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節 恢復

儘量努力中,我今天說還大家一節,一定儘量寫完它

===================================

卑衍的心中早以知道自己難逃一死的結局,對這樣的結果竟然慘然一笑,也算是對程玉可以讓他死的輕鬆一些的感激,隨後兩下的士兵涌上,將卑衍拉了下去,沒有任何聲音的,片刻後,卑衍的人頭被呈了上來,程玉也沒有什麼心思去看,命令手下人將它與卑衍的屍體埋葬在一起了事。

處理過罰的事情,剩下的就是要獎,這連日的拼殺,要說功勞最大的自然是趙雲,在混亂之中的軍營保持冷靜勇敢,救出了這麼多的重要人物,今天又在陣前生擒了罪魁禍首卑衍,首功自然非他莫數。

對於趙雲,程玉實在是不吝任何讚美的詞語。確實,現在的趙雲是他手下最只得信賴的一員大將,無論交給他什麼樣的任務,他都可以完滿的去完成,果然不負千古人物對他的盛讚。

而另外一個大功臣則是這裡的主人,右北平的田豫,程玉對這個人還是有點印象的,他在歷史上也曾經擔任過烏丸校尉,原來自己還總以爲他和田疇有什麼親戚關係。經過一番交談,程玉發現這個田豫也確實是個人才,其實自己發現所有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都不會是什麼普通的人物,以眼前的田豫來說,也許比智謀他不如自己,也許他的武藝也在自己之下,但是若說起治理國家,或者說在三國這個年代裡治理國家的話,他比自己就強的不是一點半點了,而且因爲田豫就是北方人,對於這裡的情況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程玉越和他聊越覺得,也許他確實是在北方獨擔大任的一個好選擇。等一段時間,遼東的形勢穩定了以後,大可讓他和田疇分別管理烏丸鮮卑這些北方異族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個大功臣張燕也不能忘記,雖然張燕的功勞並沒有趙雲和田豫那麼大,但自己也多虧了他帶領黑山軍來救援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平息這場動亂的,何況卑衍的叛亂對自己來說機會成爲一場惡夢,程玉實在不願意這樣的情況再一次發生,對於張燕這樣手握重兵的降將,更是要好好拉攏。

兵馬在這裡修養了一天,沮授帶著運送糧草的車隊也趕過來了,程玉爲了追求速度,並沒有帶沮授一起行進,當沮授聽說遼東軍發生叛亂的時候也嚇了一跳,任誰也沒有想到遼東軍竟然會在這裡發動叛亂,按理說遼東或者黃河前線都比這裡要更適合一點。

不過大家的心裡也都在暗自慶幸,如果卑衍到了黃河前線以後和曹軍有了默契,共同發動的話,自己不但要損兵折將,搞不好還要失地丟城。

但經過他這麼一折騰,程玉剩下的兵馬也暫時沒有辦法再南下支援了,必須要在這裡修養一下恢復一下士氣。

張燕平時並不在州郡內活動,對於曹操又東侵的消息一無所知,如今正在爲功勞少發愁,有這樣一個機會自然主動請命,希望作爲前部先去支援黃河戰場。程玉也感覺自己雖然暫時不能南下,但也需要對戰場作出一點支援,於是也就同意了張燕的建議,讓他先領本部兵馬南下,自己修整一段時間就會南下支援。

又在右北平耽擱了十餘天,軍隊的士氣在一點點的恢復,當天潰散的徐州軍也在得知程玉已經平息叛亂以後陸續的歸隊,程玉也沒有責怪他們,畢竟當時的情況那麼混亂,又有幾個人可以堅持戰鬥去送死呢?

不過程玉對死難的軍士都加以厚葬,畢竟這些人的犧牲都是因爲自己做事一時的不正確,在去爲這些人送葬的時候程玉也深痛的表示了自己的懺悔之意,在徐州軍中,都有這樣一種思想,他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爲了主公,能得到主公爲自己傷心,就算死也值得,因此大家得士氣反而有了點提高。

至於遼東投降得殘部,程玉還是將他們編進了軍中,畢竟這次叛亂都是卑衍搞出來的,這些人只是受到了欺騙,更重要的是程玉本身也確實並非什麼殘暴的人。

不過這樣得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程玉得心中實在是歸心如箭,也不知道前線的形勢究竟怎麼樣了,實在無法再繼續忍耐下去的他,決定繼續起兵南行。

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軍馬都已經恢復到可以作戰的程度了,在路上也可以繼續恢復士氣,至於他自己的傷現在也好的七七八八,起碼不會擔心有什麼箭創迸裂之類的死法,於是大家都沒有反對他起兵的命令。第二天,——這次程玉實在是等不住了,因此下過出兵額決定馬上開始行動,大隊人馬沿著幽州的官道南下。

沮授和田豫因爲要鎮守地方都留在了自己的駐地,田疇也被程玉留在北方注意烏丸的動靜,但是幽州的兵馬能夠調動的都被程玉此次抽調走了,畢竟現在黃河沿岸纔是徐州軍最重要的基地,容不得有一點疏失。

沒有多少時間,這些人就到了冀州的地界,鎮守冀州的審配也遠遠的迎接出來。

第2節 還政第1節 假假真真第5節 醒悟第8節 求賢第7節 公子第1節 擁立第1節 驚變第5章 抉擇第3節 管亥第9節 背城第9節 攻防第七節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七節第9節 惺惺第5節 戰果第9節 避禍第5節 終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5節 破城(2)第10節 衝擊第4節 糧草第8節 條件第2節 得逞第7節 溫侯第3節 比武(2)第5節 突圍第4節 北顧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5節 二劫第3節 反戈第8節 請降第十七節第10節 奇兵第3節 管亥第1節 敗退第3節 統領第2節 試練第4節 副將第4節 北顧第6節 改道第6節 義士第8節 慘淡第6節 破敵第1節 使者第3節 別離第7節 退兵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3節 誓約第5節 啓示第8節 請降第7節 奪城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交涉第十三節第2節 魏延第5節 瘋狂第2節 海船第十七節第3節 統領第2節 反計第6節 虛兵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8節 請降第2節 反計第7節 堅持第1節 失城第9節 背城第2節 得逞第5節 破城第九節第2節 錦盒第5節 訪賢第9章 集結第5節 求和第8節 說客第7節 撤退第7節 清野第4節 師兄第十五節清明第4節 兩雄交兵第三節第1節 失城第6節 北寇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節 投軍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節 刺殺第2節 速戰第7節 溫侯第5節 終第十九節第4節 兩雄交兵第5節 擾敵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6節 義士第2節 外篇第十三節
第2節 還政第1節 假假真真第5節 醒悟第8節 求賢第7節 公子第1節 擁立第1節 驚變第5章 抉擇第3節 管亥第9節 背城第9節 攻防第七節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七節第9節 惺惺第5節 戰果第9節 避禍第5節 終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5節 破城(2)第10節 衝擊第4節 糧草第8節 條件第2節 得逞第7節 溫侯第3節 比武(2)第5節 突圍第4節 北顧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5節 二劫第3節 反戈第8節 請降第十七節第10節 奇兵第3節 管亥第1節 敗退第3節 統領第2節 試練第4節 副將第4節 北顧第6節 改道第6節 義士第8節 慘淡第6節 破敵第1節 使者第3節 別離第7節 退兵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3節 誓約第5節 啓示第8節 請降第7節 奪城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交涉第十三節第2節 魏延第5節 瘋狂第2節 海船第十七節第3節 統領第2節 反計第6節 虛兵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8節 請降第2節 反計第7節 堅持第1節 失城第9節 背城第2節 得逞第5節 破城第九節第2節 錦盒第5節 訪賢第9章 集結第5節 求和第8節 說客第7節 撤退第7節 清野第4節 師兄第十五節清明第4節 兩雄交兵第三節第1節 失城第6節 北寇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節 投軍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節 刺殺第2節 速戰第7節 溫侯第5節 終第十九節第4節 兩雄交兵第5節 擾敵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6節 義士第2節 外篇第十三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通州市| 长子县| 旬邑县| 宣武区| 大悟县| 茂名市| 中超| 海安县| 固安县| 土默特左旗| 靖州| 乌兰县| 临夏县| 洪江市| 茶陵县| 茌平县| 团风县| 安阳市| 金华市| 固安县| 开平市| 侯马市| 永寿县| 鄄城县| 赫章县| 龙口市| 襄垣县| 古丈县| 子长县| 余干县| 广灵县| 潜山县| 榆社县| 六枝特区| 宜春市| 宿迁市| 湄潭县| 永吉县| 廉江市|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