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8章 劉琦也有無奈

劉琦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大殿上立刻安靜了下來,隨後便聽得兵部侍郎諸葛瑾緩緩說道:“啓稟主公,如今已是嚴冬十月,河水結冰,河道無法通行,出兵甚爲不利,更兼曹丕剛剛稱帝,魏國上下一心,必然會沿河設防,屆時只需數萬弓弩兵,我軍便沒有可乘之機,再者,我軍剛剛經歷中原的大戰,國力並未恢復,如若擅起刀兵,恐引起百姓不滿。”

這時候諸葛瑾的好友、禮部尚書虞翻也躬身說道:“子瑜所言甚是有理,還望大王三思,臣附議。”

隨即便見御史中丞闞澤上書道:“大王勿憂,曹丕雖然篡漢,然則此人決活不過十年,只待十年之後,魏國局勢大亂之際,主公自可乘勢出兵,一舉剿滅魏國,掃平叛逆。”

“哦?不知闞中丞何出此言?”一旁的尚書左僕射王粲對此很是不解,連忙問道。

卻聽得闞澤說道:“丕者,不十也,不十便成丕,這是此人的命數。”

闞澤語出驚人,文武百官聽了他的話,盡皆震驚,卻也不得不佩服,同時他們的內心卻也希望闞澤一語成讖,曹丕真的活不過十年。

片刻之後,便聽得劉琦沉聲說道:“闞中丞說的雖有道理,可是本王怎能再等十年?別說是十年,就算是三年也等不了,如今曹丕賊子篡我大漢,致使四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本王身爲漢室宗親,若不出頭,豈不是被天下人所恥笑?”

說完之後,劉琦又望向賈詡,緩緩問道:“賈相國。你認爲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卻聽得賈詡拱手說道:“大王說的沒錯,大王既爲漢室宗親,如何能夠容忍國賊曹丕橫行河北,篡我大漢,致令我國本喪失?臣以爲,我們確實應該出兵攻打曹丕。此爲大義之事,不可不爲。然而既然提到國本,眼下更有一項關乎到國本的事情需要大王馬上著手解決,此事比討伐國賊曹丕還更重要,還需大王三思。”

“哦?不知是何等大事如此重要?”劉琦心中震驚,連忙驚詫的看向賈詡。

只見賈詡緩緩說道:“國不可一日無主,雖然漢帝被廢,然而國祚還要延續下去,漢統尚需延續下去。如今遍觀漢室諸王,有此實力與威望成爲大漢之主者,非大王莫屬,更兼大王身居洛陽龍興之地,更是上天垂相,大王不可不從,否則的話,一旦遷延時日。老臣唯恐漢室被人遺忘,一旦如此。民心必散,則國賊曹丕難除矣。老臣不避斧鉞,冒死上陳,昔年高祖皇帝斬蛇起義,歷經數年之功方纔取得漢家基業,後又經過光武帝中興。方能延續漢室一脈,如今漢室面臨災厄,幸有大王賴祖宗之靈,社稷之福,更兼大王英明神武。方能取得今日之局,老臣請大王念在漢室創業艱難的份上,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這,這怎麼可以?如今帝雖然被廢漢朔卻在,我等理應仍舊尊奉天子,討伐不臣,如何能夠擅自登基稱帝,如此一來,豈不是和曹丕沒有什麼兩樣了嗎?”劉琦一臉的惶恐,連忙揮手拒絕賈詡的建議:“此論萬萬不可,勿需再議。”

之後劉琦又直接把話題轉移到出兵討伐曹丕的問題上來,下令東軍都督魏延、西北都督黃忠和司隸校尉周瑜,各自統帥麾下大軍,分別從濟南、河東、代郡三個方向對曹丕發動總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一定要攻破河北,擒殺漢賊曹丕。

至於曹丕所提出的廢除劉琦楚王而改爲崇德侯、廢除太尉、荊州牧的身份而改爲荊州刺史,劉琦和麾下衆文武自然完全無視。

而魏延、周瑜和黃忠在得到了命令之後,盡皆遲疑不已,這倒不是因爲他們對劉琦的命令不服從,而是感覺今日劉琦所下達的命令實在奇怪,連他們都知道這時候如果進攻曹魏,根本沒有什麼勝算,要按說以劉琦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而正是因爲劉琦知道,他們纔要考慮改如何執行這一道命令。

過了沒有多長時間,他們便各自收到了相國賈詡的一封信,這時候才終於恍然大悟,而周瑜更是提前隱隱猜測到了什麼,現在見賈詡如此說心中,便更有底了。

於是這三路大軍依照劉琦的命令,盡皆起兵從不同的方向進攻曹丕,結果黃忠的大軍被張郃阻在雁門,周瑜的大軍被郭淮阻在上黨,而魏延的大軍則根本連黃河都沒有渡過。

三名將領無奈之下只好紛紛上表,向劉琦請罪。

當請罪的表文紛紛傳到劉琦的案頭的時候,堆積在他案頭上的文臣武將的表章已然堆積如山,而且除了這三人所上的是請罪表之外,其他的卻是擁有完全相同的內容,那就是向劉琦勸進。

於是歷史驚人的相似,在洛陽也重新上演了一番像當初魏國羣臣向曹丕勸進那樣的一幕。

先是禮部侍郎華歆、宋衷,刑部侍郎法正,左右散騎常侍顧雍、彭羕、,闞澤、薛綜等人上書道:“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謹案《洛書甄曜度》曰:‘……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熒惑、填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初興,五星從歲星謀……當有聖主起於此州,以致中興。時漢帝尚存,故羣下不取漏言。頃者熒惑復追歲星,見在胃昴畢;昴畢天綱,《經》曰:‘帝星處之,衆邪消亡’……臣聞聖王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故應際而生,與神合契。願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之後是侍中陳琳、步騭、民部尚書繁欽、吏部侍郎張昭、傅巽,禮部侍郎華歆、宋衷,工部侍郎韓暨、劉先,劉巴、民部侍郎廖立等人又上書劉琦,遭拒。

可是這些人在這方面卻是樂此不疲,繼續有人上書,言辭懇切,希望劉琦能夠正位爲君。

這些人或者單獨上書,或者數人上書,或者十數人上書,一時之間羣情激動,萬民請願。

就在這時候,江西龍虎山天師道首領、第三代張天師張魯攜帶著數百卷符籙前來拜見,說是祥瑞頻出,上天垂相,大漢中興,二十八宿再度臨凡,扶保真龍天子。希望楚王能夠順天應人,速正大位。

而在處理魏延、周瑜和黃忠三人的戰敗請罪表問題中,相國賈詡、尚書令裴潛、尚書左右僕射王粲和龐統、太史丞邴原等人一致認爲戰敗的原因是因爲劉琦沒有順天應人,導致上天降罪。

“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羣下前後上書者千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又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襄漢。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

“且曹丕者何人?漢賊之後也,年不及大王之長,身不如大王之貴,才德不及大王之高,性情不及大王寬廣,似這等人猶敢竊據神器,位登大寶,沐猴而冠,即便如此,大王數十萬大軍又不能敗之,大王身爲漢室宗親,高祖後人,如何能夠屈身小賊之下,大王正位,正可以我大漢正統,掃平此等小賊,令我大漢再造中興之局。大王若再猶豫不決,唯恐我等大漢之臣盡皆遺恨九泉之下,難見漢室中興矣……臣等請大王順天應民,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

看到這些表章,尤其是賈詡等人上奏的那篇表章,劉琦不由得猶豫了起來,他雖然對這些圖讖祥瑞之類的東西並不怎麼相信,可是卻知道羣臣和萬民相信,如果真的因爲自己一時猶豫而讓羣臣和萬民失去信任的話,那他的聲望損失可就真的大極了。

劉琦知道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再不“順應天意民心”的話,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在羣臣這樣的攻勢下,即便是劉琦原來並沒有想過這麼快就即皇帝位,如今也不得不考慮在羣臣中的影響了。

於是劉琦便與衆臣商議,欲立爲攝政王,遙尊漢帝劉協爲皇帝,卻不料遭到了賈詡等人的反對,因爲劉琦的攝政王名號乃是當年王莽篡漢時所用,很不吉利,更何況天下臣民都已經翹首以待,“如大旱之望雲霓”,希望劉琦能接過漢統,以正大位。

劉琦知道再拒絕的話,那就顯得自己虛僞了,只好無奈的答應下來,這時候才知一如侯門深似海的感覺,即便是以自己的高位,竟然也有無奈的時候。

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425章 兵進洛陽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221章 兵臨鄴城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306章 果斷出擊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5章 義陽魏延第42章 揮淚斬將第66章 長沙賊平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101章 震驚!第507章 重歸一統第359章 渭南之戰(一)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07章 蔡瑁的計劃第50章 交州之爭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48章 荊州犁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27章 荊襄劇變(四)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30章 襄陽黃碩?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16章 太史慈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253章 平叛(一)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78章 奇襲彭澤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21章 孫策之死(二)第76章 失而復得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478章 北征之議第95章 劉琦大婚(二)第94章 劉琦大婚(一)第97章 劉琦大婚(四)第307章 勸降荀彧?第313章 劉封之死第109章 賈詡的毒計(二)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115章 無奈的退守第488章 北疆戰事又起第78章 奇襲彭澤第50章 交州之爭第389章 我要報答你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83章 江東二喬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57章 忠臣義士第188章 賭神!第295章 退兵(一)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450章 大戰再啓第36章 平定零陵第212章 韓遂與馬騰的仇怨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22章 狂人廖立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394章 漢軍殺來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181章 右將軍第458章 呂虔詐降第199章 關羽之死二百一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315章 總攻開始
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425章 兵進洛陽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221章 兵臨鄴城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306章 果斷出擊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5章 義陽魏延第42章 揮淚斬將第66章 長沙賊平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101章 震驚!第507章 重歸一統第359章 渭南之戰(一)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07章 蔡瑁的計劃第50章 交州之爭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48章 荊州犁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27章 荊襄劇變(四)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30章 襄陽黃碩?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16章 太史慈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253章 平叛(一)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78章 奇襲彭澤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21章 孫策之死(二)第76章 失而復得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478章 北征之議第95章 劉琦大婚(二)第94章 劉琦大婚(一)第97章 劉琦大婚(四)第307章 勸降荀彧?第313章 劉封之死第109章 賈詡的毒計(二)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115章 無奈的退守第488章 北疆戰事又起第78章 奇襲彭澤第50章 交州之爭第389章 我要報答你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83章 江東二喬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57章 忠臣義士第188章 賭神!第295章 退兵(一)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450章 大戰再啓第36章 平定零陵第212章 韓遂與馬騰的仇怨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22章 狂人廖立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394章 漢軍殺來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181章 右將軍第458章 呂虔詐降第199章 關羽之死二百一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315章 總攻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周宁县| 彰武县| 乐陵市| 庄河市| 富蕴县| 马山县| 临城县| 民和| 安阳县| 苍溪县| 石阡县| 阳泉市| 辛集市| 大洼县| 含山县| 左云县| 武定县| 景德镇市| 崇文区| 宽甸| 乐至县| 杨浦区| 综艺| 涪陵区| 拜泉县| 集贤县| 色达县| 新和县| 易门县| 兴安县| 蓬莱市| 怀仁县| 西乡县| 柏乡县| 博白县| 盐源县| 民县| 枝江市| 贵阳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