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二章 握晨曦兮化利劍

萬里紅雲纔剛說完,那虛空破碎之處便傳來一聲陰仄無比的冷笑,笑聲之中竟然帶著一種奇異對神念而後心靈的攻擊,隨著聲音傳入衆人耳中的時候爆發開來,讓在場道門幾位宗主心神不由一陣晃動,莫名想起了各自心中種種的憂鬱、悲傷、離別之事,甚至有許多劫數之中才經歷的心事亦隨之翻騰而起,所有的宗門臉色都是一變,只有塵凝榭面色如常,月光之力反而更強了!

只聽冷笑之後,一個更爲陰森的聲音從虛空破碎處傳出,帶著一種奇異的迴音,道:“萬里紅雲,就憑你這點修爲,有什麼資格配問本王的名號!”

對方居然自稱本王,語氣之中又帶著一種俾睨天地的傲慢,莫非是他?衆位道門宗主一邊運轉法力消除元神之中的受到的莫名攻擊,一邊也是面面相覷,心中紛紛想到了一人。[確切的說,這些宗主想到的不是一人,而是一個非生之靈。這非生之靈常年盤踞弱水淵之中,凝聚弱水之淵的無數陰靈之氣而成形,自稱靈鬼王。

天地之間的生靈有生又死,生靈死去之後,除了肉身可見之形腐朽之外,還有一生凝聚的靈識也會逐漸消散在天地之間。

何爲靈識?這是一種很玄妙的存在,靈識不同於修行人的神識和神念,但是跟心神之念又有這密不可分的關聯,可以說是心神之念的一種殘留的印記,介於有無之間。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好像日光之下人的影子一樣。影子究竟是有還是沒有?若是有,日光一失,影子便會不見;但倘若是無,就算是普通人的肉眼都可以看見影子的存在。所謂靈識,便是如日光之下人的影子一樣,介於有無之間,因作用而時有,不隨於生靈身心任何一處。

修行高人在天地之間修行,同樣亦活動在天地之間。一生修行,身心凝聚。所行之處。既能不留下任何的痕跡,同樣的也遠比凡人更能留下各種烙印。凡人無修無證,極容易讓天地忘記,一生之行藏。消融在天地大化流行之中。修行人得修得證。與天地往來。亦能留下種種不朽之跡,從外顯來看,大則至於創建一門法訣而開拓一條解脫之路;中則至於創建宗門或煉成一件能夠流傳後世的法器;縱使最下至於結朋交友。也能留給衆人心中難以磨滅之跡,無論是做到哪一種,都足以讓天地難忘。

除了這些可見有跡的作爲之外,越是修行境界越高的高人,在一步步修證之中,身心相合而入萬物道行之化,御物無界而參天行命物之法,萬物映照一身之中,身中反見天地之道,自有靈識誕生。修行人靈識誕生,就猶如人身行動日光之下出現影子一樣。因而修行越高,形成的靈識印記就越強大。

這種靈識不在修行人的身心之中,不在神念法力之中,但是卻隨著神念修爲、法力修爲的日益強大而強大。很難說這是修行人的一部分,但是卻實實在在存在於修行人與天地之間的感應之中,就好像是人走過的路上,會留下腳印一樣。人與人相見,也會在對方心中留下印象,那麼人與天地相見,自然也會給所立身的天地留下印象。

一般來說,在修行人坐化的剎那,靈識便開始散離。倘若靈識散離之際,正好修行人本命法器就在一旁,那大部分靈識便會被本命法器之中的氣息所融合,有極小的可能形成法器之靈。另外,倘若並無法器在側,而修行人坐化之地若是在地靈之氣充沛之地,那也會融入地氣之中,藉助地靈之氣凝聚,這便形成了鬼物。

其餘的散落的靈識則會隨陰陽之氣流動而行走,飄散在天地之間,偶有機緣或者附著於物,或就在陰陽動盪之中被磨滅,總之各有去處。而這樣的靈識與原來的修行人是幾乎沒有任何的關聯的,但是卻殘留著一些修行人的生前的神識或者神唸的殘缺烙印,帶著修行人運轉神念和法力的種種痕跡。

但就算是在這樣兇惡之極之處,仍然有奇異的生靈化生,那就是被陰陽之氣帶到這裡凝聚停留的無數殘破的靈識碎片。這些靈識碎片在弱水之淵,受到弱水聚陰之力約束,逐漸累積凝聚,久久成靈,最後終於形成了一個非生非死,非人非妖的靈物。因爲吞噬了太多靈識,這靈物也天然就擁有了靈識之中修行人神念法力運轉的痕跡,漸漸開始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修煉。能夠吞噬煉化陰風弱水以及不斷被陰陽之氣帶來的凝聚而成的靈識。不知從何時開始。這靈物自稱靈鬼王。

那靈鬼王雖被塵凝榭的月光之力定住,但是卻根本不以爲意,陰笑一聲,滿不在乎地道:“別說一劍,就是千劍萬劍,你又能將本王如何?”

但弱水之淵更出名也更厲害的不是陰風,而是弱水!據說弱水之淵的弱水之所以稱爲弱水,是因爲它不能承載任何東西漂浮在其上。哪怕是世上最輕的東西,也會在瞬間沉入弱水之中,休想再能出來。因此這樣的水中,也只生長一種十分特別的藻類,除此之外絕無生靈。

從靈鬼王開口,到衆人識破他的身份,只是剎那之間。衆人都有些吃驚,自忖在場衆人應該沒有任何單獨一人自信有能力抗衡這靈鬼王。而受到對方藐視的萬里紅雲雖知以對方的修爲自然足以輕視自己,但是以他的個性卻哪裡肯忍受這樣的輕蔑,他望了東方天際一眼,此時夜色已盡而東方欲曉未曉,天際層雲黑色已褪,露出的魚肚白中隱約已經可見紅日將出。萬里紅雲眉間一冷,已有了盤算。

衆位宗主對望之間,已經在互相之間確定了來者乃是靈鬼王,他們都感無比意外和驚訝,靈鬼王爲什麼會出現在雷宗?看樣子他是用了一種穿越時空的法術,直接破開虛空而切入雷宗地界,這是脫天境的高手纔有的手段。驚百里更是奇怪,靈鬼王這樣的存在,竟然會爲了來救孟九天走出弱水之淵?另外一個疑問是,他是如何那麼巧能夠在最後關頭救下孟九天的性命的,莫非他一直窺視在側?

弱水之淵便是修行界一處陰氣凝聚之所,此地在修行界極爲有名,但是偏偏卻極少修行人具體知道弱水之淵真正的所在。當年樂先生爲了給陸正治六識陰毒,所製成的藥香,其中有一味極爲重要的藥物便是在弱水之淵的淵底深處所產的積累萬年的藻泥。

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流動自有聚散,形成陽氣匯流之所和陰氣積累之地。靈識會在陽氣之中衝散消磨,卻會在陰氣之中得以保留。而在漫長的歲月之中,那些坐化的修行人的靈識就在陰氣積累之處凝聚起來,漸漸地也生成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變化。

修行人對著靈鬼王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大部分修行人終其一生可能都不會知道靈鬼王的存在,因爲靈鬼王長年盤踞在弱水之淵,從來不會出來在修行界活動。他自有獨特的修行,只需要天地之間的陰陽氣流將修行人坐化後的靈識自行帶來就可以了。他的存在對修行人來說,並沒有任何的意義。

天地之道,化生而承載萬物,因此修行界將弱水之淵稱爲天地不至之處,所形容的正是在弱水之淵,生靈無載。是天地之道所不能約束到的地方。

傳聞中的弱水之淵乃是一道幽深之極的大峽谷,在這道峽谷之中,巖石峭壁都是漆黑如墨,能夠吸收萬物的生機,血肉之軀一旦碰觸,便會立即被吸乾生機而死。而這峽谷之中長年不見任何的陽光,更有出沒不定的陰風流動。風中夾雜萬靈哭嚎之聲,任何修行人靠近,都會迷亂在這種陰風之中,元神迷濛,失去自主,或者昏沉睡去,或者無力掙脫,慢慢在陰風吹拂之下,骨肉化消而死,連一點渣滓都留不下來。

話音剛落之際,東方正好一縷金色晨曦破暗而出,急速從東方射來,瞬間帶著無比的光亮在大地之上鋪散開來,光芒所及,羣山萬物皆出現影子倒影在了大地之上。萬里紅雲似早有感應,身形一化,立即直衝金光飛天而去。他飛天的速度非常之快,甚至比金色晨曦照射大地的速度還要快。因此,就幾乎在那一縷金色晨曦剛剛射入中天長空的剎那,他已經迎著晨曦而來到東方天際,那晨曦初起之地!

沒有人知道這靈鬼王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幾百年,或者上千年,乃至數千年?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根據佛門和道門的典籍。早在數千年前。也就是佛祖和道祖誕生的時候,就曾經提及到了弱水之淵的靈鬼王。據說佛祖和道祖都曾經去過弱水之淵,見過這靈鬼王。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記錄顯示佛祖和道祖爲什麼去見靈鬼王,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再者,當時佛祖和道祖所見的靈鬼王和如今的靈鬼王是不是同一個,這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麼樣,反正這靈鬼王的修爲不會差!

這種靈識攻擊並非修行人的神念之力,其中帶著獨特的陰靈死亡氣息,是在歲月長河之中萬千修士隕落坐化的靈識之中自然所攜帶的一種死亡的烙印。這不是能夠修煉而成的法術,可以說是靈鬼王最爲獨特的標記!除了靈鬼王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生靈帶著這種灰燼一般的死亡氣息,便是靈識攻擊。

眼前的道門宗主們,自然都聽過靈鬼王的名號,但是他們之中誰也沒有見過靈鬼王。之所以能夠判斷那白爪之後是靈鬼王,一來是根據他自稱本王,這在修行界之中,應該只有靈鬼王纔會這樣自稱。另外一點,那就是伴靈鬼王聲音之中伴隨著的靈識攻擊。

萬里紅雲當先大笑一聲,衝那聲音回敬道:“你就是靈鬼王吧?萬里紅雲配不配問你的名號,你說了不算,還是先讓萬里紅雲稱稱你的分量吧!你敢受萬里紅雲一劍嗎?”

萬里紅雲一聽,眼中陡然射出精光,大聲喝彩道:“靈鬼王好氣魄,那萬里紅雲就不客氣了!”

此時紅日未吐,晨曦先露,在第一道晨曦射出之後,其餘萬千晨曦也即將破雲而出。萬里紅雲一個回身,向著西方虛空破碎大喝一聲:“靈鬼王,接萬里紅雲一劍!”

喝聲震天而去之際,萬里紅雲身上紅袍應聲向長空飛揚捲去,周身金光爆射,法力浩蕩而出,頓時瀰漫整個東方天際。只見萬里紅雲身形在剎那之間暴漲數百丈,周身金色光毫閃耀,頓時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金色獨臂巨人!

此時雷宗率意山之上,數萬修行界衆位修士所見,日出之後,一縷晨曦在長天經過時,卻在剎那之間有一道紅光沖天而起,捲住了那一道晨曦,將之留住天空。頓時整個天空猶如被定格了一般,流風頓止,白雲停步,隨後講出的萬千道晨曦沒有再繼續射出,東方天際只有這一線晨曦射在長天,如一道金色的劍刃橫在天空之上。

緊接著,所有的修行人便看見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獨臂巨人出現在了東方天際,身披紅布,隱約露出健碩的身軀,一身黑褲迎風獵獵作響,滿頭細辮隨風狂亂,不少修行人已經認出,這正是道門真陽宗宗主萬里紅雲。只見他的整個身子充塞天地之間,腦袋似乎已經挨著了天,只剩下的一隻手向天空之中一伸,肘動臂搖之際,竟然將那道橫在天上的金色晨曦如抽寶劍一樣抽了下來,隨即用力一挺,猛地向西方天空刺去!

萬里紅雲說讓靈鬼王接他一劍,但是靈鬼王怎麼也想不到,竟是這樣的撼世一劍!(未完待續。。)

第九十七章 虎威第六章 變亂無依索遺意第九十九章 道見器物第四十八章 金剛一掌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四章 己欲喪心誰可救第四章 酒鄉第十一章 惜我身第七十一章 淵深龍潛待時動第十八章 誰能錯步亂命途第六十四章 火靈神樹第三十三章 虛與委蛇關於天垂象之卷的一點感想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二十五章 從此人間無神蹟第八十三章 食我心第二十二章 玉符第六十六章 火中洞見第五十六章 金剛入地第七十三章 身殘事缺竟不成第四十五章 何所劫第七十九章 順其言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九十章 回首身已喪第八十一章 非夢亦非幻第二十二章 明月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問紅顏粉面第三十一章 交抱陰陽合第九十章 此劍行處善惡分第三章 心有常第三十六章 靈虛第四十四章 丹穴山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噫兮生四氣第七十八章 再入塵寰第一眼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十七章 先有雞乎先有蛋第十一章 明道故無疑第七十三章 女子第三十三章 虛與委蛇第六十六章 所念即我身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二十七章 現在何在第一章 大夏龍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一百一十章 往咎何難辭第九十一章 殺生戒第五十九章 邪靈惡鬼第十五章 惡人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九章 頓悟空靈第八十二章 申屠綠漪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三十六章 一刀斬盡蓮花開第二十九章破戒之僧何所願第四十章 靈木之變第三十章 忽有神龍現人間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畫前第九十四章 夢中試認取前身第七十四章 紫火之王第十五章 知天境第七十九章 落淚知不知第十二章 破鍋第八十八章 何來何去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六十七章 靈地巫山出巫女第七十五章 何意顛連惜此身第四章 叩端而知之第四十二章 小心戒方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八十一章 山上有水第三十七章 子非魚第三十四章 聽濤聲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二十二章 摶泥造形有樣依第八十六章 把斷津樑絕人行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六十一章 三家相見第三章 步步求死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八十四章 佳人斷首第五十六章 此心無故難如故第八章 無面狐第二章 相對爭鋒第三十四章 不知道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十六章 所謂伊人第三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五十一章 可用於天地第七十四章 聚散一片雲第五章 白衣僧第八十三章 荒兮其未央第十六章 我來天地何所對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三十章 此念耿耿在第三十八章 大慈悲起天人同
第九十七章 虎威第六章 變亂無依索遺意第九十九章 道見器物第四十八章 金剛一掌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四章 己欲喪心誰可救第四章 酒鄉第十一章 惜我身第七十一章 淵深龍潛待時動第十八章 誰能錯步亂命途第六十四章 火靈神樹第三十三章 虛與委蛇關於天垂象之卷的一點感想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二十五章 從此人間無神蹟第八十三章 食我心第二十二章 玉符第六十六章 火中洞見第五十六章 金剛入地第七十三章 身殘事缺竟不成第四十五章 何所劫第七十九章 順其言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九十章 回首身已喪第八十一章 非夢亦非幻第二十二章 明月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問紅顏粉面第三十一章 交抱陰陽合第九十章 此劍行處善惡分第三章 心有常第三十六章 靈虛第四十四章 丹穴山第六十章 七劫琴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噫兮生四氣第七十八章 再入塵寰第一眼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十七章 先有雞乎先有蛋第十一章 明道故無疑第七十三章 女子第三十三章 虛與委蛇第六十六章 所念即我身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二十七章 現在何在第一章 大夏龍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一百一十章 往咎何難辭第九十一章 殺生戒第五十九章 邪靈惡鬼第十五章 惡人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九章 頓悟空靈第八十二章 申屠綠漪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三十六章 一刀斬盡蓮花開第二十九章破戒之僧何所願第四十章 靈木之變第三十章 忽有神龍現人間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畫前第九十四章 夢中試認取前身第七十四章 紫火之王第十五章 知天境第七十九章 落淚知不知第十二章 破鍋第八十八章 何來何去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六十七章 靈地巫山出巫女第七十五章 何意顛連惜此身第四章 叩端而知之第四十二章 小心戒方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八十一章 山上有水第三十七章 子非魚第三十四章 聽濤聲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二十二章 摶泥造形有樣依第八十六章 把斷津樑絕人行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六十一章 三家相見第三章 步步求死第三十一章 天怒第八十四章 佳人斷首第五十六章 此心無故難如故第八章 無面狐第二章 相對爭鋒第三十四章 不知道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十六章 所謂伊人第三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五十一章 可用於天地第七十四章 聚散一片雲第五章 白衣僧第八十三章 荒兮其未央第十六章 我來天地何所對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三十章 此念耿耿在第三十八章 大慈悲起天人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竹北市| 广安市| 沙洋县| 和静县| 集安市| 蓬莱市| 武穴市| 平远县| 安国市| 朝阳市| 沽源县| 海门市| 临清市| 远安县| 东明县| 弋阳县| 开江县| 浠水县| 左云县| 温宿县| 德钦县| 石棉县| 抚远县| 东丰县| 葫芦岛市| 阜新市| 西平县| 独山县| 泸溪县| 沭阳县| 普格县| 铜鼓县| 穆棱市| 凌海市| 镇雄县| 迭部县| 德庆县| 教育| 樟树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