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

儀鳳二年七月初一,東宮大宴,太子李顯以海外糧種進獻,並自薦應對久旱之災情,席間,有災民鬧事,太子出面平之,帝大悅,準太子所奏,立賑災指揮中心,調青州刺史狄仁傑入朝爲大司農,並行諸事,是夜,有盜匪夜襲糧倉,爲太子伏兵擊退,次日,帝聞之大怒,召諸宰輔以議決其事,準越王李貞所奏,下詔大搜全城,並由刑部尚書武承嗣主審全案,限時一月審結。

儀鳳二年七月初六,“鄧記商號”先頭船隊抵達洛陽城郊,所載萬餘石糧投入賑災,本已嚴峻到了極點的災情遂得稍緩,帝悅之,賜“鄧記商號”掌櫃鄧誠玉如意一柄,珠寶若干,以示恩寵;儀鳳二年七月初九、初十,“鄧記商號”海運船隊分別抵達青、平二州,青州刺史狄仁傑受命指揮河北、山東之賑災事宜,活民無算,世人皆感太子之仁德無雙。

儀鳳二年七月二十日巳時,天公開眼,大旱兩月餘之後,河南的第一場雨終於是落了下來,儘管並不算大,可對於飽經旱災之苦的大衆來說,卻勝似甘霖,麋集東都附近之數十萬災民冒雨狂歡,急欲歸鄉,主持賑災之太子李顯急召各有司衙門協調災民返鄉事宜,並行文河南、河北、關中、山東四地之諸州刺史,勒令各州各縣全力以赴,務必安排好災民的安置及復耕之事,另,李顯又抽調了大批懂耕作之東宮侍衛及司農寺諸般官吏趕赴各州、縣,以督辦海外糧種普及之相關事宜。

雨接連下了幾日,儘管都只是不甚大的陣雨,可旱情好歹算是過去了,不僅如此,熱得流火的天也稍稍涼爽了些,算是酷夏裡難得的好天氣,城外的荒野上,初生的草尖目碧綠蒼翠,數日間便已鋪滿了大地,能得閒者,莫不趁此機會踏青郊遊,好生享受一番久違的“春之意境”,只是這等閒情雖好,李顯卻是無福消受,只因他很忙,忙得個昏天黑地,每日裡起早貪黑地張羅著,幾乎是事必躬親,便是連個喘息的時辰都難能找到,倒不是李顯有受虐之傾向,實在是官面上缺人手,只能親自操刀而爲之。

累,自是不消說的了,可在李顯看來,卻是值得的,不止是活人無算這等天大的公德將將到手,更因著此舉標誌著一件事,那便是李顯作爲太子,已然正式踏入了政局的核心,隨著與各部有司官員們的溝通漸多,威信自是水漲船高,縱使如今在高層尚極度缺乏根基,可在基層乃至中層官吏中,李顯已是有了大批的擁護者,也因之發現了些可造之才,假以時日,稍加培養一番的話,縱使不將駱賓王等舊臣召回,李顯也不虞無人可供差遣,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眼下,對於李顯來說,最要緊的還是做好災後的重建工作,這不,天都已是將黑了,李顯尚在書房裡忙碌著,便是連晚膳都顧不上用。

“,莊掌總來了。”

就在李顯與幾名奉調而來的工部官員商討著水利工程的建設問題之際,卻見高邈從外頭匆匆行了進來,徑直行到了李顯身旁,壓低了聲音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

一聽莊永此時前來,李顯自是清楚必有要事發生,但卻並未急著細問,概因在場的官吏並不完全是李顯的嫡系,只是輕吭了一聲,以示心中有數,隨即,耐著性子又與諸般官員商討了好一陣子,待得事情敲定了之後,這纔將一衆官員們盡皆打發了去。

“屬下叩見太子殿下。”

一衆工部官員去後不久,莊永便已由高邈陪著行進了書房,這一見到端坐在文案後頭的李顯,緊趕著便搶上了前去,恭恭敬敬地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坐下說罷。”

接連半個多月的連軸轉下來,饒是李顯鐵打的身子,也已是有些吃不消了,先前當著諸般官員的面,倒還能強撐著,這會兒面對著的是莊永這麼個心腹手下,倦意可就止不住地狂涌了上來,臉上的疲憊之色濃得驚人,實是無心去講究那些虛禮,只是隨口吩咐了一聲道。

“謝殿下。”李顯可以隨意,可莊永卻不敢輕忽了去,恭敬地謝了恩,這才側身坐在了錦墩上,面色凝重地開口道:“啓稟殿下,據刑部內線消息,糧倉夜襲案已將近審結,事涉大小官吏五十餘,牽連近兩千衆,盡皆已被拘詔獄,所有矛頭皆直指江陵郡王,三司已擬賜死之判決,後日早朝便將上本待覈。”

果然還是逃不過,時也,命也!

儘管早就知道會是這麼個結果,可真到了“真相”大白之際,李顯的心中還是不禁起了濃濃的傷感之情,心緒難平之下,眼角不禁微微有些子溼潤了起來,可也無甚旁的表示,只是發出了聲悠長的嘆息。

“另,據可靠消息,賈朝隱、李適、明崇儼等後黨中堅已串聯一氣,準備動本彈劾洛陽府尹韋夕機玩忽職守,擬以少尹範履冰代之。”

這一見李顯雖是嘆息傷感,卻並無插手其中的表示,莊永懸著的心登時便鬆了不少,只因他與張柬之的看法完全一致,都不希望廢太子李賢還活在這個世上,實際上,不止是他,但凡東宮一系的官員們心中都作如此想,當然了,鬆一口氣歸鬆一口氣,莊永卻是不敢將真實的感想帶到臉上來,而是沉默了好一陣子,待得李顯心緒稍平之後,這才接著往下稟報道。

“嗯?”

一聽此言,李顯不由地便是一個激靈,猛然坐直了身子,眼中厲芒狂閃中,倦意與傷感瞬間便已消失不見了,剩下的只是驚與怒,不爲別的,只因洛陽府尹的位置實在是太關鍵了些,至少對於李顯來說是如此整座皇宮裡,基本上能排得上號的宦官頭目都是武后的人,至於羽林軍麼,雖說兩位大將軍中契苾何力早已暗中投向了李顯,而薛仁貴雖持中立之態度,卻也心向著李顯居多,然則中級武將卻一半以上是武后一黨,哪怕武后已將諸武子弟大多調整出了羽林軍系統,可換上的還是武后的人馬,其把持羽林軍的格局並無多大的改變,在這等情形下,洛陽府的力量可就彌足關鍵了的,真要是讓武后一黨將洛陽府的權利也把持了去,於李顯來說,問題可就嚴重了。

洛陽府尹地位比尋常上州刺史要高出一級,乃是正三品的大員,算是顯貴之官,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地方官吏罷了,放在高祖、太宗的年代,洛陽府尹之位雖也堪稱重要,可卻無甚多大的實際意義,於朝局來說,幾無足輕重,然則在高宗時代,這位置可就緊要得很了,不爲別的,只因高宗常年都呆在東都,洛陽府尹實際上已取代了京兆府尹的職能,乃是京畿之要害部門,歷任之府尹無不是親貴之大臣,無論是前任府尹裴衡還是現任府尹韋夕機,都是高宗親自簡拔的心腹寵臣,爲的便是確保中樞之安全,足可見此位置之關鍵,早前武后對洛陽府進行滲透,李顯可以置之不理,只因李顯也在做同樣的工作,有著“鳴鏑”這把利器在,成效只會比武后一方高,而絕對不會比其低,可眼下武后打算連鍋一塊兒端將過去,那可就觸及到了李顯的底限,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李顯都斷不可能坐視武后得了手去!

“高邈,去,請張先生即刻進宮議事!”

棘手,無比的棘手!李顯默默地盤算了好一陣子,辦法倒是想了好幾條,可卻並無太多的勝算,歸根到底是因朝堂上可動用的人手實在是太少了些,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之窘迫,無奈之下,也只能是苦笑著伸手揉了揉漸疼的腦門,打算將難題交給張柬之去費心了。

“諾!”

高邈雖不明白李顯究竟在煩惱些甚子,可一見李顯臉色冷厲,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趕著應答了一聲,匆匆便出了書房,一路向就住在皇城根兒處的張柬之府宅急趕了去,到了地兒,正趕上張柬之正在用膳,一聽聞李顯有召,張柬之二話不說,擱下方纔就了一半的晚膳,跟著高邈乘馬車便急趕回了東宮。

“老臣叩見殿下。”

張柬之是個極其穩健之輩,任何情況下,該持的禮數從來都不會含糊,這一行進了書房的門,雖已瞅見了李顯臉上的焦躁之色,可卻並沒有急著探究根底,而是一絲不茍地依著朝規行了個大禮。

“先生不必多禮,請入座罷,莊掌總,且將所得消息再詳述一番好了。”

李顯深知張柬之的性子,由著其行完了禮數,這才一揮手,令莊永將前番所言之事再行復述一番。

“諾,好叫張先生得知,事情是這樣的……”

李顯有令,莊永自不敢怠慢了去,忙起了身,恭敬地應了一聲,而後將事情的前後經過娓娓道了出來,登時便令一向沉穩的張柬之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308章 彼此試探(三)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230章 滅火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62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8章 謀定而後動(三)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82章 都在挖坑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六)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183章 糊塗賬糊塗算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814章 完勝(上)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452章 和爲貴(中)
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308章 彼此試探(三)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230章 滅火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62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8章 謀定而後動(三)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82章 都在挖坑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六)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183章 糊塗賬糊塗算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814章 完勝(上)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452章 和爲貴(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洞口县| 通州区| 昂仁县| 崇州市| 普兰店市| 内丘县| 清镇市| 苍梧县| 谷城县| 阿瓦提县| 湘潭市| 晴隆县| 娄底市| 天等县| 桃园市| 三原县| 夹江县| 顺平县| 托克托县| 蓬安县| 大悟县| 内江市| 娱乐| 清水县| 馆陶县| 武隆县| 南涧| 合作市| 连州市| 连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正定县| 蒲城县| 柘荣县| 遵义县| 潼关县| 沙湾县| 镇平县| 夹江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