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4章 名士徐幹

北海軍駐紮在城外,李賢身爲青州刺史,自然要到軍中轉一圈,以示重視,不過,由於惦記著徐幹,李賢沒敢在軍中耽擱太久,日落之前他便回到城中。,

剛在廳中待了沒多久,李賢便聽到衛卒來報,說外頭有人求見。

李賢不敢怠慢,他急忙迎出‘門’外。

或明或暗的氣死風燈下,只見一名二十五歲左右的男子背手而立,他頭纏方巾,身著青衫,顯得很是自信。

“可是徐幹徐偉長先生?”李賢明知故問。

徐幹微微頜首,他拱了拱手,道:“正是區區在下,不知足下可是李使君?”

李賢笑道:“正是我,貴客盈‘門’,還請入內詳談”。

徐幹白日間在城內轉了一圈,他沒想到,都昌城竟然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比起數年前的郡城,如今的都昌城更顯整潔、繁華,這讓徐幹很是好奇,能夠將郡城治理的如此賞心悅目的郡守,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賢身材高大,雖說出身寒‘門’,可身上卻自有一股氣質。

甫一見面,徐幹就對李賢有了幾分好感。

倘若是一個兇神惡煞、面目可憎之輩,就算徐幹不會拂袖而去,他也絕不會久留。

依言入府之後,各分賓主落座。

爲了防止冷場,李賢特意把徐庶喚了過來。

偌大的廳堂內只有三個人,顯得頗爲冷清。

不過,無論是李賢還是徐幹,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世人都說李賢求賢若渴,‘胸’懷若谷,徐幹想試探一番:“李使君南征北戰,可曾考慮過郡國百姓?將軍百戰死,沙場幾人歸,以在下之見,使君未免有些窮兵黷武了”。

李賢臉‘色’一僵,他乾笑道:“形勢如此,我也無可奈何”。

徐幹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嘴裡道:“願聞其詳”。

李賢心道,這傢伙竟然明目張膽的考校我,我倒還沒考校你的本領了,也罷,想必建安七子都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今日且賣‘弄’一番!

想到這裡,李賢好整以暇地說道:“北征樂安國,是因爲袁紹袁本初實力膨脹過快,如果不能據河而守,一旦袁軍南下,應付起來十分吃力,再者,那劉備與孔北海之死有著莫大幹系,討伐樂安國,可謂一舉兩得”。

徐幹不‘露’聲‘色’,嘴裡道:“使君可曾想過,如果劉備投靠曹‘操’,那又該如何是好?”

“劉備、曹‘操’都是當世英雄,他們可能會有龍困淺灘的時候,但絕不會長期居人籬下”

“喔?曹‘操’連敗兩陣,使君還覺得他有回天之力嗎?”

李賢心中暗道,那是自然,曹孟德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牛人,怎麼會敗給呂布,不過,心中所想自然不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然未免有些驚世駭俗了,當下,李賢斟酌說辭,嘴裡道:“曹‘操’雖敗,但軍力猶存,而且他據守三城,集中軍力,不曾‘浪’費半點實力,呂布雖然勢大,可麾下軍卒良莠不齊,又在兗州橫徵暴斂,不得民心,兩相比較,自然是曹‘操’大佔優勢”。

徐幹不置可否:“徐州陶恭祖馭下不利,那袁公路北伐徐州,又與我北海國有什麼關係?”

“北海國與徐州‘脣’亡齒寒,那袁公路狼子野心,如果被他得了徐州,難免會得隴望蜀,窺視我北海國,與其隔岸觀火,倒不如防患於未然”

“聽說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都是降將,李使君就不怕他們反戈一擊嗎?”

李賢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典、于禁頗有將才,我相信他們”。

徐幹又道:“李使君以爲當今天下大勢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漢開朝數百年,如今已垂垂老矣”,這番話可謂大逆不道,李賢脫口而出,卻也有考校徐幹的意思。

徐幹即沒有拍案而起,也沒有面‘露’疑‘惑’,只是問道:“以使君之間,大漢還有多少壽數?”

“不過四十年”

徐幹吸了口氣,道:“秦亡於暴政,我大漢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爲何又落到這般田地?”

“寒‘門’無士子,士子無寒‘門’,大漢以孝道治天下,孝廉由地方選出,剛開始,確實可以爲國選才,而現在,只怕選出的都是大族子弟,長此以往,朝政由世家大族把持,置窮苦百姓於何地?”

徐幹皺起眉頭,“使君如何選才?”

“唯纔是舉!”

“就像招賢令中所言那般,不以道德論人才?”

李賢知道這一條頗有爭議,不過,他卻沒有半點修改的意思,“正是如此,只要能夠造福於民,爲我所用,便是‘私’德有虧,又算得了什麼?”

接連發問,李賢俱是對答如流,徐幹聽罷之後很是感概,他離席而出,一揖到底,嘴裡道:“使君除黃巾,逐曹‘操’,擊劉備,對外揚我北海軍威,輕徭役,重屯田,興水利,對內重視民生,可謂治世之能臣,請受在下一拜”。

李賢急忙攙起徐幹,嘴裡道:“偉長先生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我在劇縣的時候,北海軍便秋毫無犯,那時我便心中疑‘惑’,世間還有如此軍馬,著實令人敬佩,後來,大軍北征樂安國的時候,我以訪友之名,特意到樂安國走訪了一圈,所過之處,百姓皆是讚譽有加,使君深得民心,真是可喜可賀呀”

李賢自謙了幾句,嘴裡道:“早就聽說偉長先生‘胸’有丘壑,不知道可否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願耳不敢請也”

李賢大喜,“有偉長先生相助,如虎添翼矣!”

一夜無話,翌日一早,徐幹便到郡府報到。

李賢給徐幹尋了個長史的差事,年少時,徐幹便在北海國內頗有才名,由他擔任長史,雖然惹人‘豔’羨,不過,卻也讓人挑不出‘毛’病。

沒過幾天,徐幹的名人效應就顯現出來。

聽說劇縣徐幹徐偉長投奔李賢,成爲郡府長史之後,各地觀望的士子紛紛走出家‘門’,前往招賢館應試。

短短幾天的功夫,招賢館錄用的文士便超過了一年來的總和。

李賢大喜過望,佔據樂安國之後,北方空缺出不少官職,之前無人可派,眼下終於有了人手。

雖說不知道士子的忠誠度有多高,可在這緊缺人手的關頭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李賢有兵權在手,諒他們也反不了天。

北海軍回返五日之後,李賢當即決定兵發齊國!

這一次,充當先鋒的卻是徐和、徐盛的人馬,而他們原本駐守的朱虛、劇縣兩座城池都‘交’給了太史慈。

對於換防事宜,太史慈毫無異議,北海軍廝殺了這麼久,而徐和、徐盛兩營人馬卻一直未能參戰,如今攻打齊國,自然要把機會讓給他們。

胡庸心急火燎的,也想隨軍出征,卻被李賢幾句話罵了回來。

齊國原本就兵力無多,神策軍、玄甲軍兩營出擊,已經頗有些殺‘雞’用牛刀了,如果背矛士再去搶果子,難免會讓人心生不爽。

萬餘兵馬出擊,自然瞞不過有心人。

齊國國相聞聽之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派人前往下阿,懇求曹‘操’發兵來援。

然而,在曹軍抵達之前,玄甲軍、神策軍便勢如破竹,兵圍臨淄城。

齊國國相距城而守,不願投降,徐和、徐盛商議一番之後決定強行攻打,誰知道,當夜竟然有大戶開‘門’接應。

裡應外合之下,子時之前,臨淄城便易手了。

此時,齊國的使者剛剛抵達下阿城。

曹‘操’看罷書信之後,嘴裡道:“李賢小兒倒是好大的胃口,剛剛吞了樂安國,這邊又想收了齊國,他就不怕撐死嗎?”

戲志才說道:“聽說北海軍徵召兩萬多名新卒,這一次太史慈大勝而歸,想必李賢‘胸’有成竹”。

“這齊國救還是不救?”

“救,無論齊國淪陷與否,我們都不能置若罔聞”

“何人去救?”

“劉玄德不是到了泰山郡了嗎?讓他去齊國走一遭便是”

曹‘操’眼前一亮,這招借刀殺人計著實妙的很!

“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個時辰之後,劉備接到了曹‘操’的軍令,看罷之後,他臉‘色’‘陰’沉,不發一言。

張飛不解:“曹阿瞞說了什麼?”

“曹‘操’讓我領軍東進,救援齊國”

“李賢攻打齊國了?”

“不錯”

“有多少兵馬?”

“據說人馬過萬”

張飛啐了一口,“他姥姥的,這曹阿瞞太不是東西了,我們只有五千人馬,他讓我們去打一萬人?還真看得起我們”。

劉備嘆了口氣。

“大兄莫惱,大不了咱們去徐州便是了,以後不必再看這曹阿瞞的臉‘色’了”

“唉,這些時日,如果不是曹‘操’接濟,我麾下兵馬又怎麼會這麼快恢復實力?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一次,不去的話,只怕會爲千夫所指呀”

張飛翻了個白眼,“曹阿瞞肯定早就算計好了,真是十足的小人”。

簡雍倒是看得開:“無妨,成與不成,咱們去一遭就是了,如果北海軍勢大,咱們又何必與他們硬碰硬?”

劉備眼睛一亮,是呀,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況且這曹‘操’還不算劉備的主將,到了齊國,如果有好處的話,那便謀劃一番,倘若沒有好處,大不了領兵南下,進入徐州,到時候曹‘操’也無話可說!

第143章 執掌一縣第106章 暗流涌動第446章 收買與信任第663章 回馬槍第98章 原來是新任的縣尉第362章 青州軍真正的計劃第469章 勾心鬥角第210章 開戰第50章 置之死地第447章 卜卦第379章 錦帆賊甘寧第290章 誰可爲將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第694章 裹挾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第604章 鮮卑第349章 使君救命第230章 曹嵩死了第536章 喜事不斷第451章 陷阱第438章 周瑜之謀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461章 殺手鐗第458章 天兵何來第260章 回家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602章 會盟第636章 新羅王第50章 置之死地第767章 朱然第487章 過河第576章 水門出擊第192章 將爲兵之膽第40章 絕處逢生的胡家堡第772章 入城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361章 羣情激憤第391章 亂戰第7章 殺人滅口 退位讓賢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672章 遇刺第296章 招兵買馬第269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第320章 張飛做憑證第715章 決斷第10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第774章 敗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321章 不甘心的曹操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118章 苦惱的縣丞第258章 結交陶商第508章 袁紹之謀第531章 欲擒故縱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468章 打臉第230章 曹嵩死了第199章 徐和歸順第394章 李賢賽馬第144章 新官上任抓軍權第38章 偶遇徐庶第94章 升任縣尉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甕中捉鱉第672章 遇刺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572章 應對之策第112章 使君折煞我了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434章 黃祖的如意算盤第571章 別無選擇第440章 夜襲曹營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526章 大開殺戒第244章 樂進的勇 李典的謀第345章 郎情妾意第129章 算命的郎中第336章 冬日巨響第226章 官人真是做大事的人第381章 惶惶而逃第227章 趙雲求教第413章 血衣詔第742章 詐取第419章 入甕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46章 伏擊第58章 是誰設下了埋伏第45章 你想圍而不攻 我還...第341章 不忘舊情第135章 激戰第180章 借刀殺人第324章 替罪羊第208章 他要戰 那便戰第721章 攀咬第656章 火鳥計第568章 許攸自請使兗州第530章 又有不開眼的第699章 利用第373章 僱傭兵抵達第782章 鏖戰
第143章 執掌一縣第106章 暗流涌動第446章 收買與信任第663章 回馬槍第98章 原來是新任的縣尉第362章 青州軍真正的計劃第469章 勾心鬥角第210章 開戰第50章 置之死地第447章 卜卦第379章 錦帆賊甘寧第290章 誰可爲將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第694章 裹挾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第604章 鮮卑第349章 使君救命第230章 曹嵩死了第536章 喜事不斷第451章 陷阱第438章 周瑜之謀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461章 殺手鐗第458章 天兵何來第260章 回家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602章 會盟第636章 新羅王第50章 置之死地第767章 朱然第487章 過河第576章 水門出擊第192章 將爲兵之膽第40章 絕處逢生的胡家堡第772章 入城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361章 羣情激憤第391章 亂戰第7章 殺人滅口 退位讓賢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672章 遇刺第296章 招兵買馬第269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第320章 張飛做憑證第715章 決斷第10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第774章 敗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321章 不甘心的曹操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118章 苦惱的縣丞第258章 結交陶商第508章 袁紹之謀第531章 欲擒故縱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468章 打臉第230章 曹嵩死了第199章 徐和歸順第394章 李賢賽馬第144章 新官上任抓軍權第38章 偶遇徐庶第94章 升任縣尉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甕中捉鱉第672章 遇刺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572章 應對之策第112章 使君折煞我了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434章 黃祖的如意算盤第571章 別無選擇第440章 夜襲曹營第510章 李賢練軍第526章 大開殺戒第244章 樂進的勇 李典的謀第345章 郎情妾意第129章 算命的郎中第336章 冬日巨響第226章 官人真是做大事的人第381章 惶惶而逃第227章 趙雲求教第413章 血衣詔第742章 詐取第419章 入甕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46章 伏擊第58章 是誰設下了埋伏第45章 你想圍而不攻 我還...第341章 不忘舊情第135章 激戰第180章 借刀殺人第324章 替罪羊第208章 他要戰 那便戰第721章 攀咬第656章 火鳥計第568章 許攸自請使兗州第530章 又有不開眼的第699章 利用第373章 僱傭兵抵達第782章 鏖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正阳县| 宣威市| 德清县| 榆树市| 古蔺县| 保亭| 余干县| 乌苏市| 怀集县| 固始县| 奉节县| 洮南市| 扎赉特旗| 天祝| 濮阳县| 平利县| 湘潭县| 台北县| 荔波县| 澄江县| 大洼县| 大田县| 汉川市| 庄河市| 日喀则市| 界首市| 辉县市| 渝中区| 麻江县| 屯门区| 靖边县| 延安市| 曲阜市| 镇江市| 上饶市| 黄石市| 克拉玛依市| 北海市| 萨迦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