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是爹掏了三兩銀子聘禮,娶得娘嗎?要不同意怎麼會有聘禮這一說!”
三月腹誹:難道是自由戀愛……老人不同意?所以斷絕往來?
周氏微微失神顯然回想到了當(dāng)年的場景,三月和石頭他們也沒催促,就這樣靜默的等待著。
待周氏回過神後,才接著說道:
“與其說你爹花三兩銀子娶得我,不如說是我自己讓他花三兩銀子買的我!”
三月和二月石頭顯然沒想到會有這一出,紛紛震驚的看向自家爹爹,楊二柱被看的一陣不好意思,忐忑的諾諾身子,羞惱的訓(xùn)斥道:
“好好聽你娘說!”
“我出生的那個地方窮,那是真正的窮山溝,進出山只有那一條路,我從小到大也就出過一次山,就是跟著你爹來到楊家來到柳樹村!
當(dāng)初你姥姥病的厲害,本來就是風(fēng)寒感冒不是多大的病,也沒當(dāng)回事,誰成想一拖就拖得厲害了,我們那也沒個好點的大夫,
就是個平時撿藥賣藥的二把刀,等找到大夫看的時候,家裡那點家底卻看不起了,要說人也是得認(rèn)命,
就在你姥爺和舅舅四處借錢借不到的時候,媒婆帶著你爹就到我們山溝找媳婦來了!”
二月好奇:
“怎麼是到山溝找媳婦?在就近娶個唄?”
三月聽得正有趣,沒想到就被二姐打斷了,上手一掐說道:
“安生著聽!”
周氏緩緩心情接著說道:
“山溝窮!那裡的閨女便宜,四五兩就能跟著走,還不用準(zhǔn)備嫁妝!你奶……恩……就是……你爹去了之後,帶的銀子卻連個便宜閨女都買不了,
他正想走的時候,媒婆想起了我家,我家正是用錢的時候,所以媒婆就帶著你爹上我家去問了。”
二月就是個記吃不記打的,早忘了剛纔挨掐,興奮的說道:
“就這樣!爹就買了娘了唄!”
周氏搖搖頭笑說:
“要是你姥爺姥姥能把我賣了,他們還能現(xiàn)在不認(rèn)我啊!”
三月翻個白眼,表示已經(jīng)不想,再跟白癡二姐做朋友了!
“你姥爺一聽就發(fā)了火,說什麼也不同意賣閨女,他說不管別家咋樣,他的閨女就是不行,以後是要找個本分人家嫁的!”
那媒婆一看沒戲,就帶著你爹走了,他們剛走沒一會,你舅舅苦著臉回來說藥錢一分沒借到,誒……窮山溝誰家也沒錢!
當(dāng)時我在屋裡照顧著你姥姥,聽了個正著,家裡都這樣了,我知道他們就是再怎麼借也是借不到了,
所以我趁著你姥爺你舅出去借錢的空擋,就跑去追那個媒婆和你爹,
萬幸山溝路不好走,你爹他們沒走遠,我追上後說了我的意思,你爹就把三兩銀子給了我,陪著我回去將銀子放到了堂屋的桌上,
我怕你姥姥不同意,連聲都沒敢出,就這麼連你姥爺姥姥最後一面也沒見,就跟著你爹來這了。”
三月看著傷感的母親心裡也有些酸,都是窮鬧得……
“那娘你後來沒再回去過嗎?姥姥最後咋樣了?”
周氏顯然疲憊的很,不想再說了,楊二柱忙上前給周氏背後支了兩個枕頭,讓她靠著舒服些。
見三個孩子好奇的一點睏意沒有,楊二柱也就接著媳婦沒說完的說了。
“後來你娘來了這後,也跟我商量著,給你姥他們送些東西讓人捎回去的,可每次捎回去的東西,你姥爺又讓人原封不動的送回來了,
說不認(rèn)你娘這個閨女,也不認(rèn)我這個姑爺,不過倒是讓人捎信說你姥姥後來病好了,我們想著不認(rèn)那就先不回去,
所以每年都讓人往那邊帶年禮,不過年禮他們也不收,就一直這麼僵著了,一僵就是這麼多年……今個要不是你提起聘禮啥的,爹也不好多跟你娘提,怕她難受……”
三月和二月幾個默然了,原來是這麼回事,有心想勸解一下,可說啥好像都不太合適,說娘你乾的好!姥爺他們還沒原諒呢……還是說娘你當(dāng)初太沖動了,,不衝動又哪有他們……
三月倒是琢磨著應(yīng)該回去一趟,啥話不都得攤在明面上說麼,再說了當(dāng)初日子苦成那樣,姥爺都沒鬆口讓閨女賣到山溝外,想來是個嘴硬疼孩子的可愛老頭兒!
想到這三月就開口,對爹孃說起了自己的分析。
“娘!回去吧!我姥爺姥姥當(dāng)初都那麼難了,都捨不得讓你嫁到他們照顧不了的遠處,可想而知他們心裡可是很疼你的,
後來說不認(rèn)你,也是愛之深責(zé)之切啊!我想他們現(xiàn)在一定天天盼著能讓你回去看看呢!
再說了他都沒見過我們幾個小的呢!娘你就當(dāng)帶我們回去認(rèn)認(rèn)門吧!”
周氏擦擦眼角的溼潤,看看幾個孩子和丈夫,最終還是抵不過心裡的思念,點頭了。
既然回姥姥家得到了全家的一致通過,那一應(yīng)瑣碎的事體都要準(zhǔn)備起來了。
楊二柱去作坊安排活計,二月忙慌慌的核算賬目,就連石頭都緊密的安排著時間,讓秀才夫子給他加課。
唯有三月這個大閒人,跟孃親一起收拾要帶的東西。
也許是心裡對爹孃心懷愧疚,周氏從庫房裡盡挑著好東西拿,三月知道孃親的心思,所以也不阻止。
銀子,布料,補品,點心,乾貨,種子,甚至還有臘肉和蔬菜,三月想起孃親說的姥姥身體不好,特意往裡頭加上了一根老參。
等周氏覺得差不多停手的時候,這些東西兩輛馬車已經(jīng)裝不下了。
“咋這麼多了!三月你說我是不是收拾的多了些?”
三月也覺得不老少,可不願掃母親的興,開口道:
“沒事不多!咱家又不是沒有車,第一次回去還是多準(zhǔn)備些比較好,我還想著要是那邊條件很不好,姥姥姥爺願意的話,就接來一起住!”
周氏被貼心小棉襖一安慰,心裡妥帖了,連即將見到爹孃的緊張感都消減不少。
“行,聽你的,到時候你姥爺姥姥看咱帶的東西多,也能知道咱過得好!”
“恩,就是這個理!”
晚上全家聚一起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