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

詩曰:

九天玄女法多端,要學之時事豁然;

戒得貪嗔瀅欲事,分明世上小神仙。

話說善王太尉,那日在城外閒遊迴歸府中,當日無事,衆人都自散了。次日,官身、私身、閒漢都來唱喏。太尉道:“昨日出城閒走了一日,今日不出去了,只在後花園安排飲酒。”交衆人都休散去,且來園裡看戲文耍子。元來這座花園不則一座亭子,閒玩處甚多,今日來到這座亭子,謂之四望亭,衆人去那亭子裡安排著太尉的飲撰,太尉獨自一個坐在亭子上;上自官身、私身,下及跟隨伏事的,各自去施逞本事。正飲酒之間,只聽得那四望亭子的亭柱上一聲響,上至太尉,下至手下的人,都吃一驚。看時,不知是甚人打這一個彈子來花園裡架。太尉道:“叵耐這廝,早是打在亭柱上,若打著我時,卻不利害!”叫衆人看是誰人打入來的?衆人四下裡看時,老大一個花園,周圍牆垣又高,如何打得入來?正說之間,只見那彈子滾在亭子地卜,託托地跳了幾跳,一似捻線兒也似團團地轉,轉了千百遭。太尉道:“卻不作怪!”只見一聲響,爆出一個小的人兒來,初時小,被凡風只一吹,漸漸長大,變做一個六尺來長的和尚,身披烈火袈裟,耳墜金環。太尉並衆人見了,都吃一驚。

只見那和尚走向前來,看著太尉道:“拜揖!”太尉見了,口中不說,心下思量道:“好個僧家,不可慢他。”擡起身來還禮,問道:“聖憎因何至此?”和尚道:“貧僧是代州雁門縣五臺山文殊院行腳僧,特來拜見太尉,欲求一齋。”這太尉從來敬重佛法,時常拜禮三寶,見了這般的和尚來求齋,又來得蹺蹊,如何不驚喜,太尉交:“請坐。”和尚對著太尉坐了,道:“有妨太尉飲宴。”太尉命廚下一面辦齋,向著和尚道,”吾師肯相伴先飲數杯酒麼?”和尚道:“多感!”面前鋪下一應玩器食撰等物,盡是御賜金盞、金盤。和尚道:“有心齋僧,這等小盞子如何吃得貧僧快活。”太尉見說,即時交取個大金鐘子米,放在和尚面前。太尉只是盞子吃,和尚用大鐘子吃。太尉交只顧斟酒,和尚也不推故,吃上三十來大金鐘,太尉喜歡道:“不是聖僧,如何吃得許多酒!”廚下稟道:“素食辦了。”太尉道:“齋食既完,請吾師齋。”交搬將來,放在和尚面前。太尉面前些少相陪。和尚見了素食,拿起來吃,只不放下碗和箸。人尉交從人入去添來,這和尚飯來,羹來,酒來,盡數吃盡,交供給的做手腳不迭。手下人都呆了。太尉見他吃得,也呆了,道:“這個和尚必是聖僧,吃酒吃食,都不知吃去那裡去了!”只見和尚放下碗和箸,手下人道:“慚愧!也有吃了的日子!”和尚道:“才飽了!”收拾過齋器,點將茶來,茶罷,和尚起身謝了太尉。太尉喜歡道:“吾師!粗齋不必致謝。敢問吾師齋罷往甚處去?”和尚道:“貧僧乃是五臺山文殊院化主,長老法旨,交貧僧來募緣;文殊院山門崩損,用得三千貫錢修蓋山門。貧僧今日遭際太尉,蒙賜一齋;大尉借捨得三千貫錢,成就這山門盛事,願太尉增福延壽,廣種福田。”太尉道:“這是小緣事,不知吾師幾時來勾疏?”和尚道:“不必勾疏,便得更好,山門多幸。”太尉道:“吾師!我把金銀與你如何?”和尚道:“把金銀與貧僧,不便會買料物,若得三千貫銅錢甚好。”太尉暗笑道:“吾師!你獨自一個在這裡,三千貫銅錢也須得許多人搬挑!”和尚道:“告太尉!貧僧自有道理。”太尉即時叫主管開庫,交官身、私身、虞侯輪番去搬銅錢來,堆在亭子外地上;一伯貫一堆,共三十堆。大尉道:“吾師!三千貫銅錢在這裡了,路程遙遠,要使許多人夫腳錢,怎地能勾得到五臺山?”和尚道:“不妨!”起身下亭子來,謝了太尉喜舍:“不須太尉費力,貧僧自有人夫搬挑去。”袖中取出一卷經來,太尉口不道,心下思量:“且看他怎地?”和尚道:“僧家佛力浩大。”自把經卷看了一遍,交一行人且開。只見那和尚貶眼把那捲經去虛空中打一撒,變成一條金橋。那和尚望空中招手叫道:“五臺山衆行者、火工、人夫!我向善王太尉抄化得三千貫銅錢,你衆人可來搬去則個!”無移時,只見空中經上,衆行者併火工、人夫滾滾攘攘下來,都到回望亭子下,將這三千貫銅錢馱的馱,駝的駝,搬的搬,交叉往復,霎時間都搬了去。和尚向前道:“感謝太尉賜了齋,又喜舍三千貫銅錢,異日如到五臺山,貧僧當會衆僧,撞鐘擊鼓,幢幡寶蓋,接引太尉。貧僧歸五臺山去也!”和尚與太尉相辭了,也走上金橋去,漸漸地小,去得遠,不見了。空中起一陣風,風過處,金橋也不見了。太尉甚是喜歡,交從人焚香禮拜,道:“小官齋僧佈施五十餘年,今日遇得這個聖僧羅漢!”衆人都來與太尉賀喜。

當日無事,次日是上值日期,太尉早起梳洗,廳下祗應人從跟隨,直到內前下轎入內來,太尉與日卻來得早些個,往從待班閣子前過,遇著一個官人相揖,這官人正是開封府包待制。這包待制自從治了開封府,那一府百姓無不喜歡。因見他:

平生正直,秉性賢明。常懷忠孝之心,每存仁慈之念。戶口增,田野闢,黎民頌德滿街衢;詞訟減,盜賤潛,父老誆歌喧市井。攀轅截鐙,名標青史播千年;勒石鐫碑,聲振黃堂傳萬古。果然是慷慨文章欺李杜,賢良方正勝龔黃。

當日包待制伺候早朝,見了太尉請少坐。太尉是個正直的人,包待制是個清廉的官,彼此耳內各聞清德。雖然太尉是個中貴官,心裡喜歡這包待制,包待制亦喜歡這王太尉。兩個在閣子裡坐下,太尉道:“凡爲人在世,善惡皆有報應。”包待制道:“包某受職亦然,如包某在開封府斷了多少公事,那犯事的人,必待斷治,方能悔過遷善。比如太尉平常好善,不知有甚報應?”王太尉道:“且不說別事,如王某昨日在後花園內亭子上賞玩,從空中打下一個彈子,彈子內爆出一員聖僧來,口稱是五臺山文殊院化主,問某求齋。某齋了他,又問某化三千貫銅錢,不使一個人搬去,把一卷經從空中打一撒,化成一座金橋,叫下五臺山行者、火工、人夫,無片時都搬了去,和尚也上金橋去了。凡間豈無諸佛羅漢!”包待制見說,口中不道,心下思量:“這件事又作怪!”漸漸天曉,文武俱入內朝罷,百官各自回了衙門。

包待制回府,不來打斷公事,問當日聽差應捕人役是誰,只見階下一人唱喏,卻是緝捕使臣溫殿直。大尹道:“今日早朝間在待班閣子裡坐,見善王太尉說,昨日他在後花園亭子上飲酒,外面打一個彈子入來,彈子裡爆出一個和尚,口稱是五臺山文殊院募緣僧,抄化他三千貫銅錢去了。那太尉道他是聖僧羅漢,我想他既是聖僧羅漢,要錢何用?據我見識,必是妖僧。見今鄭州知州被妖人張鸞、卜吉所示,出榜捉拿,至今未獲。怎麼京城禁地容得這般妖人。”指著溫殿直道:“你即今就要捉這妖僧赴廳見我。”

溫殿直只得應喏。領了臺旨,出府門,由甘泉坊逕入使臣房,來廳上坐定。兩邊擺著做公的衆人,見溫殿直眉頭不展,面帶憂容,低著頭不則聲,內有一個做公的,常時溫殿直最喜他。其人姓冉名貴,叫做冉土宿;一隻眼常閉,天下世界上人做不得的事,他便做得,與溫殿直捉了許多疑難公事,因此溫殿直喜他。當時冉貴向前道:“告長官,不知有甚事,恁地煩惱?”溫殿直道:“冉大!說起來交你也煩惱。卻纔大尹叫我上廳去,說早朝時白鐵班善王太尉說道:昨日在後花園亭子上飲酒,見外面打一個彈子入來,爆出一個和尚,同善王太尉佈施了三千貫銅錢去。善王太尉說他是聖憎羅漢。大尹道:他既是聖僧羅漢,如何要錢?必然是個妖僧,限我今日要捉這個和尚。我想他覓了三千貫銅錢,自往他州外府去了,交我去那裡捉他?包大尹又不比別的官員,且是難伏事,只得應成了出來,終不成和尚自家來出首?沒計奈何,因此煩惱。”冉貴道:“這件事何難,於今分付許多做公的,各自用心分路去繞京城二十八門去捉,若是遲了,只怕他分散去了。”溫殿直道:“說得有理,你年紀大,終是有見識。”看著做公的道:“你們分頭去幹辦,各要用心!”衆人應允去了。

溫殿直自帶著冉貴和兩個了得的心腹人,也出使臣房,離了甘泉坊,奔東京大路來。溫殿直用暖帽遮了臉,冉貴扮做當直的模樣,眼也不閉,看那往來的人。茶坊、酒店鋪內略有些叉色的人,即便去挨查審問。溫殿直對冉貴說道:“他投東洋大海中去,那裡去尋?”冉貴道:“觀察不要輸了志氣,走到晚卻又理會。”兩個走到相國寺前,只見靠牆邊簇擁著一夥人在那裡。冉貴道:“觀察少等,待我去看一看。”踮起腳來,人叢裡見一二伯人中間圍著一個人,頭上裹頂頭巾,帶一朵羅帛做的牡丹花,腦後盆來大一對金環,曳著半衣,繫條繡裹肚,著一雙多耳麻鞋,露出一身錦片也似文字,後面插一條銀槍,豎幾面落旗幾,放一對金漆竹籠。卻是一個行法的,引著這一叢人在那裡看。

元來這個人在京有名,叫做杜七聖。那杜七聖拱著手道:“我是東京人氏,這裡是諸路軍州官員客旅往來去處,有認得杜七聖的,有不認得杜七聖的,不識也聞名。年年上朝東嶽,與人賭賽,只是奪頭籌。有人問道:杜七聖!你會甚本事?我道:兩輪日月,一合乾坤。天之上,地之下,除了我師父,不曾撞見個對手與我鬥這家法術!”回頭叫聲:“壽壽我兒,你出來!”看那小廝脫剝了上截衣服,玉碾也似白肉。那夥人喝聲採道:“好個孩兒!”杜七聖道:“我在東京上上下下,有幾個一年也有曾見的,也有不曾見的。我這家法術,是祖師留下,焰火燉油,熱鍋囗[假字亻去換火旁]碗,喚做續頭法。把我孩兒臥在凳上,用刀剖下頭來,把這布袱來蓋了,依先接上這孩兒的頭。衆位看官在此,先交我賣了這一伯道符,然後施逞自家法術。我這符只要賣五個銅錢一道!”打起鑼兒來,那看的人時刻間挨擠不開。約有二三伯人,只賣得四十道符。杜七聖焦燥不賣得符,看著一夥人道:“莫不衆位看官中有會事的,敢下場來鬥法麼?”問了三聲,又問三聲,沒人下來。杜七聖道:”我這家法術,交孩兒臥在板凳上,作法念了咒語,卻像睡著的一般。”正要施逞法術解數,卻恨人叢裡一個和尚會得這家法術,因見他出了大言,被和尚先念了咒,道聲:“疾!”把孩兒的魂魄先收了,安在衣裳袖裡。看見對門有一個麪店,和尚道:“我正肚飢,且去吃碗麪了來,卻還他兒子的魂魄未遲!”和尚主人面店樓上,靠著街窗,看著杜七聖坐了。過賣的來放下箸子,鋪下小菜,問了面,自下去了。和尚把孩兒的魂魄取出來,用碟兒蓋了,安在棹子上,一邊自等面吃。

話分兩頭,卻說杜七聖唸了咒,拿起刀來剁那孩兒的頭落了,看的人越多了。杜七聖放下刀,把臥單來蓋了,提起符來去那孩兒身上盤幾遭,唸了咒,杜七聖道:“看官!休怪我久佔獨角案,此舟過去想無舟。逞了這家法,賣一這伯道符!”雙手揭起被單來看時,只見孩兒的頭接不上。衆人發聲喊道:“每常揭起臥單,那孩兒便跳起來。今日接不上,決撒了!”杜七聖慌忙再把臥單來蓋定,用言語瞞著那看人道:“看官只道容易,管取這番接上!”再叩齒作法,唸咒語,揭起臥單來看時,又接不上。杜七聖慌了,看著那著的人道:“衆位看官在上!道路雖然各別,養家總是一般。只因家火相逼,適間言語不到處,望看官們恕罪則個!這番交我接了頭,下來吃杯酒。四海之內,皆相識也!”杜七聖伏罪道:“是我不是了,這番接上了。”只顧口中唸咒,揭起臥單看時,又接不上。杜七聖焦燥道:“你交我孩兒接不上頭,我又求告你,再三認自己的不是,要你饒恕,你卻直恁地無禮!”便去後面籠兒裡取出一個紙包兒來,就打開撮出一顆葫蘆子,去那地上把土來掘鬆了,把那顆葫蘆子埋在地下。口中唸唸有詞,噴上一田水,喝聲:“疾!”可霎作怪!只見地下生出一條藤兒來,漸漸的長大,便生枝葉,然後開花,便見花謝,結一個小葫蘆兒。一夥人見了,都喝采道:“好!”杜七聖把那葫蘆兒摘下來,左手提著葫蘆兒,右手拿著刀,道:“你先不近道理,收了我孩兒的魂魄,交我接不上頭,你也休要在世上活了!”看著葫蘆兒,攔腰一刀,剁下半個葫蘆兒來。卻說那和尚在樓上拿起面來卻待要吃,只見那和尚的頭從腔子上骨碌碌滾將下來,一樓上吃麪的人都吃一驚;小膽的丟了面,跑下樓去了,大膽的立住了腳看。只見那和尚慌忙放下碗和箸,起身去那樓板上摸一摸,摸著了頭,雙手捉住兩隻耳朵,掇那頭安在腔子上,安得端正,把手去摸一摸。和尚道:“我只顧吃麪,忘還了他的兒子魂魄。”伸手去揭起碟兒來。這裡卻好揭得起碟兒,那裡杜七聖的孩兒早跳起來。看的人發聲喊。杜七聖道:“我從來行這家法術,今日撞著師父!”

卻說麪店裡吃麪的人,沸沸他說出來,有多口的與杜七聖說道:“破了你法的,卻是麪店樓上一個和尚。”內中有溫殿直和冉貴在那裡,聽得這話,冉貴道:“觀察!這和尚莫不便是騙了善王太尉銅錢的麼?”溫殿直道:“莫交不是。”冉貴道:“見兔不放鷹,豈可空過?”冉貴把那頭巾只一掀,招一行做公的,大喊一聲。都搶入麪店裡來。見那和尚正走下樓,衆人都去捉那和尚,那和尚用手一指,有分交:鼎沸了東京城,大鬧了開封府。惱得做公的看了妖僧捉他不得;惹出一個貪財的後生來,死於非命。正是:

只因酒色財和氣,斷送堂堂六尺軀。

畢竟當下捉得和尚麼?且聽下回分解——

掃描校對

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三回 永兒賣泥燭誘工則 聖姑姑教王則謀反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八回 野林中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張鸞賞雙月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八回 野林中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張鸞賞雙月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四回 左瘸師散錢米招軍 王則被官司拿下獄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三回 永兒賣泥燭誘工則 聖姑姑教王則謀反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
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三回 永兒賣泥燭誘工則 聖姑姑教王則謀反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八回 野林中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張鸞賞雙月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八回 野林中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張鸞賞雙月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四回 左瘸師散錢米招軍 王則被官司拿下獄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三回 永兒賣泥燭誘工則 聖姑姑教王則謀反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七回 八角井卜吉遇聖姑姑 獻金鼎刺配卜吉密州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一回 胡員外典當得仙畫 張院君焚畫產永兒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十八回 左瘸師飛磨打潞公 多目神救潞公獻策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六回 胡永兒客店變異相 卜客長赴永兒落井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九回 左瘸師買餅誘任遷 任吳張怒趕左瘸師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十九回 文彥博偶遇諸葛遂 李魚羹獻計擒王則第十六回 王則領衆貝州造反 永兒率兵擄掠郡邑第十回 彈子和尚攝善王錢 杜七聖法術剁孩兒第五回 胡員外女嫁憨哥 胡永兒私走鄭州第二回 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三回 胡永兒試變錢米法 胡員外怒燒如意冊第十七回 文彥博領兵下貝州 曹招討血筒破妖法第十二回 包龍圖下令捉妖僧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第十五回 瘸師救王則禁諸人 劉彥威領兵收王則第十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永兒法第四回 胡永兒剪草爲馬 胡永兒撒豆成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六枝特区| 泸西县| 宁南县| 南城县| 虹口区| 凤庆县| 霍山县| 微博| 龙州县| 柯坪县| 梁平县| 竹溪县| 治县。| 富宁县| 尚义县| 额尔古纳市| 义乌市| 平阳县| 全州县| 海林市| 凤庆县| 剑阁县| 宕昌县| 万年县| 垦利县| 台州市| 哈密市| 三门县| 邯郸市| 彰武县| 富民县| 崇仁县| 泸西县| 青神县| 瑞昌市| 永顺县| 攀枝花市| 儋州市| 麻城市|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