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

既然要把蒸汽機先應用於鑄幣,自然避不開重金屬的精純度提煉研究。

古人自有一套把金銀銅鐵鉛提純的辦法,前朝宋國的銅幣就是壓鑄精美,且純度較高,不然也不會遠銷海內外被各個國家直接當做貨幣使用了。

中華國立國後鑄造的金銀幣比宋國貨幣又要高一個檔次,不論是外觀還是錢幣本身的含金含銀量都是別國仿造不出來的(因爲生產工藝和技術原因,仿造成本太高)。蒸汽動力鑄造出的錢幣更加精密(水力、風力、人力的作用力不穩定且不精準),圖案凹凸栩栩如生仿若藝術品,圓周厚度均勻無比,變相地提升了錢幣本身的收藏價值。

這幾年來,中華國對外貿易中流失出去的金銀貨幣不算少數,好在商務總署嚴格制定了“貨幣結算”的制度,對貿易商需要要用一部分金銀支付貨款,挽回了流失。

並且若是貿易商拿銅幣來交易(事實上很多,尤其是日本,居然還有商人拖著小半船的唐代開元通寶來做買賣,也是讓人醉了),朝廷以“耗損、回爐重造花費、含銅純度不高”等各種理由進行兌換,狠狠地剝了一層貨幣差價。搞得現在日本和高麗等國商人們寧願拿金銀(大多是不規則塊狀,有的甚至直接是金銀礦石)來支付貨款,變相地又被剝一層。

這些國家的貴金屬冶煉技術上不得檯面,更別說鑄幣這種技術產品了。他們國家內的百姓對中華國金銀幣的信任度極高(含金銀量高,成色足,製作精美,不管是收藏還是流通,都是極爲可靠),根本不喜歡用本國鑄造的低劣貨幣。

古人通過碎礦磨石、淘洗金銀粉末、制團燒結、鉛還原冶煉、灰吹法共五道工序,提純金銀。純度極高,具體高到多少不知道,但超過百分之九十是肯定的。

材料化學研究所也有幾個小組在專門負責金銀銅鐵鉛的化學提純研究,目前雖然無有成果,但也實驗出了不少新知識,一步步地解析古法提純的化學原理。

古人笨嗎?一點都不笨啊。前朝的鑄幣匠人都知道金存在揮發現象而採用密封容器冶煉的方法,這一點連張林都不知道。他可不知道金子還能揮發的現象,也是鄙視自己。

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科技水平並不低,所需要的就是把這些科技通過科學體系給解析出原理,進一步完善基礎科技樹。能做到這一步,那就相當牛逼了。

所以,在貴金屬材料化學研究所還沒有成果之前,張林只能沿用古人的冶煉辦法,儘量改善工藝流程和器械,使其提取的貴金屬純度更高。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地區(西南、中部、西北)的市面上仍然在使用前朝的金銀塊(自從紙票夾銀線後,一分和一角貨幣也逐漸爲百姓們所接受),可想而知金銀幣的缺口有多大。

今年上半年中華鑄幣廠鑄了將近三億元的金銀幣,投進市場只打了個水漂就不見了。光是沿海一帶繁鬧城市,貨幣兌換工作就極爲繁重。

一億元只相當於前朝的一千三百萬貫,這是不計入通貨膨脹被壓縮的影響因素。前朝宋國財政收入是一億兩千萬貫,這是財政收入,不是gdp(這時代沒法算,張某人已死心了)。

這麼大的市場,砸個兩千萬貫新貨幣進去,的確翻不起多大浪花。

隨著國家各項改革措施落實,高速發展下,貨幣缺口嚴重限制了經濟流通速度,鑄幣工作一直是銀務總署的頭等大事。

現在連自己國家的貨幣流通都滿足不了了,更別說將來開通海路貿易後的貨幣缺口了。沒有足夠的金銀幣,怎麼施展經濟掠奪?

所以,這也是張林急於把開動起來轟轟作響的半成熟原始蒸汽機投入鑄幣工作的原因之一,哪怕開一陣修一陣,鑄幣速度和錢幣質量也好過使用水力風力人力啊。

高科技的蒸汽機就如少女似的,剛開始用的時候是新鮮感伴隨著困難,但用著用著也就適應著改善,肯定要比放在家裡當擺設強。

好東西得用起來,要多用,才能發現問題。

“是吧,嫂嫂?”

“哎……叔叔,嘶!好……深。”

西樵苑裡,隨著曖昧至極的話聲,張林猛地往前一拱,底下的潘金蓮差點兒魂飛魄散,美得閉眼張口直叫喚。

潘金蓮已是三十有六了,男人這幾年沒少在她身上折騰,只是肚子恁地不見起色。如今她也是死心了,安安穩穩地在宮裡過日子,和白玉梅兩個時常照顧沒了孃親的大皇子張念夫。

對她來說,這一輩子已是足夠了,沒孩子是命數啊。誰叫當初自己捨不得那鉑金鍊子,被山賊給摔倒在地流產了呢。

她全心全意地迎合著男人,施展從女官身上學到的房中術,通過控制腰臀部位的肌肉扭動在內中形成裹纏吸扯的美妙感,用一句句淫言蕩語刺激著男人的慾望。

快活到極樂巔峰時,什麼親叔叔好哥哥好二郎輕點慢點飛了丟了死了的詞兒隨口亂叫,讓一旁的白玉蓮羞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白玉蓮特殊體質的戰鬥力和一個西夏少女差不多,但潘金蓮能比的上四五個少女的戰鬥力,任由男人橫衝直撞,耐力超強。

搞定了嫂嫂,張林調轉槍頭對付白玉蓮,此女最怕男人野蠻,緊張地用手擋著男人腹部,很快便淚花子都被折騰出來了,不住地告饒哀求。

都是老夫老妻了,張某人哪能不知此女的極限,等火候差不多了,便折騰一陣狠的在她身體裡留下種。

見著白玉蓮淚花盈盈的可憐模樣,潘金蓮打趣道:“叔叔真狠哩,玉蓮差點兒命也沒了。”

不待男人回話,白玉蓮便細若蚊吟地羞澀道:“姐姐又取笑我。”

“夫君把勁兒都使我身上去了,你倒撿個現成的果子,還不謝謝我。”

“你就欺負玉蓮吧,哎,休息一會。”張林抽身,大喇喇往二女中間一躺,對帳外叫道:“洗一下。”

兩個侍女忙是端水進門,一個換牀單被褥,一個替皇上和兩個嬪妃娘娘擦身子。期間不免臉紅耳熱,尤其是蹲著替皇上清理下身穢物時,手都微微顫著。

有時皇上興致還存,便讓蹲著擦身的少女以茶漱口然後服侍一番。這些基礎服侍男人的小技巧,女官都有教過,使女們各懷心思,多多少少學了些兒。

張林擦完身子,坐在牀邊,看著蹲足爲他清洗的少女會心一笑,伸手摸摸她的雲鬢。少女立刻紅雲滿臉,端起溫燙的茶水使勁地漱了幾口,雙手扶住皇上的大腿面,把嘴兒湊了上去。

“朕記得你叫碧兒是吧?”

“唔……”

“服侍的蠻好。”

聽得誇讚,碧兒的雲鬢晃動得更賣力了。

潘金蓮跟白玉蓮清洗完身子回來,看到這般場景,不由嬌斥道:“皇上又欺負碧兒了。”

張林淺嘗輒止,拍拍碧兒雲鬢道:“換盞茶來,偏房歇著去吧。”

“是,皇上。”碧兒乖巧地起身,幽怨地去了。

張林回到牀上,拿起牀案上的中小學教材課本和一支限量供應的鉛筆:“你們先睡,我看會兒書。”

“奴家暫時不困,不吵著你看書便是。”二女一左一右地偎依男人身旁,碧眼假寐。

張林也不管,閱讀課本時,偶爾用鉛筆在上面寫寫畫畫,挑出超綱的內容。

沒人比他再清楚“超綱和不超綱”的界限了,所以這些教材他審閱了半個多月時間,也不過完成三分之二的進度。

現下國家各項工作都上了發展軌道,需要的就是精益就精地去完善它。這幾年經濟發展不慢,但軍費開銷一直是大頭。等搞定了金國和蒙古,得好好讓國家歇一陣子。

下一階段的五年經濟發展規劃中,對待周邊國家以滲透和挑起內鬥爲主,通過軍事威脅和政治經濟手段完成大東亞體系的分割和整合。

另外,美洲移民計劃也得提上日程了,光陰有限,留給自己的時間可不算充裕。

目前漁民已是探索到了鄂霍次克海往東從西伯利亞延伸出來的半島上,後世俄羅斯把這個半島稱爲堪察加半島。這個時代,中原《唐書》叫它流鬼國。

其地氣候不算太惡劣,半島北部冬天較冷,南部卻和中原北地差不多。生活著七八萬人口,不超過十萬,百姓多以獵獸馴鹿捕魚爲生,性情比較兇悍。

不過張林沒打算幹掉他們,只想在其地開一個補給港口,爲將來移民北美做準備。

這時代橫穿太平洋是不現實的,保不準十艘船過去,八艘得被風浪打沉,那還移個屁的民?

所以啊,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把船隊沿著西伯利亞大陸海岸線走,從白令海和東西伯利亞海橫穿過去,到後世的美國阿拉斯加半島。

那個白令海峽也就幾百公里距離,只要找當地的流鬼國漁民摸準氣候,每年裡什麼時節刮什麼風,什麼時候不宜出海,便可以提前在阿拉斯加半島上移民,建設補給站。

等阿拉斯加半島補給站建設好,那便可以海船順北風沿著北美海岸線南下探索,找出一條可行性的沿海航線後就足以進行大批移民工作了。

張某人移民美洲只針對於北美,延接到後世尼加拉瓜、巴拿馬運河以北就足以。南美留著自由發展,總得給歐洲一點發育基地不是?

假設每艘船移民五百,一千人,一年移民十萬人,堅持二十年便可以移過去兩百萬人口。

只要子孫後代堅持自己的政策,到歐洲開啓大航海時代,北美若能發育到一千萬人口就足以遏制住外族的入侵。

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724章 時空機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97章 王婆投奔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70章 作秀第27章 間隙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96章 交換人質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02章 燕雲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321章 上門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614章 宗教第396章 磚窯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606章 整風第222章 瑣事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73章 自私互利第25章 西門慶乾著急第371章 難產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71章 鑽營取巧第396章 磚窯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716章 銀聯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320章 刺青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112章 堂姐邀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63章 山賊衝宅第519章 新改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434章 後宮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523章 條件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446章 人口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296章 下馬威第339章 邦交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339章 邦交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230章 青州三山
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724章 時空機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97章 王婆投奔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70章 作秀第27章 間隙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96章 交換人質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02章 燕雲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321章 上門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614章 宗教第396章 磚窯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606章 整風第222章 瑣事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73章 自私互利第25章 西門慶乾著急第371章 難產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71章 鑽營取巧第396章 磚窯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716章 銀聯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320章 刺青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112章 堂姐邀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63章 山賊衝宅第519章 新改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434章 後宮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523章 條件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446章 人口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296章 下馬威第339章 邦交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339章 邦交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230章 青州三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加查县| 伊吾县| 西丰县| 读书| 湛江市| 葫芦岛市| 伊宁市| 梧州市| 四平市| 冷水江市| 祁阳县| 光泽县| 通辽市| 华安县| 天柱县| 西昌市| 北票市| 盐津县| 石景山区| 西充县| 明水县| 建水县| 文化| 潞城市| 太谷县| 寿宁县| 县级市| 梅河口市| 凌海市| 屏南县| 徐州市| 蓝山县| 海安县| 柏乡县| 和顺县| 新和县| 潼关县| 哈密市| 马尔康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