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2章 火燒博望

荊州大戰,關羽通過李鬆德諫言,連戰連捷,將袁尚大部兵馬從荊州東南驅逐至荊州之北,橫跨三百里,直近博望坡,戰線拉長深縱之長,放眼古今,亦難有相較之比。

抵達了博望坡之後,關羽按照李鬆的建議,整裝待發,積攢軍力,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散袁尚的大軍。

就在關羽準備進攻的時候,探馬突然來報,說是袁尚大軍已然舉軍後撤,直奔北地的方向而走,前部先鋒開路之軍和中軍已入博望坡之中,唯有少數的斷後之兵,尚在博望坡南方谷口枕戈待旦,蓄勢待發。

關羽身邊,李鬆一聽忙諫言道:“關將軍,袁尚已經萌生退意,此時不追擊於他,更待何時?”

關羽聞言點頭,深然李鬆之言,隨即下令全軍進兵,直追袁尚後方,掩殺其衆。

關羽本人親自爲前部先鋒,率領荊州的精銳鐵騎當先開路,直奔著博望坡谷口而走。

來到谷口,卻見有一支彪軍攔路,爲首兩員大將,正是河北的名將張郃與中原的名將張遼。

一見關羽前來,二張的臉色都是變了一變,然後互相對望了一眼,便見張遼當先出馬,揚起戰刀衝著關羽道:“雲長,荊州之戰,你已得勝,何必苦苦相逼!又是何理?”

關羽聞言,不爲所動,只是輕輕的捋了捋三耬長鬚,漠然言道:“兩軍交戰,各爲其主,各盡其力,如何能用苦苦相逼四字?文遠此言小家子氣也!”

張郃挺槍縱馬,直接衝殺出來,高聲言道:“文遠何必跟他廢話!待你我共同擒他!”

張遼見張郃出馬,亦是抖擻精神,挺槍縱馬而上。

眼見張遼和張郃共同出馬。關羽也不找幫手,只是一揮青龍刀,縱馬直奔上前,以一己之力酣戰二張。

張遼和張郃皆當世良將,關羽以一敵二卻猶然不懼,遊刃有餘,二三十合間已是大佔上風,將二張死死壓制,青龍偃月刀如同出水蛟龍,咆哮席絹。攝天嗜地,雄渾激盪,幾可遮天蔽日。

二張雖是勇猛,但面對這般氣勢,卻仍然是顯得力不從心,交戰到了三十回合開外,已是抵擋不住,一起回馬後撤。

關羽縱馬要追,卻被敵軍的弓騎兵射住陣腳。如若不然,以嘶風赤兔馬之腳力,焉能輕易讓二人輕易脫逃。

主將失利,袁軍再無戰意。紛紛回軍撤往博望坡之內。

關羽將青龍刀向著身前一橫,瞇起丹鳳眼,定定的看著袁軍後撤的方向,關平縱馬上前。對著關羽言道:“父親,追是不追?”

關羽形貌傲然,聞言冷笑一聲 。道:“平兒,我軍目前士氣如何?”

“從荊東至荊北,我軍連戰連捷,大家都是摩拳擦掌,所有的荊州士兵都已是準備就緒,只等父親一聲令下,便可全力向前,血洗袁軍!”

關羽深色一舒,微笑道:“關某麾下,皆是以一當百的勇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正是讓他們一展雄風的時候了……傳令,全軍起步,隨我追擊袁軍!”

“諾!”

…………

博望坡中,羊腸道間,暮色的道路上,有一種莊嚴而悽婉的美麗。夕陽依舊是戀戀不捨地逗留在西方,已是開始轉爲黑色的天幕開始隱見星辰,一片片一顆顆若隱若現的星星,彷彿如同上帝的照明燈,散發著幽亮的薄光,照射在博望坡之內。

整個博望坡內,是由此起彼伏的各色山谷組成,山谷上都是密密的樹林,地面鋪滿了綠油油的青草,在小風的吹動下,左右搖擺很是有趣,不過谷中雖然是陰暗溼晦,但卻無飛禽走獸,彷彿起內的動物皆有靈性,感受到這裡即將發生大戰,因而匆匆遷居而走。

關羽引領著荊州軍向前猛突,其在博望坡內,已是幾番擊退了袁尚的阻攔兵馬,如今其勢正盛,根據關羽的臨戰經驗與敵方兵馬斷後的頻率,他覺得自己的大軍此刻已是離袁尚主力軍不遠,而依照敵軍與自己這幾次交手的情況來看,己方此戰當有八成的勝算!

關羽身後的不遠處,將軍趙累一邊速行,一邊觀察著博望坡的動靜,不知爲何,他的心中總是在隱隱約約中有一股不甚妙的預感,但此時己方兵馬士氣正宏,銳氣正盛,若是沒有真憑實據,只是把自己的感覺之憂拿出來跟關羽說,只怕亦會遭到將軍斥責。

“道路頗狹,兩旁草密,鳥獸之蟲……”趙累一邊嘀咕,一邊幽幽地慨然而嘆,忽然間,他似是想到了什麼,重重的一拍大腿,驚道:“糟了,不好!”

趙累身邊,一名荊州副將聞言不由得好奇,轉頭去看趙累,不解道:“什麼不好,趙將軍此言何意?”

趙累頭上的冷汗悽悽而下,搖頭道:“來不及解釋了,我先去向關將軍稟報,你在這裡止住兄弟們,讓他們止步,不要再繼續追擊……”

趙累的話還沒等說完,便突聽山谷兩旁一陣鼓譟聲響起,隱隱地,前方兩邊的山谷坡上,似有無數火光沖天而起,剎那間,似是有無數的火把被人舉起,適才還是頗爲幽暗的博望坡,此時驟然變得如同白晝一般。

接著,便聽前方傳出來了一陣喊叫,大地似是開始微微顫抖,隱隱的,己方前軍的士兵已然被火焰包圍,無數的火箭也是四周開始向著各部各斷的荊州軍狂射而來,而巨大的樹藤編制火球也是開始出現在了山道的兩旁。

偌大的一段博望坡谷,頃刻之間已然變成了煉獄火場,彷彿是一個煉獄火臺,在狂烈的火光中將荊州士兵們緊緊包括,吞噬著他們的生命,燒灼著他們的身體。

經過一連串的設計,袁尚終於圖窮匕見,對付關羽的計劃與殺招終於亮相。

關羽前軍中,背這驟然的變化驚的魂飛魄散,但他終歸非等閒人物,在明白了袁軍的計劃之後,一瞬間已是採取的最穩妥的應對措施。

“撤!快撤!令三軍將士速速後撤!”

面對漫天火光,灼熱如地獄的博望坡,縱然是如同關羽這般的天下第一武將,亦難有回天之力。

此時此刻,依稀的聽著右方的山谷上方,隱隱的傳來了袁尚的聲音。

“關雲長,你死期已至,休想逃命!”

…………

“父親,我護著您走!”

危難之間,關平和關興兩名戰將已是奔馳到關羽身邊,一邊撥弄著漫天而來的箭雨。一邊保護著關羽,向著博望坡後匆匆而行。

關羽高大的身軀坐落在赤兔馬上,跟隨著兩個兒子在火光中向後衝突,他的臉上焦黑一片,下顎上直如瀑布的長鬚被燒掉了大半,甲冑下的綠色服飾也是燒的缺胳膊少料子,顯得異常狼狽,但即使如此,他的身軀依然是挺直如刀,目光炯炯有神,犀利如箭。

“關將軍!”

“關將軍!”

不遠處,周倉、廖化、趙累、王甫等人鼓動餘勇,領著人馬匆匆趕來,護持著關羽向後逃走!

關羽深吸口氣,猛一提聲,高聲言道:“衆將聽令,袁尚用火攻,必有伏兵接應,大家不可戀戰,由關某打頭陣,想盡一切辦法殺出谷口!”

熱血重新在將要冰冷的身軀中沸騰起來,每個聽到這話的荊州將領都深知,關羽這番話不但帶給了倖存者繼續活下去的希望,也給他自己帶來了無盡的危險。 如此一來,袁尚將會省去清理戰場的時間,直接佈下天羅地網全力追殺關羽!

但是,他們卻猜錯了袁尚的真正用意!

袁尚此一戰,不爲殺關羽,只爲打垮荊州軍的主力!

對於關羽本人,袁尚相信烈火應該是燒不死他,而截殺的伏兵,他也早有嚴令,絕對不可以傷害關羽的性命!

熊熊火光映射的博望坡山谷上,司馬懿走到了袁尚的身邊。

“此一戰,足以挽回劣勢了。”

袁尚點了點頭,道:“火速傳令諸將,擊敗敵軍後,不要去殺關羽,追擊之時只需大張旗鼓的遙聲吶喊!另外,火速分兵,奪取荊州北岸的襄陽諸地,但不可過江,襄陽以下的郡縣城池,諸軍皆不可染指。”

司馬懿聞言笑道:“你只取荊北的一部分城池,荊州南部,只怕是想讓給孫權吧?”

袁尚微微一笑,道:“不只是城池,還包括關羽的首級。”

司馬懿想了想,道:“孫權和周瑜也是思慮深遠之輩,未必會誅殺關羽。”

袁尚哼了一聲,道:“關羽死在誰的手裡,已經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了,從徐晃詐降的那一天起,關羽的首級就註定要落在孫權的手裡,他們不想要也不行。”

司馬懿聞言長嘆口氣,道:“只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孫權想要荊州,卻不想讓關羽死在自己的手裡,這和我們的初衷一樣,他和周瑜拔下一根頭髮絲都是空的,這樣的蠢事,即使有徐晃,他們也未必會幹。”

袁尚微微一笑,道:“仲達,你實誠大勁了,誰說一定要讓他們親自動手?他們不殺,我們可以栽贓,他們不幹,我們可以陷害,不是他們不想殺,這事就落不到他們頭上了,總之,殺關羽這頂屎盆子,孫權是背定了。”(未完待續……)

第219章 儒生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413章 昔日故人第731章 舊日恩怨第424章 三家聯盟第482章 心理戰術第718章 好老丈人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419章 兩方調度第622章 交卸兵權第277章 攻無果第503章 平叛終結第100章 初見迭逢第556章 置之死地第743章 蠻王攻蜀第454章 潛伏待機第497章 龍虎重聚第86章 袁譚斷案第75章 災 民第149章 處 置第310章 暗流涌動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243章 襄平之戰第653章 時勢而論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586章 劉循再訪第539章 謀中有謀第461章 子午谷奇謀第303章 輸贏第102章 議計飛燕第101章 洛神懼水第7章 曹軍終來襲第685章 名士南去第72章 迴歸之行第53章 猛將第12章 烏巢之戰第715章 公安事定(上)第177章 慾火並第729章 曹家決斷第605章 定軍山(三)第382章 裡呼外應第215章 新婚之夜第191章 老將守成第134章 病 危第450章 壯士斷腕第245章 擒賊擒王第687章 幾多故友第700章 南中風雲第266章 移花接木第119章 懿第379章 朦朦朧朧第398章 諸葛定策第455章 毛遂自薦第348章 救星第422章 三小爭寶(三)第377章 各有所算第225章 塞北羣雄第583章 收在麾下第499章 意圖不軌第21章 放哨騎第54章 各有分工第64章 好處有三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118章 戰前四事第517章 李儒近身第737章 滾滾長江第447章 火燒囤糧第580章 賈詡之謀第262章 狼多肉少第342章 稀裡糊塗第137章 二虎競食第238章 漠北才女第325章 撤離長安第739章 老謀深算第573章 官渡之戰(二)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755章 最終決戰(四)第144章 童子奇葩第457章 京兆之戰第673章 東吳出手第42章 漢室潛龍第27章 仁義之師第327章 聯 合第167章 無雙守將第178章 互殺第656章 古錠寶刀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89章 營救雙傑第536章 下邳定計第448章 毒瘤丞相第560章 兵入兗州第590章 諸葛之謀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第733章 兩大水賊第4章 東奔西走第343章 浮穀道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437章 五路人馬第162章 開刀取疾
第219章 儒生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413章 昔日故人第731章 舊日恩怨第424章 三家聯盟第482章 心理戰術第718章 好老丈人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419章 兩方調度第622章 交卸兵權第277章 攻無果第503章 平叛終結第100章 初見迭逢第556章 置之死地第743章 蠻王攻蜀第454章 潛伏待機第497章 龍虎重聚第86章 袁譚斷案第75章 災 民第149章 處 置第310章 暗流涌動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243章 襄平之戰第653章 時勢而論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586章 劉循再訪第539章 謀中有謀第461章 子午谷奇謀第303章 輸贏第102章 議計飛燕第101章 洛神懼水第7章 曹軍終來襲第685章 名士南去第72章 迴歸之行第53章 猛將第12章 烏巢之戰第715章 公安事定(上)第177章 慾火並第729章 曹家決斷第605章 定軍山(三)第382章 裡呼外應第215章 新婚之夜第191章 老將守成第134章 病 危第450章 壯士斷腕第245章 擒賊擒王第687章 幾多故友第700章 南中風雲第266章 移花接木第119章 懿第379章 朦朦朧朧第398章 諸葛定策第455章 毛遂自薦第348章 救星第422章 三小爭寶(三)第377章 各有所算第225章 塞北羣雄第583章 收在麾下第499章 意圖不軌第21章 放哨騎第54章 各有分工第64章 好處有三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118章 戰前四事第517章 李儒近身第737章 滾滾長江第447章 火燒囤糧第580章 賈詡之謀第262章 狼多肉少第342章 稀裡糊塗第137章 二虎競食第238章 漠北才女第325章 撤離長安第739章 老謀深算第573章 官渡之戰(二)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755章 最終決戰(四)第144章 童子奇葩第457章 京兆之戰第673章 東吳出手第42章 漢室潛龍第27章 仁義之師第327章 聯 合第167章 無雙守將第178章 互殺第656章 古錠寶刀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89章 營救雙傑第536章 下邳定計第448章 毒瘤丞相第560章 兵入兗州第590章 諸葛之謀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第733章 兩大水賊第4章 東奔西走第343章 浮穀道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437章 五路人馬第162章 開刀取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平昌县| 通州区| 英吉沙县| 安岳县| 永州市| 田东县| 忻城县| 绥滨县| 炎陵县| 将乐县| 唐海县| 武冈市| 九龙坡区| 德格县| 城步| 秀山| 梨树县| 襄城县| 尼勒克县| 怀远县| 绥江县| 余庆县| 岑溪市| 平南县| 永康市| 清河县| 宣化县| 吉木萨尔县| 广水市| 泉州市| 玛纳斯县| 封开县| 广昌县| 定安县| 顺平县| 北海市| 新竹市| 张家界市| 兰西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