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失望

房玄齡低頭看了看如今個頭兒只到自己胸口的永寧,平時一直覺得自家閨女是個溫和、乖巧、又懂事的孩子,怎麼今天說起話來,這麼的氣死人不償命呢?難道平時在他面前的時候,那都是僞裝?!

他見永寧臉上仍舊掛著那副“溫柔”的笑容,似乎還想開口說話,於是輕輕地伸手按住了永寧的肩膀,臉上的表情和煦中帶著三分威嚴:“大相放心,大相的‘回報’,房某必定奉陪到底!”

一衆對房玄齡此人有著深刻了解的大唐臣子,不約而同地用一種同情的目光看向了祿東贊。房玄齡此人乍一接觸,通常讓人覺得是個沒什麼脾氣的濫好人,就是有些膽小而且還死板,只要規矩之內的事情,他從不爲難,但是出格一點,他這一關也絕對過不去。不過只要是接觸久了,但凡心細些的人,都是能瞭解到這位的厲害的,那絕對是當面笑瞇瞇地捅了你一刀,都還讓你感激涕零的道謝,等回家反省N久才能省悟過來——原來自己中刀了……

房玄齡就是這麼個人物。都說他脾氣好,皇帝陛下隔三岔五的被魏徵等一干言臣給批得體無完膚後,攢了一肚子的氣,基本上也都撒他身上了,但是,這麼一個脾氣好的人,身居高位這麼些年,攻訐他的奏章不知凡幾,但人家卻把這重中之重的位置坐得穩穩當當的,只憑天子的寵信,能做的到嗎?

對房玄齡此人多有欣賞的那批人,早就在等著看,欺負了房玄齡家孩子,房玄齡是不是還能那麼得“好脾氣”……於是,房玄齡“奉陪到底”四個字一出口,底下一羣等著見風使舵的大臣,就開始琢磨著怎麼把吐蕃往死裡打壓,在朝中,政治路線跟房相保持一致,是個非常關鍵的選擇,雖然不一定能撈著什麼功勞,可是卻一定不會落下什麼過錯……

祿東贊在房玄齡開的口的時候,便明白大勢已去。他之所以叫住永寧,其實探的便是房玄齡,或者該說是李世民的底線,但凡皇帝陛下對吐蕃留有一點善意,以房玄齡的爲人,是絕對不會將話說得這樣不留餘地的。

房玄齡也不欲再糾纏下去,衝著四周的人羣拱了拱手,便拉著永寧徑自往外走。那些圍觀的大臣們見熱鬧看完了,也三三兩兩地往外走去,不過那些文臣還算厚道,那些武將出身的卻一個個繞著圈的特意從祿東贊面前走過,路過祿東讚的時候,不是擠眉弄眼滿臉的不屑,就是眉頭緊鎖一臉的思量,一個個都將“不懷好意”這個詞體現的淋漓盡致。

武將們的想法永遠跟那些文臣靠不到一塊,對於和親,武將們將之視爲一種恥辱,而文臣卻只會把它當作一種政治手段。其實這些武將也有些看房玄齡笑話的意思,議和親之事的時候,房玄齡站在那裡可是一直沒表過態的,結果拖了這麼些天,吐蕃突然把房玄齡家閨女給推了出來,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將軍們,便支著架兒在這兒等著看笑話。

房家大閨女,韓王妃,這些年可以一直帶著韓王世子和小郡主住在長安的,房玄齡緊張他家小閨女的婚事,都快成了長安一景了,這些年有適齡兒郎的人家,只要露出點相結親的意思,這位宰相大人都恨不得把人家兒子一頓飯吃幾粒米給查問出來,將一干想結親的人家給嚇得恨不得立馬躲出去八丈遠。有這麼個當爹的,能捨得讓自家剛及豆蔻之年的女兒嫁到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從吐蕃一提出永寧這個人選,這些武將們便琢磨著這事估計難成,一個個心裡都撥拉開了——要是對吐蕃開戰,誰能爲帥?自己有沒有機會上陣?自家兒郎有沒有機會跟著撈點軍功?……

這出大戲結果雖如他們所料,但是過程卻是他們始料未及的。他們只想著房玄齡戰鬥力驚人,沒想到都還沒輪到房玄齡出場,事情就已經被永寧一小丫頭片子給結束了,而且結束的非常之大快人心!不過不管如何,總是趁了他們的心意的,於是這撥兒人笑呵呵地約著一起喝酒耍樂去了。

武將們能沒心沒肺的傻高興,那些文臣卻是笑不出來的。如今大唐雖然看起來蒸蒸日上,一片繁榮景象,可是他們這些接解日常事務的人,卻很是知道些弊病隱患的,原本以爲和親政策好歹能贏來三十年的時間改善現狀,沒成想竟生生讓一個小丫頭給毀掉了兩國邦交。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謀劃,繁雜的事務實在是讓人慾哭無淚呀!

永寧卻沒心思管這些,她原以爲以房玄齡愛崗敬業的態度,絕對會把她一個人扔馬車上,讓她回家的。誰知她家父親大人居然跟著她一起上了馬車,沉著臉一副有話要談的樣子,於是,她低著頭開始反省了。

等他們父女倆回到家的時候,盧夫人早就親自在門口迎候了。沒待房玄齡從馬車上下來站穩,盧夫人便拉住了他的胳膊,焦急地問道:“怎麼樣?皇上怎麼說?永寧她……”

房玄齡冷哼了一聲,回頭瞪了永寧一眼,說道:“你還擔心她?實在是多餘!怕是這會兒全長安都該傳遍了,房家的小娘子能耐可大著呢!能把吐蕃大相氣到吐血,你以爲吐蕃敢要這樣的女子去和親?”

盧夫人有些不明所以地看了看怒容滿面的房玄齡,又看了看一副做錯事了的樣子的永寧,不滿地推了房玄齡一把,然後便將永寧摟在懷裡,往屋裡走。這時杜氏也得了信兒迎了出來,只是見公公、婆婆和小姑的臉色都不算好,問了安後便安靜地跟在後頭,並不敢多言。

房玄齡並沒有給盧夫人細問詳情的機會,一進屋便直接將永寧拎到了書房。

進了書房,房玄齡頗有些坐立不安的意思,剛坐下去,便起身踱步,踱了幾步,又坐下去,如此反覆。永寧始終低著頭站在書案旁邊,不敢做聲。

等房玄齡終於穩下心神,坐了下來,抿了口茶後,才直視著永寧,說道:“今日行事,如此不留餘地,你是有意的。”他已經反覆地將永寧的言行細想了好幾遍,所以這句話他說的極爲肯定,

“是。”永寧也知道,她是瞞不過房玄齡的,於是也不隱瞞。

房玄齡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不免長嘆了一聲,揉搓著額頭說道:“永寧呀永寧,爲父一直當你是個懂事明理的孩子,可是你今次怎麼就,怎麼就……唉!”

他是真頭疼呀!拒婚什麼的都好說,永寧做得漂亮他也是得意的,但是細想之下,那些後續細務的處理,他就不免頭疼。他雖也不贊成和親,但卻無意與吐蕃交惡,可是今天被永寧這一番折騰……一步步終不免走到了他不希望的方向。

“爹爹!”永寧擡起頭看著房玄齡,抿了抿嘴脣,認真地說道:“我只是想告訴他們,算計我,是要付出代價的!不管是吐蕃,長孫無忌,還是皇上!都一樣要付出代價!”

“胡鬧!”房玄齡被永寧的話嚇得一哆嗦,站起身來,深吸了口氣,壓低了聲音說道:“這話是能亂說的?!你只記得,今日所爲,只是你小孩子家的一時意氣,知道嗎?!”

永寧點了點頭,不以爲意地說道:“出去外面,我自然知道該怎麼應對,這些話也只是說與爹爹聽聽罷了……”

房玄齡幾乎是跌坐了回去,用手撐著額頭,搖頭苦笑:“你這孩子呀,怎麼越是遇見大事,就越是意氣用事呢?你跟吐蕃、跟長孫無忌較勁兒也就罷了,怎麼就還能扯上皇上?就是扯上皇上,也不該拿國策家計、黎民安危賭氣呀!兩國若真起紛爭,可不會只有吐蕃兵士有傷亡,我大唐勇士也同樣會有傷亡的……便是那些消耗的糧草軍晌,你不放在心上,可是那些人命,你也不放在心上嗎?”說到最後,房玄齡直視著永寧的眼睛,目光中透著幾分檢視的意思。

永寧愣了一下,她對戰爭從來沒有一個很直觀的認識,就算曾經在電視、電影裡看過些逼真的畫面,也從來沒有把那些東西當真過,對她而言,戰爭、傷亡其實只是史書中的幾行字,從來不曾真的認真去想過這些。

房玄齡看著永寧的反應,目光中隱隱露出了點失望,他原以爲永寧是有那些爲國爲民的悲憫之心的,卻不曾想到,原來她竟是不懂這些的。他也反省自己這些年對永寧的放養是不是錯了?如果一直將她帶在身邊,時時提點著,永寧如今是不是會更懂事些?

自私。這兩個字是刻在骨子裡的。永寧面對房玄齡的失望,心裡其實很坦然。雖然身在此處,但是她其實還是原來的那個自私的小女巫,她的心其實一直沒有改變過。她一直渴望著一些東西,但卻絕對不會爲了她所渴望的那些東西而改變自己——這也是她一直暗暗告誡她自己的。

看著永寧一臉執迷不悟的堅定表情,房玄齡的頭更疼了。他現在有些不確定,如果讓這樣的永寧嫁入皇家,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尤其如果永寧要嫁的對象還是那個“仁弱又耳根子軟”的晉王的時候,後果,……

房玄齡不願意再想下去了,他覺得他這會兒不該在家呆著,這些事情不該他自己一個人發愁,他也覺得該給皇帝陛下一些教訓,他想起他那裡還有一堆皇帝陛下平日裡避之唯恐不及的瑣碎事務,正好可以拿去讓皇帝陛下頭疼頭疼,想來那樣的畫面是能讓他緩和一下心情的……

於是,房玄齡臉色複雜地一個人離去了,剩下永寧自己在書房裡不明所已地站著。

==============================================================

這兩天爲了工作調動的事,鬱悶得我想跳樓。。。幾年的辛苦,都爲別人做了嫁衣裳,如今我算是一下回到解放前,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真的快瘋了!!!

第一八六章搬家第六十二章 流言第一一四章騎驢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五章 災民第七十三章 偷聽(上)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九章 做主第二七一章漸露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七章 傷情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一章 來訪第一七零章接風第七十四章 偷聽(下)第二一二章溝通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二四五章前奏第一七零章接風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六章 失馬第二一五章戰事第一二一章立志第二五七章立心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六章 盧家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八章 關係第二零八章賀壽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章 神醫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二章 新莊第七十八章 底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四章 私議第二七五章揭開第一八五章敘舊第一二九章相見第七十八章 底細第一二一章立志第二五五章推薦第一八七章相護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十章 請罪第一一七章尋釁第九十八章失望第二三二章慰懷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一四六章兄妹第八十五章透底第六十七章 脫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九章 哭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七章 傷情第八十九章內情第二二九章前程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零三章事端第一八四章見禮第一九三章端倪第一九六章生產第七十三章 偷聽(上)第二四三章尷尬第二七三章決然第一三七章情報第一零七章骰子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五四章埋伏第二二二章帝薨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章 剽竊第一四七章摻和第八十章 兩船第一五一章紅鸞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一章 浪平第二二三章驚病第二零九章夜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一章 抓週第六十八章 問訊第二六二章痛失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七零章接風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一章 浪平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一六零章追蹤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七章 熱鬧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八章 把柄第二五七章立心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八章 家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四章 覲見第二零二章欲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九章 哭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三章 拉攏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二三章驚病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二二三章驚病第一六二章遺憾第一九一章變化第一二三章將別第一七三章別莊第九十三章候見第一零三章召見第二四五章前奏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一二九章相見第二四五章前奏第一五三章敵蹤
第一八六章搬家第六十二章 流言第一一四章騎驢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五章 災民第七十三章 偷聽(上)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九章 做主第二七一章漸露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七章 傷情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一章 來訪第一七零章接風第七十四章 偷聽(下)第二一二章溝通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二四五章前奏第一七零章接風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六章 失馬第二一五章戰事第一二一章立志第二五七章立心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六章 盧家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八章 關係第二零八章賀壽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章 神醫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二章 新莊第七十八章 底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四章 私議第二七五章揭開第一八五章敘舊第一二九章相見第七十八章 底細第一二一章立志第二五五章推薦第一八七章相護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十章 請罪第一一七章尋釁第九十八章失望第二三二章慰懷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一四六章兄妹第八十五章透底第六十七章 脫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九章 哭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七章 傷情第八十九章內情第二二九章前程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零三章事端第一八四章見禮第一九三章端倪第一九六章生產第七十三章 偷聽(上)第二四三章尷尬第二七三章決然第一三七章情報第一零七章骰子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五四章埋伏第二二二章帝薨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章 剽竊第一四七章摻和第八十章 兩船第一五一章紅鸞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一章 浪平第二二三章驚病第二零九章夜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一章 抓週第六十八章 問訊第二六二章痛失第二三三章謀反第一七零章接風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一章 浪平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一六零章追蹤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七章 熱鬧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八章 把柄第二五七章立心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八章 家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四章 覲見第二零二章欲戰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九章 哭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三章 拉攏第九十七章“助人”第二二三章驚病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二二三章驚病第一六二章遺憾第一九一章變化第一二三章將別第一七三章別莊第九十三章候見第一零三章召見第二四五章前奏第六十五章 遇刺第一二九章相見第二四五章前奏第一五三章敵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新余市| 金山区| 淳安县| 长寿区| 巴青县| 长丰县| 沅陵县| 洛隆县| 西吉县| 河源市| 博白县| 仁布县| 炉霍县| 天峨县| 新宁县| 扶绥县| 宜兴市| 康保县| 平昌县| 静宁县| 合江县| 唐河县| 青田县| 武强县| 顺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贵阳市| 永安市| 白河县| 邵阳县| 津南区| 武宣县| 凉山| 峡江县| 洞口县| 车致| 新乡县| 和田县| 丰台区|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