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得知兩地放鬆警惕後,覺得時機到了,便在荊州召集衆將議事。三通鼓響很快的程普、黃蓋、太史慈、陳武、潘章、丁奉、徐盛、闞澤等一衆文武都趕了過來。
“拜見大都督”衆人見到周瑜後盡皆行禮。
“衆位將軍請坐”周瑜招呼衆人坐下後,道“今招衆位將軍前來,是商議出兵襄陽的事,主公領兵攻打合肥,我軍坐鎮荊州,正好爲主公的作掩護。前者曹*沒有撤回許昌,我倒也不擔心合肥的戰事,有子敬、呂蒙、甘寧,韓當,蔣欽、周泰等人隨主公前往合肥,料想合肥之事當手到擒來。誰想曹將張遼驍勇,合肥戰事陷入僵持。現在曹*正在許昌聚集兵馬,料想是想支援合肥,我軍當起兵攻打襄陽,樊城兩地,威*許昌牽制曹*的大軍,使其不能前往合肥,爲主公攻打合肥贏得時間。”
周瑜話一說完,衆人都議論紛紛,只見程普起身道“大都督,前者曹*沒有撤回許昌時,我曾勸大都督攻拔襄陽郡,大都督說時機未到,現今曹*撤回許昌,又在許昌囤積大軍,都督又何故準備攻打襄陽了?我軍現在若是攻打襄陽,曹兵剋日就至,恐怕還沒有攻下襄陽就被曹兵裡應外合包圍了,到時豈不是要大敗而回?”
周瑜聽到程普的話,皺了一下眉,接著滿臉微笑的說道“程老將軍,前者曹*遠在漢中時,夏侯淵和張頜兩人則必定會小心的防備我軍,即便我軍出兵,最後也可能落個無功而返的下場,今曹*迴歸許昌,兩地的守將在心理上必定放鬆,如此我軍纔有可趁之機。今我有一計,若是能成功,十日之內便可攻下這兩處城池。到時曹*必定大爲惶恐,前來領兵救援,如此我軍就能牽制住曹*,爲主公攻打合肥爭取時間。”
“願聽大都督號令。”衆人齊聲抱拳說道。
“丁奉、徐盛”
“末將在”
“你二人領兵四萬前往襄陽,一路上打起本都督的旗號,要大張旗鼓,務必使襄陽、樊城兩地都能收到風聲,要造成我軍十幾萬人馬前往襄陽的聲勢。你二人接令後,可速去點軍出發,但是在大軍快要到達襄陽時,找一隱秘的地方藏起來,給襄陽的守兵造成錯覺,我軍突然消失不見了,然後派人密切注意襄陽的動向,只見襄陽的大軍出城,你二人就立刻率部攻城,奪下襄陽郡。”
“諾,末將領命。”兩人應聲接令走了下去。
“陳武、潘章”
“末將在”
“你二人領兵四萬,一路上晝伏夜行,偃旗息鼓前往樊城外隱蔽起來,待看到樊城守軍出城後,就率部給我奪下樊城。”
“末將領命”
“程老將軍”
“末將在”程普應聲出列。
“程老將軍乃是江東老將,威望之高無人能及,我領軍出發後,這荊州一切的事務都要拜託給老將軍,現今荊州除了老將軍,無人能擔此重任,還望老將軍不要推辭。”周瑜一臉誠懇的對著程普說道。程普和韓當、黃蓋三人,乃是孫堅的部將,在江東屬於元老級的人物,赤壁之戰時,程普曾不服周瑜指揮,稱病在營中,後來得知周瑜的才能方纔心服,聽其指揮。
現今這位老將的年歲大了,周瑜不想他冒險,就留他在荊州坐鎮後方,但是這些老將一個個不服老,還不能直說,因此周瑜委婉的拍了一下馬屁,把程普誇讚一通。
果然聽了周瑜的馬屁,程普含笑道“公瑾請放心,有本將在,必定保荊州無事。”
搞定了程普這一難題,周瑜接著道“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子義,你速去軍中挑選五萬將士,隨我埋伏在襄陽和樊城的要道,等候兩地的兵士出城,我軍分別擊之。”
“諾,末將領命”
“闞澤何在?”
“末將在”
“德潤,你速去僞造一封襄陽送往樊城的求救信,待信做好後,用水塗之,使字跡模糊不清,我自有大用。”
“都督之意,莫不是....”闞澤略一思索,就一臉恍然,明白了過來。
“德潤果真不凡,這麼快就想到了,心知便可,切不可說出來。”周瑜見到闞澤猜到自己的意思,讚歎的說道。人們常說周瑜心胸狹窄,那是分人來看,周瑜想置諸葛亮於死地,是因爲諸葛亮不是江東的臣子,留著日後是一大患,想要儘早除去,爲以後著想。這種心態自古以來比比皆是,有一句話不是這樣說:不能爲我所用,就要爲我所殺,自己的得不到的,也不能留給別人。但是對於江東的才智之士,周瑜還是大加提拔的,比如魯肅就是周瑜推薦上去的,對此我對於周瑜落下心胸狹隘的名字,感到惋惜。
周瑜大軍一路往襄陽進發的消息傳到襄陽,夏侯淵急召衆將商議,襄陽除了夏侯淵,還有李典做爲夏侯淵的手下副手。
“夏侯將軍,現今周瑜起大兵十萬望襄陽進發,其意不在奪取襄陽,而是想要牽制丞相的大軍,使之不能救援合肥,現今襄陽有守兵三萬,樊城有張頜將軍和文聘將軍在,亦有三萬守兵,這兩地之兵力足以自保,因此我軍當以堅守爲上,不留給周瑜任何的破綻。”李典說道。
“曼城所言極是,吾也以爲堅守方爲上策。我這就做書一封,把這裡的情況告知丞相。”夏侯淵點頭說道。
與此同時張頜所在的樊城也是受到了消息,張頜和文聘商議的一下,準備先觀望一下情況,若是襄陽戰事危急了,就派兵前去支援。
時間很快的就過去了兩天,這天上午,一名騎兵滿身是血的騎馬往樊城方向衝去,周瑜一臉微笑的看著那名騎兵遠去的背影,眼中露出一絲詭笑。
“什麼?襄陽危機請求救援。襄陽有三萬守兵,怎麼只過了兩天就告急?你莫不是敵軍的細作想要來詐城的?”張頜失去了冷靜,一臉震驚的問道。
周瑜派來的細作聞言,眼色稍微波瀾了一下,但是由於他低著頭,誰也沒有看見。張頜不知道的是,他的瞎猜居然猜中了。
“張將軍,周瑜在很早就開始往城中滲透兵士,第二天的攻城結束後,當晚,周瑜潛入城中的兵士便打開襄陽的北門,想要放敵軍的大隊人馬入城。幸好李典將軍發現的及時,敵軍剛衝進來,就被李典將軍率軍拼死的殺退,但是經過一番死殺,襄陽的兵力當晚就折損了萬餘,李
典將軍也身中三槍,受了重傷。因此夏侯將軍令小人並十餘名騎兵,突圍前來送信,我等出城後受到吳兵的追殺,其他人盡皆戰死,只有小人冒死衝了出來。”細作說著流出了幾滴眼淚。“張將軍,這是夏侯將軍的求援書。”細作說著把身上的求援信拿了出來。
張頜趕忙打開信,見到上面字跡模糊不清,不覺得皺眉道“這是怎麼回事?一個字也看不清?”
“張將軍,可能是小人衝出重圍時,汗水把信溼透了,所以才模糊不清。將軍,襄陽危機,還請將軍儘快救援呀。”細作說道。
“襄陽危機,我當前往救援,仲業,樊城就交由你把守,切不可出了差池。還有你立刻做書一封,把襄陽危機的消息送往許昌,交由丞相定奪。”張頜吩咐道。
“張將軍請放心,末將立刻就去辦。”文聘應聲回答。張頜爲了救援襄陽,在樊城抽掉了兩萬守兵,,火速跟隨報信的兵士望襄陽方向行去。
“子烈,曹兵抽掉了大半的兵力往襄陽進發,看來大都督的計策成功了,咱們準備攻城吧。”潘章對著陳武說道。
“不急,曹兵現在剛剛離城,等他們走遠了以後再說。”陳武看著逐漸遠去的敵軍說道。很快的敵軍過去了一個時辰,陳武和潘章率軍從城外殺出,立刻架起雲梯就發動了閃電般的攻城戰,樊城的守兵被抽走大半,又是倉促之下猝不及防,等曹兵回過神來時,吳兵已經殺上了城頭,曹兵的滾木雷石和弓箭盡皆無用,只能正面廝殺。
“敵軍爲什麼這麼快就攻上城頭了,城頭的守軍都是擺設不成?”文聘在城中通道喊殺聲起,就急忙奔赴城頭,見到吳兵在城頭大殺四方,急忙率人上前,殺散眼前的吳兵。
“敵軍攻入城中了,南門已破了,將軍快點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文聘剛把眼前的殺光,就聽到曹兵前來報信,吳兵已經殺入城中。
“撤”文聘嘆了口氣,帶領兵士往宛城撤去,心裡暗暗的嘆了口氣,沒想到這麼快就丟了樊城。
而在這個時候,張頜卻不知道自己城池已丟,而是率軍火速的往襄陽奔去。在經過樊城到襄陽路上的一處險要之地時,異變突生,忽然從道路兩側射出漫天的箭矢,一輪箭雨下來曹兵就死傷無數,接著兩側殺出大隊的吳兵,瞬間把張頜的大軍截成三段。
“不好中計了,樊城危險,撤,隨我撤。”張頜看到自己的大軍中了埋伏,急忙喝令兵士撤退。但是大軍中伏,亂作一團,自相奔踏,被踩死之人不計其數,張頜的話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只有跟隨在他身邊的兵士聽到了。
看到周瑜指揮兵士準備合圍,張頜大驚不敢耽擱,帶領身邊的三千多人衝了出去,幾名想要立功的吳軍小校前去阻攔,盡皆被張頜一槍刺死。帶人衝出重圍後,張頜不敢停留,馬不停蹄的往樊城趕回,待趕到城下時,發現樊城已經易主,上面插滿了吳兵的旗幟,頓時自責的長嘆一聲,悔恨自己大意中了周瑜之計,帶領剩餘的兵士投宛城而去。
(未完待續,請到逐浪網,閱讀支持作者。唉,周瑜,我愛死你了,英年早逝,可惜,可嘆。求點票票,鮮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