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7章 殺奔南下

王黼雙目圓瞪,胸腹被捅了個對穿,以一個慘烈的死法被吊在知府府衙的正門牌匾上,直到虎威軍撤離後,纔有人膽顫心驚地把他屍身放下來。

大名府兩任知府接連被殺,許多人心裡都升起一股天下大亂的不祥預感,均感這天要變了。

虎威軍殺進大名府東城門,踏破知府府衙,捲了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後便立刻撤離府城,沿著黃河北流直奔兩百里外的夏津縣而去。

除了金銀細軟,虎威軍席捲之處順帶搶奪了大量的軍馬,不但把增加到兩千五百人的騎軍滿足了一人兩騎,甚至一人三騎,完全達到了胡人騎軍的配比要求。

九月二十,騎軍長途奔襲殺到了夏津縣,朝廷在此駐紮的一營指揮兵馬脆弱如紙一般,毫不費力地就被衝散。

又一處船坊被搶奪了綱船,從黃河北流起航駛向黃河東流,按照原先計劃拐向水濟渠向東南去往登州。

張林事先在各地做了大量的人力安排,計劃周密,每一處攻打的目標都有用意,別說現今只是消息不靈通的古代,便是後世也難以讓人琢磨出他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

他前番突襲故城鎮和馬陵道口,就算把時間選在午時白日之下,大名府也肯定反應不過來。當他們造反消息傳到王黼耳中時候,他的虎威軍已是在大名府城外三十里了,喝盞茶的功夫就到。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一個時間差,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裡,不跟朝廷大軍正面對抗,以突襲方式南下。

大軍攻破夏津縣後,轉而向東,連破高唐縣,沿著固河鎮出了河北東路,竄進了京東東路的禹城。

每破一地,都有預先安插的人手響應,奪取戰馬後加入騎軍隊伍。到了九月二十五,虎威軍已是規模擴增到了三千人,殺到章丘地帶。

襲破章丘之後,騎軍直接南下攻打淄川,僅僅用了半天就撞破城門,糧草補給休整一天後,先是北上殺向淄博。

張林從探子手裡得到從青州益都傳來的朝廷調兵消息,於金雞嶺半道伏擊了青州軍,以三千騎兵大破朝廷一萬禁軍,繳獲戰馬上千數。

正當青州益都裡軍民惶惶不安時,虎威軍卻繞過益都,從魯山地帶攻破了臨朐縣。

沒有人知道這路虎威軍下一處的目標是哪裡,當青州知府還在四下調兵強將死守府城益都的時候,濰州的昌樂、北海、昌邑等縣城接連傳來了陷落的軍報。

進了萊州地帶,張林總算是大鬆口氣,他回顧了一番自己率領虎威軍從南往北,再從西往東一路殺奔的情況,不由得對胡人鐵騎產生了敬畏之心。

在古代戰爭中,兵貴神速不是隨意說的笑話,快人一步,便步步領先。朝廷根本組織不起大軍圍剿和堵截他的機會,他襲破昌邑之後的一天,消息估計才能傳回青州知府。

等到青州知府反應過來時,虎威軍已是出了濰州,遠在兩百里之外了,任朝廷多少萬大軍在後面吃屁灰,他只管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一步步南下。

萊州,膠水縣。

虎威軍並未遭遇多少抵抗就順利開進了這個人口三四千的縣城中,知縣一家老小被關在後院,府衙當作了臨時行營。

張林坐在縣尉的位置上,其餘下屬們如衙役一般立在棠下兩側,神情肅穆,盔甲上血跡猶存。

“陳良,欒廷玉,馮海,鄭天壽,曹寶留下,其餘人都去歇著吧。看好自己手下的兵,任何人膽敢擾民,私搶百姓財物,立斬不赦。”

“是。”衆人立正敬禮,退出大廳。

張林著人搬來一張四方桌,從懷裡取出地圖平鋪在桌面上,對餘下人笑道:“你們都來看看罷,這是我找人繪製的地圖,宋國僅此一份。”

地圖乃是他親手所繪,按照後世的中國地圖結合現世的商用地圖製作出來的,耗費了張林頗多心血。這份地圖價值無量,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可以畫出來的。

陳良觀摩一番,不自禁地嘆道:“有此地圖,勝過千軍萬馬,是何人替主公所作?”

“這你就不必多問了。”張林手指在地圖上點到某處:“咱們現在位於膠水縣,距萊西縣一百六十里,之後便是一百里外的萊陽縣,最多兩天功夫,就能進入登州了。咱們的目的地是黃縣東北方的蓬萊,搶奪了海船後便有兩個選擇,一是棄馬登船去夷州島,二個……”

他瞇著眼,殺氣騰騰地道:“二個就是咱們一路殺到南地。”

衆人沉默中,扈三娘俯身仔細打瞧了下地圖,忽然問道:“夫君就只有京東兩路的地圖?”

張林嘿嘿一笑:“其餘路州府的圖也有,不但宋國,就連吐蕃、大理、遼國、金國也有,不過還不完善。”

陳良眼神怪異地瞧了一眼他,總覺得這位主公身上有很多秘密,安排事情也非常老道,未雨綢繆,幾乎不像是一個年輕人。

就比如他起兵之前搗鼓出了威力非凡的震天雷,讓商隊提前上路,瞅準時間炸開了大名府東城門,配合西城後山小道里應外合地破了大名府。

再比如在各處船坊之地早早地安插人手,騎軍所到之處,皆有人手呼應。行軍路線也是匪夷所思,聲東擊西,總是打各路府州一個措手不及,把朝廷兵馬遠遠甩在身後。

別看他們騎軍本身沒有帶多少金銀財帛上路,可每到一地總是破了當地府衙,把知縣知州的地窖搶掠後轉移掉藏金。至於藏金地點,則是張林親自安排。

這一路下來,虎威軍到底搶了多少金銀,也只有張林才知曉數額。

膠水縣被虎威軍佔據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騷亂,城中百姓們關門閉戶,軍士們也不去打擾,只安營紮寨地抓緊時間休息。

張林連日領軍奔波,睡得極沉,迷迷糊糊中只感覺有人在推他。他一個機靈轉醒,下意識地右手去抓擱在牀邊上的佩劍。

扈三娘一把按住他右手,急呼道:“夫君,是我。”

“嗨,嚇我一跳。”張林打了哈欠,伸頭朝窗外看了一眼:“我靠,天都這麼亮了,怎麼不早點叫醒我?”

扈三娘扶他起身,替男人收拾行頭,柔聲道:“看你這般累,奴家也沒忍心打攪,多睡一會也是好的。”

起牀收拾,身上一沉,三十多斤的甲冑披掛上身,把佩劍掛在腰間,張林道:“外頭沒人擾民吧?”

“軍紀鐵律在,夫君有言在先,誰敢冒犯?”

“那就好,走吧。”

府衙中,用過早膳後,衆將到齊站定,張林朗聲道:“是棄馬坐船,還是大軍殺奔南下,你們考慮了一夜,如何?”

“我等誓死追隨主公,唯命是從!”

張林哈哈一笑,拔出佩劍,劍指南方,豪氣干雲地高聲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古人如此,咱們也有三千兵馬,怕誰來哉?大夥兒隨我一道,咱們殺他個天翻地覆,殺他個朗朗乾坤,叫世人都知我虎威軍的厲害!”

“是!”

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68章 新天地第446章 人口第57章 求救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19章 巴結官吏第648章 房地產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162章 就是寵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85章 逃之夭夭第497章 條件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558章 工業帶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69章 新風氣第516章 大理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50章 震天雷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71章 鑽營取巧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101章 白玉蓮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25章 西門慶乾著急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320章 刺青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718章 二戰第510章第523章 條件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204章 派對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
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68章 新天地第446章 人口第57章 求救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19章 巴結官吏第648章 房地產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162章 就是寵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85章 逃之夭夭第497章 條件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558章 工業帶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69章 新風氣第516章 大理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50章 震天雷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71章 鑽營取巧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101章 白玉蓮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25章 西門慶乾著急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320章 刺青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718章 二戰第510章第523章 條件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204章 派對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大新县| 云林县| 汾西县| 贡山| 福建省| 荥阳市| 冀州市| 洛川县| 松阳县| 怀宁县| 萝北县| 贵港市| 临猗县| 遂平县| 屏东县| 庄河市| 陆良县| 潍坊市| 道真| 烟台市| 西安市| 平度市| 惠安县| 大化| 新民市| 瑞昌市| 洱源县| 昭通市| 云龙县| 略阳县| 普陀区| 胶南市| 东宁县| 南宫市| 井冈山市| 大连市| 罗甸县| 沂源县| 台北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