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

“太子這是什麼意思呢?他是隻給本王提個醒,還是給每個弔喪的皇子,都提醒了呢?”

回到涇陽縣的府邸以後,永王李璘在書房裡一邊踱步,一邊對身旁的高尚詢問道。“弔唁”太子妃不過是個幌子,李琩這麼做的真正原因,只怕就是爲了傳遞消息!

回府以後李璘的腦子才轉過彎來,發現此事並不簡單。

他絲毫不懷疑字條上的事情是真的,但李琩爲什麼要這麼做,卻也是令人費盡思量。

“殿下,太子這麼做,不過是想禍水東引,讓諸王們先出手,他黃雀在後罷了。”

高尚將手裡的字條看了又看,總共也就十六個字,多一個也沒有!

狗×的李琩,多寫幾個字會死啊,非得做謎語人!

高尚心中將李琩罵了個半死,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位朝不保夕,地位岌岌可危的太子,其聰明才智遠在永王之上。

可是聰明又有什麼用呢?

非得是李璘這樣的廢物,才能對自己言聽計從啊。換個聰明的,可就不好操弄了!

“真的是這樣麼?可是,太子手裡無兵,甚至連幕僚都沒幾個,平日裡見幕僚,還得給聖人報備,形同蹲監牢。

李琩要黃雀在後,他配嗎?本王手裡還有些家奴可以用呢!”

李璘有些迷惑不解的詢問道。別看李琩是太子,他手裡連一個受自己控制的兵馬都沒有。守衛東宮的神策軍,全都是天子掌控的私軍!

當然了,私底下收買不算。然而太子也只是名頭大,手裡根本沒幾個私房錢,他拿什麼收買親信呢?

這也是李璘感覺困惑的地方。

要說李琩有殺天子的心,他是信的。可是李琩那點蝦米大的力量,對付基哥就是以卵擊石,他也配麼?

他圖個什麼呢?

看到李璘一臉困惑的模樣,高尚恨不得上前給他幾耳光纔好!

什麼叫李琩沒有資本,太子這個職位,本身就是最大的資本!這是大唐帝國法理上的正統繼承人!

天子駕崩的時候,太子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天子。會有無數想要混從龍之功的人,會跟在他身後,爲他保駕護航!

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高尚對李璘這個木魚腦袋已經徹底無語了。

“殿下,太子本身,就是李琩最大的資本。只要天子突然駕崩,他就手握大義,操作空間要比殿下從容得多,躲進神策軍大營就有了兵馬。

然後一步步拉攏朝臣,組建新的朝廷中樞即可。

而一般皇子想在神策軍高層裡面安插親信,何其難也!唯有兵變可以跟李琩抗衡。

李琩此舉,不就是要讓諸王先行試探麼?”

高尚痛心疾首的解釋了一番,李璘這才恍然大悟。

“對對對,本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現在要如何應對呢?難道就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嗎?”

李璘語氣急促,甚至有些急不可耐。

“過幾天,就是聖人的壽宴。

雖然請帖還未發過來,但皇子不參加聖人的壽宴,反而能證實李琩所言非虛。

若是請了諸王參加壽宴,則可以仔細觀察聖人的儀態。

只要是得了病,總有蛛絲馬跡可循,殿下到時候仔細觀摩便是。

殿下想探究這件事的影響,那就必須要先確認這件事的真僞,不然就毫無意義。”

高尚不動聲色說道。

“確實如此。”

李璘微微點頭說道。

天子到底是不是“身患絕癥”,那確實要親眼確認一下才行。不過也真如高尚所說,天子要是不請李璘這樣的皇子們赴宴,這有悖人倫太過怪異,反而是實錘了李琩的說法。

“殿下,聖人派人送來請帖,三日後在華清宮舉辦壽宴。送請帖的宦官已經離開了。”

正當李璘跟高尚商議大事的時候,書房外面有個宦官提醒了一句。

“那個老不死的果然有問題!”

李璘面露興奮之色,緊緊握拳說道!

如果不是心裡有鬼,爲什麼傳旨的宦官扔下請帖就走?這必然是擔心被諸王反過來詢問送請帖的人,怕有什麼秘密被探知。

“殿下,事關重大,奴以爲,有必要派人去一趟幽州了。相信這個消息,會改變某些節度使的想法。”

高尚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鐗。

本來他都已經跟安祿山談好了,結果這廝居然死在路上了。可是幽州那邊,難道就只有安祿山麼?

天子得了重病的消息,足以讓很多野心勃勃的人躁動起來了。畢竟,誰還不想混個從龍之功呢?

“還不急,等宴會後再說。”

李璘輕輕擺手,還是感覺高尚的主意太過激進了。

引邊軍入長安,這就跟當年董卓入洛陽一個性質。這究竟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如果有禁軍可以用,誰還會沒事去引邊軍,來幫助自己政變呢?

李璘確實不太聰明的樣子,但他當初畢竟被壽王坑過一次,多少也長了點心。

之前勾結安祿山,是因爲他知道安祿山也需要一個靠山。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李璘很明白,天子究竟還能活多久,這個變量太大了。

他不引邊軍入長安賭一把,那就永遠沒機會,而且人心和大義也不在他這邊。

而現在時移世易,天子如果得了病,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其實不必那麼激進,也可以想別的辦法呢?

李璘已經拿定了主意,他決意先在這次天子壽宴上,先觀察一番再說。

然而李璘不知道的是,和他相似的故事,此刻還在其他成年皇子身上演出。這些皇子也和李璘一樣,找來自己的親信幕僚,商議對策。

有人茫然無知,不知道要怎麼應對;

也有人比李璘想得更多,甚至已經實錘了某些關鍵的事情。

毫無意外,他們都接到了天子的請帖,三日後必須來華清宮赴宴。

基哥諸子當中,唯有太子李琩沒有接到請帖。……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這三天時間總體而言,長安城內的局勢是波瀾不驚的,但還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件事關民生的大事!

當初,朝廷提出“交子借貸”,爲貧困的自耕農提供啓動資金。農戶們用這筆錢購買了農具與種糧,感念基哥恩德。朝廷體恤百姓。

然而,現在秋收了,農戶們需要按照當初簽訂契約的“官府指導價”,將自家的糧食換成交子,然後再拿著交子去還債,這樣就把整個流程走完了。

然而,如今的情況,跟當初已經是大相徑庭了。

長安交子大幅度貶值,手握糧食的自耕農甚至借了青苗貸的地主,大可以將糧食的一小部分換成交子,用來還債,剩下的留給自己用。

這等於是薅羊毛薅到官府頭上了。

於是關中各地府衙縣衙,但凡實行了“青苗法”的,都拒絕接收長安交子,而是強制要求自耕農,甚至某些大地主,按照契約完成交易,將糧食上繳以後,官府再給他們長安交子。

然後這些人再拿著交子去還債。

也就是說,你拿交子還青苗貸是可以的,但不能直接拿長安交子還,必須得有糧食交接的“文書”,才能辦這個!

平心而論,官府有自己的考量,並且理由充分。

當初借給你們交子的時候,是簽了契約書的。現在秋收了,按契約書辦事就好了,該什麼價就是什麼價,現在你們想按市價來還債,明擺著是違反了契約,你們這羣刁民是想造反麼?

可是農民和某些地主也有話說啊。

我這糧食拿到長安城裡面去賣,分分鐘就能平賬,還能多不少剩餘的。我拿來爲家裡置辦點物件,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難道不好麼?

我憑啥吃這個啞巴虧呢?

利益在眼前,契約算個屁啊!那破紙擦屁股都嫌硬!

你說契約什麼的,反正我就一句話:不聽!不聽!我就不聽!

似乎有人在暗中慫恿一樣,關中各地農民成羣結隊的在本地府衙、縣衙門前請願,日日靜坐,要求朝廷允許他們在長安市集上將糧食售賣,然後再將得來的長安交子用以償還青苗貸!

不同意的話,他們就不讓本地官府正常辦公!

這些人攔又攔不住,勸又勸不走,甚至還有很多本地的大戶,悄悄在其中推波助瀾!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很多大戶都暗中謀劃好了,只要朝廷肯開這個口子,他們就可以在長安城內低價收購拿下現在狗都不要的長安交子,再用這些交子,從自耕農那邊“高價”購買糧食,讓這些人拿著長安交子去還青苗貸。

這等於是本地大戶和農民一起薅官府的羊毛。朝廷吃了虧,大戶們當了好人,何樂不爲呢?

一時間關中各地羣情洶涌,居然還出現了農民組織起來,衝擊縣衙的咄咄怪事。

在華清宮的基哥,聽說了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情以後,破口大罵那些鬧事的農民忘恩負義,不識擡舉!可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到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除了派兵鎮壓以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的好方法了。

畢竟這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幾十貫在權貴眼裡就是一頓飯錢,可是在農民眼中,這些錢可以是幾年的花銷。

官府說不要就不要啊?

平時很“講理”的百姓,現在突然“不講理”起來了,明明是他們不守契約嘛!

基哥心中充滿了煩躁,壽宴又在眼前,他根本就無心政務,於是就將這個包袱拋給右相李林甫了!

現在基哥的日子是過一天就算一天,他壓根就不想花心思去處理這些煩心事。那些刁民們不守契約,他們還有道理了?

基哥給李林甫下了死命令:今年秋收,一定不能出亂子,不管是用什麼辦法!若是出了亂子,到時候你這右相也別幹了!

李林甫得到消息以後,也是一臉懵逼。

這“青苗法”剛剛出臺的時候,確實反響極好。農民們拿著低息貸款,在各地官府的監督與協調下,購買農具、種糧等必需品。此舉讓關中地區的經濟更加繁榮了。

有錢,就能拉動消費。有了消費,就能製造繁榮。

這個道理李林甫明白,但他不明白的是,長安交子貶值太快了!快到政策已經跟不上變化!

當初的政策蜜糖,如今反過來成爲了政策砒霜。得了便宜的農民們,現在要他們吃虧履行契約,結果這些人徹底不幹了!

無奈之下,李林甫只得將戶部交子司的司曹劉晏叫來商議對策。

“如今羣情洶涌,本相亦是束手無策,敢問劉司曹有何良策呢?

太府尹楊慎矜是指望不上了,本相對你寄予厚望。”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某個小書房內,李林甫笑瞇瞇的看著劉晏詢問道,親自給對方煮茶。讓劉晏一臉受寵若驚。

“右相,以卑職之見,毀約後患無窮,此風斷不可長。這個口子一旦開了,我們面對的就不是那些自耕農了,而是大量投機取巧的地主豪強。”

劉晏接過李林甫遞過來的茶杯,小心翼翼的回覆道。

“你說的情況本相何嘗不知,只是,計將安出?”

李林甫目光灼灼的看著劉晏詢問道。

“右相,可以讓百姓在長安售賣糧秣。但是,官府這邊只收河西交子,不收長安交子。當初簽訂契約的時候,也沒說必須要用什麼交子還債,對吧?

借多少錢,還多少錢,這是天經地義之事。朝廷體恤百姓,百姓也要知道朝廷的困難纔是。”

劉晏小聲建議道。

李林甫微微點頭,隨即他想到了一件事,反問劉晏道:“朝廷爲何不收回河西交子的發行權?將河西交子印好,送到涼州發行,也不礙事啊。”

“右相,這件事要是辦了,河西交子必然大幅度貶值。到時候與西域胡商交易的時候,我們就會勢弱。而河西交子一旦變成了下一個長安交子,河西邊軍譁變怎麼辦?

交子不互通,實爲燒林斷火也!有了阻隔,一地亂了,不至於全國都亂,卑職以爲留著河西交子的獨立性是必要的。

卑職近期也是在尋思交子革新之策,待構思完備後,再報與右相。先暫用河西交子,以解燃眉之急。

長安交子名聲日壞,將其廢除,換上新交子,恐怕已經不可避免。”

劉晏儘量用比較委婉的措辭,向李林甫描述自己的辦法。

他的辦法說簡單也簡單,就是用現在長安市面上比較保值的河西交子,來當官方貨幣替代物,允許農民們在長安市集上賣糧食,但必須上繳河西交子。

或者就按朝廷的辦法,採用“內部消化”的辦法,用糧食平賬。

怎麼選都只有這兩條路。

要是朝廷已經給了辦法,到時候還有人想薅羊毛佔便宜,那就是妥妥的刁民,可別怪神策軍鐵拳打得肉疼了!

“嗯,此法或可一試。新的長安交子要如何,伱真的想好了麼?換湯不換藥是沒有用的。聖人怪罪下來,你我都要倒大黴。”

李林甫無奈嘆了口氣,忍不住提醒劉晏說道。

現在出問題的又何止是長安交子啊!

交子的劇烈貶值,本質上還是財富被朝廷瘋狂的榨取掠奪。若是不改制,新的“長安交子”,還是會走老路的!到時候損害的是朝廷的制度威嚴!

“請右相放心,卑職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一定不會讓右相失望的。”

劉晏信心滿滿的叉手行禮道。

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774章 帥旗永不倒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41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魔鬼藏在細節裡面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466章 沙場之上用生命上課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740章 小人長慼慼第515章 愣子遇茍王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401章 禁咒魔法師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474章 名將的輓歌(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662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93章 官場潛規則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00章 一莫要做,二莫要休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179.第162章 三年之期已到287.情況穩定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551章 以身入局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770章 黔之驢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459章 出山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58章 逼宮!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643章 boss直聘第773章 你猜呀
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774章 帥旗永不倒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41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魔鬼藏在細節裡面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466章 沙場之上用生命上課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740章 小人長慼慼第515章 愣子遇茍王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401章 禁咒魔法師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474章 名將的輓歌(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662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93章 官場潛規則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00章 一莫要做,二莫要休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179.第162章 三年之期已到287.情況穩定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551章 以身入局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770章 黔之驢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459章 出山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58章 逼宮!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643章 boss直聘第773章 你猜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通州市| 德昌县| 金秀| 宝坻区| 台中市| 治多县| 湖州市| 平度市| 章丘市| 微山县| 库车县| 古蔺县| 通江县| 宁强县| 滦南县| 榆社县| 永昌县| 吴忠市| 武城县| 隆德县| 监利县| 兴宁市| 德江县| 鄯善县| 理塘县| 双峰县| 汶上县| 商丘市| 邛崃市| 高要市| 准格尔旗| 涪陵区| 福泉市| 安塞县| 白朗县| 绥中县| 招远市| 和顺县| 朝阳市|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