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奇峰突起(上)

乾封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又到了早朝的日子了,朝臣們自是早早地便到了皇城外的小廣場上,各自聚成些大小不等的小圈子,竊竊地議論著,話題左右不離河工一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議得個不亦樂乎,那架勢比起朝堂上正式議事來,還要熱鬧上數倍,一切的一切無不預示著今日的朝議或將是朝局走向的一道分水嶺,誰能最後得利卻是不好說了的,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朝臣都樂於在此時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新任監察御史駱賓王顯然就沒這麼個打算,他不單沒有湊到羣臣們中間去,反倒是有意地躲在了個無人注意的角落裡。

駱賓王當官好歹也算是當了有些年頭了,可上朝對他來說,還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儘管如此,卻並不意味著廣場蕓蕓衆官中就沒有熟識之人,實際上,場中不少大臣皆是駱賓王的詩友,平日裡也沒少聚在一起評詩論道,關係都處得不錯,然則此時此刻,駱賓王卻實不想與衆臣湊一塊兒,只因其心中牽扯著實太多了些。

駱賓王前些日子剛因瑣事被參,原本以爲被罷官已是無可避免了的,卻因周王李顯的橫加插手,得以保住了官位,駱賓王嘴中雖不說,可心裡頭卻還是記著李顯的情的,也應承了李顯的要求,用心地寫了篇有關延攬天下才的檄文,本打算等李顯來訪時交了差,便算是還了個人情,然則卻萬萬沒有想到李顯沒來,倒是劉祥道這個老友先來了,居然還帶來了監察御史的委任狀,言語間渾然不見了往日的親暱,倒是多了許多閃爍其詞的試探之意,弄得駱賓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愣是搞不懂自個兒平白無故地升了官是怎麼回事,也不明白劉祥道爲何要如此神秘地將委任狀親自送到府上,更搞不清楚劉祥道那些旁敲側擊的言語究竟是何意味,直到李顯那頭派了個人前來知會早朝事宜,駱賓王這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個兒不經意間,居然已成了周王黨,這令駱賓王實在是煩透了心,實不知今日早朝時究竟該如何自處的,這不,一宿都沒能閤眼,直到這會兒了,駱賓王還是沒能就該不該按李顯的吩咐上本一事下個決心,心中的煩躁就別提有多難受了的,自不會有心思去參乎衆朝臣們的亂議。

“快看,璐王殿下來了?!?

“咦,周王殿下也到了,奇怪,不是聽說這兄弟倆剛大吵了一架,怎地同時到了?”

“唉,親王們的事,誰能說得清啊,別管了,上朝時間快到了,今日早朝怕是有好戲看了。”

……

就在駱賓王思緒紛雜的當口上,璐王李賢與周王李顯聯袂而至,哥倆個一下馬車便湊在一起談笑風生,那等親密無間狀令一衆朝臣們全都有些子看傻了眼,一時間議論之聲大起,駱賓王也因此被驚醒了過來,看了眼被重臣們團團圍著的二王,駱賓王的臉色瞬間變了幾變,旋即,長出了一口大氣,心中似已有了決斷……

“上朝,上朝……”

李賢兄弟倆顯然是算準了點到的,還沒等羣臣們寒暄完呢,宮門裡便傳出了宦官們一迭迭的喊朝之聲,有鑑於此,衆朝臣們自不敢稍有怠慢,各自按品階排好了隊,魚貫行進了承天門,沿著宮中大道直奔太極殿而去。

“聖上駕到!”

或許是因著今日早朝十分重要之故,高宗並沒有似往常那般讓朝臣們等著,朝臣們方纔剛在大殿中站好位,高宗便已從後殿轉了出來,太子李弘緊隨其後。

“臣等叩見聖上,參見太子殿下?!?

這一見到高宗父子行出了後殿,一衆朝臣們紛紛大禮參拜不迭。

“衆愛卿平身!”

高宗氣色顯然比上一回早朝好了許多,中氣也足了許多,不僅如此,擡手示意的手勢也比往日要有力了幾分。

“臣等叩謝陛下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值此敏感時期,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注意到了高宗的振奮之情,儘自奇怪,卻也無人敢隨意放肆,紛紛照老例謝了恩,各自按品階高低站好了位,靜靜地等待著高宗的旨意。

“諸位愛卿,前番早朝所議之河工事宜未盡,時至今日,衆愛卿對此可有甚見地,且都說來與朕聽聽罷。”高宗環視了一下下頭的一衆朝臣們,沒甚廢話,直接了當地便將今日所要議的主題點了出來。

“啓奏父皇,兒臣有本章在此,懇請父皇御覽。”

高宗話音剛落,太子李弘便從前墀前的座位上站了起來,一旋身,順勢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本奏章,雙手捧過頭頂,對著高宗躬身行了個禮,高聲稟報道。

“嗯,好,遞上來?!备咦诤苁羌卧S地看了李弘一眼,揮手示意了一下,自由侍候一旁的小宦官急急忙忙地跑下了前墀,將李弘手中的奏本轉呈到了高宗手中,但見高宗不緊不慢地翻開了奏本,似乎很認真地過了一遍,而後捋了捋胸前的長鬚,一揮手道:“宣!”

高宗這個“宣”字一出,下頭的羣臣們立馬便有些個騷動了起來,只因大傢伙都不是傻子,到了此時,又怎會看不出高宗與太子之間一準有著貓膩的存在,鬧不好這份所謂的奏本就是高宗本人的意志,事關大局,自是無人不關心這摺子裡究竟寫的是甚玩意兒。

“兒臣李弘有本啓奏聖天子:河工事涉漕運,大利社稷……河道事宜繁雜,非等閒可爲之,當設機構以求事權統一,河道總督衙門勢在必行,今有將作大匠楊務廉,有巧思,善機樞,久爲工部重臣,可當此大任,必可根治河運之痼疾,以聞!”司禮宦官高和勝沒有理會朝臣們的竊竊私語,一本正經地捧著李弘的奏本,拖腔拖調地便照本宣科了起來。

楊務廉?太子這廝推薦誰不好,怎麼將這貨拱了出來,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麼?河工之事重大,李顯自是不敢稍有疏忽,一直都聽得到極爲認真,前面大半截都沒發現甚不對頭的,大體上都是按著數日前李顯給出的建議在走著,可到了河道總督人選之際,李顯卻有些子撓頭了——楊務廉其人李顯這一世是沒怎麼與其接觸過,可前一世卻對其甚爲了解,自是知曉此人本事是有的,可就是爲人貪了些,前世那會兒就是因貪了數千萬錢而被罷官流放的,此際讓其出任河道總督這麼個要職,一開始事情雖有可能辦得漂亮,可將來卻一準要出大亂子,這麼個人物顯然不是甚好選擇,問題是該不該出言反對卻令李顯煞是猶豫了起來。

“陛下,老臣以爲太子殿下所奏乃正理也,當速行,老臣懇請陛下聖裁?!?

這一頭李顯尚在猶豫著,那一頭閻立本已率先站了出來,高聲大唱起了讚歌。

“陛下,老臣也以爲太子殿下之折乃老成謀國之理也,宜速行,望陛下明斷!”

閻立本一出,劉祥道自是不甘落後,同樣也站出來高聲附和了一把。

“陛下,微臣以爲太子殿下所奏甚是……”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亦附議!”

……

李弘此番聽從了李顯的建議,爲保密起見,並沒有將上本的事情傳揚開去,一衆太子的心腹裡,也就只有閻立本與劉祥道兩人知曉詳情而已,不過麼,這並不妨礙衆心腹手下對李弘的支持,尤其是在此折廢除了前番李賢所提出的酒牌、車馬牌的情況下,諸臣工更是沒理由不站出來表忠心的,這不,不止是太子的親信們,便是爲數不少的中立朝臣們也紛紛出列表了態,一時間大殿裡熱鬧非凡,附議的聲音此起彼落地響個不停。

“父皇,兒臣以爲太子哥哥所奏確有可觀處,宜試行之,望父皇聖斷?!?

一片噪雜聲中,李賢以探詢的目光看了李顯一眼,見李顯不動聲色地輕頷了下首,自也就不再遲疑,大步行到了殿中,躬身稟報了一句。

李賢一向與太子不睦,他這一站將出來,羣臣們可都是準備著看好戲了的,畢竟河工事宜乃是李賢率先提將出來的,太子所爲實際上是在搶功,著實算不得地道,李賢就此發作上一回,也算是情有可原之事罷,然則諸臣工怎麼也沒想到李賢不單沒有與太子爭奪,反倒出言附和了太子的奏本,儘管言語間尚有著保留的意思在,可支持之意卻是明擺著的,這等出人意表的事情愣是令一衆大臣們全都有些子傻了眼,滿殿先是一片詭異的寂靜,而後“轟”地一聲騷亂了起來,私議之聲噪雜得簡直有如菜市場一般。

罷了,不管了,楊務廉要真出了事,倒黴的也就是太子而已,至於河工事宜麼,到時再說好了!趁著衆臣呱噪之際,李顯在心中已將利害關係反覆推演了幾回,實難找到一個更易楊務廉的穩妥法子,無奈之餘,也只好先將此事擱置到了腦後,這便不慌不忙地從隊列裡站了出來,緩步向殿中行了去,他這一出列不打緊,原本正瞎議論的一衆朝臣們竟就此安靜了下來,無數的目光霎那間全都聚焦在了李顯的身上……

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52章 和爲貴(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550章 大決戰(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815章 完勝(中)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706章 殺戮之樂章(八)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675章 殺明(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40章 胸有宏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99章 各取所需(上)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99章 各取所需(上)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161章 搭上話了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
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52章 和爲貴(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550章 大決戰(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815章 完勝(中)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706章 殺戮之樂章(八)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675章 殺明(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40章 胸有宏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99章 各取所需(上)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99章 各取所需(上)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161章 搭上話了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偏关县| 秀山| 永丰县| 公安县| 横峰县| 绥宁县| 新建县| 肇源县| 喀什市| 皮山县| 璧山县| 湘阴县| 承德县| 萨嘎县| 新昌县| 铜梁县| 三明市| 东光县| 吴江市| 左权县| 谷城县| 元朗区| 诸暨市| 易门县| 剑阁县| 尉氏县| 苗栗县| 赤水市| 乐都县| 瓮安县| 五河县| 井冈山市| 东平县| 新化县| 柏乡县| 房山区| 仪征市| 井冈山市| 铅山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