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 前四排名

劉成見官吏們正要把收上來的答卷分給考評大儒們,他立即伸手道:“慢!”

所有人都是一愣,蔡邕立即拱手問道:“不知司空大人還有何吩咐?”

劉成道:“把所有答卷上學子的姓名封住,等考評完畢才能揭開,向所有人公佈哪些學子通過考評!”

劉辨笑道:“皇叔這個提議好,這樣才公平嘛,畢竟頭三名是要被封官的,事關學子們的前途,謹慎一些纔好!”

“啪啪啪啪······”外面看熱鬧的百姓們都大聲叫好,紛紛鼓掌。在官宦們面前,老百姓們從來就不會得到公平的對待,如今劉成的提議似乎已經打開了一道缺口,這些學子當中有世家的、有寒門的,也有平民百姓的子弟,而這個時代的人普遍都比較看重家世出身,寒門和平民子弟無論在什麼時候受到的重視程度都遠遠低於世家子弟。

蔡邕略作思索便拱手道:“司空大人這個提議好,陛下言之有理!來人,把答卷上的姓名用紙條遮擋!”

這些學子們所用答卷其實都是小號的竹簡,不僅比正常竹簡小,而且材質也差了一些,竹片也要薄得多,主要是因爲這玩意是一次性消耗品,就跟後世小學生的作業本和練習本一樣,自然不可能讓小學生們用宣紙當作業本,那太浪費了。

在蔡邕的吩咐下,一些小吏們立即拿來紙條和漿糊把一卷卷竹簡上的姓名封住,再在蔡邕的吩咐下把竹簡分給二十四位大儒們考評。

這種考評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更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能不能通過考評,全看閱卷大儒認不認可。

每個大儒閱卷十二份,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只短短一刻鐘的時間,結果就出來了,閱卷大儒們把沒有通過考評的答卷放一邊由小吏們收走。

第一輪考評,經過統計,通過的學子人數有一百五十六人,也就說被淘汰的學子人數達到一半。

在蔡邕把通過的學子們的姓名通報了一遍,然後讓沒有唸到姓名的學子離開考場,可以留在外圍做觀衆。

蔡邕把其中公認的寫的最好的一篇當中朗誦了一遍,獲得了一致好評。

接下來又連續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而第五輪結束之後,還留在考場上的學子只剩下八個。

蔡邕還要在從箱子裡抽取考題,劉成站起來舉起手阻止了他,然後對劉辨拱手道:“陛下,頭三名是要被封官的,臣以爲從現在開始,考題不能再是吟詩作賦之類的,才學固然重要,但也要活學活用,你詩賦作得再好,不會爲官、不會爲臣之道、不會替治下百姓謀福祉,你學問再好都是白搭!接下來,臣建議出最後一道做賦的題,四人通過,四人淘汰,剩下的四人由陛下和臣來考覈,題目不能再是吟詩作賦,必須與爲官施政之道有關,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劉辨也覺得劉成說得很有道理,既然是要官的,考題就不能全部都是作詩作賦的題目,必須要與爲官施政有關,於是同意道:“好,皇叔的提議深得朕心,就這麼辦吧!對了,朕剛纔出的一道題也是做賦的,就用這道理作爲最後一道做賦題吧!”

“諾!”蔡邕答應,從考題箱中取出劉辨寫的那道題,打開念道:“託物言志!”

有小吏當即高聲喊道:“八進四,這是最後一道作詩作賦的題,請聽題——託物言志!”

意思很明確,也就是要求學子們通過描寫一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剩下的八個學子聽了之後開始思索,要描寫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呢?有人想到梅花,有人想到了玫瑰,有人想到青松。

八個學子當中有一人皺著眉頭思索,突然看見皇帝劉辨身旁的矮幾上放著一個鳥籠,鳥籠裡關著一隻鸚鵡,頓時眼睛一亮,略作思索便潑墨揮毫。

還有一學子看見劉成身邊蹲著一隻身形龐大、威猛的犬,臉色變幻幾次,當即奮筆疾書。

卻也有一學子看見池塘裡的荷花,馬上有了主意,拿起毛筆就一揮而就。

沒多大一會兒工夫,八個學子就做完了題,蔡邕立即命人前去收考卷,並封上姓名。從第一個考官開始,每一卷考卷都依次傳看下去,看完開卷的考官把答案的題目寫下來,等八個考卷都在考官們手裡傳看了一遍,考官們就對這些答案進行排名,後四名當然是要被淘汰的,不過這還需要經過考官們進行綜合評定,畢竟每個考官的看法和決定都不相同。

這八篇答案的考評進行了很久,考官都沒有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有幾個考官還爲此發生了爭論,蔡邕走過去問道:“諸位,可有統一的意見?”

大儒宋忠說道:“蔡大人,前四名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就是這四份答卷,另外這四份都是被淘汰的!你看,考覈通過的這篇文章分別是《青松賦》、《蓮花賦》、《鸚鵡賦》、《忠犬賦》!現在諸位對這四篇文章的排名爭議比較大,有人認爲《鸚鵡賦》應該得第一名,此賦寓意深刻,狀物維肖,感慨深沉,融詠物、抒情、刺世爲一體,乃是上上之佳作也,但有人又認爲它這是暗諷朝廷無能,實乃大不敬;還有《忠犬賦》,有人認爲作者文采斐然,把自己比作一隻忠犬,聽起來似乎有些刺耳,但是能有這般志向卻也是值得認可的;《青松賦》和《蓮花賦》也都是難得的佳作,衆位大儒們看法不一,這些佳作都難以分出高下啊!”

蔡邕聽了之後想了想說道:“無妨,還沒有到排名的時候,還有幾場呢!我先把這幾篇文章拿去給陛下和司空大人過目!”

幾篇文章很快就送到了劉辨和劉成的面前,兩人輪流看完之後,劉辨問道:“皇叔,你覺得這四篇文章當中,哪一篇最好?”

劉成放下剛看完的《鸚鵡賦》,想了想問道:“陛下以爲朝廷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大臣?”

劉辨想也不想就說:“最需要的當然是忠誠、品格高尚、有才能的大臣了!”

劉成點點頭說道:“陛下說得不錯,不過您把忠誠放在了第一位,也就是說朝廷最需要的還是忠臣!袁紹、公孫瓚、曹操、陶謙、劉焉、馬騰、韓遂他們難道就沒有才能嗎?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有才能的人,可這些人對於朝廷不但無用,他們還割據地方,不聽朝廷號令,成了大漢的毒瘤!所以在臣的心裡,這篇《忠犬賦》是寫得最好的!如果所有大臣、官員都能把自己當做朝廷的忠犬,天下又何至於到這個地步?”

劉辨嘆道:“是啊,皇叔所言不錯!那麼皇叔決定把這篇《忠犬賦》定爲第一名?”

劉成搖頭道:“陛下和臣心裡這麼想就是了,可別說出來,讓別人做犬總歸是不太好聽,但如果要用人,就要重用寫這篇《忠犬賦》的人!至於這篇《鸚鵡賦》,文采不必說,合詠物、抒情、刺世爲一體,實在是難得上上佳作,僅僅以文學造詣來說,這篇《鸚鵡賦》當爲第一,其他三篇都略有不如,局外之人自然會認爲這是最好的一篇,但是陛下和臣卻不能這麼看。打個比方,假如陛下是一間店鋪的東家,店裡需要幫工,於是向外招募店小二,前來應徵的人當中卻有人對外人說這家店是黑店,陛下會把這個人招募進店做店小二嗎?”

劉辨怒氣衝衝道:“當然不能,他向客人污衊我的店,卻還想進我的店拿我的薪酬,世間怎會有這等無恥之人?堅決不招他!皇叔認爲朕說得對不對?”

劉成笑了笑,說道:“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招募店小二的權力在掌櫃手裡,掌櫃卻不論才能,只任人唯親,把自己的親眷都招進來,而其他有才能的人卻始終得不到機會,陛下作爲東家,卻發現店鋪的生意一如不一日,您還會是這種想法嗎?”

“這······”劉辨說不出話來。

劉成站出來,走到前面對學子們和周圍數千百姓觀衆們大聲道:“剛纔有八名學子,其中四名被淘汰了,不過這被淘汰的四名學子能走到這一步還是有些才學的,司空府爲了以示鼓勵,獎勵每人一金,希望你們不要氣餒,回去後繼續學習,讀書不能讀死書,要活學活用,如此纔可以把所學轉化爲才能!好了,請這四名學子到一旁,每人領取一金的獎賞!”

雖然被淘汰了,很是遺憾,但能夠獲得一金的獎賞,這四個學子心中勉強有些安慰,一起向劉成拱手鞠躬道:“多謝司空大人!”

劉成讓他們下去,繼續說道:“剩下的四名學子,考官們對他們的文章都很欣賞,但是子在排名上有較大的爭議,我和皇帝陛下剛纔也看了這四篇文章,我在這裡代表皇帝陛下對這四篇文章做一個排名,請注意,這不是不是最終的排名,因爲還有幾場考覈!”

“僅從文學造詣上來說,排名第一的當屬《鸚鵡賦》;從志向上來說,《忠犬賦》要排第二位;從品格上來說,《青松賦》排名第三,說的是一個人的風骨;《蓮花賦》排名最末,說的是一個人處世態度!”

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87章 膽大包天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446章 打袁紹第320章 黃忠第145章 假節鉞第88章 焦頭爛額第88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73章 王匡要跑路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81章 朝堂上的較量(3)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126章 傾心第192 神威無敵第216章 終於要動手了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223章 驅虎吞狼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425章 被閹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胖子賈詡第147章 樹林伏擊第48章 拖後腿第441章 改制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353章 死咬著不放第458章 孟德降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113章 反間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88章 焦頭爛額第167章 追御駕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50章 艱難巷戰第391章 請罪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85章 殺機(2)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89章 紛亂第221章 納蔡琰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110章 丁原跑了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268章 治羌(1)第167章 追御駕第278章 伏誅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152章 授田·榮譽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186章 回師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446章 打袁紹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446章 打袁紹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389章 混亂徐州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
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87章 膽大包天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446章 打袁紹第320章 黃忠第145章 假節鉞第88章 焦頭爛額第88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73章 王匡要跑路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81章 朝堂上的較量(3)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126章 傾心第192 神威無敵第216章 終於要動手了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223章 驅虎吞狼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425章 被閹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胖子賈詡第147章 樹林伏擊第48章 拖後腿第441章 改制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353章 死咬著不放第458章 孟德降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113章 反間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88章 焦頭爛額第167章 追御駕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50章 艱難巷戰第391章 請罪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85章 殺機(2)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89章 紛亂第221章 納蔡琰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110章 丁原跑了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268章 治羌(1)第167章 追御駕第278章 伏誅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152章 授田·榮譽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186章 回師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446章 打袁紹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446章 打袁紹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389章 混亂徐州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南郑县| 双江| 仪征市| 泰州市| 南木林县| 当阳市| 吕梁市| 桑日县| 利辛县| 寿宁县| 拉孜县| 塔城市| 昆山市| 巴南区| 会东县| 历史| 林州市| 雷山县| 澎湖县| 乌审旗| 满洲里市| 滕州市| 铜梁县| 资溪县| 台东县| 贞丰县| 会理县| 临沂市| 大洼县| 肃北| 姚安县| 九寨沟县| 宜昌市| 平遥县| 双江| 随州市| 乌兰县| 乐平市| 吉木萨尔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