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

?就在北晉與蜀國鬥得天翻地覆時,曹操平定荊州,於淮南、江夏二地大敗孫權,操練水軍,徵集兵馬,只待時機成熟便大舉伐吳。

而在許昌皇都,漢獻帝聽得曹操戰功赫赫,心驚膽寒,又聽聞北晉與蜀漢激戰正酣,蜀國雖頑強抵抗,但局勢不容樂觀。

漢獻帝見漢室大勢已去,終日寢食難安,唯恐一日,曹操篡謀奪位,而司馬懿因前番展露鋒芒,被曹操所忌,其後行事屢屢小心謹慎,不敢展露其智。

忽有一日,司馬懿與中郎將李伏、侍中陳羣商議一夜,次日,忽然四處傳聞,報稱鳳凰、黃龍現於銅雀臺之巔。

這等瑞徵一出,暗中不少人談論,乃魏當代漢之兆,一時間,朝廷震盪,羣臣議論紛紛。

荀彧見之,雖有心壓制,怎奈朝中諸臣,早有以魏取漢之心,此下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夜,羣臣趕至荀彧府中商議,來者有華歆、毛介、程昱、陳羣、桓階、李伏、許芝、司馬懿等一班文武官僚。

荀彧似乎已知衆人之心,臉色黯淡,長嘆一聲,整裝而後,遂往公廳迎接諸臣,衆人一見荀彧走出,紛紛臉色一變,齊齊拜禮。

荀彧眉頭深鎖,雙眸如炬,環視衆人,最後目光停在了衆人之最末處的司馬懿身上,荀彧那目光彷彿能看透一切,司馬懿連忙作惶恐之色,低著頭,不敢正視。

荀彧臉色威凜。忿然甩袖。冷哼一聲。衆人見荀彧臉色不喜,面面相覷,皆無人敢先發言。

須臾,華歆臉色一凝,慨然而出,凝聲而道:“漢室衰微,天下崩裂,晉、蜀、吳三國割據一方。不尊朝廷!”

“若無魏王坐鎮中原,三國早就作亂,直逼天子,如今魏王平定荊州,正與吳賊對峙於長江之岸,以魏王經天緯地之智,不出數年,東吳可平矣!”

“而荊州一失,蜀國國力大損,豈能抵擋北晉之勢。依歆所料,將來天下將成兩雄爭霸之勢。而待魏王收復江東,天下已平三分之二,即時傾國之兵,與北晉一決雌雄,不出數年間,天下便可一統!”

“魏王功德巍巍,生靈仰望,今有此吉兆,實乃天人所應,魏王當宜應天順人,早正大位,實乃天下萬民之幸也!”

華歆話音一落,諸臣異口同聲,紛紛進諫,荀彧臉色黑沉,猛地一甩衣袖,怒指廳上諸臣喝道:“放肆,你等欲陷魏王於不仁不義耶?魏王事漢多年,雖有功德及民,然高居魏王,已是人臣之極,天子登位至今,兢兢業業,雖無功亦無過也,你等何德何能,豈可罔論禪讓帝位之事?”

荀彧滿臉潮紅,怒聲如雷,一身浩然正氣,諸臣聽得,無不心怯,這時,毛介神色一凝,作揖而道:“荀公所言差矣,實非我等放縱,今有吉兆,拒之不祥,魏王一生功德無數,平黃巾,起十八路諸侯討伐滅董卓,敗李催、郭汜,迎天子,平定河北梟雄袁紹,收復荊楚漢地,種種功績,古往至今又有何人可比肩耶?”

“如此世之英豪,若不能登臨帝位,實教中原羣傑寒心,荀公深受魏王器重,當爲先驅,我等皆願隨應,可速速安排受禪之禮,令天子將天下讓於魏王!”

“你,大言不慚,放肆至極!!!”荀彧雙眼一瞪,怒聲吼道。

這時,程昱亦出,舌脣如劍,話如珠發,厲聲喝道:“荀公息怒,且聽某一言,孟夫子有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我等飽讀聖賢之書,當以此爲效!”

“今魏王登位,實乃天下百姓之盼也,萬里江山唯有在魏王轄下,方得榮盛,當今天子,難統大位,自要效仿古帝,退位讓賢,還望荀公深明大義!”

程昱素來牙尖嘴利,這一席話說得荀彧啞口無言,司馬懿暗暗心喜,速與李伏、陳羣兩人暗打神色。

原來兩人早前乃受司馬懿教唆,暗中說服華歆、程昱等臣,前來勸說荀彧主持大局。

此下李伏、陳羣慨然而出,跪伏叩首,齊聲喝道:“此事事關天下萬民福祉,還望荀公三思!”

羣臣見狀,亦紛紛跪下苦苦相求,近年,曹操兵伐荊州,又與東吳連番惡戰,荀彧處理國家大事,穩定局勢,早已筋疲力盡,極耗心神,如今被羣臣連番激怒,只覺渾身肉顫,揪心無比,竟大喝一聲,昏厥於地。

羣臣見狀大驚,急忙看望,一面又教人請來太醫調治,至此,荀彧臥病在牀,華歆等人一面派人通報曹操,一面接管軍政大事。

荀彧犯病,此中因由漢獻帝在宮中略有所聞,大驚失色,至此夜不能寐,唯恐羣臣逼宮犯上。

旬日之後,卻說華歆等人暫理國務大事,前番荀彧不願主持大局,羣臣派請華歆做主,華歆此人才智不凡,但卻極喜名利,心思狡猾,暗想若能爲魏王取得帝位,日後榮華富貴定然享盡不絕。

於是以華歆爲首,一班文武官僚,四十餘人,直入內殿,來奏漢獻帝,請禪位於魏王曹操。

大殿之上,羣臣拜禮已畢,漢獻帝神情落寞,渾身抖顫,好一羣亂臣賊子,竟是各個面帶兇色,直視當今天子。

原來自從荀彧臥病在牀,不在朝堂,這羣賊子便是變本加厲,毫無謙卑,視漢獻帝如同虛設。

其後,華歆冷著面色,上表奏請禪讓帝位,漢獻帝雖早有預備,但此下亦如雷霆萬轟,六神無主,半晌無言。

華歆見漢獻帝不發一言一語,如同癡滯一般,坐立於朝上,急與身後諸臣投以眼色。

諸臣明悟,紛紛而出,一一稟告曹操功德,朝中百官所願,蕓蕓衆生之民望,諸臣各個義正言辭,咄咄相逼。

漢獻帝如墜冰窟,忽然忿然而起,半癲半瘋,又哭又笑,怒聲喝道:“哈哈哈,好好好!好一羣禍國殃民,目無君上的奸臣賊子!”

“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拱手讓人哉?”

“你等食國之祿,當以復興漢室爲己任,如今卻逼朕讓位,朕寧死不屈,若要取朕漢室江山,便來殺朕罷!”

漢獻帝狀若癲瘋,就在這時,忽然風雲色變,大殿之外,雷雲滾滾,羣臣見狀,無不驚駭,以爲觸犯天怒。

司馬懿毫無懼色,急在李伏耳邊疾言數句,李伏神色一凝,富貴險中求,漢室命數已盡,曹操遲早取而代之,若能早取功績,日後定能封王拜相,李伏抖數精神,近前而奏。

“陛下息怒,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星隱匿不明,魏國乾象,光華照耀宇內,此實非臣等相逼,實乃天意而爲,願陛下察之!”

漢獻帝冷聲一笑,如今他已一無所有,無所懼也,手指李伏厲聲喝道:“此乃虛妄之事,何以教朕舍祖宗之基業耶?實乃荒謬至極!”

華歆神色一震,忽然一聲大喝,宛如九天神雷落下,震駭人心,步步緊逼,瞪眼望著漢獻帝喝道:“自魏王迎陛下至今,已有十餘載,當時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國將不國,百姓無不於水生火熱之中!”

“試問陛下可曾爲國征戰,爲百姓造於福祉?這十餘年來,若無魏王坐鎮中原,捨生忘死,引中原英傑與羣雄征戰,漢室天下早被他人所奪,陛下焉有顏面提及祖宗基業耶?”

華歆此言一落,陳羣眼眸炯炯,遂又奏道:“魏王功德巍巍,古往今來,無人可及,漢室基業,因魏王得以茍存,陛下身爲一國之君,既未替國平亂,又未爲百姓黎民造於福祉,如今天命人望,皆歸魏王!”

“若陛下尚眷戀帝君之位,遲早必使得人神共憤,況且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

“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倘陛下深明大義,魏王取得帝位,天下歸心,不出十年間,天下一統,蒼生百姓即可迎來太平盛世,陛下亦可因此功德,流芳百世,而非遺臭萬年!”

陳羣句句誅心,漢獻帝面色慘白,正如陳羣所言,若非曹操,漢室天下早被諸侯分刮,如今半壁江山得以保存,全賴曹操四處征戰,討伐逆賊。

中原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不受饑荒、戰亂之苦,亦全賴曹操坐鎮中原,使得羣賊不敢侵犯,曹操所立功績,已不能用功高蓋主來形容。

陡然間,漢獻帝好似回覆神智,亦不再瘋癲,渾身無力般癱瘓在龍椅之上,一聲長嘆,似有無盡的唏噓。

漢獻帝招了招手,閉目而道:“禪位之事,事關天下大業,朕不得不深思考量,你等先是退下,容朕奪量數日!”

漢獻帝此言一落,華歆、陳羣二人相視一眼,皆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於是衆臣哂笑而退,漢獻帝在宦官得攙扶下,退入後殿。

朝代更替,帝不成帝,君臣顛倒,遙想當年漢高祖劉邦,出身卑微,卻能得四方豪傑相助,起事於亂世,屢屢戰敗,卻並不氣餒,忍辱負重,暗度陳倉,最終於垓下一戰,誅殺一生宿敵西楚霸王項羽,而創立大漢江山。

如此千古一帝,又豈會料到,在四百年後,其子嗣竟會落得如此悲涼下場!(……)

第672章 狠辣程昱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284章 層層算計第589章 破除東吳暗子第752章 文丑戰張飛(上)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169章 修內政第419章 諸葛發威(一)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540章 魏偷羊,晉襲狼第86章 險象環生第626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25章 城門惡戰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15章 呂布千里追魯肅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435章 陣破,蜀軍再敗第29章 援軍終至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279章 文丑VS馬超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683章 取得先手第748章 困於陣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328章 奪得陽平關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541章 各有所得第540章 魏偷羊,晉襲狼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10章 半個英雄第61章 徐盛VS曹彰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659章 程昱設伏呂蒙第534章 曹操攪局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630章 精密算計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770章 取廬陵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655章 棋逢對手(下)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492章 援軍趕至第31章 報復之一氣周瑜第228章 孫劉初交鋒(二)第427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206章 大破高幹第284章 層層算計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738章 異變起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324章 張鬆找老闆第103章 敵援先至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113 晚到一步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546章 最後的瘋狂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258章 馬超入彀第797章 逃兵第281章 激戰第731章 小將雄風(下)第609章 損傷慘重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317章 犬子的報復第99章 再敗曹仁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75章 判斷時局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659章 程昱設伏呂蒙第692章 不祥預感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361章 惡戰連連第641章 曹丕智降陳武第128章 遼東兵退第727章 暗鬥第527章 虛實之道第482章 八陣圖現
第672章 狠辣程昱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284章 層層算計第589章 破除東吳暗子第752章 文丑戰張飛(上)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169章 修內政第419章 諸葛發威(一)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540章 魏偷羊,晉襲狼第86章 險象環生第626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25章 城門惡戰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15章 呂布千里追魯肅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435章 陣破,蜀軍再敗第29章 援軍終至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279章 文丑VS馬超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683章 取得先手第748章 困於陣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328章 奪得陽平關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541章 各有所得第540章 魏偷羊,晉襲狼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10章 半個英雄第61章 徐盛VS曹彰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659章 程昱設伏呂蒙第534章 曹操攪局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630章 精密算計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770章 取廬陵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655章 棋逢對手(下)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492章 援軍趕至第31章 報復之一氣周瑜第228章 孫劉初交鋒(二)第427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206章 大破高幹第284章 層層算計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738章 異變起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324章 張鬆找老闆第103章 敵援先至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113 晚到一步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546章 最後的瘋狂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258章 馬超入彀第797章 逃兵第281章 激戰第731章 小將雄風(下)第609章 損傷慘重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317章 犬子的報復第99章 再敗曹仁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75章 判斷時局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659章 程昱設伏呂蒙第692章 不祥預感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361章 惡戰連連第641章 曹丕智降陳武第128章 遼東兵退第727章 暗鬥第527章 虛實之道第482章 八陣圖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清苑县| 色达县| 沙坪坝区| 和静县| 华亭县| 中超| 舒城县| 丹江口市| 尉氏县| 台前县| 安徽省| 苏尼特右旗| 恩平市| 阿拉善右旗| 沙田区| 商洛市| 建始县| 静安区| 青冈县| 清镇市| 莱西市| 苏尼特右旗| 田林县| 阿克| 浠水县| 宝坻区| 蕲春县| 越西县| 福鼎市| 临洮县| 宁化县| 雷州市| 田阳县| 阿坝县| 灵山县| 隆林| 嵊州市| 麻城市| 昂仁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