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賦稅加重

自從典韋、管亥做了縣尉以後,按照向雲吩咐,對縣城中一些遊手好閒的小混混,也就是所謂的遊俠,甚至算不上游俠;盜賊,小偷等都是嚴加整治。

最近,典韋、管亥連連帶著殺氣凜然的士卒在城中巡邏,一遇到小偷偷竊、混混調戲良家婦女等,典韋、管亥馬上便帶著士卒趕到,一番毆打跑不了,這些士卒都是身經百戰精銳之師,下起手來可不輕,打得那些混混那個哭天喊地的,慘啊,自此,宜城瞬間變了個樣,以前城中隨處可見的混混、小偷都不見了,百姓趕市也放心了,不用隨時提心吊膽,害怕被人給摸了。

宜城瞬間安定下來,百姓雖然淳樸善良,但並不傻,知道這是誰的功勞,也知道新縣令是誰,特別是向家莊附近百姓,更是對向雲感恩戴德。

宜城蒸蒸日上,迎來年關,百姓一片喜慶。

宜城大族林立,發展起來也很麻煩,稍有不慎,便會與各族利益產生衝突,而目前向雲底子薄,世家不敢輕動,所以,不管做什麼,都有點放不開手腳。

不過,向雲也沒準備將宜城當做自己大本營,只是一個過渡之地而已,所以,向雲雖然很用心,但卻只是在學習管理經驗,以待以後有一塊自己真正地盤時,管理起來輕鬆一點,當然,即使如此,向雲做起事來依然一絲不茍,這是態度問題,還可提高自己名聲,再說,這也是自己家不是?

……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在宜城樣貌越來越好時,也迎來年關的喜悅,同時,也迎來今年第一場雪,天地一片銀白,卻遮擋不住年關的氣氛。

讓向雲比較憂心的是,年關到了,房屋在衆人合力下也建好了,然而,許褚等人卻還未到,想必也是因爲什麼給耽擱了,向雲一邊派人打探消息,一邊與家人走親訪友,這是中國傳統習俗。

值得一說的是,蔡邕與司馬徽隱居地,那可是個好去處,司馬徽隱居地,自然還是叫水鏡山莊,位於宜城西面的南漳附近,水鏡山莊後面,便是玉溪山,山腰有個天然洞穴,名爲白馬洞,此處不僅風景幽雅,而且依山面水,視野開闊,端是一副好去處,在水鏡山莊附近,有片竹林,平時蔡邕、司馬徽便會在此處彈琴、書畫、對弈、會友,好不自在。

來到此處,向雲都不得不感嘆老師的情操,在這多呆一會,忘掉煩惱,直覺得神清氣爽,一身舒坦。

來到白馬洞,這裡風景更是迷人,向雲當即提出,在這裡建個小亭子,平時老師、蔡邕也可在此歇息,至於錢財,自然有向雲這個做弟子的出;不僅如此,向雲還在玉溪山封選了一個寬敞的地帶,建造了一個四合小院,以供衆師弟讀書,司馬徽平時也在此授業。

登高望遠,在此學習,衆弟子都有種心胸無比寬廣、可容天地之感。

值得一說的是,蔡琰這小丫頭倒是越長越標緻了,活脫脫一小美女,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嗯,那感情也是不錯,至於怎麼不錯,不足爲外人道也。(感情問題,我不擅長,就順其自然吧,嘎嘎~~~)

年關一過,家中各種事情忙完,差不多也是一二月了,百姓們也開始也忙起來了,官府降低賦稅,衆百姓又拿起鋤具,開始瘋狂開坑土地,放火焚燒枯草,有牛的用牛犁地,沒牛的自己用鋤具開挖,或是給錢僱人家的牛來犁,總之,宜城如今一片熱騰,百姓們都爭相開坑,忙的不亦樂乎。

宜城臨近漢江,水資源濃厚,適合種植水稻,至少不會缺水,不過目前還不是種植水稻的時候,只得種植其他如豆類的各種植物。

中平二年,一月,許褚、閻忠終於姍姍來遲,兩人並未辜負向雲期望,帶來了許家村幾千口人,一路浩浩蕩蕩進入宜城,入住了向家莊外早已建造好的民房。

衆人見面,閻忠將事情經過大致告訴向雲,其實也沒啥,要說服許家村離開故土確實問題有些不小,幾人可是忙的頭暈腦脹,費盡心思,纔算說通了許家村老村長,願意搬遷過來,其實,老村長也知道,雖然黃巾暫定,但黃巾餘孽、盜匪卻太過厲害,百姓隨時都要防止盜匪進村,還不如聽許褚的,搬遷到宜城,至少會受向雲庇護,不過也不是全部搬了過來,也有少數頑固分子,不願離開故土,繼續留在譙縣,對此,衆人無奈,不過好在大部分都願過來。

幾千百姓加入宜城,如今剛過年關,正是開坑土地最佳時機,得知宜城賦稅不高,許家村百姓大爲高興,紛紛拿著鋤具,加入開坑隊伍。

解決百姓問題,向雲開始爲未來做打算,首先,情報組織的問題必須先落實下來。

人選嘛,交給了王越的五個弟子,這段時間,向雲也暗暗仔細觀察過五人,都是江湖老手,處理江湖上的事情得心應手,而且都算忠厚之人,並不會輕易背叛。

向雲很滿意,將之分別分配全國各地,其中:襄陽、許昌、壽春、東郡、成都,這些地方,也許現在並不太出名,但卻是未來的諸侯的主要城池,也是向雲重點關注對象,就是要乘著現在,將自己的情報人員打入這些內部,在這些地方分別建立武館或是其他酒樓之類,明爲客商,暗爲打探情報。

向雲還覺得這些還少了點,不過財物、人手有限,就暫時定在這些地方,將五人叫來,將事情交代清楚,並分別交予五人一筆錢財與人手,對此,五人都沒有意見,答應下來,至於發展,就得看五人的本事了。

而王越,則自然而然的成了這些組織的掌舵人,至於官位,向雲暫時無法給其定義,只有等以後自己地盤大了再說。

對此,王越自然理解,在他拜向雲主公前,他便想過,不過,他相信,以向雲的能力,自己只要緊緊抱住向雲這條大碗,前途絕對明朗,故此,在有任務後,王越都很盡力。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

……

宜城在變化的同時,全國各地也同樣在發生變化,不過,是不是像好的一方面變化,就難說了。

中平二年春正月,黃巾大戰後的麻煩來了,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地段,多處發生大型瘟疫,染著即死,蔓延之快令人色變,百姓避而不及,紛紛朝著南方遷移,然,地方官員怕百姓將瘟疫帶過來,在很多地方設置關卡,阻攔北方遷移而來的百姓,然而,道路是人走出來的,任憑地方官員如何阻攔,仍然有百姓流難到北方;與此同時,瑯邪王據薨。

漢靈帝劉宏因忙於鎮壓黃巾之事,解黨禁、拿出藏錢、捐出西園馬匹,鎮壓黃巾,如此等等,劉宏因賣官爵攢下的鉅額錢財被分割出去。如今,黃巾已定,劉宏於中平元年大赦天下後,不禁沒有反省,反而又開始只知享樂,最近,劉宏欲鑄銅人,奈何國庫已空,於是又開始盤算著聚斂財物的渠道。

二月,己酉,洛陽南宮大災,大火持續半月才滅。

十常侍張讓抓住機會,向劉宏進言,以修復宮室爲幌子,敲定三條聚斂私財的舉措:畝斂十錢、倒賣修宮物資、則輸修宮錢。

劉宏聞言大喜,當即拍板答應。

聞劉宏如此荒唐決定,朝中不乏忠臣進言,其中有陸康上疏曰:“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取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舍聖戒,自蹈亡國之法哉!”靈帝震怒,不納其言,滿朝大臣悻悻而去。

條令很快傳到宜城,向雲也得知劉宏這條最新頒佈的賦稅,不禁又急又怒,如今百姓本就悽苦不堪,劉宏不力圖振作也就算了,還給百姓如此加稅,當真是要將百姓往死路上逼啊。

倒賣修宮物資向雲倒是無所謂,反正又不是拿他的錢,但畝斂十錢,卻是要強制壓榨百姓啊,畝斂十錢:每畝地多加十錢,乃另賦稅,不屬於其他任何稅收一種,是在其他稅收基礎上強制加上這麼一條稅收,也就是說,百姓在交完各種稅收後,還要繳納按土地多少,繳納額外錢財,單價:每畝地十錢。

這條稅收一下來,天下不知又會餓死多少百姓。

至於另外兩條,倒賣修宮物資,內廷宦官勢力,以地方官員送來的物資質量不合格爲藉口而斷截物資,然後低價賣給貴戚,收取現金;而則輸修工錢: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資助軍修工錢,大郡二三千萬,其餘視情況而定。

除了倒賣修宮物資與向雲無關以外,其餘兩條向雲都有涉及,一是畝斂十錢,向雲需要向治下百姓收租;二則輸修宮錢,他虎威將軍的軍職便是秩比二千石,再加上一個秩比一千石的宜城縣令職位,也就是說,他向雲如今還未拿到一分的俸祿,就要有義務繳納‘則輸修宮錢’這項稅收。

向雲那個氣啊,他都有種棄官而去的衝動。

不說向雲,在這三條稅收下來後,全國各地官員也是無奈,有錢的交,清廉官員交不起,則棄官而去,甚至有絕望官員自殺的不在少數。

收取錢財阻力甚大,靈帝劉宏爲了減輕阻力,將這項費用與助軍費捆綁,一起徵收,企圖減小推行阻力。

宦官閹黨則接著這次機會四處行賄,謀取暴利,天下百姓、清廉官員等,苦不堪言,天下騷動,各地盜賊再次劇增。

嗯,看了很多三國小說,豬腳好像從做官起都未考慮過朝廷徵收之事神馬的,一路都是順風順水,所以呢,我就寫寫當時的稅收情況吧,大家別噴哈,我也希望儘量寫的真實一點,不過畢竟實力有限,有的地方處理不好,各位親見諒。

第47章 遭遇刺殺第146章 矯詔出第140章 洛陽來人第133章 大地之論第76章 貪婪董卓第29章 劉表的反應第24章 各方局勢第65章 李傕末路第11章 陷入絕地第66章 斬殺張樑第33章 三教九流第39章 準備突圍第49章 張繡中計第20 九章 擦肩而過第92章 使臣駕到第37章 黃巾之始第22章 夜會蘇固第178章 呂布攔路第32章 喜得賢才第136章 兵髮長沙第24章 向雲表字第23章 時不待我第18章 苦無良師第23章 疑惑重重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101章 襄陽城外第174章 張遼激將第157章 二將對射第117章 荀攸的煩惱第37章 內通第36章 太史慈與甘寧第107章 天有異象第3章 半途明志第86章 名門之後第12章 兇悍的援兵第43章 黃忠試射第143章 驚奇發現第6章 趙雲返程第65章 李傕末路第49章 原來是他第60章 良將第131章 誰是考生?第102章 趙慈退兵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47章 郭嘉用計第8章 到達洛陽第35 反擊第30章 囂張的遊俠第42章 火燒長社第36章 放人第25章 寒香的身份第70章 朝廷爭鬥第92章 使臣駕到第64章 慶功宴第78章 黃巾平定第48章 撤離第171章 北地槍王第19章 好大一隻色狼第165章 千鈞一髮第46章 神秘龔忠第27章 李儒定計第50章 兀突骨的過去第16章 呂布撤兵第99章 巧遇馬鈞第17章 雲南之戰第45章 平輿城破第18章 苦無良師第60章 古怪精靈—寒香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16章 追查第31章 拼命第2章 一曲解心結第44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二將對射第36章 馬騰的無奈第46章 趕往廣宗第15章 二分益州第65章 李傕末路第121章 尚方斬馬劍第65章 籌集 軍備第22章 倒黴的李肅第60章 古怪精靈—寒香第27章 李儒定計第65章 李傕末路第40章 典韋戰甘寧第51章 許褚VS張飛第85章 宜城現況第60章 李儒的擔憂第43章 戰後策略第5章 人才濟濟第7章 雲南之行第30章 商議煉器第6章 山中遇虎第40章 綿竹關第40章 突圍(上)第19章 與太史慈的約定第8章 匠學第45章 兵臨哀牢第58章 殺雞儆猴第10章 叢林之戰(三)
第47章 遭遇刺殺第146章 矯詔出第140章 洛陽來人第133章 大地之論第76章 貪婪董卓第29章 劉表的反應第24章 各方局勢第65章 李傕末路第11章 陷入絕地第66章 斬殺張樑第33章 三教九流第39章 準備突圍第49章 張繡中計第20 九章 擦肩而過第92章 使臣駕到第37章 黃巾之始第22章 夜會蘇固第178章 呂布攔路第32章 喜得賢才第136章 兵髮長沙第24章 向雲表字第23章 時不待我第18章 苦無良師第23章 疑惑重重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101章 襄陽城外第174章 張遼激將第157章 二將對射第117章 荀攸的煩惱第37章 內通第36章 太史慈與甘寧第107章 天有異象第3章 半途明志第86章 名門之後第12章 兇悍的援兵第43章 黃忠試射第143章 驚奇發現第6章 趙雲返程第65章 李傕末路第49章 原來是他第60章 良將第131章 誰是考生?第102章 趙慈退兵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47章 郭嘉用計第8章 到達洛陽第35 反擊第30章 囂張的遊俠第42章 火燒長社第36章 放人第25章 寒香的身份第70章 朝廷爭鬥第92章 使臣駕到第64章 慶功宴第78章 黃巾平定第48章 撤離第171章 北地槍王第19章 好大一隻色狼第165章 千鈞一髮第46章 神秘龔忠第27章 李儒定計第50章 兀突骨的過去第16章 呂布撤兵第99章 巧遇馬鈞第17章 雲南之戰第45章 平輿城破第18章 苦無良師第60章 古怪精靈—寒香第175章 趙雲顯威第16章 追查第31章 拼命第2章 一曲解心結第44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二將對射第36章 馬騰的無奈第46章 趕往廣宗第15章 二分益州第65章 李傕末路第121章 尚方斬馬劍第65章 籌集 軍備第22章 倒黴的李肅第60章 古怪精靈—寒香第27章 李儒定計第65章 李傕末路第40章 典韋戰甘寧第51章 許褚VS張飛第85章 宜城現況第60章 李儒的擔憂第43章 戰後策略第5章 人才濟濟第7章 雲南之行第30章 商議煉器第6章 山中遇虎第40章 綿竹關第40章 突圍(上)第19章 與太史慈的約定第8章 匠學第45章 兵臨哀牢第58章 殺雞儆猴第10章 叢林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卓尼县| 博客| 崇明县| 镇宁| 黎平县| 万年县| 临猗县| 额济纳旗| 田阳县| 南汇区| 和硕县| 慈溪市| 临泽县| 隆林| 游戏| 福海县| 赤城县| 沙坪坝区| 祁东县| 石泉县| 报价| 金寨县| 攀枝花市| 贵南县| 房产| 绵竹市| 噶尔县| 大同县| 夏河县| 米脂县| 红原县| 民乐县| 大庆市| 荣成市| 岢岚县| 若尔盖县| 辽中县| 东明县| 大同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