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2章 孫劉議和

ps:兄弟們,這五天來小弟每日三更,已經盡力了,月票2章,實在是太少了,還望兄弟們多多支持,兄弟們支持到位,小弟才更有動力努力碼字,多更新!小弟先在此謝過!

周瑜見伊籍忠義坦蕩,心中對其頗爲欣賞,但面上依舊肅然無比,緩緩言道:“你可知,此時你之命,捏於我手,只要我一聲令下,你必死無疑!”

“當是如此!”

“你竟知如此,爲何卻敢在我面前造次,對我多有冒犯?”

“全因大都督絕不願與劉皇叔死戰到底,若是如此,縱使大都督得之荊州,亦要大損兵馬糧草,不出三年之內,即被曹操大軍攻伐剿滅!”伊籍字字錚錚,凝聲而道。

周瑜臉色一寒,冷聲問道:“你這般對答如流,可是早前已有高人所教乎?”

“大都督料事如神,伊某欽佩,我所答之言,盡是我家軍師所教!”

周瑜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沉吟一陣,周瑜又出言問道:“那諸葛孔明才高八斗,今遣你來見我,必知我不可能輕易退兵,如此,他又教你如何應付?”

“如今天下局勢不穩,曹操稱王,其心若何,天下皆知,軍師有言,孫劉兩家合則利,分則損,若爲敵對,更是百害而無一利,今應以大局爲重,兩家休戰聯合,以備曹操出兵南征!”

“哼!諸葛孔明想得是好,我江東兒郎死於其奸計之下,足有數萬,若我與其聯好。他日我回江東,如何面對江東父老!”

伊籍聞言,面色不變,拱手作揖,即又回道:“荊州之戰。實乃蔡瑁造反之過,今蔡瑁已死,荊州歸屬已定,況且時下淮南空虛,想必大都督亦無獨抗曹操之力,何必再如此咄咄逼人!”

“我主願割地求和。讓與江東長沙、桂陽兩郡,以示敬意,荊州乃劉荊州基業,寸地本不可讓予,我主甘願如此。亦以大局爲重,還望大都督就此罷休,若要強行奪地,否則萬事休矣!”

周瑜聽言,陷入沉思,眼下時勢如此,要盡取江夏無疑是難於登天,且就如伊籍所說。孫劉兩家繼續惡戰,即時曹操必然會趁虛而入,以雄軍大勢。殲滅兩家。

而對於江東來說,得到長沙、桂陽,在荊州已有根據之地,北上可取荊州,西行可進蜀地,如此一來。再得江夏不過是錦上添花,若要搶奪。徒耗兵力,實在不值!

周瑜腦念電轉。心中已有主意,不過卻不願讓伊籍如此容易得逞,又出言刁難道:“若荊州果系公子劉琦佔據,荊州迴歸正統,我江東接受休戰亦非不可,只怕劉玄德暗中操縱荊州大權,大小事務都由不得公子劉琦做主!”

“若是如此,我主身爲朝廷重臣,豈能眼觀惡賊弄權,在荊州爲非作歹,而坐視不理,因而必與其死戰到底,直到荊州恢復正統!”

伊籍似乎早料到周瑜會有這般言辭,柔聲問道:“大都督欲見大公子乎?”

“然也!若我見得公子劉琦,確認那劉玄德是忠是奸,之後若何,方有定論!”周瑜頷首笑道。

伊籍拱手一拜,頗爲篤定道:“我家軍師早料如此,近日已請公子趕來,大都督準備一番,五日後午時,公子劉琦即會在西陵城下等候接見!”

周瑜聽言,眉頭深鎖,心中更是對諸葛亮忌憚至極,此人彷彿料盡天下諸事,自己的一思一行,彷彿皆掌控在他的手中。

少頃,商議皆定,伊籍告辭而去。

第五日清晨,周瑜正欲對會面事宜作出一番細緻安排,突然江東來報,言及曹操麾下大將曹仁、夏侯淵各引精兵五萬,襲取了淮南、廬江二郡,孫權心憂不已,勸周瑜見好就收,速速領兵回江東。

此消息傳開,江東諸將皆是大驚,而周瑜則是嘆息一聲,似乎對此早有預料。

午時將至,周瑜令呂蒙率二萬兵馬在後接應,其餘兵馬皆由顧雍所領,謹守營寨,以備萬一,而其則領著一衆將領,趕到西陵城下,擺開陣勢。

少頃,周瑜遙遙見到,城下有一簇人馬趕來,爲首之人,年紀輕輕,只有二十五、六歲數,身穿青色錦袍,騎一匹白色駿馬。

來人靠近,周瑜勒住馬匹,高聲喝道:“前方穿青色錦袍者,可否是劉荊州之長子,公子劉琦乎?”

劉琦聽言,命左右回覆,周瑜見得,又是喝道:“還請公子前來敘話,公子放心,我絕無害你之意,實乃怕公子受人牽制,不敢真言相告!”

周瑜喝畢,竟獨身縱馬飛出,停在一處,劉琦聽言,躊躇不定,在其身後的張飛唯恐劉琦有失,連道不可,劉備見得亦是勸阻。

諸葛亮卻面色平靜,笑言而道:“諸位不必多心,周公瑾必不會傷害公子,公子但可獨身去見!”

諸葛亮的話,如有魔力,劉琦聞得,頓時鎮定了幾分,策馬徐徐往周瑜而去。

待兩人相近時,周瑜先施一禮,言道:“江東大都督周公瑾,見過公子!”

劉琦面色蒼白,身軀弱不禁風,即回言道:“病軀不能施禮,大都督勿怪!”

周瑜見劉琦這般相貌,頓時吃了一驚,默然無語良久,方纔連連向劉琦問話。

周瑜所問,盡是問劉備可有不逆之舉,劉琦一一回答,皆說劉備仁德,周瑜自然不信,心中更是暗想這劉琦無能,其父業已被他人所侵蝕,還矇在鼓裡。

忽然,周瑜話鋒一轉,向劉琦問道:“不知公子繼承父業,統領荊襄九郡,平日負責哪些事務?”

劉琦微微一驚,沉思一陣,如實答道:“勞煩大都督費心,我才能平庸,叔父乃當世人傑,麾下又有諸葛孔明這曠世之才,荊州事務我皆交由叔父!”

“叔父爲荊州日夜操練,但卻不願讓我勞累,煞費苦心,爲我尋盡荊州美女,好酒佳釀,平日裡,叔父爲荊州嘔心瀝血,而我卻過著如神仙般的日子,每每念及叔父大恩,琦心中愧疚良多!”

劉琦一臉感動,彷彿將劉備視做其父,周瑜聽言,心中冷笑不止,暗想道:“劉備果真虛僞至極,其心毒辣,更是堪稱一絕,他表面善待劉琦,爲其尋來美女佳釀,實乃故意讓劉琦沉醉在酒色之中,不理政事,好讓他獨攏大權!”

周瑜思慮一陣,便讓劉琦回陣,同時呼喚劉備出來答話,劉備聞言,當即欣然驅馬向前,來見周瑜。

兩人作禮罷,周瑜笑言道:“剛纔我已問過公子,劉皇叔果然是仁義無雙,未有貪圖荊州之權,今公子劉琦坐登荊州大位,荊州重歸正統,若我繼而討之,實爲不義,我接受兩家休戰聯好,亦非不可,但在此前,我尚有一問,還請劉皇叔答之,再做商議!”

“大都督有話直說,若你我兩家能聯好,實爲天下百姓之幸也!”劉備聽言大喜,急向周瑜問道。

周瑜心中冷笑,便是問道:“皇叔雖是公子叔父,但荊州畢竟是劉景升一脈基業,皇叔若取之,是爲不義,日後公子若不在,便又如何?”

此言一落,劉備心中頓時翻起驚濤駭浪,不過面上卻全無變化,凝聲而道:“大都督不必多心!我劉玄德絕不會貪圖他人基業,今暫領荊州事務,全乃我兄景升遺命,劉琦賢侄,在一日,我便守一日荊州,若其不在,別有商議!”

“如此最好!若他日公子不在,而劉皇叔強而奪之,我必起兵攻打,即時劉皇叔莫要說我周公瑾不仁不義!”

“理應如此!”

“好!竟然如此,孫劉兩家即日休戰聯好!”

“大都督大仁大義,備敬佩不已,今我於城中早備宴席,還請大都督入城飲宴!”

周瑜聽言,遂即笑起,朗聲言道:“哈哈...我乃軍中統帥,豈可一人獨樂,皇叔若要宴請,還需盡請我三萬江東兒郎!”

雖然孫劉兩家暫且休戰聯好,但在數日前,兩家尚是死敵,周瑜自然不會獨身參加劉備的鴻門宴。

不過周瑜當面拒絕,卻又礙了面子,故而有意爲難劉備,劉備一聽,笑容可掬,拱手作揖道:“這是當然!既然孫劉兩家聯好,江東兵士既是自家人,備豈會有忘,不過西陵城難以容納大都督如此之多兵馬,還請江東兵士屈身在城外飲宴!”

周瑜英目剎地瞇起,盯了劉備好一陣,挑了挑眉頭道:“哦?原來皇叔早有安排,若如此,周某便恭敬不如從命!”

周瑜言畢,和劉備作揖告辭,便縱馬趕回陣內,與諸將商議一陣後,便命令各部兵馬壓往西陵城下。

而劉備似乎對這新結的盟友,極其信任,大開城門,毫無防備,不過在城內各處,周瑜卻隱隱發覺到,多有弓弩手在暗處埋伏、警戒。

周瑜在暗中亦各做調配,命令軍士不得貪杯,只可飲酒三杯,互相監督,若有超一杯者,即斬!

夜裡,三萬江東兵士在城外飲宴,周瑜引江東諸臣,於城內飲宴,劉備與諸葛亮熱情招待,毫無虛僞。

不過,宴席中雖是表面融洽,但卻處處充滿殺機,孫劉兩家互相提備,周瑜更是一直緊貼著諸葛亮、劉備。

諸葛亮與周瑜皆是千年不出其一的曠世奇才,周瑜的目光充滿針鋒相對的戰意,而諸葛亮目光卻是平淡恬然,靜如止水,至於孫劉兩家將領,皆是瞪大虎目,好似隨時準備廝殺。()

第773章 鄧艾激將馬岱第313章 平羌之策第362章 生擒黃忠第314章 馬騰的小動作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92章 不祥預感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711章 諸葛失算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79章 官渡轉折點第755章 曹孫最後一戰(一)第448章 分兵兩路而攻第343章 滅殺張魯、張任敗退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245章 涼州高人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386章 奪甲之戰(一)第260章 長安攻防戰(一)第378章 逼降劉璋第36章 初至荊州第590章 東吳之殤(上)第491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下)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168章 平定烏桓第130章 疑兵之計第613章 交易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492章 援軍趕至第502章 諸葛智破鐵車兵第356章 遭遇挫折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24章 周瑜的陰謀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27章 決死之戰(二)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590章 東吳之殤(上)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1章 穿越白門樓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425章 鴻門宴(上)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442章 血戰,王平死,張繡亡第610章 呂蒙計詐曹操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447章 雛鷹展翅第325章 張鬆找老闆(二)第430章 再戰葭萌關第421章 大意失閬中第49章 陳登獻計,袁曹相爭第99章 再敗曹仁第303章 成公英計敗甘寧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451章 悍勇文丑第577章 東吳俊傑施計第275章 四方雲動(一)第187章 江東生死戰(三)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45章 棄城還是頑抗?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267章 議稱王第783章 羣策羣力第777章 休戰之議第190章 周瑜的反擊(一)第233章 驚天大交易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634章 司馬懿的隱忍論第724章 破城第96章 時機成熟第444章 龐統遇襲第97章 伏擊曹仁第343章 滅殺張魯、張任敗退第400章 馬超至,變局生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795章 ‘斬’曹睿第466章 選將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3章 戰神之威
第773章 鄧艾激將馬岱第313章 平羌之策第362章 生擒黃忠第314章 馬騰的小動作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92章 不祥預感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711章 諸葛失算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79章 官渡轉折點第755章 曹孫最後一戰(一)第448章 分兵兩路而攻第343章 滅殺張魯、張任敗退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245章 涼州高人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386章 奪甲之戰(一)第260章 長安攻防戰(一)第378章 逼降劉璋第36章 初至荊州第590章 東吳之殤(上)第491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下)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168章 平定烏桓第130章 疑兵之計第613章 交易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492章 援軍趕至第502章 諸葛智破鐵車兵第356章 遭遇挫折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24章 周瑜的陰謀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27章 決死之戰(二)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590章 東吳之殤(上)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1章 穿越白門樓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425章 鴻門宴(上)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442章 血戰,王平死,張繡亡第610章 呂蒙計詐曹操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447章 雛鷹展翅第325章 張鬆找老闆(二)第430章 再戰葭萌關第421章 大意失閬中第49章 陳登獻計,袁曹相爭第99章 再敗曹仁第303章 成公英計敗甘寧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451章 悍勇文丑第577章 東吳俊傑施計第275章 四方雲動(一)第187章 江東生死戰(三)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45章 棄城還是頑抗?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267章 議稱王第783章 羣策羣力第777章 休戰之議第190章 周瑜的反擊(一)第233章 驚天大交易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634章 司馬懿的隱忍論第724章 破城第96章 時機成熟第444章 龐統遇襲第97章 伏擊曹仁第343章 滅殺張魯、張任敗退第400章 馬超至,變局生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795章 ‘斬’曹睿第466章 選將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3章 戰神之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岳池县| 武清区| 镇宁| 吉林市| 牟定县| 开平市| 大冶市| 抚顺市| 彭山县| 边坝县| 廉江市| 安西县| 九龙坡区| 安溪县| 怀仁县| 永丰县| 秦皇岛市| 镶黄旗| 伊春市| 余姚市| 鞍山市| 织金县| 金堂县| 柘荣县| 凌源市| 泾阳县| 德庆县| 西贡区| 邵东县| 石狮市| 石屏县| 图们市| 赤峰市| 锦州市| 开江县| 固阳县| 凤阳县| 石门县| 措勤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