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5章 平臺策

秦寶奇死了!

按現在的情況,他就是想不死也不行!

造反被抓!重傷在身!不死也活不長,與其茍延殘喘受辱,還不如早早死了乾淨!

於中的毒藥也是非比尋常,讓他死的確實沒有任何痛苦!……那是白粉。

麻藥是好東西,所以,在移植金雞納霜的時候,費老頭就想到了這個玩意兒,決定要弄一些。不過,他們一夥只知道麻藥是從嗎啡中提取的,還知道有一種麻藥叫杜冷丁,可是,他們不知道嗎啡怎麼弄。這麼著想來想去,幾個人就想到了鴉片。這個時候,雖然量不多,可是鴉片做爲一種安神止痛的藥物在中國還是能夠找得到的,只是名字不同,是被叫做洋藥。幾個人想方設法就弄了那麼一點兒,亂成八糟的搞了一通,結果,沒有料到,居然製出了白粉,只是不知道這白粉是屬於海洛因還是嗎啡系列,亦或是兩者都不是。

而此次出征,於中害怕自己萬一受傷挨刀會很痛,就帶上一點兒這東西權充麻藥。量多怕上癮,就只帶了那麼一蠟丸,只是沒想到最後反而送給了秦寶奇。結果,秦寶奇就那麼死了。據隨軍郎中老孫頭檢查之後所做的結論,這秦寶奇由於突然血脈賁張而引發了虛脫、心悸等癥狀,又是重傷在身,所以就那麼死了……絕沒有任何中毒癥狀!

對此,胤褆和被叫回來的楊遠十分不爽。不過,人都死了,還能怎麼樣?最後,在於中建議下,只有隨便跟那些陣亡的叛軍將士一起埋了。

接著,於中留下一部分兵馬守衛獅球嶺這片咽喉之地,又火速帶領大隊轉向進攻滬尾的叛軍,要與年羹堯來個前後夾擊。

不過,他們還沒有走出多遠,就遇到了從滬尾敗退下來的叛軍殘部……獅球嶺敗逃下來的叛軍將士已經把消息送到了滬尾叛軍那裡,結果,那個受秦寶奇的命令死守滬尾的天地會頭目倉惶之下就率軍撤退了。然而,這個人實在是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他本想趁著年羹堯進攻的間隙帶兵撤退,可是,出於某種兄弟義氣,他居然沒有留下一支隊伍斷後,而且,他還是帶著大炮撤的。於是,年羹堯帶船順著淡水河追了上來,他所率領的叛軍在一百多門火炮猛烈轟擊之下迅速潰敗。本來,秦寶奇派去守衛滬尾的兵馬足有六千多人,據有利地勢死守滬尾,就是不讓年羹堯上岸。可是,烏合之衆畢竟是烏合之衆,仗著人多打順風仗還行,可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勢,根本就撐不住多少時間,何況,領兵的是天地會中人,而不是臺灣的本地居民……劣勢下,這些佔了叛軍大多數的臺灣人不會再聽從一個外省人的命令的,所以,哪怕那個天地會的頭目想再重整軍隊也已經晚了。

年羹堯在後面窮追猛打,前面又有於中所率領的軍隊堵截,於是,這支叛軍被迅速殲滅,少部被俘,其餘不是逃了,就是死於交戰之時。

而沒過兩天,正當於中派出手下肅清地方叛軍的時候,臺南的藍理和陳蟒也派嶽鍾麒送來消息,劉卻之和王國彰兵敗被抓,兩萬多叛軍總共被誅殺了一萬七千多。原來,藍理和陳蟒發覺劉王二人守衛森嚴,急攻難下之後,終於調整了策略,以退兵爲餌,引誘兩人從險要之地走了出來,然後以伏兵斷兩人後路,一舉全殲之。

……

“南邊兒一下子殺了一萬七千多,我這邊又殺了五千多,俘虜了兩千……臺灣現在總共有多少人口來著?”接到戰報之後,於中摸著頭皮不住苦笑,其實他這一戰並沒有殺多少人,殺人多的只是年羹堯,這傢伙在後面追擊滬尾叛軍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要俘虜,等到戰鬥停止之後,死於他那支部隊手下的叛軍已經接近四千,可是,這筆帳只會被計算在主將,也就是他於中的頭上。

“當年臺灣在荷據之時大約有十萬漢人,鄭成功攻臺,共攜來官兵及眷口計三萬多人,其全又帶來六、七千人。但水土不服病故者有五、六千人之多。因海禁令的實施,鄭成功又派人在閩粵沿海,招漳、泉、潮、惠等地流民數萬,移入臺灣。後來,鄭成功之子鄭經又派兵參予三藩之亂,爲朝廷所敗,十萬鄭軍投降……現在,臺灣的漢人總數亦不過是在二十萬至二十五萬人之間。”於中的這個問題武將們都不知道,最後,楊遠從手下掏摸出來一個管軍需的小官,總算回答上了這個提問。

“二十萬人……一下子就被咱們砍去了差不多七分之一!”於中聽後連連搖頭。

“這些叛賊是死有餘辜!”楊遠甕聲答道。

“死有餘辜?”於中微笑著朝他問道:“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爲什麼臺灣會這麼容易發生暴亂?七分之一,如果說得大方一些,都能說成是‘一人作亂,全臺皆反’了!難道僅僅就那麼幾個貪官污吏就能有這種本事?”

“這……這個末將怎麼清楚?”楊遠撇清道。

“大人,您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年羹堯跟著於中的日子也算久了,這一次殺性大發,事後一直擔心於中找他算帳,所以,說話的時候有些小心翼翼。

“臺灣是個好地方啊!……你們看!”於中的帳壁上掛著一副臺灣地圖,他伸出手指指著地圖上,從北向南一路指點了下去:“基隆、滬尾、竹塹(今新竹)、半線(今彰化)、臺灣府城(今臺南)、安平、打狗(今高雄)、寶桑莊(今臺東)、蔴園寮(今新港,也叫成功)、奇萊(今花蓮)諸地都有地方適爲港口,而且,臺灣北部,多平原,土地肥沃,尚沒有多少人開墾……”

“大人是說,若是有人據佔臺灣,必成禍患?”年羹堯從“港口”一詞之中就聽出了於中的意思,於中這幾年的都統可不是白當的,日日夜夜都在朝著手下灌輸著“海權”的意識,而且,爲了加深手下對此的認識,他甚至還冒著危險帶領船隊去了日本邊兒上幾次,並跟手下一起以日本的海疆爲例進行了多場戰局推演,以實例說明了海權的重要。所以,他的手下現在大多數都能瞭解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年羹堯身爲僥僥者,自然也不落後。

“不錯!你們看臺灣這個地方,向東,過臺海就是福建,向西北就是江浙,向西南就是兩廣,一旦不在我手,則國家歲賦重地皆在其重壓之下,就算我們有水師又如何?從來都只是‘千日做賊’,又哪裡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於中點頭道。

“可現在臺灣不是已經在朝廷手中了嗎?都統大人的擔心是不是多餘了?而且,有此劉卻之一例,朝廷也必會在臺灣駐有重兵,不會再重蹈覆轍!”胤褆說道。

“真的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嗎?”於中微笑著看著胤褆,“朝廷能在臺灣駐兵多少並沒有關係,事實上,讓臺灣沒有機會被人所用,這纔是最重要的。”

“大人的話我聽不懂!”胤褆說道。

“呵呵,大阿哥,您能不能告訴我,鄭氏一族能在臺灣呆了那麼久,爲什麼沒有遇到什麼暴亂?”於中又朝胤褆笑道。

“嗯?……”胤褆擡眼看了看於中的眼神,不明白他爲什麼這麼問。這個問題可是難辦的很!聽到這個問題,首先映入常人腦海的答案,就是因爲鄭家是前明大臣,不過這話是不能明說的。而除此之外,又能有什麼呢?

“是人和!”

沒等胤褆答話,於中自己就說出了答案。

“當年,荷蘭人佔據臺灣,以嚴刑峻法統治此地。鄭成功復臺,以寬相濟,同時,他又帶來了許多聽附於他的漢人,如此一來,由於那些本就在他麾下的百姓佔據臺灣人口的多數。自然不會再反。”

“大人是想請朝廷移民充臺?”

“不錯!朝廷平定臺海之後,雖開海禁,但卻不許移民攜眷,亦不許客家人移臺。雖說是爲了防止這些人遠離大陸而生叛心,可是,卻也使得臺灣本地心向鄭氏的人依然佔據多數。……畢竟,臺灣才平定了不過十幾年,臺灣人可還沒忘記鄭家!就算朝廷已經平定了此地,這些人也會對朝廷心懷敵意。”於中說道。

“有理!可是,大量移民,恐怕朝中大臣會反對!”胤褆說道。

“不錯,不能大量移民!只能少量。……不過,這個少量,卻是指從天下各州縣府擇少量貧苦之人,打亂分散之後移居於此。而不應當是以某一地百姓爲主。”於中又說道。

“大人是怕他們串聯?”楊遠叫道。

“一點兒不錯。臺灣本地有許多未受教化的番民,還有許多大的宗族,一旦有事,爲了自己一族的利益,必定會蜂擁而起。而這些人又多有交聯,一旦串聯,說不定就又是一場劉卻之之亂!本來,這些人不過二十多萬,再多也不可能超過三十萬,我本想建議朝廷將他們打亂分散之後,全部移到大陸去住,再以新民充臺。可是,後來想想,與其如此費事,不如直接奏請朝廷在天下各地招來貧苦之人來臺,這樣,新來的百姓人生地不熟,無法形成一族,就只有老老實實地接受朝廷管轄;那些本地的宗族番民,排外性極強,必會對這些新來臺的百姓生出敵意,若有衝突,則朝廷可藉機削弱他們的勢力,就算他們不這麼做,等到移民漸多,哪裡還會再有他們說話作亂的份兒?”

第446章 謀殺皇帝的人!第一百三三章 調任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320章 一舉三得第184章 神機營第318章 西藏之南第295章 預謀第一百二四章 指點第279章 陽謀對陽謀第69章 奉天稻米第102章 拉幫第354章 只能順走,不能逆來第100章 打破規矩之人不可貌相第85章 試探第72章 外交事件(下)第418章 “聯合國軍”?第80章 康熙的意思第310章 大放厥詞第一百六九章 旗人漢人第一百五二章 參觀第340章 擔憂第102章 拉幫第403章 各自打板第186章 再打一仗第436章 麻煩!麻煩!麻煩第33章 親戚!?第264章 當街打鬥第350章 繞第二百三三章 打了第322章 分裂第352章 暗信第118章 意外第353章 皇位歸誰?第387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七六章 叛亂第15章 寧古塔第347章 許官第118章 意外第352章 暗信第64章 齊上陣第54章 有變第389章 租借式的挑釁第1章 倒黴五人組第43章 冷門第266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九八章 被算計第一百五三章 黑手第1章 倒黴五人組第146章 審案第435章 投降!第275章 迎駕第一百四五章 倒打一耙第94章 拖考第117章 襲擊第289章 研究第55章 鐵壁合圍第192章 獅球嶺第343章 準備動手第26章 兩方面第443章 東城大火第305章 提防第22章 歷史的岔路第325章 臨行之“計”第187章 下馬威第87章 烏龍第188章 “二十年”預言第206章 晉商第440章 還要打第一百三二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九六章 爭論第334章 改道?第405章 可怕的財富第315章 魚·鷹第441章 全部開打第二百二五章第21章 火器第117章 襲擊第396章 送二位先生上路!第414章 催生“緬奸”第一百二一章 英國老頭的計謀第83章 麻煩第30章 一腳踏進鬼門關第426章 祟明島海戰第63章 衝突第80章 康熙的意思第146章 審案第3章 急智第108章 鹽第一百二九章 難題第105章 雞仔兒第7章 閃電“成親”第265章 殺猴儆雞第二百二四章 漕與鹽第一百四三章 陰招第387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三五章 伊始第一百二五章 靖海候施瑯第66章 表功第355章 西方歸來的東方人
第446章 謀殺皇帝的人!第一百三三章 調任第19章 宗人府奏摺第320章 一舉三得第184章 神機營第318章 西藏之南第295章 預謀第一百二四章 指點第279章 陽謀對陽謀第69章 奉天稻米第102章 拉幫第354章 只能順走,不能逆來第100章 打破規矩之人不可貌相第85章 試探第72章 外交事件(下)第418章 “聯合國軍”?第80章 康熙的意思第310章 大放厥詞第一百六九章 旗人漢人第一百五二章 參觀第340章 擔憂第102章 拉幫第403章 各自打板第186章 再打一仗第436章 麻煩!麻煩!麻煩第33章 親戚!?第264章 當街打鬥第350章 繞第二百三三章 打了第322章 分裂第352章 暗信第118章 意外第353章 皇位歸誰?第387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七六章 叛亂第15章 寧古塔第347章 許官第118章 意外第352章 暗信第64章 齊上陣第54章 有變第389章 租借式的挑釁第1章 倒黴五人組第43章 冷門第266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九八章 被算計第一百五三章 黑手第1章 倒黴五人組第146章 審案第435章 投降!第275章 迎駕第一百四五章 倒打一耙第94章 拖考第117章 襲擊第289章 研究第55章 鐵壁合圍第192章 獅球嶺第343章 準備動手第26章 兩方面第443章 東城大火第305章 提防第22章 歷史的岔路第325章 臨行之“計”第187章 下馬威第87章 烏龍第188章 “二十年”預言第206章 晉商第440章 還要打第一百三二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九六章 爭論第334章 改道?第405章 可怕的財富第315章 魚·鷹第441章 全部開打第二百二五章第21章 火器第117章 襲擊第396章 送二位先生上路!第414章 催生“緬奸”第一百二一章 英國老頭的計謀第83章 麻煩第30章 一腳踏進鬼門關第426章 祟明島海戰第63章 衝突第80章 康熙的意思第146章 審案第3章 急智第108章 鹽第一百二九章 難題第105章 雞仔兒第7章 閃電“成親”第265章 殺猴儆雞第二百二四章 漕與鹽第一百四三章 陰招第387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三五章 伊始第一百二五章 靖海候施瑯第66章 表功第355章 西方歸來的東方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星| 沙湾县| 黎平县| 黄陵县| 勃利县| 会同县| 乌恰县| 乌鲁木齐市| 长岭县| 东阳市| 丹东市| 固镇县| 临沂市| 龙州县| 涪陵区| 临沧市| 仁布县| 五莲县| 伊金霍洛旗| 寻乌县| 绥滨县| 微博| 赤水市| 云安县| 南昌市| 古交市| 洱源县| 登封市| 明星| 漯河市| 门头沟区| 苍溪县| 台北县| 莱州市| 曲沃县| 龙南县| 博白县| 咸阳市| 榆社县| 宁国市|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