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全書完)

長安李府!

李林甫也得到了封賞,而且封賞厚重,正三品御史大夫,監(jiān)察機構(gòu)最高長官。不只是如此,他的兒子李岫、李崿也得到了極高的賞賜。

李岫進入了戶部爲戶部郎中,李崿進入了工部將作監(jiān),擔任甄官,可謂恩寵之極。

李林甫左手拿著一壺酒,右手拿著一個酒杯,獨自一人自斟自飲,一路來到後院,漫步於後院池塘附近,帶著幾分留戀的看著這一草一木,最終化作一聲長嘆,大灌了口酒,道:“裴帥,不饒你動手了。”言罷縱身跳下了池塘。

李林甫醉酒淹死自家池塘的事情傳到裴旻耳中。

裴旻也忍不住的一聲長嘆,有些複雜,有些難受,高聲對王維道:“替我修書一封,表彰林甫之功績,贈封他爲涼州大都督。”

他說著回到了府上,將自己手中關(guān)於李林甫不爲人知的一些事情一併燒了。

所有的事,都隨著他的死,煙消雲(yún)散。

唐王朝經(jīng)過連翻征戰(zhàn),打下了華夏王朝有史以來最大的疆域,也到了塵埃落定,發(fā)展休養(yǎng)的時候。

亂後必有大治!

這話並不虛假。

經(jīng)過安祿山的肆虐,天下民心思定。

裴旻暫息兵戈,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民生,正對了天下百姓心中所想。

各種發(fā)展政策改善民生的制度頒佈下去,皆得到了地方豪紳與百姓的支持,效果卓然。

廣德五年。

經(jīng)過五年的發(fā)展,唐王朝有了全新的氣象,全新的風貌。

國家財政收入穩(wěn)定,裴旻甚至還清了從哥舒翰那裡借來的巨資。

境內(nèi)的商業(yè)十分發(fā)達,對外貿(mào)易不斷增長,復辟的波斯、阿拉伯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yún)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這是杜甫的詩句,現(xiàn)在的唐王朝已經(jīng)重現(xiàn)此景。

尚書省政事堂。

政事堂原本是在中書省的,但是裴旻爲了方便,將政事堂搬到了尚書省。

政事堂會議理所當然的在尚書省舉行了。

“裴相!好消息,渤海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渤海王大欽茂的弟弟大元義與大臣畢君柔暗謀,發(fā)動了兵變,處死了渤海王大欽茂,打算請立大門藝爲渤海王,使者正在前來的路上。”

說話的是李泌,這位裴旻所器重的三傑之一,經(jīng)過五年來的磨練,越發(fā)的成熟穩(wěn)重,表現(xiàn)出來的才智也滿朝文武敬服。

李泌話音一落,政事堂一片歡呼。

“太好了!”

諸多宰相大佬都臉帶喜色。

已經(jīng)晉升爲宰輔的顏杲卿,激動的說道:“兵不血刃,兵不血刃啊!裴相,經(jīng)濟制裁,果然有用。渤海國,歸我大唐矣。”

裴旻也露出了幾分自得,經(jīng)濟制裁是後世國與國之間,相互掣肘最常用的手段。但在古代,卻不多見。

早在五年前,東北渤海王大武藝趁著奚族、契丹爲郭子儀打殘之後,收編了兩族殘部,實力大漲。

渤海國向來與唐王朝交惡,張守珪養(yǎng)寇自重,十年彼此征伐,雙方仇恨累計難消,邊境多有摩擦。

不過因爲負責東北方面的是郭子儀,渤海國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那個時候,裴旻不願爲了一個小小的渤海國勞師動衆(zhòng),尤其是渤海國多山多林,大軍無法展開,但是渤海國的存在截斷了新羅與唐朝的商道,又不能不管。

經(jīng)過深思熟慮,裴旻提出了經(jīng)濟制裁這一方法,派使者與渤海國止戰(zhàn)說和。

大武藝也懼唐王朝的力量,雙方達成一致。

渤海國境內(nèi)多山,盛產(chǎn)藥材、木材,裴旻讓商人無限收購渤海國的藥材、木材,令得渤海國國民瘋狂的投入藥材、木材行業(yè)。

渤海國經(jīng)濟之盛,遠超以往。

國內(nèi)百姓富足,過上了奢靡的生活。

裴旻見時機已到,找個藉口對渤海國展開經(jīng)濟制裁,停止收購渤海國藥材、木材。

適時渤海國七成國民從事藥材、木材生意,只是一個月繁華的經(jīng)濟崩塌。

大武藝盛怒之下,起兵攻打遼東。

只是渤海國原是漁獵民族,百姓善戰(zhàn),軍事力量不俗,現(xiàn)今因爲從事藥材木材生意,漁獵老本行早已荒廢。

他們對上的正是換防的李光弼。

不過李光弼還不知道情況,僅僅是遼東的守將郝廷玉,他直接以麾下的五千勁卒主動出擊,在渤海軍還未進入大唐境內(nèi)的時候,便將來犯的五萬渤海兵打的潰不成軍,逃回了山林去了,氣得想大幹一場的李光弼是牙癢癢的。

渤海國經(jīng)濟崩潰,又逢大敗,境內(nèi)百姓怨聲載道,反叛四起。

最終大武藝爲大臣所殺,派人來請大門藝回國。

大門藝是大武藝的弟弟,是第一代渤海國王大祚榮之子,大武藝同母弟。唐中宗初年,大門藝入唐,留侍宿衛(wèi)。

開元初年返回渤海,在唐朝生活期間,大門藝受到唐文化薰染、哺育,已經(jīng)將自己視爲一個唐人了。

大祚榮死後,原本意圖將渤海國一分爲二,分別賜予大武藝、大門藝。

但是大武藝不服,強行侵佔了大門藝的領(lǐng)地,還派人刺殺大門藝。

大門藝本就不想當山大王,索性逃回唐朝,還是唐朝的州刺史。

這大門藝回國擔任渤海王,無異於將渤海一國拱手相讓了。

當然這一切少不了李泌的暗中操作。

政事堂會議結(jié)束,裴旻笑道:“諸公,某這裡說一件私事,梨園即將重新開張,屆時別忘了捧場!”

對於梨園,裴旻也有著別樣的感情。

李隆基如果不是一個皇帝,必然是跟李龜年一樣善歌善舞的音樂家。

昔年叛軍攻入長安城,大部分梨園子弟爲安祿山擄掠至洛陽,雷海青、張野狐等人不願意給安祿山表演祝賀給處死了。

李龜年、李鶴年、李彭年三兄弟與謝阿蠻僥倖逃過一劫。

李家三兄弟去了江南,謝阿蠻去了涼州。

經(jīng)過年餘發(fā)展,大唐國力恢復。

裴旻每每念及青羽樓,便有重開梨園的念頭,梨園是李隆基精心開辦的,就此消失,實在可惜。最終付以行動,派人找回了李家三兄弟與謝阿蠻等梨園舊屬,繼續(xù)以樂營將的身份管理梨園。

經(jīng)過大半年籌備,梨園正式開張。

與昔日的梨園不同,昔日梨園是圍繞李隆基這個皇帝爲主的機構(gòu),達官貴胄辦喜事請梨園過府,需出重金得纔可,存在於上流社會。

裴旻並沒有這麼幹,梨園不同於太常寺的禮樂,是弘揚俗樂的機構(gòu)。

俗樂走的就是流行的路線,大家一起衆(zhòng)樂樂纔是俗樂存在的意義。

故而裴旻將梨園改造成了類似於青羽樓一樣的存在,對外公開演出。

當天夜裡,梨園上下雲(yún)集了萬千遊客。

達官貴胄,文人墨客,數(shù)不勝數(shù)。

裴旻也領(lǐng)著一家人來捧場觀看錶演。

巨大的舞臺分爲好多席位,裴旻理所當然的包下了整個最靠近舞臺的獨立雅間。

李龜年的歌喉一如既往的動人悅耳,謝阿蠻的凌波舞較之原來更勝一籌,似空中浮雲(yún),又似晴蜒點水。

裴母也忍不住讚歎道:“這家姑娘跳的可真好,比爲娘當年可強多了。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也不過如此。”

裴旻笑道:“母親若是喜歡,孩兒隔三差五的讓她來給您跳。現(xiàn)在梨園孩兒最大,不管是這個謝阿蠻,還是之前的李龜年都是孩兒的下屬。”

正說間,裴旻突然聽到了一陣悠揚的樂曲,不由懷念,這是李隆基自創(chuàng)的《霓裳羽衣曲》,他人不在了,但卻留下了這悅耳動人的驚世佳作。

重現(xiàn)《霓裳羽衣曲》是裴旻給梨園唯一的任務(wù),想不到他們真的做到了,只是不知道誰人起舞。

是之前的謝阿蠻嘛?

不怕審美疲勞?

裴旻心底想著。

他不是李隆基,並沒有將梨園視爲生活的一部分,因爲渤海國的事情,已經(jīng)半月沒理會梨園了,梨園所有事情都由李龜年三兄弟負責。

《霓裳羽衣曲》進度如何,他真不清楚。憑藉他對李龜年的瞭解,若無十足把握,也不敢在這場合以《霓裳羽衣曲》充當壓軸。

《霓裳羽衣曲》是大型舞曲,磬、箏、簫、笛、箜篌、篳篥、笙等金石絲竹樣樣皆全,不過真正關(guān)鍵的還是舞人。

紅衣飄然,三十二名婀娜多姿的舞者涌入場中,她們將一人圍在中心,如衆(zhòng)星捧月一般。

看著那最中心的舞女,裴旻驚訝的大張起了嘴巴:“這是玉娘?”

裴旻可謂權(quán)傾天下,見過不少美女佳人,賢淑的嬌陳,溫婉的公孫幽,英姿颯爽的公孫曦或是小家碧玉的呂氏,甚至威勢嬌媚不輸男兒的太平公主,這些女子都有別具一格的麗色,可是同舞臺上的楊玉娘比起來竟然都略遜一籌。

裴旻腦海中忍不住閃過一句話:“楊家有女初長成!”

**********

廣德二十五年,十月六日。

長安輔興坊,一大早整條大街都讓送禮人給填滿了。

這一天並不是什麼喜慶的日子,是唐朝首相裴旻的六十大壽。

裴旻自己並沒有大辦的意思,可是滿朝文武以及回紇、葛邏祿、新羅、倭國、阿拉伯、波斯、拜占庭、法蘭克等國家,無不派出了使者道賀。

至於爲什麼沒有渤海、吐蕃、西域諸國。

早在這二十年裡,這些國家都煙消雲(yún)散了。

吐蕃是王忠嗣攻滅的,而渤海、西域諸國是自己去王位歸附的。

唐王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深入人心,他們自身的王爵不過是名存實亡而已。

裴府前院。

一道人卓然而立。

“三哥,你可來了,父親剛剛還念著你呢,牙癢癢的,說你什麼不幹,非要去當?shù)朗浚€叫什麼純陽子?”虎背熊腰的裴三郎,大步衝出正廳,一把抱住了道人。

裴家現(xiàn)在人丁旺盛,但裴三郎最懷念的還是與自己一併玩到大的玩伴呂喦。

呂喦頓了頓,說道:“父親大壽,焉能不來。倒是你,一去西域六載,還記得家在長安?聽說你組建了一支騎士團,可威風了。”

裴三郎揮手道:“小打小鬧,那邊沒有一個能打的。對了,三哥,我聽說你學了火龍道人的天遁劍法,我們什麼時候比一比?看看是我的斬虎劍厲害,還是你的天遁劍厲害。呀,忍不住了,我們這就去劍閣,反正時間還早。”

他在西方霸道慣了,拉著呂喦就走。

呂喦微微一笑,卻不說話。

“胡鬧!”一聲厲喝。

裴三郎打了個激靈,醃醃的縮著腦袋,叫了一聲:“大哥。”

裴老三天不怕地不怕,即便對上自己的老子偶爾也會頂兩句,唯獨對自己的大哥敬重非常,不敢有任何的忤逆。

不只是裴三郎,裴家衆(zhòng)多子孫皆是如此。

裴家家教極嚴,子孫大多出門闖蕩,自強不息。

大郎裴櫛風是唯一住在裴府的,侍奉父母的重擔皆在他一人身上。

故而對於這位自小照顧他們的兄長,裴家子孫無人不服,無人不敬。

即便是處事淡然的呂喦,也對著自己的兄長行了一禮。

裴櫛風回遜笑道:“回來就好!六郎呢,又跑去哪了?”

裴三郎輕哼一聲道:“我哪知道,八成是跟王家弟弟一起去玩了吧。”嘴裡說著心中嘀咕:“文武雙狀元,拜李泌爲師,娶顏叔的女兒,又跟王家弟弟結(jié)爲兄弟可威風了。”

裴家?guī)讉€兄弟,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老六,也就是大長公主李持盈的長子,總覺得他花花心思特多,不夠真實。

後院裴旻開心的哼著小曲。

李持盈道:“郎君就是疼愛喦兒,知道他來了,比什麼都要高興。”

裴旻攆著鬍鬚笑道:“這倒不假,十個兒子中,喦兒是最像我的。”

“六郎也像啊!”李持盈爲自己的兒子抱著不平。

裴旻頷首道:“我說的是性格,六郎只是模樣像我,脾性什麼的……我覺得有點像他三舅。”

他說道這裡居然微微一嘆,隨即又爽然一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未來的事情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吧!”

(全書完)

打完這三個字,心底大石落地。

不捨,還是遺憾?

無言說不清楚。

不過內(nèi)疚是真的,本書的更新,慢的令人髮指。

錯了,無言愧疚請罪,但即便如此,兄弟姐妹們依舊如此支持,唯有感動感謝。

其實書裡還有一些東西沒有交代清楚,比如楊玉娘與公孫曦的結(jié)局,還有呂氏,大唐的未來什麼的都沒交待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裴旻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李隆基的恩情,算是一個開放性的結(jié)局吧。

讓人無限遐想也是不錯,對吧。

至於新書,在籌劃中,到時候,還請多多支持。

別的不說,更新肯定不會如這本書這樣的。

再次感謝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你們。

本書完結(jié),看看其他書:
第四十七章 王忠嗣的弱點(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二十一章 主動放權(quán) 肺腑之言第六十章 肅然一拜第五十七章 不祥預(yù)感 軍中主宰第一章 再會楊玄琰第二十八章 碾壓性的力量第二十七章 局面複雜第六十三章 主導會議第四十章 公孫姐妹殺寇揚威第二十九章 我們長安見第六十三章 再遇公孫曦第六十一章 讓你如意的事,我通常不做第四十八章 募兵制實施 開元新氣象第十九章 賀知章的難處第二章 後知後覺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十章 試探第十章 試探第十二章 緣由何在?第六十二章 無人發(fā)言第六十七章 穿沙漠 越山嶺第三十六章 安撫幼小受傷的心靈第二十八章 未來的吐蕃第一名將第六十七章 誤會 心服第六十四 閒情逸致第四十八章 非靜遠不可第六十二章 八路大軍裡的短板第五十七章 歷史進程不可逆第三十七章 攪渾水的準備第七章 大非川 兩百人的奇蹟之戰(zhàn)第八十三章 建班底第三十七章 情報至上,情報網(wǎng)的建立第十章 試探第十三章 見死不救第十二章 挑戰(zhàn)第二十九章 暗渡龍駒第五十五章 臣強君弱 禍患無窮第二十五章 另有隱情 佈局第四十五章 大亂將定第七十章 細雨如絲潤無聲第四十三章 何以解憂 惟有靜遠第四十九章 不想羔羊入虎口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二章 睡枕美人胸第二十八章 賺了 發(fā)傻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三十六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五十二章 “豪”氣幹雲(yún)第三十九章 李光弼與李秦授第七十一章 悲劇盧杞 帝王心思第一章 洮州多難第七十三章 導火索 將帥不和第七十一章 三傑出一門第四章 龍訊 血書(二合一)第十二章 緣由何在?第三章 我們的對手,配合的不錯第四十三章 巧治悍將第六十二章 悲催的二人組第四十五章 給忽悠的小丑第五章 劍氣如虹 突聞驚變第九十三章 女皇內(nèi)衛(wèi)第三十四章 威臨安西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十四章 崆峒之爭第一章 一人一劍第十四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四章 橫行河洛,六軍辟易第三十二章 揮手破聯(lián)盟(二合一)第四十章 嘴炮第二章 不堪唐皇第十章 指點江山(上)第四十八章 慫如狗 軍令狀第三十七章 勇南八 智張巡第五十六章 太子、忠王如何?第三十九章 桀驁不馴的原因第五十八章 誰說的算第十四章 迎娶 指點舞技第二十九章 掉坑了第四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七十五章 如精靈一般的唐軍輕騎第三十五章 秦王破陣樂第七十八章 所謂的真愛第四十三章 很快就不是了第一百章 學無前後,達者爲師第四十七章 肥肉與烤全羊第一章 再會楊玄琰第五十章 失策 強上第三十一章 互不信任(二合一)第六章 傲慢第二十七章 一腳踩死唐軍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花鳥使 民怨起第六十九章 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十八章 鷹鴿之談第十三章 融洽默契第二十章 橫掃之勢第十九章 魚兒上鉤 機緣巧合第十七章 書信被劫第四十九章 河隴之地 不敢入
第四十七章 王忠嗣的弱點(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二十一章 主動放權(quán) 肺腑之言第六十章 肅然一拜第五十七章 不祥預(yù)感 軍中主宰第一章 再會楊玄琰第二十八章 碾壓性的力量第二十七章 局面複雜第六十三章 主導會議第四十章 公孫姐妹殺寇揚威第二十九章 我們長安見第六十三章 再遇公孫曦第六十一章 讓你如意的事,我通常不做第四十八章 募兵制實施 開元新氣象第十九章 賀知章的難處第二章 後知後覺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十章 試探第十章 試探第十二章 緣由何在?第六十二章 無人發(fā)言第六十七章 穿沙漠 越山嶺第三十六章 安撫幼小受傷的心靈第二十八章 未來的吐蕃第一名將第六十七章 誤會 心服第六十四 閒情逸致第四十八章 非靜遠不可第六十二章 八路大軍裡的短板第五十七章 歷史進程不可逆第三十七章 攪渾水的準備第七章 大非川 兩百人的奇蹟之戰(zhàn)第八十三章 建班底第三十七章 情報至上,情報網(wǎng)的建立第十章 試探第十三章 見死不救第十二章 挑戰(zhàn)第二十九章 暗渡龍駒第五十五章 臣強君弱 禍患無窮第二十五章 另有隱情 佈局第四十五章 大亂將定第七十章 細雨如絲潤無聲第四十三章 何以解憂 惟有靜遠第四十九章 不想羔羊入虎口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二章 睡枕美人胸第二十八章 賺了 發(fā)傻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三十六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五十二章 “豪”氣幹雲(yún)第三十九章 李光弼與李秦授第七十一章 悲劇盧杞 帝王心思第一章 洮州多難第七十三章 導火索 將帥不和第七十一章 三傑出一門第四章 龍訊 血書(二合一)第十二章 緣由何在?第三章 我們的對手,配合的不錯第四十三章 巧治悍將第六十二章 悲催的二人組第四十五章 給忽悠的小丑第五章 劍氣如虹 突聞驚變第九十三章 女皇內(nèi)衛(wèi)第三十四章 威臨安西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十四章 崆峒之爭第一章 一人一劍第十四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四章 橫行河洛,六軍辟易第三十二章 揮手破聯(lián)盟(二合一)第四十章 嘴炮第二章 不堪唐皇第十章 指點江山(上)第四十八章 慫如狗 軍令狀第三十七章 勇南八 智張巡第五十六章 太子、忠王如何?第三十九章 桀驁不馴的原因第五十八章 誰說的算第十四章 迎娶 指點舞技第二十九章 掉坑了第四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七十五章 如精靈一般的唐軍輕騎第三十五章 秦王破陣樂第七十八章 所謂的真愛第四十三章 很快就不是了第一百章 學無前後,達者爲師第四十七章 肥肉與烤全羊第一章 再會楊玄琰第五十章 失策 強上第三十一章 互不信任(二合一)第六章 傲慢第二十七章 一腳踩死唐軍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花鳥使 民怨起第六十九章 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十八章 鷹鴿之談第十三章 融洽默契第二十章 橫掃之勢第十九章 魚兒上鉤 機緣巧合第十七章 書信被劫第四十九章 河隴之地 不敢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盈江县| 涟源市| 句容市| 方城县| 宜兴市| 当阳市| 无锡市| 汉寿县| 玉龙| 宁国市| 阿城市| 嘉善县| 隆德县| 元朗区| 林甸县| 滦南县| 高碑店市| 门头沟区| 德令哈市| 萨嘎县| 三河市| 和政县| 鄱阳县| 朝阳市| 奉新县| 明光市| 双江| 大荔县| 桑日县| 古蔺县| 睢宁县| 崇文区| 蕉岭县| 宜春市| 师宗县| 桂东县| 横峰县| 井冈山市| 金阳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