 大誦第86章 樓蘭王子第一二○章 三尺筆鋒第26章 琴童資格第12章 坐而論琴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166章 說書老人第1章 洞察第20章 棋力大進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
第18章 公主有請第11章 黑暗中的箭第25章 華文一第9章 棋城中的活死人第126章 稱其文才第20章 儒者,胸懷天下第一○五章 寧真第157章 白鹿山第85章 書院中的那一個人第8章 甲等上品,樂榜之首第17章 兩榜之首第27章 神音破曉第174章 T第40章 大悲咒,破印第164章 傳下養氣之法第50章 燕太子丹第51章 天下丹砂皆巴氏第33章 三天第171章 一劍,山河斷第18章 趙國之衛風第22章 入八品棋城第12章 坐而論琴第141章 東方白第24章 應戰第33章 三天第8章 琴棋書畫之黑白棋城第26章 讀書破萬卷第5章 三年第一一七章第48章 日落論劍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34章 琴童你做定了第127章 吾之才,豈是你能稱量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18章 開學典禮第141章 東方白第116章 琴科主考官第58章 雲夢山現第2章 西南八府第21章 誰拿棋盤第一一○章 有成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第99章 歸途第26章 李圖的《破曉》第55章 身份第49章 荊軻的劍第12章 坐而論琴第47章 消失的小千寺第81章 杏花村的琴聲第2章 西南八府第13章 天才琴師,師紀第145章 不可忘的一夜第14章 擺棋局第83章 蕭大先生和蕭二先生第49章 荊軻的劍第一○○章 最年輕的國士第18章 公主有請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27章 吾之才,豈是你能稱量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33章 三天第12章 坐而論琴第22章 校訓巨石的秘密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39章 山有缺第88章 一劍平天第11章 府主第14章 第一字——山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112章 琴界第一○四章 末二身份第39章 山有缺第148章 第三十七座石碑(下)第10章 趙國第二?第83章 蕭大先生和蕭二先生第27章 神音破曉第23章 登臺前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20章 進步神速第44章 可憐兮兮的小狐貍第3章 天才的人生寂寞如雪第一一七章第7章 打賭第126章 稱其文才第7章 棋局與仙緣第99章 歸途第8章 甲等上品,樂榜之首第152章 東方白手中的刀可斬世間萬物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21章 誰拿棋盤第10章 大誦第86章 樓蘭王子第一二○章 三尺筆鋒第26章 琴童資格第12章 坐而論琴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166章 說書老人第1章 洞察第20章 棋力大進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保定市| 通江县| 铅山县| 巴青县| 新昌县| 介休市| 临沂市| 永春县| 石楼县| 赫章县| 新巴尔虎左旗| 朔州市| 玛多县| 神木县| 泾源县| 叶城县| 松江区| 广平县| 松潘县| 台北市| 宝坻区| 密山市| 麻城市| 郁南县| 衡阳市| 祥云县| 海丰县| 长寿区| 莒南县| 连江县| 九江市| 洪雅县| 禄丰县| 隆子县| 湖州市| 康保县| 商河县| 盐源县| 晋城|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