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敗過,我也要讓她敗一回。邪馬臺的人肯定是迷信巫女的所謂神力,纔對自己那麼有信心的。畢竟他們沒打過敗仗,所以當他們面對強大的漢軍時,依然表現(xiàn)出強烈的獲勝慾望。那些充滿自信的臉,昭示著他們是這片土地的統(tǒng)治者,絕不會容忍任何人侮辱他們心中的聖土。
這裡的地形對我們十分不利,這也許也是邪馬臺人自持的原因之一吧,我們面對的實際上是個山口,而這些邪馬臺的士兵就守在山口前,堵住了我們前進的道路。雖然這個山口程半開放型,但是這樣的地形依然不適合騎兵的大型活動,對我們一貫的作戰(zhàn)方式影響很大。但是昨天趙雲(yún)提出了一個方案,讓我們覺得十分的有創(chuàng)意,如果這樣打,完全有可能把不利變成有利,可以充分的利用上騎兵的衝擊力,非常有利於騎兵作戰(zhàn)了。
戰(zhàn)鼓敲響了,邪馬臺的步兵並沒有像其他部落的人一樣一窩蜂的衝出來,而是排著整齊的隊伍慢慢的前進,很有章法的樣子。恐怕這纔是他們每戰(zhàn)必勝的原因,可惜他們把這一切的功勞都歸於那個所謂的太陽巫女了。
隨著咚咚的鼓聲,張飛的左翼部隊也開始動了。他們非常平靜,像平常的衝鋒一樣,先是小步加速,積蓄馬力,然後開始加速。實際上他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想要一舉殲滅敵人,掙點兒軍功,可是在作戰(zhàn)之前就已經(jīng)明令不允許他們這麼做了,所以他們只能按照作戰(zhàn)計劃一步步地來。
邪馬臺的士兵根本沒見過騎兵,但是他們好像並不太害怕的樣子。不過這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表現(xiàn),當張飛他們的部隊斜向迂迴採取攻城式的橫向射擊時,這些邪馬臺戰(zhàn)士有點兒頂不住了。他們的前鋒雖然也在前進中用弓箭開路,但是他們的弓箭小,士兵的力氣也小,射程上明顯不及張飛的騎兵部隊。而且張飛的部隊速度太快,身上又有皮甲防護,所以他們的攻擊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基本對張飛的部隊造不成什麼傷害。
當張飛他們的隊伍攻擊到一半的時候,趙雲(yún)的右翼部隊開始動了,同樣的五千兵馬,同樣的迂迴拋射,只不過是左右翼隊伍做了個交叉換位,在左翼軍隊完成打擊的同時,右翼軍隊接替了他們的任務(wù),繼續(xù)殘殺著這些無知的邪馬臺人。當兩翼的騎兵都離開戰(zhàn)場的時候,幾千士兵的邪馬臺前鋒就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人站著了。
這種情況顯然是邪馬臺人沒有想到的,他們根本沒見過這麼可怕的隊伍,根本摸不到對方的邊就把自己的前鋒給消滅得差不多了,這仗還怎麼打?
邪馬臺人慌了,但是大漢的軍隊可不慌。張飛的部隊這時候已經(jīng)兜回頭來了。他們再一次整好隊列,開始緩緩的積蓄馬力,慢跑迂迴了。不過這次他們面對的不再是那些已經(jīng)離開山口的前鋒部隊,而是那些蜷縮在山口的邪馬臺軍兵。
邪馬臺人讓漢人的第一次攻擊打懵了,他們現(xiàn)在有點兒不會打仗了,完全是木木呆呆的看著張飛的部隊向他們不斷的接近,然後像雨點一樣的箭支開始落在他們的頭上。邪馬臺人瘋了,他們不想這麼站著捱打。所以一瞬間號令出現(xiàn)了混亂,有的向前跑,要跟漢人拼命,有的則開始向後逃跑,但然也有幾個人傻兮兮的站在那裡等著中箭。
什麼樣的隊伍最好打,那就要算是混亂中的軍隊,號令不齊,互相沖撞,彼此踐踏。這就是潰敗的前奏,當趙雲(yún)上來的時候山谷口的有生力量已經(jīng)沒多少了,趙雲(yún)靈機一動,揮軍直入,直接衝擊邪馬臺的潰敗的部隊,讓他們亂上加亂。
呂布的部隊本來是要等趙雲(yún)的部隊完成一半迂迴的時候纔出擊的,現(xiàn)在看來不出擊不行了,呂布一招手,真正的騎兵突進開始了。
山口不大,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的士兵。如果邪馬臺人弄些防禦工事,死守住這個地方的話,我們還真不好辦,至少要付出幾倍於現(xiàn)在的傷亡,纔可能拿下這個谷口。但是他們的主動出擊給我們造就了機會,趙雲(yún)的隊伍一路砍殺著邪馬臺的士兵衝進了谷口,呂布緊隨其後,張飛是最鬱悶的,等他的部隊掉頭回來,只剩下吃土的份了。
銜尾追擊變成了突入敵軍,進而變成闖入敵營,最後當步兵也衝上來的時候,徹底的變成包圍戰(zhàn)了。
我依然被典韋拉著綴在隊伍的後面,一點兒忙都幫不上。不過,我知道戰(zhàn)局已定,只要卑彌呼沒死,也許今天晚上我就可以太陽了這個太陽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