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知運瞧著遠處吐蕃軍嚴整的軍容,帶著幾分擔憂的看著裴旻道:“吐蕃重騎兵可不容小覷!中軍皆是步卒,當真能撐得住重騎兵的突擊?”
吐蕃重騎兵遠近聞名,唐朝除了唐初李世民時期擁有大規(guī)模的重騎兵之外,極少配備這種奢侈的騎兵隊了。
但是重騎兵這一兵種在吐蕃手上卻發(fā)揚光大,吐蕃擁有優(yōu)秀的戰(zhàn)馬資源,高原上的鐵礦資源也極其豐富,擁有製造重騎兵的先決條件。
他們的重騎兵集合了東方具裝甲騎以及西方重裝甲騎兵的特點,形成了吐蕃特有的重騎兵,全身覆蓋鐵甲,不論兵卒還是戰(zhàn)馬都武裝到頭腳,只留下眼睛視物,格外兇悍,可謂遠近聞名。
裴旻慎重道:“就算有,至多也不過三千之數(shù)。我有兩千陌刀軍,又何懼他們的重騎兵?郭公放心便是,此番定讓吐蕃討不得好。”
郭知運點了點頭,卻也沒說什麼,心中的擔憂不減。
陌刀軍確實是大唐利器,但是除了唐初李靖,還沒有幾人真能發(fā)揮陌刀的威力,對付一般騎兵陌刀或許尚可,真要對付吐蕃重騎兵,未必扛得住。
不過事到如今,他也沒有什麼好的法子。以裴旻中軍的實力,就算擋不住重騎,也足以將之消耗乾淨,能夠堅持到他與李翼德打破僵局,只不過多折損些兵馬而已。
作爲軍中宿將,對於生死,郭知運早已看淡了。
裴旻瞇著眼,手搭涼棚擋著側(cè)面刮來的風雪,向前望去,視線之內(nèi),吐蕃前軍重騎兵已經(jīng)拿著滕盾開始做衝刺的準備了。
他也跟著下達了命令:“傳令給李嗣業(yè),就說今日一戰(zhàn),關(guān)鍵就看他們的了!”頓了頓又道:“告訴他,養(yǎng)兵千日,就用在這一時,讓他好好表現(xiàn),配合江嶽的強弩手出擊!”
咚咚咚!
隨著沉悶密集的戰(zhàn)鼓聲急促地響起,陣頭數(shù)以百計的旌旗搖動起來。
江嶽率領(lǐng)的強弩手,李嗣業(yè)率領(lǐng)的陌刀兵同時出陣而去。
強弩手呈現(xiàn)方形陣勢,陌刀兵分作左右兩隊,護衛(wèi)在強弩手的左右側(cè)。
速度漸漸提升起來的吐蕃重騎兵踏進了強弩的射程,唐軍強弩的優(yōu)勢威力在這個距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射馬,不射人,放箭!”
面對吐蕃重騎兵,江嶽表現(xiàn)的很理智冷靜。
吐蕃重騎手外套堅甲內(nèi)著鎖子鎧,手中還有滕盾護著要害,即便弩箭再如何厲害,傷人亦是有限。射馬卻不一樣,只要射倒一匹馬,將會造成連鎖反應,嚴重影響後面的騎兵速度。至於馬上的騎手,根本逃不開戰(zhàn)馬的踐踏,會給自己人踩成肉泥。
第一波弩箭傾瀉而出,密密麻麻的弩矢破空而過,首當其衝的第一排重騎兵無一僥倖,先後栽倒在了地上,將馬背上的騎手甩飛出去丈餘遠。
後面技術(shù)出色的騎手,在第一時間超控戰(zhàn)馬避讓開來。個別反應不及時的,直接撞了上去栽倒於地。
不管是否避讓開的重騎兵,毫無例外都會爲之影響自身的速度,發(fā)揮不出十成的力量。
江嶽用的是三段連射戰(zhàn)術(shù),強大的壓制力,直接在兩軍尚未接觸的時候,已然給吐蕃造成了五百以上的傷亡,陣容零散近乎崩潰!
悉末朗心頭滴血,重騎兵的造價極高,他是升任了元帥,才得以配備兩千五百的重騎兵,如今還是第一次調(diào)用他們衝陣,卻不想一人未殺,已經(jīng)摺損了五百。
心疼之下,卻也無可奈何。這唐軍的強弩優(yōu)勢,他們望塵莫及。
即便他們花費無數(shù)心思也無法從唐人手上取得伏遠弩、擘張弩的設計圖紙。
現(xiàn)在惟有迅速接近唐軍,纔有扳回的機會!強弩手一但近戰(zhàn),將無用武之地!
無需他下令指揮,前軍萬夫長術(shù)刺已經(jīng)下了繼續(xù)衝鋒的命令。
重騎兵顯然訓練有素,在奔襲中漸漸有恢復了建制,繼續(xù)發(fā)動著衝刺。
這個時候陌刀軍已經(jīng)跟強弩手形成了對換,兩千陌刀手組成了人牆擋在了重騎兵的面前。
“佈陣!”
李嗣業(yè)一聲喝令!
陌刀手面對吐蕃重騎兵的威勢竟然毫不爲所動,肩並著肩腳頂著腳,將手中的陌刀長長地伸出,形成如同刺蝟一般的防線,渾身都是刺,讓人無處下口。
騎兵號稱古代的裝甲坦克,有著野戰(zhàn)王者的美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騎兵等於無敵。
歷史上以步克騎的戰(zhàn)例不在少數(shù)。
只因騎兵也存在著致命硬傷,只要能夠消去騎兵可怕的衝擊力,騎兵未必就比步卒更加實用。
這裡也涉及到一個前提。
需要有步卒能夠抵達騎兵那潮水海嘯一般的衝擊力。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但如果這點做不到,一切都是空話屁話。
面對騎兵的衝擊,列陣的步卒不能有半點膽怯之心。
要有不動如山的意志,要有死也不能移動腳步的決心,要將自己視爲血肉長城,敢用生命捍衛(wèi)防線的勇氣。只有如此,才能憑藉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下騎兵如同海嘯一般的力量。
否則以步卒硬抗騎兵,只有陣型撕裂一個下場。
神策陌刀營只是成立一年的新軍,依照道理而言是很難擁有如此膽氣意志的。
不過凡事皆有萬一,陌刀營的統(tǒng)帥是李嗣業(yè)。
將是軍中膽!
將帥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兵卒的表現(xiàn)。
兩千陌刀營組成了刺蝟一樣的方陣,而李嗣業(yè)獨自一人位於兩千人的面前,就如一座山一道嶺一樣立在那裡,將前面的騎兵視爲土雞瓦犬。
爲將如此,兵卒又有何可懼!
最關(guān)鍵的時刻來臨!
短兵血戰(zhàn)的時刻終於到來。
在中軍的裴旻目光一動不動的看著戰(zhàn)場,只覺得心臟都要“噗通,噗通!”的跳出了口腔!
儘管吐蕃重騎兵的速度衝擊力讓強弩兵干涉了,儘管他相信李嗣業(yè),相信歷史上那個勇力絕倫的神通大將。相信詩聖杜甫詩句中的“奇兵不在衆(zhòng),萬馬救中原……孤雲(yún)隨殺氣,飛鳥避轅門”的無雙陌刀將!
可真到這步騎即將撞在一起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