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6章 進士科

論人們如何看,科舉還是在四月一號準時開始了,因並不衝突,幾乎所有的舉子都報考了。

這是天朝第一次科舉,朝廷上下自然格外重視。從欽選考官,到最後命題的查看,以及對作弊的防範等等,張揚都親自過問。

前朝考場本是設在貢院,爲了體現朝廷重視,張揚特地移到了皇宮禮部衙門院內。當然這也是改革科舉制度後才能辦到的,以前考生要在考場內吃住三天,禮部自然不便封鎖三天。

卯初時分,便有考生來到皇城外排隊,不多時,人流便已排出了御街。好在有御林軍維持秩序,加上衆人心情都十分緊張,也並沒人敢插隊、喧譁,只是靜靜等待著科舉的開始。

(一個時辰有兩個小時,分“初”和“正”,“初”代表前一個小時,“正”代表後一個小時,其中每個小時都有四刻,一刻是十五分鐘。卯初即早晨四點,卯正五點)

從宣德樓看下去,便彷彿一條望不到邊的長龍一般。張揚看到這個場景,想到的便是高考那陣子,不過那次人沒現在這麼多。而且他是考生,現在卻成了考試組織者,也是最後的閱卷者。

辰時一到,宮門便緩緩打開。

前面的考生可以清楚得看見,右邊已經用紅綢圍出一個通道。想來通道一直延伸到禮部南院,那裡正是他們的考場。

“考生開始進場,不得喧譁。不得擅自逾越紅綢,違者取消此次大考資格。”

隨著一個巡考官員地一聲大喝,考生開始排隊進場。

當先兩個考生走到宮門前,便自動停了下來,等待兩旁御林軍搜身。

由於此次是新朝第一次科舉,又在皇宮舉行,爲了防止發生意外,御林軍也是做了充分準備。御林軍副統領金槍將徐寧親自在宮門下監督,見二人停下。喝道:“不要停下。”

兩個考生聞言頓時一愣,卻又不敢擅闖宮門,只好大著膽子問道:“不用搜身嗎?”

“不用,你們進城吧。”

兩個考生見徐寧毫不猶豫的回答。這才小心翼翼向內走去,進的城內,見沒人喝止,這才放步向裡走去。

歷代科舉夾帶經文作弊始終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便是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裡,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因此歷代不得不在進入考場前對考生進行簡單的搜查,不過由於張揚改革了考場。因此取消了這一極度浪費時間的程序。

順著紅綢圍成的通道,考生很快便進入禮部衙門。卻見裡面並沒貢院一排排的號舍,代之而起的是一個個露天書桌。兩桌之間距離足有五尺。每十個桌子間便佔有一個御林軍。顯然是擔任監考之職。

前朝時。考生都是在一個小小地號舍內完成科舉。考鋪裡設有書案,地上鋪有席子。白天考試,晚上睡覺,待得三天考完,才能離開。

現在考試時間變成了一天,不用再住宿,才使露天考試成爲可能,加之農曆四月已然頗熱,也不用擔心考生畏寒。

考場間還有數百巡考來回巡視,顯然這樣的情況下很難作弊。衆人也才知道爲啥不在搜身,先前暗喜的人也都哭喪起臉來,大部分人則是面有喜色,這麼多監考基本上可以杜絕人夾帶。而且這樣開闊的環境,也很少有人敢上下串通代考。

畢竟敢作弊地人不多,公平的考試,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考生在御林軍指點下,一個個按序入座。

待得考生全部進入禮部衙門,守門的官員立刻下令吩咐關門。

此時已是半個多時辰已經過去,考生便開始準備文具,不多時考場間便充斥著墨香,偶然有人忘帶什麼文具,只要舉手示意,御林軍便也會很快送上。

“吱。”

衆考生正做著準備時,後面幾人卻聽得大門再次開啓,不由疑惑地回頭看去,卻發現一身龍袍的皇上正昂首進來。

如今因爲大量畫像的出售,罕有民衆不識皇上真容了。

張揚對此也是很無奈,當初只是想著像現代開

一般,家家掛個肖像,再弄些高檔點的,還能賺大筆錢。只是沒想到出售畫像後,自己都無法真容上街了,不然鐵定被人認出來,引得萬民圍觀。好在雖然沒什麼易容術,但簡單的化妝還是能做到的,不過臉上塗抹一些東西總是難受地。如果再給張揚一次機會,那他一定不會再出售自己地畫像了。

張揚見後面考生正要起身下跪,趕忙道:“不用多禮,你們都準備考試吧。”

一衆考生聞言,也只好躬身站著,等皇上走過,纔敢坐下,只是親眼看到天神一般地皇帝,很多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不時有人弄翻硯臺,弄得考場中的墨香又濃了幾分。

晁衝之作爲主考官,也親自坐鎮,看到皇上到來,趕忙率一衆考官來見。君臣敘過禮,張揚便讓他們開始宣讀考場紀律。

考場實在太大,不得不每隔一段便安排一個考官宣讀考紀,好在考紀簡略,不多時,便也完工了。

讀完考紀,張揚便向一旁官員道:“什麼時辰了?”

考場內設有巨大地日、高表、漏壺和巨大的報時鐘、報時鼓,多種計時儀器,以使任何一個考生都能找到自己熟悉儀器。

“還差一刻便是巳初(上午九點)了。”

張揚聞言,點點頭走到場中,宏聲道:“這是天朝第一次科舉,天下英才大半會聚於此,無論是否中舉,你們都是民族的精英,民族未來的命運掌握在你們手中。朕希望你們能用一顆平常心去輕鬆面對,金榜題名會有時。”

說完,張揚便吩咐考官開始分發卷子。

考卷是特製的宣紙,寬一尺二寸,長一丈零八寸,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二尺二寸,考生在此填自己的姓名、籍貫,寫好之後便加以密封,不能讓人知道是誰的卷子,謂之“糊名制”。

第二部分六尺八寸,是考生寫策論的地方,必須用楷書做答,否則後果便得自負了。因爲這一部的答題在交上去之後,會有專門的人另行抄寫一遍交給考官判卷,防止考官認出筆跡來循私。若是字體不工整,抄寫的人不認識,他們有權以白卷論處。倒黴的終究是考生自己,那可是申訴無門的事情。

第三部分一尺八寸,將有三個考官在這裡寫評語蓋上自己的印章。

就這樣天朝第一次科舉正式拉開了序幕,沒有現代考場書寫的沙沙聲,卻多了幾分墨香。

看著考生們或揮筆疾書,或皺眉苦思,張揚巡查片刻,並未發現任何舞弊行爲,便也悄然離開,他可不喜歡沉悶的考場。

上午考的是經義,這些經義對從小熟讀經書之人並不難,不到半個時辰便有人開始交卷。

不同以往,考生需要考完才能離開考場。這次交卷後,考生便可以出宮,下午再來考策論。

很多自命不凡、瀟灑倜儻的考生出的宮門,便直奔青樓放鬆放鬆。

也有人在考場外等待同伴,碰頭後便互相對對方所做的卷子點評了一番,最後幾乎人人臉上都頗有得色,自信滿滿,攜手而歸,只等下午的策論,只是得意之時,心底卻也都多了幾分忐忑。

上午的經義並不難,下午的策論必然不簡單,不然便也無法從中選秀了。

果然,下午的策論難倒了許多人,考題都是一些歷代朝廷難以解決的政務,甚至有朝廷以後對遼金的戰略方針。

下午考完,一衆考生便陷入忐忑中,只有一二狂生尚能談笑自如,汴京城彷彿都壓抑了不少。

第108章 大決戰(下)第52章 再過黑店第137章 閱卷標準第93章 西夏局勢第59章 夜戰第52章 淮西局勢第10章 燒莊落草第113章 城牆之爭第50章 元宵前夕第79章 高俅出馬鴉片轉載第123章 克烈部相關幾年大事記第9章 搭救晁蓋第57章 宋江破城第64章 收服苗人第46章 太原之降第72章 越李朝滅第35章 宮中談話第69章 風花雪月第139章 高潮記憶第73章 童貫敗走相關幾年天災第55章 七部雜事第110章 是戰是逃第83章 高俅初戰第19章 遼國入侵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57章 宋江破城第10章 天朝建立第79章 宣和春色(中)第156章 歡喜禪真諦第147章 金國使者第30章 百花屈服第24章 寶馬巨人第24章 寶馬巨人第87章 元宵盛會第144章 蒙古合不勒第21章 清風二寨第23章 賑災北上第3章 救命之恩第45章 終上梁山第140章 進入草原第19章 沒羽箭張清第51章 交換事宜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51章 交換事宜第60章 初戰東平第57章 宋江破城第50章 再退一軍第130章 皇后變身第82章 花石之禍第71章 夜襲三營第3章 起兵前夕第18章 三州合剿第21章 清風二寨第140章 進入草原第93章 西夏局勢第7章 山寨之夜第51章 交換事宜第96章 輕鬆首戰第7章 山寨之夜第162章 猢猻散第42章 宋江出招第46章 太原之降第154章 參禪第27章 夜襲遼營第31章 上山落草第4章 路遇曹正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85章 再收精兵第124章 空城計第87章 再敗高俅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55章 七部雜事第22章 雨中情第54章 夜襲第164章 漢兒翻身第62章 連克兩寨第23章 秦明歸順第25章 再戰遼兵第171章 留頭不留辮第109章 噩耗連連第17章 田虎之敗第88章 假託天意第89章 斬首計劃第65章 喜事連連第175章 岳飛面聖第119章 好夢難成第78章 宣和春色(上)第22章 狼狽爲奸第145章 草原三技第104章 完美神話第96章 輕鬆首戰第8章 運籌帷幄第75章 張揚的扇子第90章 元宵晚宴第52章 再過黑店第23章 賑災北上第77章 索超陪送
第108章 大決戰(下)第52章 再過黑店第137章 閱卷標準第93章 西夏局勢第59章 夜戰第52章 淮西局勢第10章 燒莊落草第113章 城牆之爭第50章 元宵前夕第79章 高俅出馬鴉片轉載第123章 克烈部相關幾年大事記第9章 搭救晁蓋第57章 宋江破城第64章 收服苗人第46章 太原之降第72章 越李朝滅第35章 宮中談話第69章 風花雪月第139章 高潮記憶第73章 童貫敗走相關幾年天災第55章 七部雜事第110章 是戰是逃第83章 高俅初戰第19章 遼國入侵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57章 宋江破城第10章 天朝建立第79章 宣和春色(中)第156章 歡喜禪真諦第147章 金國使者第30章 百花屈服第24章 寶馬巨人第24章 寶馬巨人第87章 元宵盛會第144章 蒙古合不勒第21章 清風二寨第23章 賑災北上第3章 救命之恩第45章 終上梁山第140章 進入草原第19章 沒羽箭張清第51章 交換事宜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51章 交換事宜第60章 初戰東平第57章 宋江破城第50章 再退一軍第130章 皇后變身第82章 花石之禍第71章 夜襲三營第3章 起兵前夕第18章 三州合剿第21章 清風二寨第140章 進入草原第93章 西夏局勢第7章 山寨之夜第51章 交換事宜第96章 輕鬆首戰第7章 山寨之夜第162章 猢猻散第42章 宋江出招第46章 太原之降第154章 參禪第27章 夜襲遼營第31章 上山落草第4章 路遇曹正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85章 再收精兵第124章 空城計第87章 再敗高俅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55章 七部雜事第22章 雨中情第54章 夜襲第164章 漢兒翻身第62章 連克兩寨第23章 秦明歸順第25章 再戰遼兵第171章 留頭不留辮第109章 噩耗連連第17章 田虎之敗第88章 假託天意第89章 斬首計劃第65章 喜事連連第175章 岳飛面聖第119章 好夢難成第78章 宣和春色(上)第22章 狼狽爲奸第145章 草原三技第104章 完美神話第96章 輕鬆首戰第8章 運籌帷幄第75章 張揚的扇子第90章 元宵晚宴第52章 再過黑店第23章 賑災北上第77章 索超陪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兴业县| 铜鼓县| 玉溪市| 交口县| 寿宁县| 红原县| 清镇市| 同仁县| 施甸县| 盐源县| 任丘市| 乌审旗| 铜川市| 临夏市| 高雄市| 扶风县| 海丰县| 靖江市| 商都县| 改则县| 金阳县| 禹州市| 珠海市| 永靖县| 修武县| 青冈县| 柞水县| 富川| 望谟县| 蒙阴县| 鸡东县| 娄底市| 嘉黎县| 南通市| 仙桃市| 江川县| 工布江达县| 临朐县| 永兴县| 启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