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

深夜,鄱陽湖面上萬籟俱寂,只有水波陣陣聲響,讓人聽習慣以後,耳膜嗡嗡作響。

子時的梆子聲剛過三響,位於鄱陽湖東岸,毗鄰釣磯山的釣磯山水寨西北角,正在巡邏的哨兵忽然看見夜幕裡亮起流螢般的紅點。

他心中大驚,剛要張嘴示警,一支火箭已釘在水寨箭樓的木桿上。很快更多火箭紛涌而至,被猛火油浸潤的箭樓,瞬間竄起三尺高的青焰,熊熊燃燒不止。

被江風撕碎的火焰碎片如赤蝶紛飛,落在相鄰的棧橋上,又引起其他的火焰。

桐油浸泡過的木板發出爆裂聲,一座又一座箭樓,以及安裝了霹靂車的高臺,不多久便轟然倒塌。有些陷入水中,露在外面的那一截,好似浮在水面的火盆。

沖天而起的濃煙裡,瞭望臺的牛皮鼓面被熱浪烤得緊繃,最後一聲示警的鼓點剛剛傳開,鼓架便帶著燃燒的望樓栽進鄱陽湖的湖水裡。

荊襄軍水軍趁著夜色,突襲汴州軍水寨,一開始就使出全身力氣,各種引火之物,像是不要錢一般的拋出。

汴州軍不知道是兵力空虛還是猝不及防,抵抗似乎不是很得力,根本無法控制火勢。

更別提還擊了。

戰鬥一開始,便呈現一邊倒的趨勢。

火舌舔過棧橋時,拴在木樁上的羊皮筏子接連炸開,鼓脹的皮囊化作火球在水面橫衝直撞。

主寨樓的幾個雕花木窗,同時噴出橘紅色的火流。

琉璃瓦當在高溫中炸裂,碎成千萬片閃著金光的雨。糧倉的竹製通風口成了天然火道,囤積在裡面的稻米,在烈焰中爆成金黃色的煙花,裹著火星的穀粒撒向黑沉沉的湖面。

“快砍斷繩橋!”

郝廷玉的吼聲淹沒在木樑坍塌的轟鳴裡,他見勢不妙,帶著親兵隊悄然離開了水寨,一行人騎馬向東北面的都昌縣而去。

連接各寨的九曲廊橋此刻化作火龍,燃燒的繩索帶著火星墜入水中,發出惡鬼嘶吼般的滋滋聲。幾個抱著木桶,在水中掙扎的士兵突然僵住,他們背後的紙甲被烤得捲曲收縮,哪怕是冰冷的湖水,也無法將這種火苗熄滅。

存放漁網的庫房轟然倒塌,燃燒的苧麻繩網,罩住落水的丘八。每根網線都變成烙鐵一般,掉入湖水中,發出“滋滋”的聲音。水寨周邊的湖面看起來似乎被煮沸。

翻涌的泡沫裡,浮著肚皮朝上的死魚。

寅時三刻的時候,湖面上已經浮滿焦黑的木炭,未燃盡的木板仍在吞吐暗紅色火舌。晨霧裹挾著人肉焦糊的氣息漫過廢墟,殘存的箭樓半截插在水中。斗大的銅鈴,在風中發出渾濁的悲鳴。

這場面當真是慘到了極點。

不遠處的一艘大樓船上,觀戰的於頎和樑崇義,全都看傻眼了。

他們之前從未指揮過水戰,這一戰可謂是打得提心吊膽的,實在是沒有一點把握。

不過現在看來,汴州軍的實力,起碼是水戰的實力,有些言過其實與名不副實。

當然了,水戰的殘酷,也遠比陸戰更甚。那大火吞噬一切的場面,讓他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息。

“這一戰,應該是贏了吧?”

於頎有些不確定的詢問道,他雖然是節度使,卻沒有帶過兵。

不過於頎有點好,就是當了十多年的官,經驗極爲豐富,非常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他完全沒有攬權,直接將水戰的指揮權交給了樑崇義。後者雖然沒打過水戰,但怎麼說也是個丘八。經常摸刀的人,領兵總比他這個門外漢要得心應手些吧。

從這一戰的結果看,將指揮權交給樑崇義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於節帥,我們攻克釣磯山水寨後,便可以和我們在贛江口的水寨互爲犄角了。

二者就像是鉗子一樣,死死封住入贛江的水道,可以互相支援。

如此豫章穩如泰山,我們已經贏了一半。

下一步,只要揮師北上,奪回潯陽,局面就不是汴州軍可以撼動的了。”

樑崇義滿臉自信的說道。

一聽這話,於頎就明白樑崇義是懂戰略的。

鄱陽湖,是被幾個州圍起來的一個“棋眼”,也是爭奪戰略優勢的關鍵所在。而要奪取鄱陽湖的控制權,就必須要奪取豫章城和贛江的控制權。

豫章城在誰手中,誰就佔據優勢。

當然了,依舊是和下圍棋同樣的道理,鄱陽湖周邊這一片,只能算是“局部”。必須得把長江也算進來,那才叫整體。如果從這個大局來看,“棋眼”就不在豫章了,而是在長江通往鄱陽湖的入口潯陽(江西九江市)。

誰佔據了潯陽,誰才佔有戰略交鋒的主動權。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荊襄軍在鄱陽湖範圍內局部佔優,但汴州軍整體佔據主動。他們通過長江上可以輕易獲得來自揚州的補給,不管是兵員也好,物資也好,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運輸能力,哪怕在方重勇前世的現代,也不遑多讓。

在於頎看來,從獲得局部優勢,進而奪取整體優勢,這是一條非常穩健而且可行的思路。

“於節帥,以末將之見,我們現在應該迅速追擊,直接攻打都昌縣。趁著汴州軍新敗士氣不高,打得他們暈頭轉向!”

樑崇義對於頎抱拳行禮道,心中忍不住對那些傳言不屑一顧。

什麼汴州水軍猛如虎的,都是些無稽之談嘛。今夜初試鋒芒,便攻下了汴州水軍經營多年的釣磯山水寨。

對方是什麼成色,從這裡也能看出一點端倪來。

不過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罷了。

沒想到,正當樑崇義想入非非的時候,卻聽於頎長嘆一聲道:“樑將軍,爲官之道,在於三思。所謂三思,便是思危、思退、思變。不三思可不行啊。”

樑崇義聽得一臉疑惑,輕聲詢問道:“節帥,末將不懂這些。”

於頎看著遠處燃燒的水寨,不急不緩的說道:

“所謂思危,便是未雨綢繆,不要等危險來臨前再想辦法。

所謂思退,便是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如果做錯了,要怎麼保全自己。

所謂思變,便是不要沉迷於現在的勝利,要考慮可能會遇到的變化。

樑將軍勝了一場,寫一封奏摺上報朝廷便是。

朝廷若是有賞賜,將軍臉上有光;若是不賞,那是朝廷欠你的,將來出了事也好說。

要是樑將軍執意要攻都昌縣,贏了那是你不聽號令擅自行動,輸了只怕還要問罪。

如今魯炅叛逃,正是我們立威立信的時候,贏一場,等朝廷的聖旨便是。

那樣即便後面輸了,樑將軍也是聽命行事,勝敗乃兵家常事而已。

是不是這個道理呀?”

於頎摸著下巴上的短鬚看著樑崇義。

臥槽!

樑崇義心中一驚,嚇得後背都被冷汗打溼了。他還想著一路突突到潯陽呢,沒想到這一戰居然這麼多彎彎繞繞的。

其實於頎還有個“言外之意”沒有明說,樑崇義如果能看出來,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了,如果他看不出來,那隻能說明此人的成就也就副將到頂了,永遠不可能單獨領軍。

事實上,於頎並不希望很快就將李光弼擊敗。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汴州那邊的實力極爲強大,下轄數十個州,還有兩個經濟中心:汴州與揚州。

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那真不是一次兩次局部的敗仗能撼動的。

就算擊敗李光弼,方清也是不會放棄鄱陽湖的,到時候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前來。

樑崇義就算有三頭六臂,他能一直贏下去麼?

只要輸一場,搞不好小命就沒有了。

所以,把節奏放緩一點就是了,沒必要下死力氣。現在贏一場很好,別管含金量如何,先把聲勢造起來!

至於以後如何,於頎也不是吹牛,現在的世道,他覺得任何人都說不清將來會怎麼樣。

包括他自己在內,也是一樣。

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於頎就在中樞當官了,那時候大唐如日中天,然後如何呢?

然後李隆基噶了。

後來李琩也噶了。

而汴州那邊,聽說李璘也噶了。

這些皇帝一個接一個,跟走馬燈一般的換得勤快。

你敢把身家性命交給其中一個皇帝麼?

真就學顏真卿那樣?

於頎不是貪官,也不昏聵,但是他做不到顏真卿那種程度。他佩服顏真卿,但他真的做不到對方那種。

“節帥,多虧您指點迷津啊,末將險些犯了大錯!”

樑崇義連忙對於頎行禮,心說這位文官心腸確實不壞,或者說腦子比較好使。

現在二人算是坐在一條船上的苦命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看於頎現在的態度,樑崇義的心終於放下了。

……

樑崇義的心雖然放下了,但李璬的心卻是高高懸著的。

這天外面秋雨中夾雜著寒霜,襄陽城皇宮紫宸殿內的氣氛異常緊張。

李璬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掃過大殿內衆多臣子的面孔,眼神中透著不耐。

他有點理解當年自己的父親李隆基爲什麼要斂財了。

實在是這個朝廷如果沒有錢,那是一天也玩不轉。

不當皇帝就不必操心這些事情,一旦當了皇帝,錢從哪裡來,下一頓還有沒有著落,就是個性命攸關的大問題。

李璬隱約感覺,就算當年李隆基不揮霍無度,不大張旗鼓的賞賜,不作妖亂搞,似乎也無法阻止國家缺錢的趨勢,不過是多延緩幾年罷了。

事實上,早在開元中期的時候,李林甫就已經在小幅度的進行“精兵簡政”,在一些細枝末節上開源節流,而且很有效果。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效果,是相對於他調整的那一個細分項目而言的,比如說衙門裡面用的報表,如果跟上一年沒有變化,那就照舊不必更新,以此可以節約出十多萬貫的紙張費。

但這些小修小補,對於龐大的財政支出而言,就是杯水車薪了。

現在李璬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官府的機構開始變得臃腫,地方政權也設立了全國性政權纔有的那種中樞衙門,經濟上無力承擔。

很多過往長安的問題,也同樣在襄陽出現,換湯不換藥。

這個地方性的“朝廷”,不僅沒有任何新氣象,反倒是沒幾年就死氣沉沉。沾染著過往那個“盛唐”的氣息。

“盧卿家,折騰了這麼久,你究竟籌集到了多少軍費?

能不能當著衆多愛卿的面,當著朕的面說一說?

朕也很想知道,你就不要推辭了吧。”

李璬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憊的問道。聲音雖然柔和,但卻帶著不可置疑!

“三,三……”

盧杞就說了個“三”字,似乎就卡頓住了。

三百萬?也行吧,距離五百萬還差了點,省一省湊合吧。

李璬鬆了口氣,擺了擺手道:“三百萬就差不多了吧,現在民間很多非議,奏摺都飛到朕這裡了,那就將新政停下吧。”

李璬終於還是鬆口了,這段時間顏真卿每天都要遞奏摺,搞得他不勝其煩。

難道李璬不知道從商賈這邊撈錢,後遺癥很大麼?

他當然知道,但和現在荊襄朝廷所面臨的軍事壓力比起來,這些也就不算什麼了。

“回陛下,不是三百萬貫,是三,三十萬貫。”

盧杞面露難色稟告道。

聽到這話,李璬還以爲自己幻聽了,就連顏真卿也一臉驚詫的看著盧杞。

合著你在襄陽呼風喚雨,鬧騰了這麼久,搞得民怨沸騰,也就籌集了三十萬貫?

顏真卿聽族兄顏杲卿說,汴州的大商賈籌錢的時候,那都是幾萬貫幾萬貫的給啊,怎麼到盧杞這,就撈不到錢了?

“盧杞!朕的錢呢!”

李璬勃然大怒,直接將桌案上的鎮紙扔向盧杞!

他當初給了多大的權力,現在就有多暴怒!

三十萬貫,這點錢算個屁啊!

李璬想起當年李隆基辦個上元節燈會就花了三十萬貫。

他放權給盧杞,讓他“好好的”撈錢。不管旁人怎麼叫嚷,說盧杞壞話,李璬都當做沒聽見。

然後就這?

一番雞飛狗跳,盧杞居然就只搞了基哥辦一次燈會的錢?

這狗官是不是認爲他這個皇帝好欺負?

“盧相公,顏某聽聞汴州的商賈,出資辦商號的時候,動輒就是一人出資萬貫不止。

你敲骨吸髓的就籌集到三十萬貫,其他的錢,該不會是你私吞了吧?”

顏真卿不懷好意的詢問道。

他早就看盧杞不爽了,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

“是啊,錢呢?

之前麼多人在罵你撈錢絕戶,把人逼得上吊,現在錢呢?

朕的錢在哪裡?”

李璬不顧體面,從龍椅上站起來,一把揪住盧杞的衣領,雙目赤紅的質問。

那眼神好像要吃人一般,帶著無比恐怖的猙獰。

“陛下,微臣沒有拿一文錢啊。

荊襄遠不如長安富庶,再加上很多商賈聽到風聲,帶著細軟舉家逃亡。

所以微臣只弄到一些地皮,這些不能直接變現,也不能當做軍費。

微臣冤枉啊!”

盧杞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個勁的給李璬磕頭。

大殿內衆多臣子都是互相交換眼神,包括顏真卿在內,這些人也都很錯愣,無法理解。

再不該,也不能只有三十萬貫吧。這撈錢的動靜,堪比刮地三尺,錢去哪裡了呢?

沒有一個人能給出答案。

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第770章 黔之驢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459章 出山139.明天晚點更新第23章 無言以對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41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23章 無言以對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280章 亂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第83章 宰相之才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703章 父死子繼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504章 有時候身份就是一種原罪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188.第169章 逆向開車第567章 鹽之戰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481章 新造的人184.第166章 “低調”第730章 臨陣換將想衝一下月票榜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第660章 求仙問道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133.爆更通知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515章 愣子遇茍王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622章 管殺也管埋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742章 忐忑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298.第258章 羊吃人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天子(本卷完)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656章 披著龍袍的小丑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733章 政治動物的形狀第741章 裝什麼貞潔烈婦呢?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
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第770章 黔之驢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459章 出山139.明天晚點更新第23章 無言以對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41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23章 無言以對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280章 亂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第83章 宰相之才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703章 父死子繼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504章 有時候身份就是一種原罪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188.第169章 逆向開車第567章 鹽之戰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481章 新造的人184.第166章 “低調”第730章 臨陣換將想衝一下月票榜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第660章 求仙問道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133.爆更通知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515章 愣子遇茍王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622章 管殺也管埋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742章 忐忑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298.第258章 羊吃人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天子(本卷完)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656章 披著龍袍的小丑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733章 政治動物的形狀第741章 裝什麼貞潔烈婦呢?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浦城县| 拉萨市| 南京市| 东丽区| 奉贤区| 西贡区| 南丰县| 晋城| 临泉县| 搜索| 望谟县| 娄底市| 上林县| 七台河市| 通渭县| 东明县| 泾川县| 凤阳县| 竹溪县| 高陵县| 定襄县| 秭归县| 安平县| 嘉善县| 炎陵县| 子长县| 辽宁省| 韶山市| 凌云县| 柳江县| 崇阳县| 保靖县| 东方市| 丹寨县| 会理县| 香格里拉县| 长白| 徐闻县| 福泉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