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節 改道

程曹兩軍打了多年的交道,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彼此都將多方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敵手因而都小心翼翼,場面上反而沒有淮南那頭打的好看。兩面都在等一個一擊必殺的機會,因爲彼此都已經將此戰當成了統一天下的模擬戰。

兩軍在幷州前線也聚集了各自手下的精英,曹操手下的典韋許禇徐晃于禁李典樂進等名將,連同賈詡荀攸程昱劉曄等謀士構成了曹操歷次出兵最豪華的陣容。同樣,在徐州軍方面,程玉也將趙雲太史慈管亥高順徐盛臧霸等大將,和徐庶龐統陳宮沮授這樣的重量級軍師都放在了前線,簡直成了兩軍實力的大檢閱。

終於兩面都開始有點按耐不住這種壓抑的心情,於是程玉派高順領一隻人馬西渡黃河,希望可以從後面包抄曹軍。聽到消息,曹操也一點不敢怠慢,忙命手下大將李典帶軍馬前往支援,雖然他素知高順厲害,但也深信李典之才,守備一地還是綽綽有餘的。

可被動防守也非明智之舉,曹操深知進攻的重要性於是命駐守冀州的夏侯淵出兵,騷擾程玉後方。

駐守幽州的審配忙向程玉請求援兵,雖然他個人不怕夏侯淵,但爲了安全起見還是再增加一下兵力比較好一點。

程玉一看到消息就知道這是曹操爲了牽制自己,削弱自己兵力而想出來得辦法,可惜明知是計策也要往裡跳,畢竟現在兩軍都不敢有一點閃失,於是太史慈被派到了幽州,程玉手下總共就這些人,二張又被派到淮南,已經找不到可以獨擋一方的人物,只好委屈二哥了。

對於圍攻幷州的想法,程玉不是沒有過,但現在自己手下的人馬和曹操差不多,硬拼之下並無什麼優勢,對方又有城池作爲依託,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樣做無異自取滅亡。

還是徐庶老謀深算,沒有多久就發現了弊病,於是對程玉進言說:“主公,我軍與曹操在此對峙並我分毫的好處,還應早日脫身。”

程玉雖然信任他的話,可也需要聽聽具體的解釋,於是徐庶爲程玉說明目前的形勢:“主公,我軍所倨之地南達長江北至草原,雖廣而狹,糧草供應多靠青徐之地,冀州又爲曹操所佔,曠日持久之下,必然難以爲繼,恐生變化。”

有關糧草的危機,程玉還沒有遇到過,自然沒有準備

,但聽徐庶一說,程玉馬上醒悟過來。確實自己相較曹操而言,後方離的太遠了一些,如果是速戰還可以承受,但要是長期的大軍對峙,劣勢是十分明顯的。

於是他向徐庶問計道:“那麼以軍師之見,又該如何呢?”

“我看與其與曹操爭奪幷州,不如將全力放在冀州的夏侯淵身上,幷州雖大,卻無益無我軍,徒增守備之地。如果能攻取冀州,不但能盡控河北富庶之地,還將青徐與幽州完整的聯結起來,大軍行動,再無阻礙。”

“話雖如此,但我軍現在正與曹軍對峙,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又能兵退幽州而不受曹軍干擾呢?”

徐庶對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向過很久了,馬上就給出了答案:“我有一策,應該可行,我軍須對外謊稱糧草已經不足,然後退兵到雁門去。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曹軍很有可能會尾隨我軍到達雁門,到時候主公可以留一部人馬堅守城池,牽制曹軍,主力則悄悄潛回幽州,乘夏侯淵不被之時,發動突然襲擊,到時候曹操就算再想支援爲時以晚,我們只要扼守壺關,雖千萬人亦無用。”

程玉對徐庶的想法一向有信心,不過這樣重大的問題,還是徵求一下手下其他人的意見比較好。

大家都是聰明人,沒有發現問題並不表示別人說他們會不理解,但陳宮雖然很支持這個意見,卻提出了自己的疑慮:“元直之見確實高人一籌,但曹操一向老謀深算,手下又有不少聰明人,如果被他們識破我們又怎麼辦呢?到時候不但冀州沒有機會能攻佔,而幷州又失去了,恐怕是得不償失啊。”

一句話也讓程玉頭痛不已,他自然知道賈詡是什麼檔次的軍師,他的威脅性絕對不比原來的郭嘉小,何況現在曹操手下的軍師參謀又幾乎都在帳下,以他們的才智,恐怕很有可能會有人看破自己的計謀,而這一計最重要的就在出其不意,如果被發現的話,那麼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的場合,龐統說起來就是賈詡一樣的人物,最適合的就是想一些不擇手段的計策,這次解決問題的又是他。

只聽他在程玉身邊說:“主公,不才有一策應該可打消曹軍顧慮。”

程玉聽到這話高興了,對他說:“士元快講。”

第7節 夜談第5節 二劫第二節第2節 降卒第四節第9節 詐城第2節 爭論第4節 師兄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十九節第5節 醒悟第10節 比武第4節 冒進第3節 水手第5節 名將第2節 回顧第3節 脫殼第6節 改道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3節 比武(2)第3節 壽辰第10節 借兵(2)第8節 求助第7節 遇襲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奪城第7節 抉擇第6節 義士第4節 決鬥第3節 比武(2)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9節 約戰第4節 脫險第3節 備戰第10節 求助第10節 內訌第3節 比武(2)第6節 破敵第4節 求醫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3節 援助第4節 試探第10節 求助第1節 軍師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10節 叛亂第1節 刺殺第4節 北顧第3節 分兵第2節 降卒第十七節契子第7節 清野第2節 進退第5節 困敵第1節 平局第2節 治胡第三節第10節 施恩第2節 規劃第二節第8節 復仇第3節 劫營(2)第6節 玉璽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十三節第2節 還政第5節 破城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8節 說客第5節 家常第8節 慘淡第5節 擾敵第7節 分歧第1節 投軍第3節 借兵第10節 定策第1節 許攸第2節 冤情第6節 派系第5節 瘋狂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分歧第10節 敵城第5節 壯士斷腕第4節 糧草第2節 規劃第7節 報復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5節 訪賢第10節 黃忠第九節第5節 收穫第10節 先兆第八節第3節 反戈第2節 冤情第2節 回顧第9節 二喬第4節 示弱襲宛城
第7節 夜談第5節 二劫第二節第2節 降卒第四節第9節 詐城第2節 爭論第4節 師兄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十九節第5節 醒悟第10節 比武第4節 冒進第3節 水手第5節 名將第2節 回顧第3節 脫殼第6節 改道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3節 比武(2)第3節 壽辰第10節 借兵(2)第8節 求助第7節 遇襲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奪城第7節 抉擇第6節 義士第4節 決鬥第3節 比武(2)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9節 約戰第4節 脫險第3節 備戰第10節 求助第10節 內訌第3節 比武(2)第6節 破敵第4節 求醫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3節 援助第4節 試探第10節 求助第1節 軍師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10節 叛亂第1節 刺殺第4節 北顧第3節 分兵第2節 降卒第十七節契子第7節 清野第2節 進退第5節 困敵第1節 平局第2節 治胡第三節第10節 施恩第2節 規劃第二節第8節 復仇第3節 劫營(2)第6節 玉璽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十三節第2節 還政第5節 破城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8節 說客第5節 家常第8節 慘淡第5節 擾敵第7節 分歧第1節 投軍第3節 借兵第10節 定策第1節 許攸第2節 冤情第6節 派系第5節 瘋狂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分歧第10節 敵城第5節 壯士斷腕第4節 糧草第2節 規劃第7節 報復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5節 訪賢第10節 黃忠第九節第5節 收穫第10節 先兆第八節第3節 反戈第2節 冤情第2節 回顧第9節 二喬第4節 示弱襲宛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潜山县| 竹溪县| 龙井市| 南阳市| 务川| 北安市| 静宁县| 海淀区| 湖北省| 如东县| 绥芬河市| 西昌市| 宕昌县| 承德县| 衡南县| 威宁| 巴青县| 介休市| 东山县| 建平县| 布尔津县| 岳阳县| 内丘县| 于田县| 剑阁县| 张掖市| 满城县| 齐河县| 横峰县| 怀宁县| 合江县| 山阴县| 稷山县| 汨罗市| 通化县| 湘阴县| 霍林郭勒市| 江津市| 马龙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