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 集

金嫦兒此時早已在數千裡之外一客棧中打坐休息了。她將那本不知名之典冊拿出,左右看不明白便嘆一口氣重收入法袋中。而那《陰陽變》講得卻是以天地陰陽之氣轉化補識神之力的,但那必須有身具肉體之修行者才行,對嬌嬌並無大用。最後一本既是那重塑肉身之秘扎小冊。此小冊言之甚略。只道用那不知凡界是否尚存之九品蓮花,以歸元大法陣之力重修肉體。而具體詳情卻並無論及。金嫦兒閉目靜思好半日,長嘆一口氣自語道:

“傳聞興國京都之皇家大寺育有九品蓮花,也不知此聞得乎?唉!只好去此地碰碰運氣了。”

興國京都真乃大國之都城也!其城牆高近百丈,城內佈局莊嚴。以皇帝宮城爲中心,皇帝行政之大殿爲中軸線,縱橫排列其外者乃是皇城、官城,再其外爲豪門居地,而後商號店鋪,數百萬京都凡俗人家依次延續,直至四面城牆圍定。皇家大寺位於皇城之外、官城之內。大殿雄偉,佛之法相華美莊嚴。但其最高之法塔與大雄寶殿卻不及那大佛寺之高大廣闊。蓋因皇城中以俗世皇權爲尊,故所有建築皆低於皇城、宮城中之天子大殿和祭拜天地之祭壇。

興國佛事大興,但並不禁道家,連諸子百家也不甚禁。只要不威脅皇權,自不會有太多幹涉。故京都之城中書院、道觀亦遍佈。書院中儒生高冠長袍,大袖揮動卻也自成一派之莊嚴。道觀中道家清雅靜修悠然自樂。佛寺之所則煙霧繚繞、梵音不絕。

京都之官路、街道自與別處不同,四方十字,方正而合於禮法。尊卑之別,盡顯興國教化之功;百姓樂業,全賴官吏勤勉治下。金嫦兒在城外甚遠處悄然降下雲頭。左右無人,便顯變化之能,化身爲一儒生,止於道旁暫歇。其身背一書架,手拿一水袋,注視過往商旅。有一羣乘大馬者腰挎佩刀,行色匆匆,往京城疾行而去了。亦有從容不迫御馬而行者,還有駕馬車不緊不慢前行者。至於步行者更衆,或三三兩兩,或獨行於道。商旅大亨、販夫走卒、官家老爺、書生歌伎不一而足。然亦有乞行於道者,其景淒涼,更加上往來官道上之巡邏士卒不時驅逐,彼等皆驚惶逃避,令人頓生憐憫之心。金嫦兒輕嘆一聲,舉步復行。見一老丈駕牛車緩緩行來,便走上前打個問訊道:

wωw ●ttκд n ●¢ ○

“老丈可否行個方便,載乘小生一二?小生實實行不動也。”

駕車老丈仔細打量了金嫦兒一會兒後道:

“看小相公樣子,必是大家族之子弟。怎麼沒有從人相陪?”

“老丈真個好眼力!但小生讀書之人,若不遠行萬里,哪裡能得儒之真論哉!而著一小童或下人相伴,又怎麼能夠修身、養性、齊國、平天下也!”

“高論!高論!我觀小相公乃不凡之人,就請上車同行!”

“多謝老丈!”

於是金嫦兒上車與那老丈同車而行。行走未及,相談甚歡,便就熟了。金嫦兒道:

“老丈,吾觀路人皆行色匆匆,似乎甚急,這卻爲何?”

“小相公不知。當世金玉其外,實百姓生活甚艱。雖京中之王公、將相歌舞昇平,大小州府頻傳佳報;佛寺、道觀頌平安之經,大儒小生歌和暢之聲。然百姓人人爭食,雖溫飽已足,實心力憔悴。此實爲慢火煒人之世也。”

“吾觀夫老丈小心翼翼,難不成此京城之畔,皇城根下亦存險哉?”

“小相公見笑也!平心而論,壞人倒不敢說太多。然人心不古,金錢唯上;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以往日之平常之人,而今於他人手中奪食,亦見怪不怪!至於爾虞我詐,誆騙於人,借人錢財不還者,壞人家庭不罪者,當世之常事爾!吾等鄉野鄙俗之人,不小心,哪裡能安然度日哉!”

金嫦兒默然半響道:

“凡界俗人之所欲者平安度日,享受天年爾!沒曾想竟險苦若是!此凡界真大苦之界也!”

“小相公此言得之!然凡界俗人中亦有大情真愛,雖仙、佛不換也!哈···哈···哈”

“老丈真聖人也!小生勝讀十年之書。”

“小相公謬讚了。”

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竟至京都之大門前。金嫦兒擡頭觀那百丈之城門樓閣及樓下數十丈高之城門,暗道:

“曾以爲凡界俗人螻蟻之力,竟創如是之偉業,真令人感佩!”

“小相公進京都需下車而行。”

“哦!知道了,多謝老丈!”

於是金嫦兒便與那老丈言笑間進了者興國之都。

在一書院左近之十字路口,金嫦兒辭別了此大智者老丈,信步入了書院之側門。見有儒生過來,忙行了一禮道:

“先生,晚生有禮了。”

那儒生見金嫦兒氣典雅而質高貴,便還了一禮道:

“年兄,可是來聆聽大儒高聖人之經典講解的嗎?”

“正是,但不知······”

“汝方纔剛來,恐還不知曉,高老先生進宮給皇子講學去了,半月後才能重開五經四書呢。不過汝倒可去裡面客舍暫住以候先生來。”

“多謝先生!”

金嫦兒便入了書院,到那登記處暫租了客舍以候。

客舍中還有一儒生,然去了他處訪友,過幾日纔來。於是金嫦兒晚間只在客舍歇息,而白天卻去京都各處遊覽。皇家寺院聞名遐邇,不用問路,只隨男女居士或信男信女便到了。金嫦兒見殿就敬拜,遇佛既上香。過得五六日方纔拜完各殿神佛菩薩,但卻並未發現法力高絕之僧衆。而那九品蓮花之事也已打聽了,但凡俗之信衆卻哪裡知道!只好另尋一日幻化爲一女居士,入那藏經閣去閱經文。這皇家大寺之藏經閣卻與別家不同,經文卷冊皆可對凡俗信衆。只可淨手、焚香、誦經,卻不得帶在身上或拿出經樓。

金嫦兒依樣淨手、焚香、誦經。各類經文甚多,卻無金嫦兒欲觀者。過得三兩日,只好化身爲一小沙尼,復往那後殿尋去。寺院紅色之內牆上壁畫滿滿,佛陀度化衆生脫離苦海之故事一幅幅展開,瞻仰者亦衆,盡皆肅穆虔誠。亦有僧俗之衆頂禮膜拜佛陀,其四圍菩薩金剛羅漢列隊,飛天赤足飛起嫋嫋娜娜,衆高僧渾體金光四射,慈眉善目,盡皆救大衆脫苦海狀。金嫦兒微微皺眉,感慨而嘆曰:

“佛陀自己修行欲達長生,雖亦助人,但何來如此之功!大千塵世,雖實盡虛,只爲救贖者卻甚稀。至於以事顯己,唯怕掛萬漏一,世人不知者幾乎衆矣!而宣言法理皆諸如此類。非但佛家,道家,幾近諸子百家皆如是爾!”

金嫦兒行至後院及至塔林處時,忽然停住。此一壁畫雖以絕妙大法陣掩去其玄靈神能外溢,然瞞了別家修行者也就罷了,卻怎麼能瞞了金嫦兒之法眼!其放開識神一感,只見畫中一高門大牌樓爲門戶,蔽去了識神之能,其內爲何卻不甚了了。此地乃是上古大能修行者以無上大法力所闢之陸仙妙境!大類大佛寺心佛殿中之秘地空間。其法名爲“太虛道訣”。現今道消法弱,便是如金嫦兒般此界至高大能者亦斷無可能創此妙境。

金嫦兒遂隱形而入,及過了大牌樓,則復見別一天地。其豁然開朗者乃是一玄妙之所。香霧繚繞,其間有僧舍若干,小廟數座,殿小、閣雅。其內一小湖,數座小山相連。綠樹繞湖,盡山皆爲樹木花草,有仙鳥鳴叫,時越綠林。湖中小舟數個,皆自由漂浮水中,隨波而動。水中魚兒暢遊而樂,人來不驚。亦有僧人或走、或立、或誦經、或打坐、或對弈,各自爲樂。見有生人入內,只擡眼略視,或恍若不知。金嫦兒大疑,此“太虛變”乃是道家玄功。以物之影像置於畫或鏡等異物中,實則是以大法力將玄妙空間溶於畫、鏡等異物之中,而此空間似虛實實。凡界俗世之人觀之不過一畫、一鏡像爾,修行者道法可及時觀之則是一非常之處所了。只是此處較之一般之玄妙之所又大了不少。但道家之功爲佛家所用倒是甚奇。

金嫦兒從容於衆僧旁走過,也不言語,只是去那佛光大盛之所。近前一觀,見一青年僧人端坐蓮臺,卻正是那九品蓮花所化九品蓮臺。其花生機已滅,早被其煉化爲佛寶法器,已不可再用其重鑄肉體矣!那僧人手結法印,低誦經文。金嫦兒法眼觀之,知道這九品蓮臺靈光大盛,佛光中所蘊神力十分驚人,而那蓮臺上之僧人也佛法高深。自輕嘆一聲,轉身去那玄妙之境中之經樓閱此寺秘藏之神妙法典。

此時九品蓮臺上之僧人亦睜開慧眼,觀那金嫦兒,後長嘆一聲,復閉目如初,彷彿從沒有誰來窺視與他。

第四百四十六 集第五百四十六 集第七百六十七 集第一百五十 集第六百四十一 集第四百七十九 集第一百二十四 集第二百四十 集第三百四十九 集第八百四十八 集第四百二十 集第五百三十二 集第二百四十三 集第三百三十二 集第四百一十一 集第一百二十八 集第二百零五 集第五百三十五 集第七百五十六 集第二百四十八 集第四百三十三 集第二百三十五 集第六百五十三 集第三百零二 集第一百一十三 集第三百七十二 集一百九十六集第六百五十四 集第二百零三 集第六百零二 集第五百七十一 集第六百一十二 集第三章第七百七十二 集第七百三十五 集第八百六十九 集五一告知第五百四十四 集第六百二十 集第七百三十五 集第四百一十三 集第六百零九 集第六百七十五 集第二百二十四 集第八十七 集第四百三十一 集第三百零八 集第三百零四 集第四百五十四 集第七百九十七 集第一百五十七 集第五百六十九 集第八百六十八 集第四百五十三 集第一百四十 集第九十三 集第七百一十五 集第八百三十二 集第五百八十八 集第五百八十八 集第二百零一 集第二百八十一 集第五百三十一 集第五百七十 集第四十一 集第一百三十九 集第五百二十 集第五百四十三 集第二百二十一 集第二百九十 集一百七十一集第一百三十五 集第三百一十五 集第一百六十一 集第五百四十一 集第四十 集第七百零六 集第四百六十一 集第十七 集第七百一十九 集第四百七十一 集第五百零五 集第二百八十三 集第七百九十四 集第七章動物百四十八集一百八十八集第七百四十六 集第二百七十四 集第七百九十一 集第三百三十一 集第四百三十七 集第三百八十三 集第四百三十七 集第五百八十 集第五百五十三 集第一百五十六 集第五百二十七 集第二百八十九 集第三百五十八 集
第四百四十六 集第五百四十六 集第七百六十七 集第一百五十 集第六百四十一 集第四百七十九 集第一百二十四 集第二百四十 集第三百四十九 集第八百四十八 集第四百二十 集第五百三十二 集第二百四十三 集第三百三十二 集第四百一十一 集第一百二十八 集第二百零五 集第五百三十五 集第七百五十六 集第二百四十八 集第四百三十三 集第二百三十五 集第六百五十三 集第三百零二 集第一百一十三 集第三百七十二 集一百九十六集第六百五十四 集第二百零三 集第六百零二 集第五百七十一 集第六百一十二 集第三章第七百七十二 集第七百三十五 集第八百六十九 集五一告知第五百四十四 集第六百二十 集第七百三十五 集第四百一十三 集第六百零九 集第六百七十五 集第二百二十四 集第八十七 集第四百三十一 集第三百零八 集第三百零四 集第四百五十四 集第七百九十七 集第一百五十七 集第五百六十九 集第八百六十八 集第四百五十三 集第一百四十 集第九十三 集第七百一十五 集第八百三十二 集第五百八十八 集第五百八十八 集第二百零一 集第二百八十一 集第五百三十一 集第五百七十 集第四十一 集第一百三十九 集第五百二十 集第五百四十三 集第二百二十一 集第二百九十 集一百七十一集第一百三十五 集第三百一十五 集第一百六十一 集第五百四十一 集第四十 集第七百零六 集第四百六十一 集第十七 集第七百一十九 集第四百七十一 集第五百零五 集第二百八十三 集第七百九十四 集第七章動物百四十八集一百八十八集第七百四十六 集第二百七十四 集第七百九十一 集第三百三十一 集第四百三十七 集第三百八十三 集第四百三十七 集第五百八十 集第五百五十三 集第一百五十六 集第五百二十七 集第二百八十九 集第三百五十八 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怀安县| 赞皇县| 咸阳市| 新建县| 蓝田县| 榆社县| 东山县| 沛县| 乡城县| 巴青县| 冀州市| 庆元县| 孝义市| 旬邑县| 胶州市| 增城市| 鹰潭市| 抚松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镇康县| 玉树县| 方正县| 鄱阳县| 福建省| 江川县| 响水县| 玉林市| 张家口市| 皋兰县| 修文县| 澄城县| 顺昌县| 怀来县| 丹江口市| 富裕县| 陆川县| 江北区| 上虞市| 和平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