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再退一軍

:不斷,但空氣中的血腥味並未稍淡。突然沒有了戰鼓聲、廝殺聲的城池反而多了幾分壓抑,街道上只有巡邏騎兵的戰馬踏在青石道路上,發出一陣陣清脆的嘀嗒聲。

雖然城頭沒了廝殺聲,但百姓見城中警備並未放鬆,大多還是選擇了在家中躲避,以免被流矢所傷。只有那些家中沒了口糧的百姓才冒險往糧行買糧,但飛漲的糧價還是使得不少人無功而返。

相比城中的壓抑,府衙此時卻是熱鬧不已。

呼延灼見衆人都已到齊,清了清嗓子,道:“我剛剛接到晉州文書,西夏皇帝確已被聖上射殺。西夏兵馬連日來又廣派探馬,也許便是等候史進諸人捉獲的西夏番王。這兩日,西夏兵馬圍而不打,暗中又有數批兵馬退走,看來領軍將領已無戰意。衆人認爲我軍該如何應對呢?”

由於兵力懸殊,呼延灼領軍到的延安府後,便據城死守。花榮所轄的馬軍又是國內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馬軍,呼延灼也不敢讓馬軍損傷在守城戰上,便是後來兵力不足時,呼延灼也硬是頂住壓力,沒讓花榮部上城。

這段時間花榮部除了巡邏便是出城打探消息,花榮也已憋了多時,呼延灼話音剛落,便起身,道:“西夏主將已無戰意,我軍正可銜尾猛追。建功立業便在眼前,何必猶豫。”

李從吉聞言,道:“西夏攻城十餘日。進退有據。圍三缺一,屢次派人以天下大勢動搖軍心,誘降我等。足見西夏主帥乃精通兵法之人。若其退兵,必然有備。我步軍又全部被打殘,若出城追敵,恐怕反被西夏兵馬所算。”

王文德聞言,亦附和道:“李將軍所言甚是,我軍傷亡甚大。編制不全。西夏兵馬又極爲悍勇,若出城追擊,一旦中伏,恐怕無法全軍而退。”

花榮見二人都不贊同出城追敵,生恐呼延灼也受了影響,忙道:“兩位將軍的兵馬傷亡甚大,我也知曉。但我部兵馬已是養精蓄銳多時,只需我部單獨出城。便可殺得西夏兵大敗而回。西夏爲患西北上百年,目下正是削弱西夏實力良機,我等怎可縱虎歸山。”

李從吉聞言道:“西夏兵馬雖有傷亡,但兵力仍不下五萬之數。戰馬也遠勝我朝。若單以將軍一萬兵馬出城追敵,一旦西夏將領看破。恐怕將軍寡不敵衆。”

花榮固執道:“我部全爲馬軍,即使不勝,也可快速脫離戰鬥。良機難得,我等豈可放過。”

李從吉見花榮固執,也不想與他爭執,而且最後拍板的人也不是自己,當下便也不再多言。

呼延灼也不看好出城追敵之事,不過這幾日因爲阻止花榮率部參戰,二人已經有些言語衝突,花榮又是國舅,呼延灼也不希望與他產生什麼間隙。正期望李從吉能說服花榮時,沒想到他居然閉口不言了。見花榮目光灼灼得看著自己,沉思了一陣,正要說話,卻聽外面親兵,報道:“聖上駕臨。”

呼延灼見有人救場,不由鬆了口氣,起身道:“大家先接駕吧。”

衆人聞言,便也都起身往外迎來。

張揚落地,與衆人見過禮,便道:“西夏兵馬有何動向啊?”

呼延灼也正想讓張揚拿主意,聞言忙道:“西夏兵馬已有兩日沒有攻城,雖然還未解圍,但暗裡已有數批兵馬退走。敵方主將顯然已經沒了戰意,只是還在城外停留不去。前兩日,史進等壯士在城外擊敗了幾百西夏兵,捉了一個自稱西夏舒王嵬名仁禮地西夏人,還攜帶了一個已經發臭地屍體,據說是西夏皇帝。依城外兵馬動向看來,應該屬實。”

張揚聞言,道:“你把那人提來,朕親自審審看?”

呼延灼聞言,忙令人去提嵬名仁禮。

不多時,嵬名仁禮便被提了上來。此時,城中糧草也已不足,嵬名仁禮被下獄後,自然也是三餐不繼。溫飽無法解決,先前裝出來的幾分灑脫,便也沒了蹤跡。剛剛進的屋子,便跪倒叩道:“罪臣參見天朝皇帝。”

張揚盯著嵬名仁禮看了一陣,依稀記得那日射殺西夏皇帝時,此人便在西夏皇帝身邊,只是幾日不見,先前地高貴氣度便也無跡可尋了。

張揚見他面有菜色,便對一旁呼延灼道:“城中糧草已經不足了嗎?”

呼延灼也摸不清張揚的用意,忙道:“是的,城中糧草已經只能支撐大軍十餘天的用度,軍中已經開始限制供給。”

張揚聞言,便也釋然了,自己士兵都已限制供給,能保證不餓死俘虜也就行了。轉頭對嵬名仁禮道:“你可以去城外給朕傳信領軍之人,若要你國皇帝屍體完整,可用一萬匹戰馬五千石糧草來贖。若一日內不見糧

會把你國皇帝屍體送給邊民處置。”

嵬名仁禮聽得自己可以活著出城,不由大喜,忙叩頭道:“罪臣一定勸我兄長答應皇帝要求。”

說完,便退著往外爬去。

花榮聽得張揚要讓西夏贖回西夏皇帝屍體,忙阻止道:“繳獲敵國皇帝屍首,乃朝廷大捷,當獻祭太廟,傳告天下。萬萬不可讓其贖回。”

嵬名仁禮聽得有人阻止,忙手腳並用的往外退去,似乎這樣便可以使得他逃出城去。

張揚搖頭道:“朕射殺西夏皇帝,已是大捷,何必在屈辱他屍體,呼延灼讓人送他出去吧。”

呼延灼聞言,便也令門口親兵送嵬名仁禮出城。

待嵬名仁禮走遠,張揚才道:“王慶已聚衆攻打東京,雖然無法攻下東京。但京西淮西許多州府還受他荼毒,百姓久盼王師,朕欲先掃平王慶。王慶部兵馬大多已集中到東京城下,花榮部騎兵可即日南下,直攻南豐,朕會先刺殺王慶。王慶一死,羣賊必然膽怯,你到的南豐後,可招降他們。”

花榮聽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便也欣然接旨。

張揚記得水滸中史進和朱武頗有些才學地,便又令人傳來史進四人。

史進幾人正在營中等著呼延灼確定真假時,卻聽得皇帝親自召見,忙匆匆趕來見駕。

待四人見過禮,張揚便道:“你們所捉之人正是西夏番王,那屍體也正是西夏皇帝屍首。城外西夏兵馬已有退意,你們認爲該如何處理西夏皇帝屍首啊?”

朱武聞言,也知道皇帝在考察自己才學了,只要表現的好,稍後自然會有重重的封賞。想了一下,道:“草民以爲聖上宜賜還西夏屍體。”

張揚聞言,笑道:“此話怎講?”

朱武道:“聖上若扣留西夏皇帝屍體,恐令西夏傾國來奪西夏屍體。我朝還有苗族、王慶作亂,此時還不宜與西夏決戰。不若賜還西夏皇帝屍首,其必然罷兵退去。西夏一退,回鶻、吐蕃便也不足爲慮了。我朝可集中精力消滅王慶和苗族,之後養精蓄銳伺機攻打西夏。”

張揚聞言,點頭道:“卿果然不愧神機軍師之稱,此議正合吾心。你四人聽封:因你等活捉西夏番王並繳獲西夏皇帝屍首之功,特封史進、楊春、陳達爲千夫長,朱武爲行軍司馬,隨軍參贊軍機。”

四人聞言,趕忙領旨謝恩。

嵬名仁忠已接到皇帝在晉州戰死的消息,也知道大勢已去了,正準備退兵時,又聽得州報來,說自己弟弟帶了皇帝屍首向延安府而來。只好暫緩退兵,四處派探馬尋找可能走錯路的弟弟。正不耐間,聽得弟弟到來,忙出帳迎接。到的帳外,見弟弟面有飢色,後面又沒有親兵,不由心底一沉,沉聲道:“跟我進帳。”

嵬名仁禮對自己的長兄可不是一般敬畏,見哥哥臉色一變,不由打了個哆嗦。一進帳,便跪倒在地,道:“小弟保護皇帝屍首不利,請哥哥責罰。”

嵬名仁忠聞言叱道:“皇帝在晉州戰死,你不迅速把皇帝屍首從原路送回國內,到延安府來幹嗎?”

嵬名仁禮哭道:“先皇沒有子嗣,下一個皇上恐怕會從先皇諸弟中選取。那晉王察哥現在掌著兵權,又有許多戰功。前些年哥哥彈劾他斂錢財、徵勞役,與他結了仇隙,我恐萬一讓他繼位,對哥哥不利。纔想帶皇帝屍首來與哥哥商議,擁立一個與哥哥友善的親王,未想途中走岔了路徑,被漢人給捉了去。還請哥哥饒恕。”

嵬名仁忠也已猜到弟弟地用意,聞言斥責了幾句,又道:“那漢人如何會放你回來?”

嵬名仁禮道:“漢人皇帝讓我傳信哥哥拿一萬匹戰馬和五千石糧草贖回皇帝屍體。”

嵬名仁忠聞言,不由大怒,罵道:“我不忍損傷太多兵力,想招降守軍,才讓延安府守了這許多時。他既然如此不識擡舉,我便一氣攻破延安府,捉了那漢人皇帝,也讓漢人來贖。”

嵬名仁禮忙道:“哥哥息怒,現在晉州大軍已經敗北,晉州漢軍必會來增援延安府,哥哥恐怕一時無法攻破延安府。若讓那察哥回國當了皇帝,到時你我兄弟便是他案上魚肉了。哥哥何不且忍一時之怒,待國內穩定,再來報仇也不遲。”

嵬名仁忠也不過一時氣憤,聞言想了一陣,恨恨道:“便先讓漢人得意幾時。”說完,便又讓人去籌集糧草,戰馬。

當天,嵬名仁忠便籌足了糧馬,贖回了皇帝屍體。當晚便又棄了輜重,連夜退兵往國內而去。

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36章 誘人晨練第79章 高俅出馬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131章 民心可用第16章 輕取北京第45章 欲取先予第38章 紈絝子弟第50章 元宵前夕第61章 吐蕃命運第12章 旗開得勝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87章 再敗高俅第38章 援救西北第41章 宋江的安排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73章 童貫敗走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80章 再收二部第89章 師師姻緣第33章 遼國來使第13章 如此將士第69章 風花雪月第95章 戰鼓再擂第141章 混血美女第77章 索超陪送第88章 再遇師師第25章 再戰遼兵第21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5章 收服克烈(上)第72章 越李朝滅第83章 除夕夜(上)第45章 終上梁山第150章 俺也來射鵰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89章 斬首計劃第87章 再敗高俅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71章 夜襲三營古代名槍轉載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32章 北疆平定第56章 宋江下山第19章 遼國入侵第160章 一劑猛藥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46章 誘拐三娘第87章 元宵盛會第141章 混血美女第3章 起兵前夕第93章 西夏局勢第23章 賑災北上第28章 上任一把火第9章 皇宮初夜第66章 泰安打擂第5章 魯達鹵莽第103章 武將神話第165章 金國的困惑第121章 西夏太后第87章 元宵盛會第22章 雨中情第26章 一戰功成第24章 路救三娘第31章 上山落草第137章 閱卷標準第88章 假託天意第52章 再過黑店第132章 接見遼使第39章 初會武松第138章 科舉結束第157章 菊花會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7章 山寨之夜第56章 宋江下山第105章 淺草沒馬蹄第72章 神箭再現第92章 金遼使者第86章 皇家船隊第27章 夜襲遼營第177章 女真選擇第59章 夜戰第115章 過牆梯第5章 奉旨進京第47章 武松姻緣第83章 高俅初戰第79章 宣和春色(中)第19章 沒羽箭張清第127章 回程第86章 皇家船隊第2章 方臘遣使第42章 宋江出招第13章 火炮初現第55章 收服三莊第7章 悲哀的死諫第128章 調教太后第149章 忽裡臺大會第91章 三國皇后第47章 小村見聞第54章 夜襲
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36章 誘人晨練第79章 高俅出馬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131章 民心可用第16章 輕取北京第45章 欲取先予第38章 紈絝子弟第50章 元宵前夕第61章 吐蕃命運第12章 旗開得勝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87章 再敗高俅第38章 援救西北第41章 宋江的安排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73章 童貫敗走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80章 再收二部第89章 師師姻緣第33章 遼國來使第13章 如此將士第69章 風花雪月第95章 戰鼓再擂第141章 混血美女第77章 索超陪送第88章 再遇師師第25章 再戰遼兵第21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5章 收服克烈(上)第72章 越李朝滅第83章 除夕夜(上)第45章 終上梁山第150章 俺也來射鵰第151章 吐蕃興衰第89章 斬首計劃第87章 再敗高俅第111章 決戰在即第71章 夜襲三營古代名槍轉載第106章 舉國一搏第32章 北疆平定第56章 宋江下山第19章 遼國入侵第160章 一劑猛藥第100章 棄城野戰第46章 誘拐三娘第87章 元宵盛會第141章 混血美女第3章 起兵前夕第93章 西夏局勢第23章 賑災北上第28章 上任一把火第9章 皇宮初夜第66章 泰安打擂第5章 魯達鹵莽第103章 武將神話第165章 金國的困惑第121章 西夏太后第87章 元宵盛會第22章 雨中情第26章 一戰功成第24章 路救三娘第31章 上山落草第137章 閱卷標準第88章 假託天意第52章 再過黑店第132章 接見遼使第39章 初會武松第138章 科舉結束第157章 菊花會第126章 收服克烈(下)第7章 山寨之夜第56章 宋江下山第105章 淺草沒馬蹄第72章 神箭再現第92章 金遼使者第86章 皇家船隊第27章 夜襲遼營第177章 女真選擇第59章 夜戰第115章 過牆梯第5章 奉旨進京第47章 武松姻緣第83章 高俅初戰第79章 宣和春色(中)第19章 沒羽箭張清第127章 回程第86章 皇家船隊第2章 方臘遣使第42章 宋江出招第13章 火炮初現第55章 收服三莊第7章 悲哀的死諫第128章 調教太后第149章 忽裡臺大會第91章 三國皇后第47章 小村見聞第54章 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井陉县| 双城市| 北京市| 五寨县| 鄄城县| 冀州市| 盘锦市| 吴桥县| 万全县| 长子县| 霍林郭勒市| 阿瓦提县| 三原县| 布拖县| 汝南县| 廊坊市| 南召县| 绥宁县| 安图县| 城固县| 化德县| 合江县| 普安县| 临汾市| 茶陵县| 乌拉特前旗| 晋州市| 广州市| 连南| 长垣县| 蒲城县| 邮箱| 阿拉善右旗| 榆林市| 馆陶县| 通辽市| 宁津县| 枝江市| 兴义市|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