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5章 平叛首功劉玄德

陽春三月本是踏春出遊的好時節,然而騎在馬背上的劉琦卻歸心似箭,對道路兩旁的春光視若無睹。

他自半個多月前離開襄陽之後,並沒有急於返回長沙,而是在章陵郡稍作停留,本是要在此安排推行新政之事,卻沒想到驚聞鉅變。

最先收到的消息,是蔡瑁派人送來的。聽說父親患病不起,劉琦不疑有他,當下便匆忙折返。

隨行的一位屬官聽說之後,暗中找到劉琦,說公子貴爲世子,應做好接掌荊州的準備。劉琦聽了之後,將此人斥責一通,趕出官署。

劉琦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如今這個亂世之中,雄踞荊州、跨蹈漢南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到的。父親可以擁荊州以自保,自己卻連守成都沒有什麼把握。在劉琦看來,接掌荊州最合適的人選,非二弟劉琮莫屬。這個念頭並非此時纔有,而是自劉琮就任南陽太守後這幾年開始萌生,直至現在他已確信,自己的志向,並不在於此。

從章陵剛踏上歸途,緊接著又有消息傳來,蔡瑁弒主謀叛,佔據襄陽。劉琦一時不辨真假,但也意識到襄陽城內,定然發生了變故。及至入了南郡,更多的消息最終證實了劉表已死,而劉琮已發佈討伐檄文,親率大軍自南陽郡直撲襄陽。

擔憂急切的心情變成了憤怒悲傷,劉琦也更加意識到,若不是劉琮,只憑自己恐怕連殺父之仇都無法得報。

而正率部疾行的劉琮,心中想的不止是復仇。

蔡瑁謀反看似突然,卻又有其必然,自己必須從中吸取教訓,否則難保以後不會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在此之前,劉琮覺得自己與荊州世家的關係維持的還算可以。但蔡瑁的謀反讓他意識到,表面的和諧並沒能消除世家豪強對於自己的忌憚。推行新政引發的矛盾,也只是外因,真正的內因在於,世家豪強已經習慣了與劉表共治荊州。

強勢的自己成爲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也就不難理解了。

打破了勢力平衡,就必然引發劇烈的衝突和矛盾,用暴力的手段固然能夠很快平息表面上的叛亂,但人的內心又將如何征服呢?

劉琮皺眉沉思,馬背上的顛簸並沒有讓他太過分神,和煦的陽光微暖的春風,也沒有讓他過多注意。

“報!都督,城內密信!”一名騎士飛奔而來,高喊的話語打斷了劉琮的思緒,他擡眼望去,接過那名騎士手中薄薄的信箋。

信是劉備寫的,派人潛出城北上送給劉琮前鋒將士,然後由斥候轉送過來。

劉琮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後,冷笑一聲,將信箋遞給從身後趕到的諸葛亮手中。諸葛遲疑接過,也是很快看完,臉上倒看不出有什麼表情。

“都督,劉備此舉,可謂一舉三得啊。”諸葛收好信箋,微笑著對劉琮說道。

“哦?哪三得?”劉琮自己只想到劉備以此向自己示好和趁機洗脫參與謀反的嫌疑,聽諸葛亮如此說,便扭頭問道。

諸葛亮策馬跟上,口中說道:“其一,表明其心跡;其二,立平叛之功爲資;其三,收攏人心。以亮觀之,這纔是劉備最爲看重的。”

“是啊,劉備其志非小,客居於此真是委屈了這樣一位英雄!”劉琮揚鞭指向前方,對諸葛亮說道:“當如何應對?”

“自去年起,交州張津便屢次侵犯荊州,何不請他領兵討伐交州?”諸葛亮早有準備,脫口而出。

劉琮聽了之後暗自思量,交州兵微將寡必然不是劉備的對手,以交州貧瘠的土地,稀少的人口,劉備一旦成爲交州牧,就如同被關進籠子的猛虎……

不過劉備定然也會看到這一點,想必是不肯待在那裡的。

見劉琮沉默不語,諸葛亮倒也不再多說什麼。他相信劉琮總會做出最爲合適的選擇,而自己所要做的,便是將胸中所學施展出來。對於劉備他談不上有什麼惡感,在諸葛亮看來,劉備與曹操並無本質上的不同。

襄陽城內的劉備,此時還不知道自己正被人算計,他這會兒還忙著算計蔡瑁呢。

只是在劉備看來蔡瑁實在有些不堪。不過即便如此,劉備還是非常謹慎,他並沒有主動要求出府,相反待在牧守府裡的客院之中,輕易都不出來。然而當蔡瑁要求關羽張飛率部出城迎擊劉琮的前鋒,被二人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之後,蔡瑁只能將劉備請出牧守府,親自送往劉軍暫住的軍營之中。

“徳珪勿憂,只是些許前鋒而已。襄陽城城池高大堅固,即便是劉琮親來,堅守兩三個月也沒問題。”劉備騎在馬上,一邊打量著街頭店鋪,一邊對蔡瑁說道。

蔡瑁騎著的是一匹棕色走馬,他此時心亂如麻,愁容滿面,聞言也只是苦笑了兩聲。倒是跟在他身後的蔡興,有恃無恐滿不在乎。

行至北門軍營,遠遠的便看到關、張二將迎了過來。劉備心頭冷笑,面上卻加倍溫和,對蔡瑁說道:“徳珪放心,想來曹操得知此間之事,定然會派遣人馬進攻南陽。彼時劉琮首尾難顧,襄陽城便可無憂了。”

“唉,襄陽城防守之事,全都指望玄德兄了!”蔡瑁擡眼望向劉備,目光中再無往日驕矜,除了哀求還是哀求。之前對於劉備的防範和戒備早已拋之腦後。過得了眼前這個關口再想其他吧。

說話間,關羽、張飛二人已策馬迎到近前,劉備轉頭深深地看了眼蔡瑁,猛地怒喝道:“誰可擒下此賊!”

“某來也!”張飛早就按捺不住,劉備話音未落他便一夾馬腹衝了過來,轉眼便到了蔡瑁身邊,伸出大手一把便將蔡瑁攔腰夾住。蔡瑁先前被劉備那句話所驚,正愣怔間卻又聽張飛如雷般的一聲喊,只覺兩耳嗡嗡作響,心頭一滯,來不及做任何反抗,便被張飛生擒活捉。而此時關羽也衝上前,將蔡興一把拽於馬下。

隨行的蔡家部曲見狀,驚駭莫名,方纔被張飛一聲斷喝嚇得心驚肉跳,這會兒還沒緩過神,雖然人多卻哪裡敢上前搶回蔡瑁?

“玄德兄!這是何故?”蔡瑁被張飛夾在腋下,勉力擡頭望向劉備喊道。

劉備冷笑一聲,並不答話,策馬奔入營中。守在軍營轅門外的士兵呼啦啦圍了上來,將蔡瑁和蔡興父子押入軍營。蔡瑁的部曲發一聲喊,四散逃命。

“立即去牧守府找蒯太守,告知蔡瑁父子被擒,請他速度主持大局!”劉備進入軍營,見到早已等候在此的孫乾等人,未及下馬,便立刻吩咐道。待孫乾走後,劉備才轉身看了看蔡瑁,見他面如土色,雙腿如篩糠般瑟瑟發抖,不由愈發鄙視,冷笑道:“徳珪當日謀叛之時,可曾想過如今?”

蔡瑁到底是世家大族的一族之長,又久居高位,聽了劉備的話反倒逐漸鎮定下來,嘆了口氣道:“唉,事到如今,夫復何言!”他這會兒也想明白了,劉備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幫自己,之前不過是虛與委蛇罷了。想到自己還曾幻想過事成之後對付劉備,不覺感到非常諷刺。既然被擒,他也便認命了,可蔡興卻猶自掙扎著喊道:“快放了我們,不然牧守府裡一個人都別想活!到時候看你如何與劉琮交代!”

劉備厭惡的看了他一眼,轉而對蔡瑁說道:“想來此時蒯異度已經領兵攻入牧守府了,徳珪還想做困獸之鬥嗎?”

正如劉備所言,早就埋伏在牧守府外的王威等人,見蔡瑁和蔡興與劉備一同出府之後沒多久,便突然殺出,守衛牧守府的蔡瑁部曲人數既少,又無鬥志,見王威等人殺出,頓時做鳥獸散,有那試圖反抗的,兩三下便被砍死當場。

蒯越待王威等人攻入牧守府,驅逐了蔡瑁部曲之後,便立即下令各部奪取城門,王威等人毫不遲疑領兵而去,蒯越帶著自家部曲將牧守府嚴密保護起來,自己進府放出劉先等人。

等孫乾趕到的時候,襄陽城幾處城門都已易手,無論是蔡瑁部曲,還是那幾家豪強私兵,都一擊即潰,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城內的許多百姓甚至都未曾察覺。

劉琮所部前鋒,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毫無阻力的進入了襄陽城內。直到此時,襄陽城裡的百姓才知道,弒主謀叛的蔡瑁、蔡興父子已被劉備俘虜,將軍王威率兵包圍了蔡州上的蔡府……

原本還擔心會遭受兵災的百姓這才放下心,繼而想起劉表的好處,紛紛涌到城北軍營,聲討蔡瑁。劉備趁機出來,對衆人說道:“蔡瑁弒主謀叛,當由劉都督親自處置!各位稍安勿躁,一切等劉都督回來之後定奪!”

衆人見劉備腰繫白布,面容悲慼,無不爲之感動。尤其是學官宋忠等人,對劉備的看法立即好了許多。在他們想來,若不是劉備忍辱負重,關鍵時刻一舉將蔡瑁父子拿下,只怕襄陽城少不了要遭受兵禍。劉備此舉真乃平叛首功!

有宋忠讀書人的宣揚,劉備的名聲在襄陽城內,頓時高漲。蒯越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卻不好對此說什麼,反正劉琮馬上就要回襄陽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將蔡瑁等叛賊明正典刑,然後厚葬牧守。

再然後,便是由誰來接掌荊州了……

第308章 何不爭取爲使者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274章 可願從此做閒人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73章 爲有心事立中宵第491章 鐵騎縱橫步卒殘第32章 大氅受仗肅軍紀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460章 絕世大功焉能棄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119章 反客爲主一念生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471章 首戰用我破敵城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266章 已得二州謀全局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5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第414章 弈棋天下說地理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40章 多情未必不丈夫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448章 井闌高聳逼城下第294章 攪動各方巧設計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472章 艨艟迫近攻水寨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555章 驚聞後路已被斷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上架忐忑和其他第145章 將星隕落托後事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136章 鵲起荊州始稱雄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202章 可有良策平內亂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452章 戴罪立功充軍中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642章 結陣舉盾似龜殼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185章 具名勸進封王爵第555章 驚聞後路已被斷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第137章 謀定後動向何處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183章 一夜之間破許都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172章 何不出兵迎天子第312章 內政外交皆已備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448章 井闌高聳逼城下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190章 銜命出征視死歸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117章 軍中基石百人將第341章 暗通款曲入南門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16章 踏破連營奪戰功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379章 先行防備緩攻城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
第308章 何不爭取爲使者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274章 可願從此做閒人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73章 爲有心事立中宵第491章 鐵騎縱橫步卒殘第32章 大氅受仗肅軍紀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460章 絕世大功焉能棄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119章 反客爲主一念生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471章 首戰用我破敵城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266章 已得二州謀全局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5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第414章 弈棋天下說地理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40章 多情未必不丈夫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448章 井闌高聳逼城下第294章 攪動各方巧設計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472章 艨艟迫近攻水寨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555章 驚聞後路已被斷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上架忐忑和其他第145章 將星隕落托後事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136章 鵲起荊州始稱雄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202章 可有良策平內亂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452章 戴罪立功充軍中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642章 結陣舉盾似龜殼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185章 具名勸進封王爵第555章 驚聞後路已被斷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第137章 謀定後動向何處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183章 一夜之間破許都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172章 何不出兵迎天子第312章 內政外交皆已備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448章 井闌高聳逼城下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190章 銜命出征視死歸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117章 軍中基石百人將第341章 暗通款曲入南門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16章 踏破連營奪戰功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379章 先行防備緩攻城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东乌| 筠连县| 如皋市| 庄河市| 通海县| 莫力| 鹤庆县| 芦山县| 衢州市| 沁水县| 贵南县| 沽源县| 昔阳县| 宁远县| 开远市| 尼木县| 清远市| 诸城市| 南部县| 井冈山市| 凌云县| 宝山区| 壤塘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屏东县| 景德镇市| 贞丰县| 手游| 当阳市| 民乐县| 南昌县| 远安县| 年辖:市辖区| 盐源县| 潮州市| 册亨县| 资阳市| 惠安县| 龙海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