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

短短兩年,漠北烏德犍山下,原突厥牙帳的所在地便矗立起了一座不可思議的堅城。按照杜士儀的打算,本來是準備用夯土修築城牆,但負責堪輿以及設計的曹佳年以及工匠們在商討再三之後,從這座城池對於漠北諸族的震懾,以及軍事地理的各種角度,杜士儀最終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內以夯土,最外層的城牆以石砌,靠城內一面則是用燒製的土磚。如此一來,整座雄城從外看,從內看,都有一番不同的風情。

儘管規模和長安洛陽這樣的天下名城不可相提並論,甚至也沒法和那些大州的州城相比,可對於頂多只有零散土牆以及簡屋的各部牙帳,這樣的城池無疑在心理上震懾巨大。因此,當趕在冬季前完工了城牆,安北大都護府以及一些重要的裡坊之後,各族之主或是親自趕來觀瞻,或是派出大將心腹前來道賀,總而言之全都想先睹爲快。而這座這新落成的安北牙帳城,也讓衆多原本只能住在大帳中的軍將士卒們歡天喜地。

從此之後,就有真正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了

安北大都護府中,杜士儀親自在節堂接見了諸部使者,見回紇之主磨延啜甚至親自前來,臉上一點都看不出因爲當初那場內亂而銜恨自己的怒氣,他不禁在心裡嘆了一聲。突厥是自從毗伽可汗和闕特勤兄弟之後,再沒有出色的人才,可回紇卻接連父子兩代都可圈可點。磨延啜即位至今不過兩年,可在清洗舊勢力的時候固然毫不手軟,接納新人的時候同樣敞開胸懷。倘若不是如今的漠北實在太過情勢複雜,興許回紇早已完全恢復了元氣。

同羅部之主阿布思同樣是親自來的。身爲安北大都護府副大都護,他之前在衆人面前擺足了半個主人的架子,而在杜士儀面前,亦是表露出一種恭敬之外的熱絡。他巧妙地把杜士儀的話題引到了之前爲同羅牙帳城製造的那具模型上,自誇之意溢於言表。儘管諸族使者中不少都很瞧不慣阿布思的得意洋洋,但同羅鐵騎在漠北亦是赫赫有名,杜士儀分明對阿布思另眼看待,誰也不好說什麼。

可在這種時候,乙李啜拔卻突然開口說道:“大帥,如今安北牙帳城已經建成,曹參軍和那些工匠,能否也到我僕固部看看,是否適合興建城池?”

“阿乙,你總算是轉過腦筋了”即便這是在大庭廣衆之下,阿布思仍是直呼乙李啜拔的暱稱,笑吟吟地說道,“僕固牙帳所在地亦是背山依水,地勢平緩之地,怎麼會不適合建城?更何況,你家懷恩可是大帥的心腹悍將”

阿布思口中稱讚的是僕固懷恩,但在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阿布思自己的長子阿古滕也正在安北牙帳城擔任先鋒使,雖則不如僕固懷恩所領兵馬衆多,也應該及不上僕固懷恩得杜士儀信任,可終究是佔據了先機。代替葛邏祿俟斤聶赫留來的吉爾查伊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開口。而磨延啜則更是一言不發。葛邏祿正致力於把山頭林立的局面改成一頭獨大,而磨延啜兒子尚幼,把弟弟們派來安北牙帳城,他又擔心杜士儀的分化離間之計。

於是,當杜士儀一口答應了乙李啜拔的請求,又示意衆人移師到安北大都護府中,那座規模不下於節堂的禮賓堂中之後,自是一場更加盛大的飲宴。出席的不但有他們這些千里迢迢前來道賀的使者,還有安北大都護府中的文武軍將。

相較於朔方,這裡的文武整體年紀更年輕,無論是三十出頭的僕固懷恩和李光弼,阿古滕,以及年紀相仿的衆多偏裨將校,還是同樣正在盛年的張興,陳寶兒,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一股朝氣。

杜士儀豪爽地接下了每一個人的敬酒,到最後酩酊大醉時,便欣然在衆人起鬨下起身舞劍一曲。恍惚間,他想起當初從隴右任上調去朔方時,曾和信安王李煒雙雙舞劍,完成了新老交替。如今李煒早已故去多年,而他也趁著突厥內亂之際,完成了大唐重新據有漠北的壯舉。

舞劍之時,他就只見手中長劍劃出寒光道道,四周圍的賓客臉上或敬服,或敵意,或驚懼,或無奈,各有不同,而安北大都護府的文武官員臉上表情則是一模一樣,每一個人都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因此,當一曲劍舞之後,他回到主位上,便笑著讓人送來慢慢一角酒,這才高聲說道:“今夜大好時節,除卻值守的人之外,其餘諸位,隨我飲勝”

“飲勝”

在一片歡笑附和聲中,但只聞美酒飄香,也不知道醉倒了多少人。

歡宴三日後,各部使者一撥又一撥地告辭離開。這其中,磨延啜和吉爾查伊卻彷彿巧合似的同時啓程。兩人雖然沒有任何交情,可此次眼看安北牙帳城的東面幾乎形成了鐵板一塊,同羅、僕固,乃至於更東面,之前從故地東遷出去的都播,都顯然對杜士儀言聽計從,他們全都感覺到了沉甸甸的壓力。可是,兩撥人趁著趕路回去的時候交換意見,卻沒有能夠達成共識。其中雖有葛邏祿和回紇全都有內部矛盾要解決,更重要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如今的大唐,儘管還不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已經強大得讓人感覺太無力了

送走了各部使者,杜士儀在籌備回京之事的時候,也同樣少不了對於留守人員的安排。這次回京,他把張興和陳寶兒兩人全都留在了剛剛落成的安北牙帳城,其餘武將亦是一個不帶。儘管如今安北大都護府的形勢看上去一片大好,可他卻知道,這樣的欣欣向榮不過是一個表象,稍有差池,從前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會化作烏有。除卻統管牙兵的虎牙之外,便是統領前鋒營的阿茲勒帶著二十餘人跟隨,其餘武將全都留了下來。

當年的幼軍營,如今都已經滿是正當雄心壯志的青年人,因此幼軍營的名頭轉給瞭如今更年少地一批人,而阿茲勒這一批人,則是改成了前鋒營。

臨行前,杜士儀對張興和陳寶兒千叮嚀萬囑咐,僕固懷恩和李光弼亦是面授機宜,等最終啓程,抵達朔方靈州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中旬了。

如今他這個朔方節度使長年呆在塞外,朔方節度使府中,卻是節度副使,老將閻寬主理。此外諸多文武分司其職,恰也是井井有條。得知杜士儀要挑選人帶回長安陛見,閻寬就笑著說道:“節度使的屬官,大帥自己定吧,至於武將,我向大帥舉薦一個人可好?便是之前陛下召見五鎮節帥的時候,從退職千牛以及禁軍之中調撥出來的那些軍官之一,竇鍾。他如今官居經略軍先鋒使,已經頗有大將風範,正好讓陛下看看大帥用人之明。”

“連老將軍你都會說這種話奉承我了”杜士儀莞爾一笑,隨即一口答應道,“好,就依你。至於文官,便是掌書記杜子美吧。他在京兆定居多年,也該讓他衣錦還鄉了。”

杜士儀並沒有在靈州停留太久,更沒有打算對朔方政務軍略指手畫腳。對於這些跟隨他多年的文武,他可以說了若指掌,並沒有太多不放心的地方。因此,次日他便踏上了前往長安的旅途。由於他這些年始終煊赫顯貴,一路上的驛館全都是掃塵以待,殷勤備至。當行至武功城西一處官道交匯口的時候,他卻和另外一撥人撞了個正著。

恰是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

同是節度使,杜士儀和皇甫惟明不但不熟,而且甚至沒見過幾面,兩人談不上交情,彼此之間還有些齟齬。

當年王忠嗣和皇甫惟明的義弟王昱有些不對付,皇甫惟明便告了王忠嗣的刁狀,以至於王忠嗣一度回京待罪,最後還是王容設計的一樁飛箭傳書的莫名蹊蹺,王忠嗣方纔得以脫身,被杜士儀要到了隴右,而皇甫惟明也因此左遷多年。現如今當年的當事者中,王忠嗣已經官居河東節度使,皇甫惟明是隴右節度使,王昱一度官居劍南道節度使,卻因兵敗而官職一擼到底,杜士儀則以朔方節度使兼安北大都護,可說是除卻王昱,人人都正處於人生的頂峰。

故而彼此見面,皇甫惟明皮笑肉不笑地和杜士儀打過招呼後,竟是兩邊再無多餘的閒話,到了驛館亦是如此。迎來送往多年的驛長敏銳地瞧出兩邊似乎不對付,立時把兩撥人分別安置在東西兩邊,井水不犯河水的院子。等到次日杜士儀起牀時,龍泉便來通報了皇甫惟明已經動身的消息。

“他這是不屑於我同路,正好,我也懶得和他同行”杜士儀冷笑了一聲,這才輕蔑地說道,“要奪下石堡城,要麼如同當年信安王那樣出其不意,要麼就得用命去填。他不想用沒技術含量的後者,有心用展現自己智勇的前者,可那需要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他不用霽雲,卻非得用自己提拔上來的無能之輩,吃了敗仗也是活該”

儘管這話有些刻薄,但一想到南霽雲在隴右的窘境,杜士儀就沒法定下心來。

皇甫惟明在隴右戰績可圈可點,也就只有奪取石堡城之役失敗了。他即便討厭這個人,可也不會因爲一己之私怨對其怎樣,可心眼瓷實的南霽雲受了這麼多年委屈,如果皇甫惟明今後還是隴右節度使,他非得想辦法把人調出去不可

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46章 毒瘤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11章 印書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1067章 經略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404章 強項令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500章 失心瘋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14章 聯手鬥林甫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13章 撬動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2章 山雨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86章 面聖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1041章 夜襲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
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46章 毒瘤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11章 印書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1067章 經略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404章 強項令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500章 失心瘋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1014章 聯手鬥林甫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13章 撬動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2章 山雨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186章 面聖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703章 玉奴歸來第1041章 夜襲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青川县| 东海县| 云南省| 怀集县| 扎鲁特旗| 施甸县| 介休市| 临武县| 玛沁县| 正镶白旗| 郧西县| 安乡县| 甘南县| 北流市| 泸州市| 察雅县| 普安县| 墨脱县| 太白县| 临潭县| 沁源县| 新蔡县| 迭部县| 岗巴县| 成都市| 白城市| 江华| 本溪市| 河西区| 永济市| 藁城市| 得荣县| 德兴市| 阿巴嘎旗| 布拖县| 江源县| 文昌市| 仙游县| 静宁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