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三章 相見不相識

柴榮等人剛剛抵達軍營,便得到了這麼一個大好消息。

一時之間,全軍譁然,衆將笑聲大作。在姜宓急匆匆策馬奔向崔子軒,趙匡義收回目光,與趙匡胤兄弟相逢時,柴榮讓人叫來崔信,他朝著崔信上下打量了一眼後,當著全軍的面,拍著崔信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你們這些人很不錯。”

柴榮這話一出,崔信冷峻俊美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崔信的身後,衆世家子也是由衷的一笑。

這就是柴榮讓人喜歡的地方了,他爲人曠達,只要立下了功勞,他是絕對記得,而且很願意當著衆人的面表達他的賞識。要知道,這些上位者最重顏面,柴榮既然當衆讚賞了誰,那日後要算帳要處罰,也必然是實實在在犯了錯,他再當衆懲罰。在這樣的世道,能做到“當衆賞罰”這四個字,無異於蓋世英主。

當下,崔信恭敬地朝著柴榮行了一禮,回道:“都是因爲陛下天命所歸。”

這話柴榮愛聽,他又哈哈大笑起來。

那一邊,南唐大敗的消息傳回了南唐國內。

雖然說,之前李景進前前後後也滅了柴榮三四萬人馬,可那三四萬,並不像這次南唐所滅的那三萬人一樣,個頂個都是南唐精銳,而且還是最爲珍罕的水軍精銳!

本來,南唐水軍精銳滿打滿算不過十萬人,這一下損失了三萬,剩下能夠擔當重任的水軍不過六萬左右。

區區六萬,要抵抗向有威名的柴榮,要對付從吳越借了五萬水軍的崔子軒,要對付戰場上屢立大功的趙匡胤,這事光是想想就讓人心慌。

南唐皇帝李璟就慌到了極點。

當下,他急急地喝道:“快,快傳李景進!”

於公公聽了,馬上去了太子府。

可不一會功夫,於公公便獨自回來了,見到李景,他苦著臉稟報道:“陛下,太子殿下不在府中。”

“不在?”這半年裡,李璟一直有意把李景進排斥在外,也就沒有留意過他的行蹤,“那有沒有說,他現在何處?”

於公公搖頭,恭敬回道:“據太子妃說,太子早在一個月前便離開了,無人知道他的去向。”

“什麼?”李璟惱怒,可一轉眼,他又知道,當此之時,慌亂最是無用。於是,李璟嘶吼道:“還楞著幹什麼?快,快去找到太子。”

……

淮河水岸,一個護衛輕步走到喬裝成了一個漁夫的李景進身邊,低聲稟了幾句。

稟過之後,那護衛問道:“殿下,你不回去嗎?”

“回去?”這時的李景進,早就知道自己之所以被立爲太子,不過是李景在北周的威逼下的權誼之計。他冷笑一聲,徐徐說道:“都差點鳥盡弓藏了,前線一有什麼事,本太子就屁顛屁顛趕回去?”

那護衛不安地說道:“聽說,現在前線情勢非常緊張。”

“緊張那又如何?”李景進閉上雙眼,冷冷說道:“有些人,非得被人打得真疼了才知道怕的。現在損失才區區三萬水軍,算得什麼?”

總共不到十萬精銳,剩下六萬不到,這還不算損失?那護衛瞪大了眼,他有心想說什麼,卻終是不敢。

他卻不知道,李景進畢竟不是在南唐土生土長的,他對南唐的感情,還真沒有這些人想象的那麼深。以前,他是把自己當成了南唐太子,自己的江山自盡全力以赴。現在知道了那些人的真實目的,他已頗爲心寒,自不會再上趕著去勞心勞力。

就在這時,又有一個護衛大步走來。

那護衛來到李景進身邊,跟他低語了幾句。

那護衛一退,李景進便沉默起來,他遙望著對岸的山河,似是有點失神。

過了一會,李景進跳上一隻漁船,在揮手命令護衛們退下,叫來一個漁夫上船撐船後,他在船頭一蹲,那船便在漁夫的操作中蕩了開來。

船隻在淮河上自在的遊蕩,李景進似一個最普通的農家少年一樣,戴著斗笠,蹲在船頭望著淮河水出神。

不一會,對岸的蘆葦盡頭的小碼頭處,便出現了一對璧人的身影。

看到那對男俊女美的儷人,李景進的脣角浮起了一抹冷笑,轉眼間,那冷笑一點一滴淡去,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一種沉重的,複雜的眷戀。慢慢的,他壓下斗笠,朝那漁夫命令道:“去接客人吧。”

“是。”

隨著漁船靠近,那兩人也注意到了,他們翻身下馬,朝著這邊叫道:“船家,船家。”

漁夫把船盪到了碼頭旁。

崔子軒讓護衛牽馬走遠,他自己率先走了過來,說道:“船家,你是這附近的百姓嗎?”

年約五十,一臉皺紋的漁翁回道:“回客人的話,小人是這附近的人。”

崔子軒點了點頭,他回頭伸手牽上姜宓的手,兩人一前一後上了漁船。崔子軒一邊打量著淮河兩岸,一邊扔出一個金錠給李景進,“船家,這是這一天的費用,我們想在這淮河上下游轉一轉。”

“好嘞!”

船尾上,李景進還蹲在那裡,崔子軒朝著蹲姿粗放,外露的皮膚也黝黑的李景進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船頭,崔子軒和姜宓手牽手站著,今日晴好,淮河上浪水翻滾,卻也不至於兇險,望著滿目湖光山色,姜宓忍不住看向南唐軍所在,輕嘆了一聲。

崔子軒溫柔的聲音傳來,“阿宓,你在想什麼?”

姜宓搖了搖頭,她低聲說道:“崔郎,你說南唐方面,又會把我哥哥派來麼?”

聽到姜宓喚“哥哥”時,那熟衿的口吻,背對著兩人的李景進暗中冷笑一聲,只是那冷笑,終究是有點不同的。

崔子軒聞言,點了點頭後說道:“李景進餘威猶在,南唐方面必然會重新請他主持大局。”

在船隻行進了一陣後,崔子軒轉向那漁夫,說道:“老翁,這地方叫什麼?”

那漁翁說道:“這地方叫裡子溝。”

“老翁,你說說這裡子溝的情況唄。”

“好嘞,客官想聽什麼?”

“什麼都可以,傳說故事最好。”

“好嘞。”

在船伕輕快的說話聲中,漁船漸漸駛出了老遠。不一會,崔子軒看到與前方與淮河相連的一條淺河,不由問道:“老翁,那條河叫什麼?”、

那老翁回道:“那河叫陽山河,客官你別看它現在淺小不起眼,放在我爺爺那時侯,陽山河可與淮河小不了多少。那河啊,上面直通壩山大湖……”

漁翁說得滔滔不絕,崔子軒也聽得認真。

事實上,這次兩人之所以來這一趟,還是姜宓要求的。早在李景進初初立爲南唐太子時,他便下令焚燬了淮河兩岸所有的地理志。而李景進的謀算,在現在後周與南唐對峙的時候,便起了大作用了。找不到地理志,不管是姜宓還是崔信,就只能靠自己的眼光去觀察兩岸地理,卻找當地的百姓去詢問情況了。

因爲想了解淮河兩岸的情況,姜宓和崔子軒整整在淮河中轉了一天。

而李景進,也在那裡守了大半天。

一直到幕色四合,兩人上了岸,在護衛們的簇擁下去得遠了,李景進還一動不動地蹲在船尾,只是他這時已回過頭,一言不發的目送著兩人離去。

那漁夫只是李景進臨時找來的,他雖然滿腹不解,卻也不敢多問,只是沉默的撐著船開始朝著南岸駛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那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夜幕下,李景進才收回了目光。他疲憊地倒在甲板上,望著天空上的星光,久久久久,李景進哧的一聲冷笑。這一聲冷笑,不知是在笑別人,還是在笑他自己?

……

接下來,柴榮挾著大勝之威,趁著南唐軍心渙散,連續來了幾場強攻,轉眼二個月不到,便連連打敗了南唐軍五次,又殲滅了南唐一萬水軍,五萬陸軍。到了這個時候,南唐的水軍精銳只有五萬了。

水軍精銳只剩五萬這還不算,最可怕的是,南唐軍被一連串的敗仗打擊下,已經軍心渙散,國內動盪。

於此國家存亡之際,南唐太子李景進,再一次臨危受命,接手了南唐水軍。

李景進知道,郭氏父子其實還很不錯,於是他接手南唐軍後,並沒有趕走這兩子兩人,而是讓他們繼續擔任原職,只是統帥衆軍的權利,自然歸李景進所有。

李景進不愧是天生的將才,他接手南唐軍後,南唐軍馬上士氣大振。在接下來的幾次摩擦中,他和柴榮也是各有勝負,如此遷延到九月底時,雙方還是保持著勢均力敵的局面。

……

轉眼,十月到了。

軍營中,淮河的地形圖,和鄭紋夫婦獻上來的南唐軍防圖,日日夜夜地擺在牆壁上,供柴榮,趙氏兄弟和以崔子軒爲首的衆世家嫡子觀看。

這軍防一事,從來都是耗費了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心血築成,所以,就算這南唐軍防圖落入北周之手的事已爲南唐君臣所知,他們也做了緊急改換。可世間事從來見微知著,有了這原始的軍防圖在手,南唐方面不管怎麼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都可以根椐原圖揣測出變化方向。可以說,只要有這南唐軍防圖在手,不說現在,便是以後的幾年間,南唐方面有作戰時,都不能佔據地理優勢。

因柴榮的步步緊逼,這時的南唐軍和後周軍,都是劍拔弩張,所有人都知道,決定生死的一戰,馬上就要進行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百一十章 接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死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崔子軒的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總有一天第十一章 入蜀都第一百零八章 正妻第一百七十八章 懷孕傳聞第九十五章 認識崔子軒嗎?我是他的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意第二百零五章 公開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姓七望的公子們第四十四章 花蕊夫人留下的寶藏第二十二章 稱讚第二十章 會有反噬第一百六十章 易容第二百三十一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四十一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六十九章 取笑第一百二十三章 後續第三十五章 閒談第五十八章 後續和再遇崔子軒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懷孕傳聞第二十四章 查封李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家子弟之宴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七十七章 他欺負她第二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向姜宓求助第四十六章 賺大錢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求助第一百四十二章 助紂爲虐第一百二十八章 絕望第八章 擋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起疑第十八章 昭王第一百零三章 我就是他第一百九十四章 與崔子映交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腳鏈第五十二章 王琿第五十七章 運氣太好沒辦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休棄第九章 打道回府第八十七章 皇后完了第七十章 真相?第九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零四章 快樂第八十三章 分離第一百零八章 正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勝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意第一百四十章 同車第九十六章 完了完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起來了第六十一章 姜宓的大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取笑第五十章 論姜宓是怎麼恨上崔子軒的第四十四章 花蕊夫人留下的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零九章 變故第七十二章 這算不算運氣?第八十七章 崔子軒的袒護第一百五十四章 姜宓的願望第十四章 聽教第四章 名喚遺花公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姓七望的公子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失望第八十六章 崔子軒來了第六章 生辰,異象第四十二章 一句簡單的問話造成的慘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嫁妝,崔子軒第一百五十章 後續第七十五章 崔子軒和姜宓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理志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五十八章 後續和再遇崔子軒第九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四章 查封李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見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二十八章 絕望第一百零五章 未婚夫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結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避第六十三章 王家的震驚第十七章 靈驗第五十五章 一針見血的反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蜀帝的智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問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是故人第二十五章 後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壽州事第四十八章 算計
第二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百一十章 接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死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崔子軒的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總有一天第十一章 入蜀都第一百零八章 正妻第一百七十八章 懷孕傳聞第九十五章 認識崔子軒嗎?我是他的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意第二百零五章 公開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姓七望的公子們第四十四章 花蕊夫人留下的寶藏第二十二章 稱讚第二十章 會有反噬第一百六十章 易容第二百三十一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四十一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六十九章 取笑第一百二十三章 後續第三十五章 閒談第五十八章 後續和再遇崔子軒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懷孕傳聞第二十四章 查封李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家子弟之宴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七十七章 他欺負她第二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向姜宓求助第四十六章 賺大錢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求助第一百四十二章 助紂爲虐第一百二十八章 絕望第八章 擋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起疑第十八章 昭王第一百零三章 我就是他第一百九十四章 與崔子映交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腳鏈第五十二章 王琿第五十七章 運氣太好沒辦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休棄第九章 打道回府第八十七章 皇后完了第七十章 真相?第九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零四章 快樂第八十三章 分離第一百零八章 正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勝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意第一百四十章 同車第九十六章 完了完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起來了第六十一章 姜宓的大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取笑第五十章 論姜宓是怎麼恨上崔子軒的第四十四章 花蕊夫人留下的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零九章 變故第七十二章 這算不算運氣?第八十七章 崔子軒的袒護第一百五十四章 姜宓的願望第十四章 聽教第四章 名喚遺花公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姓七望的公子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失望第八十六章 崔子軒來了第六章 生辰,異象第四十二章 一句簡單的問話造成的慘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嫁妝,崔子軒第一百五十章 後續第七十五章 崔子軒和姜宓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理志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五十八章 後續和再遇崔子軒第九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十五章 天羅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四章 查封李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見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姐妹相認第一百二十八章 絕望第一百零五章 未婚夫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結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避第六十三章 王家的震驚第十七章 靈驗第五十五章 一針見血的反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蜀帝的智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問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是故人第二十五章 後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壽州事第四十八章 算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临汾市| 仁布县| 宁武县| 白水县| 简阳市| 法库县| 高要市| 都安| 阳高县| 绥化市| 洛宁县| 蒙阴县| 宜昌市| 延寿县| 东乡族自治县| 仪征市| 兴文县| 巢湖市| 杂多县| 平度市| 娱乐| 莲花县| 任丘市| 荣成市| 乐昌市| 三门县| 南丹县| 上饶县| 金门县| 北安市| 星座| 永福县| 鹿邑县| 弋阳县| 肥乡县| 成安县| 商丘市| 通榆县| 阳泉市|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