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設置州牧

衛(wèi)仲道與蔡邕一家本就十分熟悉,蔡邕對他的才華很是欣賞,經常邀請他來家中,蔡琰幼時便常常和他一起談論詩文,對前人的作品各抒己見也是常事。今天,蔡琰仍如往常一樣,對“高肅的詩”說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卻不料情形與往日不同,這邪傳入衛(wèi)仲道的耳朵裡,就象拿針刺他一般。衛(wèi)仲道見自己的未婚妻在那麼多人面前不幫自己,反而幫著外人,只覺得顏面掃地,本想扭頭便往外走,不過在場有那麼多的高官,他卻不敢擺譜,便恭身道:“諸位大人,天色不早了,小侄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這個情況蔡邕也就說道:“噢,既然如此,那賢侄一路走好,恕我不送了。”

衛(wèi)仲道一走,廳堂裡的人都很默契地閉口不提剛纔的事,氣氛融洽了許多。

高肅和這些人一邊喝酒,一邊聊聊詩詞歌賦,治國方略什麼的,不一會兒,

一罈酒就見底了。

“咦?孝恭,你不是說帶了許多壇這貴妃醉酒嗎?這裡沒酒了,爲何不再去拿一罈來啊?”

“唉!實不相瞞,高肅最近手頭拮據,本想開個小酒樓,賣些自釀的小酒貼補些家用,但此酒產量極少,今日蔡大人與諸公聚會,肅不敢私藏,特帶來三十壇酒要來分與在場的諸公,不過此酒滋味如何還望諸公留下墨寶。”說著,高肅臉上露出了一絲絲的悲哀。

聽完高肅的話,衆(zhòng)人都暗自翻了個白眼,高肅話中暗藏的意思是:這酒不多,是用來貼補自身家用的,自己今天特地帶了這麼多來,你們好歹留下點墨寶什麼的,幫忙宣傳宣傳。

不過這羣人可不會覺得高肅缺錢花,剛到洛陽那天就買了一棟大宅子,這才兩個多月就沒錢了?雖然是這樣想,但是他們也不會去說什麼。在場人都是大家族裡出來的人,像潁川荀氏、汝南袁氏、范陽盧氏等,既不缺錢,又不缺勢,而這酒也確實比他們以前喝的好過十倍不止,況且留下自己的墨寶等於是顯示自己才華,何樂而不爲呢?

蔡邕就笑著說道:“呵呵.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

接著,蔡邕就先拿出蔡侯紙,在上面賦了首詩,然後鄭玄、荀彧、荀攸、曹操、袁紹、盧植、馬日磾、皇甫嵩,都各自取紙留下墨寶,就連袁術也勉強寫了幾個字。

最後,高肅也在衆(zhòng)人的“逼迫”之下,又寫下了名流千古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徑,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竟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鄭玄公,蔡中郎,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是詩仙李白的大作,高肅一腦熱就剽竊了出來,全然沒注意到一旁蔡琰那閃閃發(fā)光的雙眸。

那天以後不久,洛陽城中就新開了一家酒樓,本來在洛陽,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可是這個酒樓卻不一般。

首先,這個酒樓只賣酒,而且每天有限定數量,賣光了第二天請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的士子前來,因爲這裡的酒喝了之後就再也喝不下其它的酒,不但如此,鄭玄、蔡邕、馬日磾這些大儒以及皇甫嵩、盧植、荀攸等衆(zhòng)多名士都在此留下了墨寶。這就是偶像的力量。

而高肅的《陋室銘》、《將進酒》、《沁園春·雪》也因此廣爲人知。一時間,高肅名聲大震,洛陽的士子們幾乎人人都能背誦幾句。面對這些,高肅只能在心裡暗道:慚愧慚愧真慚愧。

皇宮,大殿之外,參加早朝的文武百官都在等著朝會時間的到來。

一官員突然開口道:“哎,楊大人,你知不知道,這洛陽新開了家酒樓,推出的那個貴妃醉酒實在是好東西。”楊大人疑惑的問道:“胡大人,最近我也聽張大人和丁大人提到過,可這貴妃酒到底好到什麼程度,讓你們如此推崇?”胡大人得意的笑了,說道:“前日,我去張大人家,正巧張大人在飲這貴妃醉酒,所以就給我嚐了一樽。說實話,那纔算是真正的好酒,我飲酒數十載,可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就是那些窖藏十年的,也是相差甚遠啊”楊大人的喉嚨一陣翻動,差一點就流下口水了。

叫道:“胡大人,這可是你的不對了,這麼好的東西,你既不請我喝一口,也不早一點告訴我一聲,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胡大人也無奈說道:“這可不能怪我,我也只嚐到一樽,現在朝中不少文武官員都盯著呢。”

御花園內

“蹇碩。”

“陛下,臣在。”

“你可知道,這貴妃醉酒是何人所釀啊?香醇可口,縱然是宮中的御酒也比不上其萬分吶!”

“啓奏陛下,據說這是洛陽新開的一家酒樓所處,這酒樓後面的東家,好像是洛陽城東的城門校尉,高肅。”

“高肅?”

漢靈帝劉宏顯然對高肅這個名字沒有印象。

蹇碩跟在劉宏身邊多年,知道他想的是什麼,連忙說道:“陛下,這高肅出自陳留高氏旁支,現年二十二歲,曾隨驃騎將軍皇甫嵩征討黃巾賊寇,斬殺過張樑,有功於朝廷,與蔡邕、袁紹、馬日磾、盧植等近來皆有來往。”

“哦?原來如此,這不打緊。朕聽說這貴妃醉酒每日限量出售,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可有此事?”

“回陛下,確有此事,不過這高肅聽說陛下想品嚐此酒,就急忙令人新釀了數壇出來進獻陛下。”

其實蹇碩之所以會替高肅說話,是因爲高肅把新釀出來的酒,往何進與蹇碩那裡各送了兩壇。

“陛下,那高肅說了,若是陛下若還想要喝這酒,他那兒要多少有多少。”

“這高肅,還挺會討人喜歡,他就沒有要買.求官的打算,難道他只想做一個小小的校尉?”

“陛下,這高肅原是想要求個衛(wèi)尉的,只是他說他現在沒有那麼多謝金,這.”

“誒!”

劉宏大手一揮,道:

“暫時沒有也無妨嘛!這也沒有關係,有多少拿出來多少,不夠的用寶貝抵押,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值錢的玩意兒的話,也沒有關係,他不是有俸祿嘛,那就從他的俸祿里扣,更何況他不是有這貴妃醉酒嗎?有這美酒還怕日後掙不著錢?或者每日可以多獻幾壇與朕抵這謝金嘛!”

“還是陛下英明!”

蹇碩拍了個馬屁道。

要是高肅知道還可以這樣,一定會咆哮道:呢嗎,這也行啊!這當皇帝的就是不一樣,這辦法也想得出來。

“好了好了,這件事就先這樣吧,準備上朝。”“諾,微臣告退。”

過了一會兒,在大殿之上,文武羣臣靜默地等待了一會兒,劉宏便在兩名宦官,十常侍之中的張讓、趙忠陪同下緩緩地走了進來。

隨著皇帝坐下,那兩名宦官頓時退到了龍牀的兩邊,位於帝臺的石梯中央。位於左邊的張讓,掃視了衆(zhòng)臣一眼後,便立刻大聲道:“朝議開始,三公稟報政事!”

太尉、司徒、司空相繼站了出來,稟報發(fā)生的大事,以及最新做出的重大舉措。事情並不多,很快便已經說完。

隨著司徒丁宮退回位置落座,劉宏幾乎是不加思索地開口道:“有三位愛卿主持軍國大事,朕甚感放心。不知諸臣可還有它事啓奏?”“臣有事啓奏!”隨著話音,文官最外面一列的中間位置頓時站起一人,快步走到中間跪伏於地。“哦?劉焉,你有何事?”見是自己的宗親,劉宏的態(tài)度倒是稍微好了一些。“臣以爲,當今叛亂四起,四方兵寇盛行,皆是由於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於離叛。宜在各州改置牧伯,總督一州之軍政,並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天下可安。”劉焉頭也不擡,跪伏在地上回道。“噢?”聽到這話,劉宏頓時有匈疑起來。片刻之後,卻是開口問道:“諸卿覺得如何?”“臣反對!”隨著靈帝的話音,大司農崔烈卻是猛得站了出來,跪到中央道:

“陛下,一州之地,何其廣也?僅憑一人掌管軍政大權,豈能明治?況且如此一來,諸郡太守的作用勢必減小,也不利於朝廷與各地的交流,恐怕他們也會反對吧!”

話音剛落,劉焉卻擡起頭來,義正言辭地望著崔烈道:“按崔公所言,那天下盜賊四起,該當如何?各地太守礙於權限,只能固守本郡。而刺史本行監(jiān)察職權,並無軍政權利,雖然近些年,朝廷已經逐漸賜予統兵治政之權,但與諸郡太守卻並無統屬關係,無法集中物資兵員,也就無法平定盜賊。照此下去,如果天下各州皆效仿,該當如何?”“但爲平定區(qū)區(qū)賊寇而置牧伯,實在不妥。州牧統管一州之軍政大權,如果所任非人,或是存有歹心,豈非禍患?”崔烈也是毫不相讓。

隨著兩人的爭執(zhí),衆(zhòng)臣卻是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不過比較而言,還是支持劉焉的人比較多。

劉焉既然會提出這件事,那就說明他準備好了後手。

只聽劉宏對著張讓問道:“阿父以爲如何?”

第67章 調兵遣將第157章 界橋之戰(zhàn)(下)第185章 紙與書(上)第161章 跟隨第239章 暫時的勝利第24章 洛陽時局第275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65章 再臨鄴城第41章 守關(上)第145章 相遇第56章 招賢令第199章 涼州將亂兮第282章 一戰(zhàn)定公孫(上)第115章 森嚴第177章 子龍(下)第16章 歷史進程第302章 太史慈第105章 蔡琰第19章 談論世家第125章 誰(下)第23章 西園八校尉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322章 平西涼第11章 武宣卞氏第214章 求計第137章 戰(zhàn)後第135章 伏擊(中)第93章 擒拿徐榮第177章 子龍(下)第125章 誰(下)第194章 請罪第64章 收禮第188章 大婚(中)第189章 大婚(下)第182章 廢奴令第105章 蔡琰第252章 容身之地第213章 反應第239章 暫時的勝利第144章 前奏第291章 公孫康第218章 落難天子第262章 起兵第247章 議科舉第51章 攻城前夕第66章 各路反應第266章 戰(zhàn)文丑第217章 及時的援軍第220章 又見澠池第251章 斬顏良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286章 寧靜第59章 山西出將第165章 徐晃戰(zhàn)雙雄第285章 破城第38章 郭嘉之論第2章 高順趙雲第260章 取名第308章 馬騰歸降第123章 張仲景第266章 戰(zhàn)文丑第322章 平西涼第276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90章 定鼎河北第118章 重商第146章 落幕第139章 煩惱第35章 難兄難弟第296章 流民第275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73章 漳河之戰(zhàn)第106章 司馬氏第27章 何府密謀第15章 設置州牧第206章 軍心亂第54章 國士待之第65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第284章 袁紹稱帝第245章 犯境第21章 郭嘉歸心第151章 使節(jié)第80章 溫酒斬華雄(上)第218章 落難天子第312章 甘寧來降第77章 救援第322章 平西涼第202章 將計就計第60章 郭淮對張燕第305章 馬臺案(上)第5章 招攬程昱第141章 分歧第246章 勝敗第108章 司馬懿(下)第223章 曹操的行動第66章 各路反應第12章 連鎖反應第175章 兵敗廣平(下)第111章 回到幷州第54章 國士待之第187章 大婚(上)
第67章 調兵遣將第157章 界橋之戰(zhàn)(下)第185章 紙與書(上)第161章 跟隨第239章 暫時的勝利第24章 洛陽時局第275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65章 再臨鄴城第41章 守關(上)第145章 相遇第56章 招賢令第199章 涼州將亂兮第282章 一戰(zhàn)定公孫(上)第115章 森嚴第177章 子龍(下)第16章 歷史進程第302章 太史慈第105章 蔡琰第19章 談論世家第125章 誰(下)第23章 西園八校尉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322章 平西涼第11章 武宣卞氏第214章 求計第137章 戰(zhàn)後第135章 伏擊(中)第93章 擒拿徐榮第177章 子龍(下)第125章 誰(下)第194章 請罪第64章 收禮第188章 大婚(中)第189章 大婚(下)第182章 廢奴令第105章 蔡琰第252章 容身之地第213章 反應第239章 暫時的勝利第144章 前奏第291章 公孫康第218章 落難天子第262章 起兵第247章 議科舉第51章 攻城前夕第66章 各路反應第266章 戰(zhàn)文丑第217章 及時的援軍第220章 又見澠池第251章 斬顏良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286章 寧靜第59章 山西出將第165章 徐晃戰(zhàn)雙雄第285章 破城第38章 郭嘉之論第2章 高順趙雲第260章 取名第308章 馬騰歸降第123章 張仲景第266章 戰(zhàn)文丑第322章 平西涼第276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90章 定鼎河北第118章 重商第146章 落幕第139章 煩惱第35章 難兄難弟第296章 流民第275章 漳河之戰(zhàn)第273章 漳河之戰(zhàn)第106章 司馬氏第27章 何府密謀第15章 設置州牧第206章 軍心亂第54章 國士待之第65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第284章 袁紹稱帝第245章 犯境第21章 郭嘉歸心第151章 使節(jié)第80章 溫酒斬華雄(上)第218章 落難天子第312章 甘寧來降第77章 救援第322章 平西涼第202章 將計就計第60章 郭淮對張燕第305章 馬臺案(上)第5章 招攬程昱第141章 分歧第246章 勝敗第108章 司馬懿(下)第223章 曹操的行動第66章 各路反應第12章 連鎖反應第175章 兵敗廣平(下)第111章 回到幷州第54章 國士待之第187章 大婚(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梅河口市| 扶风县| 镇雄县| 铜梁县| 尉氏县| 赤壁市| 高台县| 苏尼特左旗| 通州区| 白水县| 讷河市| 盐山县| 广宗县| 绩溪县| 株洲市| 翁牛特旗| 清水河县| 达拉特旗| 吐鲁番市| 武邑县| 阿克陶县| 新沂市| 宁蒗| 安庆市| 胶州市| 盐源县| 秀山| 平原县| 攀枝花市| 昭觉县| 景泰县| 安西县| 出国| 博客| 延吉市| 嘉鱼县| 黑水县| 鹤峰县| 云浮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