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2章 戴罪立功充軍中

堂屋外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劉琮,他藉著案頭的燭光,仔細地看著手中的竹簡。這是昨日送來的公文中的一份,他看完之後卻並不急於決斷,而是放在了案頭,揉了揉額角,起身繞過屏風,來到堂前。

劉琮雖在歷陽,但四州之地的政務卻不可完全假手於人。他身爲荊州牧、並督益、揚、交三州軍事,除了軍政大事之外,還有“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等職責。在當下來說,就如同土皇帝一般,所以劉琮身上的擔子一點也不輕。

譬如斷治冤獄一事,雖具體事務自有司馬芝等人去做,但最終判決卻是由劉琮決定,尤其是重大案件,如謀叛、殺人等事。

方纔他所看的公文中,便有一個需要他鉤決的犯人。此人姓陳名央,本是遊俠一類的人物,因仗義疏財,急公好義,在武陵郡頗爲知名。時人謂之“重喏好義陳子安”。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亂世之中因此而聚衆起事者也有不少,旁人不說,甘寧便是一列,太史慈年輕時也爲了郡守和州牧之間的糾紛而損毀公章,由此知名於世。更不用關二哥殺人避禍,徐元直爲友殺人等等,實在是太多了。

不過這個陳子安,也就是陳央卻是犯在女色之上,使得劉琮頗爲躊躇。

事情倒不復雜,這陳子安雖然家貧,但卻有個姿色甚美的相好,女方有個丈夫是當地的亭長,對陳子安與其妻子相好之事早就知曉,無奈他生性怯懦,非但不敢找陳子安的麻煩,反倒對陳子安頗爲巴結。不料這女子爲了與陳子安長相廝守,竟然打算下毒將丈夫毒死,陳子安得知後大爲憤怒,將這女子殺之,然後主動投案自首了。

若是按照律法,陳子安也罪不至死,但審理此案的武陵太守卻擬了個死罪,之前便被劉琮打回重審,然後派了特衛營暗中查訪,才知道那女子家中在當地頗有權勢,雖不是世家大族但也算得上豪強。而此次再度審結,武陵太守仍舊堅持原判,想來即便不曾與那女子家中勾結,也是受了其影響。

這便是劉琮最爲不滿之處了,太守乃是一郡之長,怎能受豪強左右?而劉琮之所以躊躇不決,原因卻不僅僅是這個。他對於陳子安這樣的遊俠從個案上是比較喜歡的,但這些人不事生產,專好結黨,又是地方上的不穩定因素。比如此次陳子安投案之後,便有不少同黨欲劫獄相救,至於上下奔走,四處求情者更不知凡幾。

好在這個陳子安還算是個明白人,不但阻止了這班人劫獄的圖謀,還勸說他們不得惹是生非,若非有他壓制,恐怕那些同黨早就鬧出大事來了。

劉琮對於此案的判決其實並不難,但此事讓劉琮意識到,對於鄉間的這股遊俠勢力,自己還是太過放縱了。這些人有膽色,有勇力,但大都桀驁不馴,放任其在鄉里,久之必成禍患。當初劉表匹馬入荊州,首先對付的便是這些聚衆爲賊的宗帥,相比之下陳子安眼下或許還只是遊俠,但唱長此以往,未嘗不會成爲賊首,尤其是他的敵人還是當地頗有權勢的豪強大族。

之前江東也有很多這種人物,劉琮以《勸農令》禁之,不少人便逃亡至江北,投奔別處,畢竟對他們來說,若能安心種田也不會選擇當遊俠。如此一來,這些彪悍輕捷的壯士便成了別人的部曲士卒,據張昭統計,竟然不下兩千餘人。當然這其中本就有一些孫氏舊部,但對於劉琮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損失。

那麼將這些人編入軍中又如何呢?其實劉琮也很清楚,願意從軍的早就主動投軍了,剩下的這些人,纔是真的桀驁不馴,不服管束之人。

夜色如墨,唯有閃電劃過夜空時,才能看到慘白的樹影,嘩嘩的雨聲中,劉琮轉身回到堂內,在案幾後跪坐下來,稍一思忖,提筆書寫起來。

“陳子安殺人,始出於義,又有投案自首一節,當允其充軍,戴罪立功,以贖其罪。”劉琮寫完之後,放下筆沉思半晌,扭頭對張迅說道:“若是軍中某營,皆爲罪人充之,你可會輕視之?”

張迅愣怔了一下,點頭道:“會。”

發遣罪人充軍,秦漢兩代皆有,但並不常設,也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只是偶爾行用,具有隨意、臨時的特徵。如秦始皇三十三年曾“發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其中就有把“逋亡人”等犯罪之人補充軍伍進行作戰的;漢武帝天漢四年,曾發天下“七科”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朔方,其中發入軍伍的多數也是有罪之人。

就劉琮所知,“充軍”之名大概在元代前後才正式出現,直到明代纔開始作爲一種刑名普遍行用。而在宋朝時這種行爲便已非常普遍,宋江同學不就是“刺配江州”麼?而宋朝這種以罪人充軍的行爲,使得軍隊中將士的地位極爲低下,時人稱之爲“賊配軍”,對於軍隊來說,這無疑是非常有害的。

不過劉琮卻另有打算,雖然同樣是充軍,但他想專設一營,皆由罪犯充之,這樣便不會影響到整個軍隊的士氣和名譽,而對於這個由罪人組成的營來說,卻是這些罪人以功抵罪的“特殊軍營”。

惡人自有惡人磨,只要自己能夠掌握住領軍主將,那麼再桀驁不馴的傢伙,也得老老實實地將功贖罪。

當然這只是劉琮的設想而已,他不想讓治下的遊俠都跑到敵對方,就必須給他們一條出路,既然不願意務農,又喜歡扎堆,那麼投入軍中是再合適不過了。

甚至連軍官的選拔任命,劉琮都打算好了,誰的人脈廣拳頭大,誰便來當什長、都伯甚至都尉。至於以後能不能當司馬、校尉,那就要看你在戰場上的本事了。

“或許,還真的能從中走出幾個將軍來也說不定呢?”劉琮想到此處,微微苦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周瑜還未派人送來消息,但劉琮已得知自陰陵而出的戚寄被太史慈率部伏擊,全殲其軍,看來淮河之戰進展的還算順利,自己用不用繼續在歷陽待下去呢?

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350章 挺身而出衝敵陣第39章 驍勇無匹誰敢戰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31章 醉中猶記血戰酣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15章 單騎入營說英雄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409章 未知敵軍將如何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3章 前路漫漫未可知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208章 城外立營怨言沸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292章 秋操演武大閱兵第150章 慘遭劈砍欲退兵第529章 稍作休息待再戰第17章 昨夜紅燭曾憐花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188章 調兵南下援陳留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228章 步騎相爭斷歸途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339章 敬謝不敏鴻門宴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414章 弈棋天下說地理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336章 獻城之功當足夠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13章 雪夜倉皇走葉城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260章 拋卻虛名念蒼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18章 火中取栗欲弄險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442章 再戰胡質奪曲陽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568章 豈能回頭向城中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522章 既破水寨攻敵船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564章 臨陣決斷隱期待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442章 再戰胡質奪曲陽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404章 全力保關毀石橋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190章 唯有搶先破布局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364章 走投無路向何處第404章 全力保關毀石橋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敵城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
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350章 挺身而出衝敵陣第39章 驍勇無匹誰敢戰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31章 醉中猶記血戰酣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15章 單騎入營說英雄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409章 未知敵軍將如何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3章 前路漫漫未可知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208章 城外立營怨言沸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292章 秋操演武大閱兵第150章 慘遭劈砍欲退兵第529章 稍作休息待再戰第17章 昨夜紅燭曾憐花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188章 調兵南下援陳留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228章 步騎相爭斷歸途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339章 敬謝不敏鴻門宴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414章 弈棋天下說地理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336章 獻城之功當足夠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13章 雪夜倉皇走葉城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260章 拋卻虛名念蒼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18章 火中取栗欲弄險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442章 再戰胡質奪曲陽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568章 豈能回頭向城中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522章 既破水寨攻敵船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564章 臨陣決斷隱期待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442章 再戰胡質奪曲陽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404章 全力保關毀石橋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第190章 唯有搶先破布局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364章 走投無路向何處第404章 全力保關毀石橋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敵城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札达县| 金湖县| 平潭县| 资源县| 富平县| 蛟河市| 洞口县| 朝阳县| 萍乡市| 资源县| 宁国市| 贵溪市| 桃园县| 榆林市| 霍州市| 饶河县| 武义县| 安乡县| 噶尔县| 七台河市| 谢通门县| 电白县| 信宜市| 武隆县| 延寿县| 永登县| 桑日县| 枝江市| 东山县| 临沭县| 肥西县| 依兰县| 青海省| 大余县| 穆棱市| 广州市| 百色市| 磐石市| 平度市|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