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前世裡我上學學歷史時,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
殷誠端起酒杯,看著諸葛亮說道:“我十分討厭這句話。”
諸葛亮跟著皺了皺眉:“我也不喜歡?!?
“憑什麼?對吧,憑什麼要學蠻夷的東西來對付蠻夷?你學他的東西,那不就代表著你不如他麼?”
殷誠又是一杯酒灌進肚子裡,。
“上輩子,我那是沒有機會,可這輩子,有這個機會我抓不住,那還算是人麼?”
殷誠喝的有點多,已經(jīng)有些語無倫次。
自打和諸葛亮敲定了接下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殷誠就開始了連軸轉(zhuǎn)的日子。
這些天裡,不光要處理濟州的事。
南楚和巴陵還有新羅,尤其是新羅,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來拍板。
而新羅那邊,還夾雜著卑國的殘餘勢力。
豐臣秀吉雖然在彼得的手下敗的很慘,但還算保留了一些實力。
即便這些實力,已經(jīng)入不了殷誠的眼。
但卑國的根不除,始終是個麻煩。
可在內(nèi)部陣營之中。
南楚、巴陵和新羅,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支持徹底滅掉卑國。
當然遠在成都的王易和馬如龍倆人是絕對支持殷誠的。
三人對待處理卑國的態(tài)度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那就是要亡他的國家滅他的種。
王易甚至提出要從南楚調(diào)任到新羅,親自擔任滅卑國先鋒軍的統(tǒng)領。
殷誠對他這個提議是贊同的。
只是馬如龍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
而王易作爲和馬如龍同一個時代的人,倆人自然是有話題聊的。
就算沒有話題,對於馬如龍來說,王易這位老鄉(xiāng),在這個時代勝似他的家人。
殷誠大聲的說著,想起了前世那個時期大炎遭受的屈辱,義憤難平。
他又想到了遠在南楚的王易和馬如龍。
自己的這兩位老鄉(xiāng)。
“王易前幾天發(fā)電報說,老馬估計撐不住了?!?
沒由來的一句話讓諸葛亮一愣。
“老馬?”他馬上想到了馬如龍。
這位太子陣營的功臣。
正是他貢獻出來的圖紙,奠定了太子陣營科技水平的基礎。
也正是因爲有他在,方纔與山蠻——大炎百年的敵人化干戈爲玉帛。
“馬如龍?”
諸葛亮又問道。
王易和馬如龍在太子陣營之中算是最特殊的兩個人。
他倆和太子的關係與其他人和太子不同。
在某些方面,即便是徐妙錦和李秀寧也無法與之相比。
在長安的時候,殷誠也很喜歡和他們倆聊天。
三個人喝著酒聊著天,如果沒人打斷,他們能聊到天荒地老。
因此當殷誠說道馬如龍時,諸葛亮能夠明顯察覺出殷誠態(tài)度的變化。
這種變化,怎麼說呢?
有些傷感。
“是啊,馬如龍。估計撐不過這個冬天了?!?
殷誠笑了笑,這個笑容有些苦澀。
“之前和他聊天的時候還說,這輩子要一統(tǒng)全球,到時候讓他當個副球長。”
想起倆人之間喝酒聊天時的場景,殷誠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殿下?!?
諸葛亮有些擔心的問道。
殷誠擺了擺手,道:“沒事,沒事,老馬本身就有重病,就算放在我們那個時代,也算是絕癥?!?
“我本來打算調(diào)王易來新羅的,他一直想做徵卑大將軍,之前就聊過...”
酒後吐真言,更何況面對諸葛亮,殷誠也沒有隱瞞的必要。
諸葛亮一愣。
關於征討卑國這件事上,自己和殷誠深聊過。
其他人也通過電報發(fā)來了自己的意見。
殷誠迫於壓力——確實是迫於壓力,畢竟諸葛亮當時算是唯一在場的人。
迫於壓力,殷誠答應了三年之內(nèi)不動卑國。
但看他這個樣子,好像馬如龍一死,他就會調(diào)王易前來一般。
“殿下當真要滅卑國?”
豐臣秀吉雖然現(xiàn)在還有點實力,但是有彼得的船隊在,他固守孤島,面對行動迅速火力兇猛的彼得船隊,豐臣秀吉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勝算。
在諸葛亮的規(guī)劃之中,他是打算把卑國建立成太子勢力的後備糧倉和中轉(zhuǎn)站的。
採取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熬死豐臣秀吉,或者熬到他主動投降。
卑國還是交給卑國人統(tǒng)治,而他們只要統(tǒng)治卑國的統(tǒng)治者就行。
王易的亡國滅種計劃,諸葛亮是堅定反對的。
把卑國滅亡了,然後呢?
這一片土地,誰來管理,誰來經(jīng)營?
從南楚和巴陵還有濟州調(diào)百姓來麼?
這不現(xiàn)實不說,而且還很折騰。
最重要的是,南楚等地也急需大量人口的補充,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百姓運到卑國來。
因爲對卑國人沒有仇恨,也無法感同身受的理解殷誠對卑國的感受。
因此諸葛亮制定的以卑國人治卑國人的戰(zhàn)略,對現(xiàn)在的太子勢力來說,利益可達到最大。
他唯恐殷誠喝多了犯什麼錯誤,趕忙道:“殿下還想要攻打卑國?”
“自然是,不把卑國亡國滅種,難消我心頭之恨?!?
殷誠說著,原本就通紅的臉,因爲憤怒,更是紅的有些發(fā)紫。
他雖然喝多了,但還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看著臉色有些擔憂的諸葛亮道:“丞相放心,我既然答應你們?nèi)曛畠?nèi)按照你之前的平卑策執(zhí)行,就絕對不會改變?!?
“只是一想到卑國人,心裡就堵得慌,就想罵兩句,心裡也舒服些。”
殷誠擺手示意諸葛亮不要在意自己的態(tài)度。
“既然定了卑國戰(zhàn)略,那就按照戰(zhàn)略走,誰也額不能更改。”
“呼,諸葛亮發(fā)鬆了一口氣?!?
殷誠能在這樣想,那還真是再好不過了。
“丞相?!?
殷誠突然叫了他一聲,諸葛亮一愣,趕忙說道:“殿下有什麼吩咐?
“呵呵,丞相不用著急?!币笳\哈哈一笑,伸手示意他坐下,悄聲道:“我想提升匠人的身份,然後將天下匠人納入麾下?!?
諸葛亮皺了皺眉,有些不解。
匠人還需要單獨對待麼?
只要是來到太子的地盤,不管之前是什麼身份。
也不管什麼時候來的,只要願意住在這裡,他就能得到良田和耕牛。
從官府的角度來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但見到殷誠志得意滿的樣子,諸葛亮問道:“殿下想怎麼做?”
工匠,對於現(xiàn)在的諸侯來說,都算是十分重視的羣體。
按理來說,殷誠這個時候下場,顯然有些晚了。
“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殷誠無比的平靜,他看著諸葛亮道:“我就想讓這句話變成真的——即便是做匠人,也可以當狀元。。
“當狀元???”
“沒錯,真真正正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