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再遇施世綸

“一羣混帳!”

就在於中等人和陳夢雷在“醉瓊林”喝酒吃飯的時候,紫禁城上書房內(nèi),康熙卻大發(fā)雷霆,猛地把龍案上的奏章全部掃到了地上。

“皇上息怒!”看到皇帝發(fā)火,侍候在旁的佟國維和張廷玉急忙躬身說道,說完,兩人又開始收拾掉在地上的奏章。……上書房內(nèi),只有大臣可進,其他人,包括妃嬪太監(jiān),未得聖旨擅入者只有死路一條。

“息怒?朕怎麼才能息怒?安徽大旱,百姓食不裹腹,可是,那些貪官污吏居然還要打賑災(zāi)糧款的主意,……兩成啊,是兩成!發(fā)到百姓手中的糧款竟不及總數(shù)的兩成……層層盤剝竟已到達如此程度,你們讓朕怎麼息怒?啊?”康熙不住的拍著龍案,大聲說道。

“皇上,奴才以爲,應(yīng)當馬上派人嚴查此事,將犯案官員嚴加懲處!”佟國維說道。

“皇上,臣以爲此時最爲緊要的是馬上續(xù)發(fā)糧款,以免災(zāi)民生變鬧事……”張廷玉低著頭,把拾起來的奏章輕輕放到龍案上,又退後兩步站定說道。

“續(xù)發(fā)糧款?張大人,朝廷已經(jīng)發(fā)了上百萬石糧食,怎麼還要續(xù)發(fā)?這一時讓朝廷從哪兒調(diào)撥?”佟國維聽了張廷玉的話後,眉頭微皺,忍不住說道,“難道你還想讓那些蛀蟲再發(fā)上一筆財?”

“佟大人,災(zāi)情緊急,一個不好就會引發(fā)民亂,所以,現(xiàn)在的情況,應(yīng)當先賑災(zāi)!”張廷玉面無表情的說道。

“先賑災(zāi)?那這些錢糧豈不是還要經(jīng)過那些貪官污吏之手?如果不馬上派人嚴查,等賑災(zāi)之事一過,那些傢伙恐怕就把罪證都消彌的一乾二淨了。至於災(zāi)民鬧事,一幫飯都吃不飽的鄉(xiāng)巴佬能鬧什麼事?難道朝廷派在安徽和江蘇的兵馬是放在那裡好看的?”佟國維說道。

“佟大人,這個時候,處置官吏並不是適宜之機……”張廷玉話說了一半便停下了,轉(zhuǎn)而看向康熙。他的意思很明顯,孝莊大壽之日將至,天下大慶的日子要是傳出什麼不好的消息,肯定會大大有損皇室以及朝廷的威望,所以,就算安徽官員的貪墨行爲再過分,再讓人憤怒,此時也不能動他們,而同時又不能讓災(zāi)民鬧事,那麼,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加派賑災(zāi)糧款了。

“嗯……”佟國維也聽出了張廷玉話中的意思,心中一動,立即對康熙躬身道:“皇上,既如此,奴才同意加派賑災(zāi)糧款,只是,爲免那些貪官污吏繼續(xù)爲所欲爲,奴才以爲可派一名欽差大臣前往安徽負責賑災(zāi)。”

“欽差大臣?”康熙一時的情緒激動之後,心情已經(jīng)平穩(wěn)了下來。聽到佟國維的建議,唯有在心中苦笑……欽差大臣?這個佟國維當了兩年宰相,雖然手段剛強,做事也有些氣魄,可是,有些關(guān)節(jié)他還是不太明白啊。就算派了欽差大臣,往下分發(fā)錢糧的,還不是安徽的那些官員?就算這個欽差大臣再盡心盡力,安徽一個省都在遭災(zāi),這麼大的地方,一個人怎麼看得過來?何況,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這個欽差大臣恐怕也會被拉進那個貪污的漩渦,那可就丟大人了。

“廷玉啊,你怎麼看?”康熙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只得把眼光再次投向下方。西征之後,他一直沒有再提拔其他的上書房大臣,高士奇卸任之後,只留下了佟國維和張廷玉一滿一漢兩大宰相,現(xiàn)在看來,人還是太少。

“皇上,臣……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張廷玉無奈的說道。神有神道,鬼有鬼道,上位者對下面官員的行事手法不清楚,就很難做出相應(yīng)的舉措,而清廷上下能夠做到上下皆通的,到現(xiàn)在爲止,他只知道兩個人,這兩個人曾經(jīng)都做過樂丐,爲人也都很聰明,也是一滿一漢,可是,現(xiàn)在這兩個人卻不能隨便提,因爲,他們是明珠和高士奇。明珠雖然滿人,官職從小做到大,加上爲官初期曾多次擔任欽差,並且,善於揣摩人心,又有一大幫子黨徒,上上下下的門道自然清楚;高士奇在爲官之前則是一直處於民間,行走天下十幾年,對下級官員的道道也十分了解。可他張廷玉一上來就是京官,而且,沒幾年就升到了上書房,相比起這兩個人來,目前還差得遠。想到這裡,張廷玉又禁不住爲明珠和高士奇搖頭,高士奇還好些,凡事都沾邊兒,卻凡事都不是主要人物,前年出使俄羅斯,一年多來倒是招來了不少西夷使團,使皇上和朝廷過足了“萬國來朝”的癮,年初回來的時候就被封了個禮部尚書,還算是不錯。可明珠就不行了,明明是個聰明無比的人物,怎麼就老是看不到聖忌呢?弄權(quán)弄到把自己都弄下了臺,可嘆啊。

“罷了,加派糧款吧……”雖然張廷玉的話早在意料之中,可康熙聽了之後還是感到一絲不悅,如今的兩個宰相,一個剛強有餘,認知才學不足;另一個,才能還可以,卻太年輕了,底氣不足啊。

“臣(奴才)遵旨。”既然康熙已經(jīng)下了旨意,佟國維和張廷玉也只得領(lǐng)命。

“佟國維!”

“奴才在!”不明白康熙爲什麼會突然又叫自己,佟國維急忙躬身肅立。

“太皇太后的大壽是你負責的,辦理的如何了?”康熙問道。

“回稟皇上,所有一切差不多都已經(jīng)準備就緒,就等老佛爺聖誕之日了……”佟國維答道。

“那就好。太皇太后爲我大清操勞了一輩子,朕希望她的這個大壽能過得好,過得舒坦,……廷玉,恩科的事情如何了?”康熙又轉(zhuǎn)而問向了張廷玉。

“回皇上,禮部和貢院都已經(jīng)準備妥當,各房監(jiān)考也都定好了人選,就等皇上擬定主考官員了!”

“如此就好……你們看,這主考官讓何人出任爲宜?”康熙又問道。

“皇上,奴才以爲,新任吏部侍郎陳元龍可矣。”佟國維急急說道。

“陳元龍?”

“陳元龍,浙江海寧人。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次年充日講起居注官。後被劾結(jié)黨營私、招納賄賂,罷官回籍。二十七年,復(fù)任,遷侍講轉(zhuǎn)侍讀。二十九年遷右庶子。三十年,出任廣西巡撫,賑濟災(zāi)民,興修水利,廣建穀倉。三十三年,任陝西鄉(xiāng)試主考官,後遷侍講學士轉(zhuǎn)侍讀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經(jīng)筵講官……三十四年,也就去年,以尚書銜,領(lǐng)吏部侍郎。”看康熙一時沒記起陳元龍,張廷玉在旁解說道。

“呵呵,原來是朕點的榜眼,竟險些都記不住了。”康熙笑了笑說道。

“皇上,陳元龍學識淵博,亦曾出任地方,各方面都很不錯,奴才以爲他是主考官的不二人選。”佟國維聽到康熙的話後,心中一突,既然皇上說沒記住這個人,難道說陳元龍沒希望當主考官?這可是他好不容易纔籠絡(luò)到的一個手下,文事,政事都是一把好手,他正想通過此人從此次恩科之中找?guī)讉€人纔出來充充門面,如果康熙不同意的話,這個打算可就落空了。

“罷了,這一次,就讓高士奇出任主考官吧,他是禮部尚書,正好負責此事。陳元龍嘛,就讓他和馬齊一起當副主考吧。”沒有理佟國維的話,康熙想了一會兒,做出了安排。

“馬齊?”佟國維和張廷玉都是一愣。高士奇剛剛立了功,雖然不再是上書房大臣,卻依然是寵臣,而且學識淵博,康熙想要讓他當一回主考官,也算說得過去,可那馬齊……

“皇上,馬齊學問不顯,讓他當副主考,好似有點兒說不過去……”佟國維嚅嚅道,一臉的不情願。馬齊,並不是姓馬名齊,這個馬齊其實是滿人,而且是上三旗中的鑲黃旗人,姓富察氏。其父米思翰,熙朝前期的戶部尚書,是清廷之中第一個提出撤藩建議的名臣,平三藩時立有大功。馬齊生於順治年間,18歲時即任工部員外郎。康熙二十六年,他因能力出衆(zhòng),做到了山西巡撫,而且官聲甚好,即便是當時掌握大權(quán)的明珠也對他十分拉攏。不過,馬齊爲人很是有些剛直,並不賣明珠的帳。明珠案之後,郭琇去了江南,馬齊又因爲剛直之名,接任左都御使之職,後來,理藩院尚書阿爾尼戰(zhàn)死沙場,康熙又命他兼任理藩院尚書,並授予議政大臣之位。而在此期間,馬齊向康熙上奏說:“奴才辦事理藩院,見凡所題所理之事,止用滿洲、蒙古文字,並未兼有漢文。今請……兼用漢文註冊,庶化服蒙古之功德,昭垂永久。”後來,這項建議被康熙採納,雖然時間尚短,可是,意義卻已初顯。如今康熙又讓馬齊當副主考,其用意讓佟國維頗有些費思量。(馬齊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在康雍兩朝都是宰相,侄女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個皇后,其侄傅恆是乾隆早期的軍機大臣,也就是宰相,侄孫是福康安,官至郡王!)

“馬齊自幼愛好漢學,雖然學問比不上高陳二人,可是,爲人剛直,做了這屆恩科考生的老師,也好起個表率之用。至於看文章,高士奇一個就能頂倆,不怕看不過來……何況還有那麼多的考官也在。”康熙對佟國維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自顧自的說道。

“既如此,奴才遵旨。”佟國維也無話可說,康熙是說一不二的,他可沒那個膽子頂撞。

“好了,今天就先議到這兒吧,如果沒什麼事,你們就都先下去吧,……安徽的事情要快些辦好,不可怠慢!”

“臣(奴才)遵旨!”

……

“宮裡安排的是咱們後天見皇帝,也就是說咱們還有兩天的空閒,堂堂的北京城,咱們總該找地方好好溜溜兒吧?”從“醉瓊林”出來,跟陳夢雷分手後,在街上逛了一會兒,於中就向身邊人問道。

“香山!”

“玉泉山!”

“八達嶺!”

於中話音一落,莫睛、馬德、羅欣馬上就提出了各自想要去的地方。

“嘿嘿,依我看,還是逛逛北京的衚衕吧,怎麼樣?”費老頭慢條斯理的笑道。

“對啊,老北京的衚衕可是一大景觀,不逛逛太可惜了!”羅欣點頭附和了一下自己的“伯父”。

“對對對,我早就聽說過‘八大胡同’的名頭了,就是沒機會去看一看……啊!”於中話音未落,就被莫睛擰了一把。八大胡同是北京有名的青樓薈萃之地,他在莫睛面前提及,自然是找K沒商量。

“費老,北京的衚衕那麼多,咱們?nèi)ス淠囊粭l啊?”鄙視了一下於中,馬德按捺住自己聽到“八大胡同”之後有些盪漾的心情,向費老頭問道。

“北京最有名的衚衕有哪些呢?”費老頭笑呵呵的向幾個晚輩問道。

“我就知道一個‘八大胡同’。”於中的話又惹來了一次人身攻擊,不過,看樣子他是甘之如飴。

“大柵欄?”

“前門樓子怎麼樣?”

“我倒是比較喜歡琉璃廠,那裡可是古董的聚集地啊。”莫睛得意洋洋地對馬德和羅欣兩個小市民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優(yōu)越感,結(jié)果得到了兩個衛(wèi)生眼。

“那些地方是衚衕嗎?你們啊……”費老頭搖頭笑道。

“依我看,還是不要去什麼衚衕了,咱們?nèi)ヌ鞓蛟觞N樣?”於中說道。

“對啊,天橋好啊,有吃有玩有看的,咱們就去那裡好了。”羅欣雀躍道。

“欣欣,你還真是沒立場唉,一會兒想去這裡,一會兒又想去那裡,……”莫睛取笑羅欣道。

“既然睛姐你這麼說,那我就選定天橋不變好了。”羅欣也笑道。

“好吧,既然大家都沒意見,咱們就去天橋看看吧……”費老頭看了看幾個人,見沒有人反對,帶頭邁步,可是,才走了一步,他又不得不站住了腳,“這個,你們誰認識路啊?”

“……”

“問路吧!”愣了一會兒,還是馬德腦子轉(zhuǎn)得“快”,搶先想到了“解決辦法”。

於是,一行人開始問路。

“兄臺,請問天橋怎麼……咦,是你?”莫睛問路問到了熟人。

“這位兄……您有事?”被莫睛問到的那個人拱手問道。他本想說“兄臺”來著,卻聞到了一陣香味兒,再看看莫睛並沒有做出修飾的臉,馬上就猜出了對方的性別,當下,連忙退後了兩步。

“施世綸,施兄,好久不見了,你怎麼還在北京?難道上一科你沒考過?”莫睛並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身份,直接說道。

明天晚八點更新!

第二百三六章 簡單的談判第325章 臨行之“計”第57章 投降第106章 混水摸魚第147章 鄭州第334章 改道?第214章 彈劾第48章 高手第298章 計劃第108章 鹽第35章 八王問政第350章 繞第29章 北“吹”第337章 真相第111章 老哇蒜第113章 審問第314章 西藏第336章 留下第89章 監(jiān)考官:馬德第65章 亂第87章 烏龍第330章 召回第50章 餿主意第95章 納蘭性德第一百五二章 參觀第146章 審案第348章 出賣第一百五一章 事由第358章 騙子的雄心壯志第258章 集體制第303章 開始第268章 審?fù)?/a>第344章 改土歸流第31章 五品宰相第7章 閃電“成親”第109章 又來了第404章 不可爲善第204章 抵押第一百九零章 東南西北風第443章 東城大火第148章 鳳陽-寧古塔第357章 爲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201章 理藩院尚書的用處第69章 奉天稻米第83章 麻煩第34章 你好我好他不好第436章 麻煩!麻煩!麻煩第一百二一章 英國老頭的計謀第73章 殺!第397章 拉攏?第118章 意外第352章 暗信第357章 爲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25章 無題第442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四四章 官家人販子第201章 理藩院尚書的用處第260章 “抓官”第426章 祟明島海戰(zhàn)第57章 投降第314章 西藏第84章 買賣第200章 入關(guān)的理由第345章 土司的戲第一百二二章 海盜頭子的交待第88章 統(tǒng)籌法第11章 都沒跑第一百五八章 走了第422章 撤退的戰(zhàn)果第一百六二章 京城應(yīng)對第一百三六章 幕後第269章 知心話?第276章 職業(yè)倫理第二百五二章 四大提督第326章 一次打倆第65章 亂第300章 棋動第27章 準葛爾來人第388章 一對仨兒第358章 騙子的雄心壯志第331章 閒問第13章 封賞第二百二四章 漕與鹽第269章 知心話?第407章 誰能取代我?第413章 還是想想就算了吧!第267章 不順眼,便罷官第54章 有變第187章 下馬威第351章 清查江南第338章 出面第28章 科爾沁王的心思第91章 枝節(jié)第一百四一章 開玩兒第309章 罷官第237章 再次圖謀第146章 審案第434章 形勢不利
第二百三六章 簡單的談判第325章 臨行之“計”第57章 投降第106章 混水摸魚第147章 鄭州第334章 改道?第214章 彈劾第48章 高手第298章 計劃第108章 鹽第35章 八王問政第350章 繞第29章 北“吹”第337章 真相第111章 老哇蒜第113章 審問第314章 西藏第336章 留下第89章 監(jiān)考官:馬德第65章 亂第87章 烏龍第330章 召回第50章 餿主意第95章 納蘭性德第一百五二章 參觀第146章 審案第348章 出賣第一百五一章 事由第358章 騙子的雄心壯志第258章 集體制第303章 開始第268章 審?fù)?/a>第344章 改土歸流第31章 五品宰相第7章 閃電“成親”第109章 又來了第404章 不可爲善第204章 抵押第一百九零章 東南西北風第443章 東城大火第148章 鳳陽-寧古塔第357章 爲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201章 理藩院尚書的用處第69章 奉天稻米第83章 麻煩第34章 你好我好他不好第436章 麻煩!麻煩!麻煩第一百二一章 英國老頭的計謀第73章 殺!第397章 拉攏?第118章 意外第352章 暗信第357章 爲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25章 無題第442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四四章 官家人販子第201章 理藩院尚書的用處第260章 “抓官”第426章 祟明島海戰(zhàn)第57章 投降第314章 西藏第84章 買賣第200章 入關(guān)的理由第345章 土司的戲第一百二二章 海盜頭子的交待第88章 統(tǒng)籌法第11章 都沒跑第一百五八章 走了第422章 撤退的戰(zhàn)果第一百六二章 京城應(yīng)對第一百三六章 幕後第269章 知心話?第276章 職業(yè)倫理第二百五二章 四大提督第326章 一次打倆第65章 亂第300章 棋動第27章 準葛爾來人第388章 一對仨兒第358章 騙子的雄心壯志第331章 閒問第13章 封賞第二百二四章 漕與鹽第269章 知心話?第407章 誰能取代我?第413章 還是想想就算了吧!第267章 不順眼,便罷官第54章 有變第187章 下馬威第351章 清查江南第338章 出面第28章 科爾沁王的心思第91章 枝節(jié)第一百四一章 開玩兒第309章 罷官第237章 再次圖謀第146章 審案第434章 形勢不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佛学| 连城县| 宁津县| 贡嘎县| 绵竹市| 确山县| 绵竹市| 泽州县| 晋城| 兴文县| 合江县| 乌拉特后旗| 进贤县| 正安县| 会同县| 九龙城区| 化州市| 县级市| 绥滨县| 达日县| 开原市| 饶阳县| 彭泽县| 凉城县| 西和县| 平湖市| 乌兰县| 德庆县| 图片| 黔南| 汉寿县| 太仓市| 聊城市| 水城县| 阿拉尔市| 铜陵市| 当阳市| 怀宁县| 田林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