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薛訥掛帥 說話藝術

多年未經歷戰事,老一輩的宿將一個個都以病故,如今滿朝文武,論及軍事水平,無一人能與郭元振相比。

何況郭元振與吐蕃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吐蕃軍神論欽陵都死在他的離間計之下,也無人有資格與他論吐蕃軍事。

儘管裴旻在這之前,已經安排下去,李隆基還是下達了一模一樣的旨意。

薛訥的名聲在外,而且軍中資歷最老,雖是白身,但關鍵時刻,充當三軍統帥是綽綽有餘的。李隆基也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召見薛訥的旨意。

打仗並非安排統帥擬定方案就可以了,還要調集兵卒,招募勞役,整備糧草。

唐朝這個機構,在李隆基合理的調派下,運轉的極爲神速:吏部負責調派官員,戶部負責招募運送糧草的役夫,兵部整備戰馬兵器,工部負責強弓勁弩,刑部負責督戰隊,六部的六個部門完全運轉。

一個個任命由李隆基與各位宰相擬定之後,頒佈下去。

這是新皇執掌大權以來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沒有一人敢在這個時候敷衍了事。

六部齊心,效率神速。

薛訥接旨來到太極大殿時,偌大的殿堂只有幾位議事的宰相了。其他人都分配到了任務,授命而去。

“草民薛訥,拜見陛下!”薛訥鬚髮花白,但人卻紅光滿面,精神抖擻,聲音有若洪鐘一般。

李隆基大笑道:“將軍別來無恙,周有姜太公,蜀漢有黃漢升,我大唐卻有薛慎言,將軍能戰否!”

薛訥毫不猶豫的道:“上山擒虎,下水縛蛟,當然能戰!”

李隆基頷首肅然道:“好,薛將軍,朕令你以白衣攝左驍衛大將軍,隴右防禦大使,率我大唐虎賁迎擊入侵賊寇……”

“臣,遵旨!”薛訥給貶爲白衣,蟄伏大半年,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眼中閃著無盡戰意。

李隆基道:“此次領兵,將軍,有什麼要求?”

薛訥抱拳道:“回陛下,路上高公公以跟末將說了情況,臣與郭相的意見一致,皆認爲吐蕃此來,以試探我大唐實力爲主,並沒有真正決定放開手腳與我們一戰。若吐蕃得勝,他們後續大軍將會源源而至,侵吞我大唐疆域。若敗,則固守青海湖另謀他圖。想要逼退吐蕃大軍並不難,可臣認爲逼退算不得勝。吐蕃囂張跋扈,侵我疆域,不大破敵軍,如何彰顯我大唐威嚴?”

薛訥的話說道李隆基的心坎裡去了,這是他執掌大權的第一仗。他甚至有效仿昔年魏明帝曹睿昔年事蹟,親自出徵,以振軍心,厲聲道:“薛將軍之言,深合朕意。朕要的是大勝,而不是退敵。”

薛訥道:“洮州相對貧瘠,地理位置與吐蕃有利。他們早有謀取之心,對於此地,他們不會過於掠奪,以免以後不好控制。我們得到的消息太晚,想要救援洮州已來不及。臣以爲可以暫且放下洮州,拉長吐蕃大軍戰線。誘使他們進入我軍腹地,戰而勝之。”

李隆基並不是很懂軍事上的東西,聽得似懂非懂,但見郭元振、姚崇等人並無異議,也知薛訥分析的卻有道理,道:“破敵一事,朕全權委託將軍,一切自由將軍定奪。”

薛訥續道:“若渭源軍馬場退的及時,沒有給吐蕃撈的足夠利益,蘭州便是他們唯一的目標,蘭州的壓力會成倍上升。故而蘭州是否守得住,是此戰能否大勝的決定因素。只是蘭州軍馬疏於戰陣練習,若無智勇良將堅守,恐怕難以承受壓力。唯一慶幸的是御史中丞裴旻亦在城中,臣舉薦裴旻全權負責蘭州軍事,以確保蘭州不失。”

李隆基皺眉道:“裴卿,能擔此重任?”他知道裴旻文武雙全,再處理事情上很有一手,卻不知裴旻通曉軍事。蘭州的重要關乎全局,讓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總攬軍事,他實在放心不下。

郭元振笑道:“陛下大可放心,裴中丞于軍事一道,很有天分,論及戰略遠見,老臣尚有些自愧不如。”

薛訥也道:“中丞與我學習兵事,接受能力極強,聞一知二。舉賢不避親,臣覺得他足以當此重任。”

李隆基正待說話。

姚崇突道:“中丞終究年少,臣擔心他經驗不足,如昔年趙括事故……”

他此話一出口,李隆基神色也略顯猶豫。

郭元振毫不留情面的道:“姚相多慮了,若說蘭州將官有善戰將士,倒也無妨。皆無上陣經驗,彼此有何區別?至少中丞的幹略,我等知曉,而蘭州將官一無所知。”

他這話說得大有針鋒相對之意,姚崇是開元名相不假,然他自身的權力慾望極強。執掌宰相權柄之後,意欲將廟堂之事,一言而決,對於先天政變的從龍功臣極爲排斥,魏知古、張說兩位宰相已經先後因他而給擠出廟堂。對於姚崇,郭元振戒心十足。

姚崇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便在這時,洮州的軍情,終於傳來。

吐蕃十萬大軍入寇,他們兵分三路,一路攻佔洮州,一路奔馳往蘭州,一路殺向渭源。三支軍隊同時進兵,行軍速度極快。

“豈有此理!”李隆基即便不通軍事,也能看出所以然來。這貿然分兵,本是用兵大忌。但吐蕃就這麼分兵了,可見吐蕃大軍壓根就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將隴右一地,視爲了自己的後花園。

薛訥、郭元振卻互看一眼,眼中皆看出了彼此的慶幸,虧得有裴旻的當機立斷,不然以吐蕃騎兵的進兵速度,渭源軍馬場必受劫掠無疑。

李隆基也想到了這點,毫不猶豫的道:“著令御史中丞裴旻兼任隴右防禦副使,知蘭州刺史,暫領蘭州軍政,抵禦吐蕃大軍。”

“謝陛下!”薛訥揚聲道:“末將比不負陛下期望,不破吐蕃,誓不回朝。”

**********

裴旻一行百餘騎,從早上一直奔行至凌晨,方纔抵達蘭州治邑金城。

對於蘭州,裴旻是早有耳聞,從小時候的蘭州拉麪到後來的蘭州燒餅,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他們那個時代就沒有不知道蘭州的人。

不過現實中,裴旻還是第一次來到蘭州。

在朦朧的月色下,金城就如一個巨大的野獸屹立在山脈之間,金城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因爲羣山環抱,固若金湯,因此取“金城湯池”的典故,命名爲金城。

見金城上下寂靜,城頭依稀閃過守兵巡邏的聲音,全無征戰之象,裴旻知吐蕃大軍未到,心下喜慰。來到城下,報上名姓,要求入城。

巡邏守兵做不得主,負責城防的將官也不敢冒險,一時間磨磨唧唧,竟不給他開門。

等了半個時辰,將官分別找了兵曹參軍、戶曹參軍、司功曹參軍、府胄曹參軍最後還找到了長史、司馬那裡,上上下下管事的找了一個遍,他們一通合計,方纔開打城門將裴旻迎入城中。

“長史魯鈺、司馬謝靜、兵曹參軍楊雲、戶曹參軍範晨、司功曹參軍袁旭、府胄曹參軍齊瑞見過裴中丞……”蘭州金城裡的管事官員幾乎都齊備了。

一般而言,州府最高的長官是刺史,但在唐朝大多刺史是親王遙領的,他們並不在任上。州府真正地位最高的是長史、司馬,他們也給稱爲“上佐”,唐律規定:凡刺史缺員或爲親王兼領時,上佐可代行州事。然而上佐並無具體職任,不親實務。州府真正的實權掌握在諸曹參軍手上,他們分掌州府的軍政、財政、刑法、農田以及戶糧諸事務。

雖等了半個時辰,但職官權官意外都到齊了。

裴旻看著他們,正想讓他們依照指示,做好一切迎敵準備,轉念一思,又覺得不可。要是面前的這些是懂得隨機應變的明白人,一切都好說話。從他枯等一個小時的經歷來看,這些人很明顯屬於那種不懂得變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知乾死事的官員。

現在吐蕃入侵的消息還沒有傳達,自己又無權命令他們,他們沒有義務聽自己的安排。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們拒不聽命,裴旻也毫無辦法。可事情卻又等不得……

先前在外邊等候的時候,裴旻特地藉著火光夜色,端詳金城,發現如今的金城,早已不是什麼金城湯池。隨著疆域的廣闊,絲綢之路的開啓,金城從軍事要衝演變成了經濟走廊,成爲連接西域關中的必經通道。這城池的性質改變,管理的制度也隨即而改。蘭州金城已經給打造成了商業都市,防守什麼的早已忽視,不負金湯之固。必需準備充分,才能抵禦吐蕃大軍。

心念電轉,裴旻將身上的那張吐蕃密信,遞給了衆人,道:“我以得消息,吐蕃出兵洮州,不日即來金城,需好好準備纔是。”

幾人都看不懂吐蕃文,面面相覷不知應該信不信。

裴旻耐著性子道:“不管是真是假,至少做些必要的準備,不然金城落陷,禍及家人,問罪少不了,成爲大唐的罪人,遺臭萬年,豈不愧對列祖列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

說話是一門藝術,聰明的人面對不同的人,會說不同的話。

第二十六章 風中凌亂的疾行將軍第五十一章 剝絲抽繭(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二十三章 仁慈,那是聖人的事情第五十九章 算無遺漏第三十三章 憋屈的僕固懷恩第七十八章 所謂的真愛第三十二章 陰謀籠罩(二合一)第五十三章 死鬥怪獸第十八章 入甕 截糧第五十三章 等候與不屑一顧第十章 惡意挑事第四十三章 很快就不是了第六章 尷尬與意外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三十九章 幾頭小貓第二十一章 立竿見影的效果第四十章 真心實意第三十二章 終於回來了第五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二章 賀虛之的驚訝第三十四章 剋星第十五章 以一敵二 順豐鏢局第五十八章 邊塞風骨 開創時代第九十四章 假意真做第七十二章 一起湊個熱鬧第九十二章 不好的感覺第四十六章 一無名小卒(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三十章 英雄之後 賜名忠嗣第二十五章 打狗靠主人第十五章 以一敵二 順豐鏢局第五十六章 太子、忠王如何?第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三章 小小的希望第三十一章 科考(下)第二章 病榻上的穿越者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十六章 容不得忍不得第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疲兵策 殺手鐗第四十五章 勸諫 答應第七章 薛訥掛帥 說話藝術第六十章 偶遇公孫幽第六十一章 縱虎歸山 暗中下套第六十九章 公主,您真是天才!第六十一章 讓你如意的事,我通常不做第八章 無心出奇謀第五十章 始知天上有將軍第五十九章 取死有道第三章 百姓送別第六章 隆重迎接 彈劾第五十九章 王忠嗣歸來第五章 不會降龍十八掌的喬峰第二十四章 兵圍碎葉城 無人是對手第四十四章 搞事的李亨第六十六章 天雷是怎麼召喚出來的第二十一章 “小叔寶”五爺李五義第七十章 河東裴家 先人遺物第十二章 一劍成兩聖第二十章 避諱 親嘴兒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十章 垂拱而治第十九章 封禪之議(二合一)第十八章 辛巴與小黃第十六章 洮硯第二十六章 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第五章 栽贓陷害第四十二章 腹有劍第七十四章 功成身退第五十四章 嬌陳有喜 八月之約第十一章 甘峻山聚會第八十七章 顛倒是非第二十二章 不算是賣國吧?第二十八章 大方的鮮于仲通第二十四章 三杯草聖傳第一章 可是覺得我大唐無人?第五十二章 莫名受傷第七十九章 兩個要求第三十一章 人生如戲 全靠演技(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四十八章 冰封期至第四十二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十三章 書法亞聖的啓蒙之師第三章 裴老虎來了第三十七章 攻守兼資第二十二章 上門挑戰第六十五章 精疲力竭第十一章 恩威並施 治理洮州第二十二章 高義 糾結第十三章 面子,學不來的第四十九章 扭著屁股的李隆基第二十六章 自殺式出擊第四十一章 十面埋伏大陣第四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二十一章 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三十三章 如兄如父
第二十六章 風中凌亂的疾行將軍第五十一章 剝絲抽繭(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二十三章 仁慈,那是聖人的事情第五十九章 算無遺漏第三十三章 憋屈的僕固懷恩第七十八章 所謂的真愛第三十二章 陰謀籠罩(二合一)第五十三章 死鬥怪獸第十八章 入甕 截糧第五十三章 等候與不屑一顧第十章 惡意挑事第四十三章 很快就不是了第六章 尷尬與意外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三十九章 幾頭小貓第二十一章 立竿見影的效果第四十章 真心實意第三十二章 終於回來了第五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二章 賀虛之的驚訝第三十四章 剋星第十五章 以一敵二 順豐鏢局第五十八章 邊塞風骨 開創時代第九十四章 假意真做第七十二章 一起湊個熱鬧第九十二章 不好的感覺第四十六章 一無名小卒(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三十章 英雄之後 賜名忠嗣第二十五章 打狗靠主人第十五章 以一敵二 順豐鏢局第五十六章 太子、忠王如何?第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三章 小小的希望第三十一章 科考(下)第二章 病榻上的穿越者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十六章 容不得忍不得第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疲兵策 殺手鐗第四十五章 勸諫 答應第七章 薛訥掛帥 說話藝術第六十章 偶遇公孫幽第六十一章 縱虎歸山 暗中下套第六十九章 公主,您真是天才!第六十一章 讓你如意的事,我通常不做第八章 無心出奇謀第五十章 始知天上有將軍第五十九章 取死有道第三章 百姓送別第六章 隆重迎接 彈劾第五十九章 王忠嗣歸來第五章 不會降龍十八掌的喬峰第二十四章 兵圍碎葉城 無人是對手第四十四章 搞事的李亨第六十六章 天雷是怎麼召喚出來的第二十一章 “小叔寶”五爺李五義第七十章 河東裴家 先人遺物第十二章 一劍成兩聖第二十章 避諱 親嘴兒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十章 垂拱而治第十九章 封禪之議(二合一)第十八章 辛巴與小黃第十六章 洮硯第二十六章 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第五章 栽贓陷害第四十二章 腹有劍第七十四章 功成身退第五十四章 嬌陳有喜 八月之約第十一章 甘峻山聚會第八十七章 顛倒是非第二十二章 不算是賣國吧?第二十八章 大方的鮮于仲通第二十四章 三杯草聖傳第一章 可是覺得我大唐無人?第五十二章 莫名受傷第七十九章 兩個要求第三十一章 人生如戲 全靠演技(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地位帶來的改變(二合一)第四十八章 冰封期至第四十二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十三章 書法亞聖的啓蒙之師第三章 裴老虎來了第三十七章 攻守兼資第二十二章 上門挑戰第六十五章 精疲力竭第十一章 恩威並施 治理洮州第二十二章 高義 糾結第十三章 面子,學不來的第四十九章 扭著屁股的李隆基第二十六章 自殺式出擊第四十一章 十面埋伏大陣第四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二十一章 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三十三章 如兄如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甘孜县| 克拉玛依市| 沈丘县| 惠州市| 九龙城区| 修水县| 汝州市| 毕节市| 慈利县| 株洲县| 贵溪市| 锡林郭勒盟| 吉安县| 浦江县| 阜南县| 靖宇县| 漾濞| 呈贡县| 开封市| 乌兰浩特市| 加查县| 临朐县| 扎鲁特旗| 韩城市| 北安市| 洛阳市| 新营市| 台中县| 绥化市| 马尔康县| 会泽县| 乾安县| 渭南市| 屏山县| 石景山区| 滦南县| 丰县| 陇西县| 天气|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