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2章 君臣訣別

趙煦不是昏君,他知道的事情,遠比趙孝騫想象的多。

趙孝騫甚至懷疑,自己和父親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或許趙煦也有幾分知情。

只是趙煦矛盾的心情左右了他的思想,沒有戳穿趙孝騫而已。

不得不承認,在趙煦的心裡,趙孝騫確實是最適合即位的人選,沒有之一。

趙氏皇族裡,爭氣的子弟不多,說是鳳毛麟角都未免高擡了,實際上趙煦看到的僅有一個趙孝騫。

可偏偏趙孝騫不是趙煦的親兄弟,只是宗親,宗親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這個事實令趙煦不止一次暗恨造化弄人。

如果趙孝騫是他的親兄弟,皇位繼承幾乎沒有任何懸念,趙煦拼了命也要把趙孝騫捧上去,唯有他纔有能力治理好這座江山。

這便是趙煦此刻心中最大的矛盾。

按祖制,皇位只能立長或是立嫡,要麼是端王趙佶,要麼是簡王趙似。

可從大宋社稷基業(yè)的角度,趙孝騫比二王強得多。

趙煦沒有子嗣傳承,這種痛苦對一個男人來說是毀滅性的,他的短命,與小皇子的夭折有著絕對的關(guān)係。

無後的男人,在皇位傳承這件事上,其實已經(jīng)沒有太多的執(zhí)念與堅持,給誰都可以。

這些年趙煦與趙孝騫君臣配合默契,共同創(chuàng)下不少前所未有的偉業(yè),從內(nèi)心感情上來說,趙煦其實是更偏向趙孝騫的,畢竟二人已不止是君臣和兄弟,他們還是事業(yè)上肝膽相照的合作伙伴。

從這個角度來說,趙煦與趙孝騫當然更親密一些。

“子安,你讓朕很爲難,整座大宋江山,都讓朕爲難了……”趙煦喃喃道。

趙孝騫垂頭道:“官家不必徒耗心神,大宋國祚自有上天註定。”

趙煦嘆道:“是啊,皆是朕的身後事了,朕何必耗神,這幾年朕治下的江山,死後見列祖列宗亦無愧矣,這就夠了,其他的事,朕已無暇顧及了。”

擡頭盯著趙孝騫,趙煦一字一字緩緩道:“子安,答應(yīng)朕,無論如何,不可妄動刀兵,不可荼毒天下百姓……若是真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宮闈可亂,天下不可亂!”

趙孝騫心神俱震,他知道,趙煦的這番話基本等於攤牌了。

趙煦或許隱有察覺他接下來要做什麼,油盡燈枯的趙煦已無法阻止。

也許內(nèi)心深處,趙煦其實也並不願阻止,否則今晚此刻,只消趙煦一聲令下,趙孝騫絕對死得比他早。

終究還是那種矛盾的心情,令趙煦陷入了優(yōu)柔寡斷的漩渦裡。

祖制需要長幼嫡庶的規(guī)矩禮法,但大宋江山卻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兩者完全衝突之下,趙煦亦無法抉擇。

所以他明知趙孝騫可能會作亂,但他仍然選擇恕過,正如他剛纔所說,那已是他的身後事了。

嘴角不知爲何浮起一抹古怪的微笑,趙煦緩緩道:“子安,朕此刻在想什麼,你知道嗎?”

“臣不知。”

“朕想想唐朝的事,歷朝歷代的禮法規(guī)矩,都是立嫡或是立長,唯獨唐朝,是玄武門繼承製,哈哈,沒想到朕的大宋一朝,也會有這麼一天……”

頓了頓,趙煦又道:“不是壞事,唐朝從玄武門廝殺出來的帝王,都是英君,明君,在位時都有一番作爲,子安,朕希望你亦如此。”

“朕此去,不會留下傳位遺詔,新君人選,便由太后和諸臣商議而定,子安,你的命運,你自己把握,是富貴至極,還是功敗垂成,看你的造化和本事。”

趙煦痛苦地閉上眼,喃喃道:“朕這個決定,已經(jīng)對不起祖宗社稷了,子安,朕最後能爲你做的,只有這些,你莫怪朕。”

趙孝騫垂頭哽咽道:“官家,臣對不起你。”

趙煦搖頭苦笑:“端王和簡王,無論誰即位,必不能容你,你這番謀劃,大多不是因爲野心,而是保命,朕懂的。”

“朕死後,留給你的丹書鐵券恐怕他們也不會認賬,子安你的處境想必無比艱難,要麼拼死一擊,要麼舉家遠遁避禍,你遣五千兵馬保護家人妻兒遠赴日本,想必是打算佔下一塊地盤,留給家人子孫吧?”

趙煦微笑道:“否則,保護家人根本不必五千兵馬。你送走妻兒,送走令堂,朕其實都知道,也根本沒打算阻攔,朕其實也不願你的下場太悽慘。”

“你這樣的人才,爲大宋做了那麼多事,最後卻落得背井離鄉(xiāng),黯然遠走,留下的大宋江山卻不知會被他們折騰成什麼樣子,說實話,朕很不放心。”

趙煦說了很多,趙孝騫一直沉默不語。

漸漸地,趙煦的臉色由紅轉(zhuǎn)白,說話的氣息也有些斷斷續(xù)續(xù),喘息聲越來越急促。

趙孝騫心頭一沉。

如果說剛纔趙煦一口氣說了那麼多話是迴光返照,那麼此時此刻,趙煦生命裡最後一絲精氣神也漸漸耗盡,他的人生即將謝幕。

“官家,你少說點話,休息一下,莫太勞神了。”趙孝騫忍不住道。

趙煦這時也感到自己的精神和力氣越來越不濟,喘息著道:“朕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但朕實在……”

“子安,朕,恐怕要走了……”趙煦的臉色越來越蒼白。

趙孝騫的眼淚撲簌而下,忘情地拽住了趙煦的手,握得很用力,彷彿想要將趙煦的生命強行拉回來。

“官家,……兄長!”趙孝騫大哭起來。

趙煦蒼白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子安,這是第一次……你叫我兄長。我……很高興。”

抽回了自己的手,趙煦朝他笑道:“子安,朕……突然很想吃灌湯包了,你去幫朕買來,好不好?”趙孝騫哽咽起身,一邊哭泣一邊點頭:“臣這就爲兄長買來,一定是熱騰騰的灌湯包。”

說著趙孝騫極爲緩慢地朝殿門走去,一步一回頭。

他知道,這一次離去,他與趙煦便是永別。

趙煦仍靠在牀頭,朝他虛弱地笑,勉強擡手朝他揮了揮:“快去,朕等你來。”

“好,兄長等我。”趙孝騫哽咽著退到了殿門外。

走出殿門,趙孝騫發(fā)現(xiàn)外面站了很多人。

有向太后,有章惇曾布等政事堂的宰相們,還有無數(shù)宦官宮女太醫(yī)。

鄭春和一人筆直地跪在殿門外,早已泣不成聲。

衆(zhòng)人的目光都盯著趙孝騫,眼神各異。

官家臨終彌留之際,第一個召見的不是太后,不是宰相,居然是趙孝騫,可見他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委實令人羨嫉。

見趙孝騫出來,鄭春和急忙起身,匆匆地進入殿內(nèi)。

趙孝騫擦了擦眼淚,神情哀慟地走到一邊,向太后也是一臉悲傷,看著趙孝騫欲言又止。

章惇和曾布等重臣都在默默地抽泣拭淚,殿內(nèi)殿外陷入一片哀傷的氣氛中,壓抑得令人窒息。

片刻後,鄭春和弓著身子走出來,低聲道:“官家請?zhí)螅孪喙瓜嗳蝗氲睢!?

三人急忙擦了眼淚,匆匆入殿。

趙孝騫仍站在殿外,看著夜空的星辰發(fā)呆。

他已與趙煦告別過了,只是終究太倉促。

如同人生每一次與人的初識一般,相識與離別,都來得那麼的猝不及防。

此刻趙孝騫的腦子很亂,這些年與趙煦相處的點點滴滴,剎那間如幻燈片一樣,在腦海裡飛快閃過。

失魂落魄地獨自朝宮門走去,趙孝騫神情悲慟,喃喃如囈語。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走出宮門,趙孝騫擡眼,發(fā)現(xiàn)宮門外聚集了數(shù)百名朝臣,大家各自聚作一堆,神情哀傷地盯著福寧殿方向,靜靜地等待那個悲痛的時刻。

見趙孝騫獨自出了宮門,許多朝臣立馬圍了上來。

官家臨終前第一個召見趙孝騫,朝臣們都很關(guān)心官家的身體,或許還想打聽官家臨終前對趙孝騫交代了什麼。

面對朝臣們的詢問,趙孝騫只是垂頭沉默,他一個字都不想說。

一道肥胖的身影從人羣裡擠進來,一把拽住趙孝騫,將他帶出重圍,拉他到一個僻靜的角落。

趙顥神情凝重地看著他:“官家果真大限已至了?”

趙孝騫默默地點頭。

趙顥見他神情哀慟,也不忍再問什麼,只是嘆了口氣,道:“生老病死,上天註定,你我亦不過早晚而已,騫兒不必太傷心,打起精神來,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們做呢。”

趙孝騫終於開口道:“父王,官家……他其實什麼都知道。”

趙顥一怔:“什麼意思?”

“咱們的打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曾經(jīng)的謀劃,每一個舉動的意圖……官家他都知道。”

趙顥兩眼赫然睜大,倒吸了一口涼氣:“他,他剛纔跟你說了?”

“是。”

“既如此,他剛纔爲何……”

趙孝騫自嘲般一笑,道:“父王是想問,官家剛纔爲何沒殺了我?”

趙顥不出聲了。

趙孝騫嘆道:“其實官家心裡也很矛盾,江山交給那兩位之一,他不放心,交給我,於禮制不合,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父王,孩兒今日才知,官家對我,已是仁至義盡了,我很幸運,來到這樣一個時代,早一點,晚一點,或許都不是我。”

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趙顥不解地皺起眉。

趙孝騫也不解釋,只是眼神悲慟地盯著福寧殿方向。

良久,延福宮內(nèi)突然傳出宮人們嚎啕的哭聲,緊接著,宮樓上的鐘鼓發(fā)了瘋似的急促長鳴,一下又一下,敲打在汴京臣民的心頭。

趙孝騫心頭一沉,面朝福寧殿的方向跪下,眼淚止不住地潸潸流下。

宮樓上,一名宦官哽咽悠揚的尖利嗓音,在宮門外久久迴盪。

“皇帝大行——”

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87章 堂下何人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51章 權(quán)柄如刀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57章 青樓薄倖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41章 忍無可忍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245章 行賄內(nèi)侍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578章 聯(lián)夏抗宋第662章 妥協(xié)議和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209章 首戰(zhàn)雪恥(上)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章 開新號了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69章 忘年交好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2章 度盡劫波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578章 聯(lián)夏抗宋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3章 子夜變故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339章 轉(zhuǎn)明爲暗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624章 天羅地網(wǎng)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406章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15章 君臣爭執(zhí)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9章 野心萌芽第441章 遼軍重甲第131章 隱秘戰(zhàn)線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06章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03章 解救農(nóng)戶
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87章 堂下何人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51章 權(quán)柄如刀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57章 青樓薄倖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41章 忍無可忍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245章 行賄內(nèi)侍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578章 聯(lián)夏抗宋第662章 妥協(xié)議和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209章 首戰(zhàn)雪恥(上)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章 開新號了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69章 忘年交好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2章 度盡劫波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578章 聯(lián)夏抗宋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3章 子夜變故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339章 轉(zhuǎn)明爲暗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624章 天羅地網(wǎng)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406章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15章 君臣爭執(zhí)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9章 野心萌芽第441章 遼軍重甲第131章 隱秘戰(zhàn)線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06章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03章 解救農(nóng)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汪清县| 自治县| 建阳市| 项城市| 东方市| 信宜市| 台江县| 嘉黎县| 兴义市| 临猗县| 宁河县| 定结县| 阳春市| 高密市| 五原县| 上思县| 武安市| 同心县| 佛坪县| 宜丰县| 永和县| 孝昌县| 平罗县| 石楼县| 兴海县| 阳谷县| 阆中市| 新闻| 阆中市| 新竹县| 鹰潭市| 鹤庆县| 怀远县| 天峻县| 吴忠市| 元朗区| 文安县| 南靖县| 天台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