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5章 海貿

下邳城一切如故,只是往返的商旅多出了幾倍,自從減免商稅的措施實施以來,青州、徐州已經成了各地商賈的雲集之地。-..-

青州,在各路兵馬的圍剿之下,流寇全無;徐州,宵小懾於李賢的威名,不敢輕舉妄動,商隊遠行,怕的就是流寇劫掠,如今,李賢治下路不拾遺,自然引得商賈趨之如騖。

當然了,糜氏的海船每隔一段時間總是能夠帶來一些海外珍品,在青、徐之地這可能不算什麼,可如果運到中原去,這些海貨多數可以增值百倍。

有貨源保證,有稅務減免,還有安全保障,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商賈的人間樂土。

原本對李賢的新政持觀望態度的地方豪族也忍不住‘插’手其中,沒有人會跟錢財過不去,既然李賢已經營造出了良好的氛圍,大家自然樂得坐享其成。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仔細算起來,各地商賈‘交’出的商稅甚至超過了之前一年的商稅總額。

這就好比養羊薅羊‘毛’,總是在三五隻羊身上薅,哪怕把它們全部的‘毛’都扒下來,那也寥寥無幾,反之,如果餵養的羊多了起來,即便只是九羊一‘毛’,聚少成多,這也得比得上竭澤而漁。

原本陶謙掌權的時候,各地關卡林立,商稅極多,除了鹽貨之外,徐州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特產,而李賢施行新政以來,高粱酒、海外珍品都成爲了徐州的招牌貨。

這個時代,敢於出海貿易的大族寥寥無幾,糜氏一族如果不是有李賢躥啜支持,也絕不會成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現在,隨著李賢勢力的進一步壯大,糜氏在海貿上也成爲一家獨大的所在。

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海洋的那一頭到底有什麼?

如今,各地的豪族都看到了海貿的利益,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卻又畏懼李賢,生怕他痛下殺手。

海上不比陸地,船毀人亡幾乎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李賢一心獨霸海路,誰也不敢試其鋒芒,不過,悄悄的做一些小動作確實難免的。

根據哨探回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私’下里出海的船隻便有近百艘,不過,多數杳無音訊。

茫茫無際的大海,沒有方向,沒有嚮導,甚至連目的地都沒有,除了糜氏海船之外,其他人沒有海航圖,他們的船隻出海,往往九死一生。

期間,曾有人僥倖尋到了陸地,又成功折返,可損失的財貨卻遠遠超過了僥倖置換來的物資。

出過海的人知道,在荒無人煙的海洋上,活著是一件奢侈至極的事情,與其冒險海貿,倒不如將貨物錢財‘交’給糜氏,自己坐等‘抽’成。

糜氏的船隊如果沒有李賢使人造出的指南針,說不定也會損失慘重。

各大家族隱秘派人出海的時候,糜芳曾經請示過李賢,要不要出手將他們全部解決,李賢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航海工具,貿然出海只能是死路一條。

在東漢末年,商隊的多寡是反應地方經濟實力的直接體現。

徐州境內,隨著商隊的增多,沿途間,客棧、茶館、酒肆也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百姓有了活路,自然不會有人鋌而走險,去做那殺頭的蠢事。

新政實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參與商事的地方豪族還是嚐到了甜頭,由此以來,李賢的高瞻遠矚頓時令人驚歎不已。

自從李賢吞併徐州以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格外引人矚目,無論是北方的袁紹還是南方的袁術、甚至連兗州的曹‘操’都派出了探子再三盯梢。

曹‘操’也就罷了,他的轄區並不臨海,所以只能乾瞪眼,可袁紹、袁術就不然了,他們聽說李賢日進斗金的消息過後,都有些蠢蠢‘欲’動。

不過,當重金打造的大船傾覆在海中,鉅額投資付諸一炬的時候,袁氏兄弟才醒悟過來,這海貿是比陸貿更危險百倍的事情。

總的來說,袁氏兄弟並沒有多少開拓‘性’的思維,他們只是下意識的跟風效仿,想賺些銀錢罷了,當挫折來臨之際,他們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只是,江東的一個人卻有不同想法,這個人便是孫策。

初平年間,孫策先是依附袁術,然後假意投靠,從袁術手中借得兵馬一千人。

有這千餘兵馬在手,十八歲的孫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初平四年,孫策在周瑜、程普等人的支持下,進軍江東。

孫策的父親孫堅有不少舊部,他們敬服於孫堅,紛紛‘抽’調人馬支持孫策。

在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孫策勢如破竹,很快便在江東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時候,兵馬擴張過快,錢糧的消耗也成了傷腦筋的大事。

恰在這時,李賢海貿生財的消息傳到了孫策耳中。

“公瑾,我想效仿李賢,使人出海生財,不知你意下如何?”

公瑾是周瑜的字號,他聽到孫策所言之後,冷靜地分析起來:“海上不比陸地,沒有官道可循,如果沒有航海圖,九死無生”。

廬江周氏也是江東大族,周瑜的父親是洛陽令周異,他的堂祖父、堂叔都官至太尉,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周瑜是個官三代。

不過,周瑜這個官紳子弟卻有真才實學,年少時便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等到他成年之後,才學更是冠絕江東。

袁術初臨揚州的時候曾經試圖將周瑜收入囊中,卻被其婉拒了,直到孫策邀請之後,周瑜才欣然應諾。

有周瑜出謀劃策,孫策事半功倍,眼下,海航一事可謂事關重大,孫策自然要與周瑜好生商議。

只因周瑜本身便是大族出身,對商貿一事頗有涉獵。

“九死一生?”此番,聽到周瑜答覆之後,孫策皺起眉頭,嘴裡道:“李賢手中有航海圖嗎?”

周瑜微微頜首,嘴裡道:“聽說糜氏商船在海上宛若老馬識途一般來去自如,如果沒有海圖,他們萬萬不會如此輕鬆”。

孫策皺起眉頭:“有沒有辦法贖買一份?”

周瑜搖頭,袁公路、袁本初都打過類似的注意,可到頭來卻沒有一個人成功。

孫策又道:“你說如果我親自開口向李賢討要,他忍痛割愛的可能‘性’多大?”

“怕是不過三成”

“我聽說陶謙次子陶應正在揚州,不知道他有沒有辦法搞到海圖”

“主公可以派人一試,如果陶應有‘門’路,自然皆大歡喜,大不了我們重金贖買便是了”

孫策應了一聲,不無期待地問道:“如果我們自己繪圖,不知道要耗時多久?”

周瑜嘆了口氣:“怕是要三五年纔可以繪出來”。

孫策吸了口冷氣,“那李賢的海圖是從何而來?”

“我也不知”

“難道說李賢還有其他隱而未發的手段?”

“這個未曾聽說過”

一個李賢已經足夠強大了,如果再有什麼勢力在背後幫襯的話,那對於天下豪強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reads;。

暫且將這個念頭壓下,孫策緩了口氣,嘴裡道:“出海商貿,公瑾認爲還需要準備些什麼?”

周瑜略一停頓,嘴裡道:“海圖、司南、食物、清水、軍士、財物,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孫策摩挲著下巴,“除了海圖之外,別的東西都還好說,可是茫茫大海,海船下海之後要去哪裡?哪裡纔有奇珍異寶?”

周瑜做了個兇狠的手勢,“先禮後兵,一方面走走陶應的‘門’路,另一方面我們悄悄派人前往徐州,看看能否從李賢手中討要出海圖,如果不行的話,那就動手搶幾個水手、船員,有他們在,起碼多些成事的可能”。

孫策深以爲然:“好,就依公瑾所言,咱們先籌集海船,探探路,如果賺了銀錢,再多造海船,加大規模,如此可好?”

“一開始,只怕折損會很大”

孫策雙眼瞇起,道:“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天上掉金餅的好事,要想賺大錢,不冒些風險怎麼可能?不就是折損錢貨、船隻嘛,這點錢財我還捨得!”

周瑜又道:“主要是人手,錢財易得,良材難尋呀,敢於出海的人原本就不多,如果有了折損,只怕更會讓他人畏之如虎”。

孫策扶額嘆道:“這事情,李賢做得,爲什麼我就做不得?他能憑藉海路生財,我孫伯符也要分一杯羹!管他什麼折損不折損,出海的時候我會有言在先,無論生死與否,只要有我孫伯符一日,便一定不會短缺了他們家中錢糧!”

這番話說的頗有小霸王特‘色’,便是周瑜聽了都不禁心搖神曳,這纔是他熟悉的孫策。

“主公有此決心,何愁大事不成?”

說罷周瑜自顧自地笑了起來,孫策受到情緒感染,也是大笑出聲。

佔據江東數城之後,孫策徹底擺脫了袁術的桎梏,從此“海高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江東小霸王的名頭不是白給的,與周瑜定下海貿生財的計策之後,孫策很快就付諸行動。

沒過幾日,揚州城陶應的府邸之外便來了幾名不速之客。

客居揚州,陶應一直努力收斂棱角,可還是免不得受到袁術麾下官員排擠。

一個失勢的貴公子罷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如果不是袁術想借助陶應的名頭染指徐州,說不定陶應連一個立足之地都沒有。

沒有兵,沒有將,這樣一個只會耗費錢糧的公子哥,絲毫沒有值得人尊重的地方。

反觀劉備,他雖然落魄而來,可麾下關羽畢竟是萬人敵,而劉備本人又善於‘交’際,相對於受人排擠的陶應而言,劉備在揚州‘交’友廣泛,很是自在。

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劉備長袖善舞,順利從袁術從中取得了統兵之權。

三千兵馬的限額,雖說不多,可卻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劉備大喜過望,每日裡,他與關羽加緊練兵,晝思夜想要殺往徐州,救出張飛。

想到留質在下邳的張飛,劉備便覺得羞愧難當,如果不是爲了他,以張飛的勇武絕對可以逃出生天,現在,那樣一個勇不可擋的漢子卻只能被束縛住手腳,限制自由,想必,對張飛來說,應該是生不如死吧。

劉備得勢之後,並沒有疏遠陶應,雖說這位陶二公子品行不佳,又有棄友先逃的不良事蹟,可劉備還是擯棄前嫌,多次送酒送‘肉’,與陶應開懷暢飲。

有道是患難見真情,這時候陶應才意識到,原來劉備真是一個可以託付大事的人。

然而,劉備畢竟是外將,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陶應尷尬的地位,直到有一天,曹豹來了reads;。

下邳曹豹,身居都尉之職,又帶了不菲的錢糧前來,袁術聽罷之後大喜過望,有他相助,何愁不破徐州?

不過,聽聞曹豹前來的消息之後,最高興的還是陶應。

在揚州任人欺辱了這麼久,陶應一直想找人撐腰,現在曹豹來了,雖說斷絕了徐州的退路,可最起碼,陶應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袁術頗好虛名,爲了拉攏曹豹,他也準許曹豹馭兵三千,這樣以來,陶應便可以影響到六千兵馬。

六千兵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此後,陶應很快便察覺到,揚州的官吏對他的態度有了轉變。

這一日,一夥人帶著厚重的禮物大搖大擺地來到陶應府外,當即引得路人側目。

揚州可不是下邳,陶應也不再是那個手握兵權的二公子了,雖說他可能影響到曹豹、劉備的態度,可他們二人畢竟不是陶應的家將,就算送禮,也絕對沒有送這麼多重禮的道理。

四五個大箱子,光是護衛都有十多人,這是怎樣的一分禮物?

消息傳到後院,陶應一驚而起,道:“可問清楚來的是誰?”

“他們說自己是江東的商人”

“江東?”陶應與江東豪族素無往來,他們爲何要送禮?

“嗯,讓他們頭領進來,禮物暫且不收”

“喏!”

如果是在下邳,陶應哪裡會考慮其他,先把禮物收下來纔是要緊事,可現在陶應寄人籬下,又見慣了揚州官吏的嘴臉,自然不敢貿然收禮,萬一到時候被他人彈劾,在袁術面前說什麼壞話,那陶應可就得不償失了。

吃一塹長一智,陶應終歸是成長了。

沒過多久,一個身材清瘦的男子踱步而來。

見到陶應之後,男子施禮問安:“見過陶公子”reads;。

陶應微微頜首:“你是何人?意‘欲’何爲?”

男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嘴裡道:“我乃江東折衝校尉孫伯符麾下,奉命前來拜見公子”。

“孫伯符?孫策?”小霸王的名頭陶應自然聽說過,同樣是官二代,陶應只能寄人籬下,而孫策卻憑藉一己之力闖出了偌大名頭,據說他現在已經在江東站穩了根基,這樣一個實力干將派人找上‘門’來,到底想幹什麼?

“不錯,正是我家校尉”

陶應吸了口冷氣,如果能夠結‘交’孫策,這對於他的徐州大業而言肯定是一個好事,想到這裡,他單刀直入,嘴裡道:“不知你家校尉想讓我做什麼?”

“我家主公聽說李賢在徐州頗有手段,竟然憑藉海路生財,無中生有,便想‘插’手其中,只是苦無海航圖,如果二公子可以幫襯一二的話,我家主公必定感‘激’不盡”

海航圖?這孫策倒是獅子大開口,怪不得他厚禮相送,像這等機密要件,如果沒有知根底的人相助,想必就算被哄了也只會‘蒙’在骨裡。

不過,對於孫策這等猛人,陶應可不敢有半點哄騙之意。

小霸王兇名在外,惹不起呀,陶應不想與其‘交’怨,當下他斟酌一番,嘴裡道:“伯符兄所圖不小,可那海航圖是李賢的寶貝,我離開徐州多日,不知道能否抄錄一份”,說到這裡,陶應故意停頓了一下,孫策麾下的說客卻也不急,他知道陶應一定還有話沒說完。

陶應無奈,只得自顧自地說道:“不過既然伯符兄看得起我,我一定竭盡所能,至於成與不成,卻不敢打包票了”。

男子笑道:“不妨事,只要二公子願意幫忙,我家主公便感‘激’不盡了”。

陶應鬆了口氣,看樣子,‘門’外的那些禮物可以收入囊中了。

果不其然,又聊了幾句之後,男子告辭離去,留下了‘門’外的錢貨。

陶應背身而立,對身旁的家丁說道:“請曹將軍前來一會”。

“喏!”

與此同時,微山湖畔的鐵礦開採也漸漸步入正軌。

看到一個個‘精’壯的漢子採用最原始的肩挑手擡的方式運送煤鐵,李賢頓時心中一動,他想到一個較爲便捷的方式,如果革新運輸工具,效率肯定可以大幅提高。

這時候,李賢創建的‘雞’公車已經在軍中、礦場廣爲應用,節省了不少人力。

只是,有的礦‘洞’過於陡峭,‘雞’公車根本無法使用罷了。

李賢畢竟是穿越客,後世裡他見過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火車。

火車是在軌道上跑動的,眼下,李賢自然造不出火車出來,也沒有技術搞出鐵軌,然而,這並不妨礙他採用木軌與滑輪繩索的方式。

只有配合妥當,肯定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

說做就做,李賢當即繪出圖紙,使人動手去做,他則站在旁邊,指手劃腳。

滑輪倒是簡單的很,繩索更是好辦,唯一有些難度的便是木軌了。

運送礦石,軌道要承受數百斤的重量,長此以往,對軌道的折損極大。

這時候,最好的木頭便是紅木了,一時片刻,結實的紅木沒有尋到,李賢只能退而求其次,先造出木車。

上口大,下口小,底下有四個木輪,這便是李賢設想中的木車。

可是,這時候沒有鋼鐵,作爲輪軸的木材勢必要承受巨大的力道,若是承受不住,來回置換,那又耗費極大。

無奈之下,李賢只得羣策羣力,鼓動工匠開動腦筋,想出辦法的人重重有賞。

真正的發明創造離不開無數個試驗,空想是沒有效果的,只有動手將實物做出來才知道有沒有效用,於是,匠工營的工匠們開始按照李賢的吩咐動手打造木車。

第166章 捨得捨得 有舍有得第639章 誰是甕中人第449章 誤會第457章 青州重燃戰火第128章 二龍山上水很深第743章 烽火第187章 慘烈的攻防戰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47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7章 莫非是黃巾的奸細?第179章 趙雲帶來的消息第294章 謀劃第683章 韓遂的要求第100章 無知者無畏第734章 夜襲第498章 反間計第23章 意外的收穫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586章 驗明正身第121章 填飽肚子再詳談第96章 寧家堡寧毅第63章 軍中缺糧第249章 逃了一個 捉了一個第522章 李傕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613章 鏖戰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52章 到了山裡吃什麼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49章 時間緊迫第279章 青州刺史李賢第397章 不能敵也第182章 計賺臨濟城第507章 李賢的應對之策第469章 勾心鬥角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738章 對策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619章 田地第537章 我不後悔第258章 結交陶商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386章 橋瑁見劉備第757章 抽了幾巴掌第290章 誰可爲將第439章 亂軍第496章 水淹灌陽城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253章 下邳城易手第424章 料敵先機 運籌帷幄第584章 割袍斷須第34章 拿戰績做交易第49章 時間緊迫第475章 血戰第138章 重返夷安第770章 曹丕驚聞噩耗第567章 放糧第460章 慘烈廝殺第83章 孔北海的驚喜第533章 無處可逃第435章 亂戰第763章 進擊的趙子龍第297章 大家都很忙第280章 唯纔是舉 招賢館第59章 山道伏擊第672章 遇刺第18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56章 放虎歸山第502章 曹操執意妄爲第742章 詐取第128章 二龍山上水很深第650章 意欲何爲第408章 千貫懸賞第6章 局勢逆轉 連夜拷問第770章 曹丕驚聞噩耗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7章 是在下輸了第309章 毒蛇第100章 無知者無畏第228章 馬具第248章 可願降我?第178章 盡殲曹軍 念頭通達第714章 信使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690章 鋌而走險第388章 義士吳丘第32章 李賢回來了第160章 一矛之威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399章 必須死第616章 詐取第419章 入甕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76章 管亥的憤怒第658章 黑山軍第196章 未雨綢繆第47章 明火執仗 摸上門來第10章 只爲取你狗命
第166章 捨得捨得 有舍有得第639章 誰是甕中人第449章 誤會第457章 青州重燃戰火第128章 二龍山上水很深第743章 烽火第187章 慘烈的攻防戰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47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7章 莫非是黃巾的奸細?第179章 趙雲帶來的消息第294章 謀劃第683章 韓遂的要求第100章 無知者無畏第734章 夜襲第498章 反間計第23章 意外的收穫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586章 驗明正身第121章 填飽肚子再詳談第96章 寧家堡寧毅第63章 軍中缺糧第249章 逃了一個 捉了一個第522章 李傕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613章 鏖戰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52章 到了山裡吃什麼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49章 時間緊迫第279章 青州刺史李賢第397章 不能敵也第182章 計賺臨濟城第507章 李賢的應對之策第469章 勾心鬥角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738章 對策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619章 田地第537章 我不後悔第258章 結交陶商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386章 橋瑁見劉備第757章 抽了幾巴掌第290章 誰可爲將第439章 亂軍第496章 水淹灌陽城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253章 下邳城易手第424章 料敵先機 運籌帷幄第584章 割袍斷須第34章 拿戰績做交易第49章 時間緊迫第475章 血戰第138章 重返夷安第770章 曹丕驚聞噩耗第567章 放糧第460章 慘烈廝殺第83章 孔北海的驚喜第533章 無處可逃第435章 亂戰第763章 進擊的趙子龍第297章 大家都很忙第280章 唯纔是舉 招賢館第59章 山道伏擊第672章 遇刺第18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56章 放虎歸山第502章 曹操執意妄爲第742章 詐取第128章 二龍山上水很深第650章 意欲何爲第408章 千貫懸賞第6章 局勢逆轉 連夜拷問第770章 曹丕驚聞噩耗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7章 是在下輸了第309章 毒蛇第100章 無知者無畏第228章 馬具第248章 可願降我?第178章 盡殲曹軍 念頭通達第714章 信使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690章 鋌而走險第388章 義士吳丘第32章 李賢回來了第160章 一矛之威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399章 必須死第616章 詐取第419章 入甕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76章 管亥的憤怒第658章 黑山軍第196章 未雨綢繆第47章 明火執仗 摸上門來第10章 只爲取你狗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民县| 堆龙德庆县| 乃东县| 应城市| 漠河县| 阳曲县| 军事| 颍上县| 泾源县| 靖宇县| 丹阳市| 大理市| 新泰市| 鄂伦春自治旗| 改则县| 襄汾县| 巴彦淖尔市| 绩溪县| 阿瓦提县| 西吉县| 富锦市| 云安县| 萝北县| 肃宁县| 安康市| 沙湾县| 林甸县| 乡宁县| 赤水市| 蚌埠市| 万源市| 大港区| 太原市| 六枝特区| 贵州省| 泽普县| 德保县| 富蕴县| 武山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