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84章 土地改革

與鄉老談到午夜,掌握了現在這個時代的農業基本水平,呂鵬也是受益匪淺,招待了他們吃食,然後恭敬的送了出去,呂鵬連夜召集手下再次聚會。

“現在我決定,爲了以後的發展,也是爲了推廣山藥的種植,打破大鍋飯,我將原先吳濤施行的政策予以變更?!?

這是呂鵬深思熟慮的結果。

“現在,我決定改變以前我們施行的土地政策。”這個沒必要徵求吳濤意見,也不想徵求他的意見,這倒不是說呂鵬忽視了吳濤原先的成績,這主要是出於自己樹立自己權威的想法。

在這個團體裡,自己在大事上必須一言堂。這一片根據地是自己的,怎麼發展,必須要自己說了算,用這種辦法,在屬下面前形成一種規矩,這一片天地歸我管。

這纔是正題.在座的無論是誰.根本上都是農民.土地纔是最關乎到大家的根本利益所在.野人谷地域廣大.可開墾土地多多.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對那些未開墾的沃野垂涎三尺了.做個地主.這是中國幾千年所有人的夢想.即便是到了呂鵬那個時代.土地情結也是揮之不去.

“土地的事情是最重的事情.各級王朝在開始的時候都把土地直接分給了農民.但這裡好像是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到王朝後期的大量土地兼併.首先是農民自身.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變賣土地應急.二就是那些大戶官吏利用他們手裡的權勢或者是金錢.或高價利誘或花言巧語強取豪奪.就像現在的大漢.最後大批的農民失掉了他們賴以爲生的土地而成了流民.就像現在各位這樣.沒辦法只好揭竿而起.我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我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所以我想先在我們這裡實驗一下.看看我的辦法是否行的通.”

大家心神一震.這是呂鵬要拿這個做實驗田啊.如果能夠成功就會推廣他處.那推廣他處的辦法是什麼.不言而喻了.所以大家就開始振奮起來.

“主公的辦法是什麼.快快說出來.我都等不及了.”許傑催促道.

“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我們團體成爲最大的地主.也就是土地公有.然後把我們掌握的土地按人頭承包給個個鄉親.鄉親們沒有對土地的所有權.但可以無限期的租種我們的土地.我們規定一個合理的地租比例.他們只能向我們繳納地租.也沒有附加在土地上的其他任何負擔.且不被地主富人在土地上盤剝.他們在活著的時候是這樣.但他們死去就必須交回他們的土地.我們再把土地分給新出生的人.這樣無論他們多麼困苦.就都會有一口飯吃一把柴燒.”

大家沉默了好一陣.慢慢的消化著呂鵬的方法.很久後吳濤才首先發問道;“主公此法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良法.大善.這就是變相的耕者有其田.且沒有以後的弊端.大善.”吳濤欣喜的鼓掌喊好.

其他人也紛紛鼓掌叫好。

既然自己的辦法唄認可,呂鵬就問吳濤道:“吳總管,一個男子需要多少土地才能活命,過上安穩的日子?”

吳濤毫不猶豫的回答:“一個成人每年需要三石糧食可活.還有就是穿衣油鹽.一般的看病什麼的.也需要三石以備開銷.正常年景一畝地可打麥子一石半到兩石.所以一個人需要四畝地.一家大小男女如果有五口.就要二十畝地.一年下來還可以有點剩餘.但我們需要收多少地租呢.”

這是關鍵,土地租賃給個人,就必須要收取租稅,否則整個組織之間就沒法有經費運作,也是這個農業大國最主要的財富來源。

所以吳濤對地租的收取額度非常關心.收多了.怕鄉親承受不起.收少了.又怕養不活上層組織和軍隊.

田賦也就是地租多少.這是個大問題.

“比照朝廷的正稅例子減半收如何呢.”呂鵬提出了一個徵收標準.這個標準是在山寨發展.四處用錢的前提下.咬咬牙說出來的.

許傑確反對道:“主公不可,如此低廉的地租,若不加其他附加徭役等,我們幾乎就不能用它來運轉我們政府,更不要提養兵了。”

吳濤也站出來道:“如果如主公所承諾的,除了地租不再附加任何條件,我們不但不能按照朝廷規矩減免,反而需要增加一倍,如此才能兩相發展?!?

“還要增加一倍而百姓還願意接受?”

吳濤許傑兩人一起點頭:“增加一倍,乃至一半出產,只要您能實現您的諾言,百姓絕對會對您感恩戴德?!?

這個倒是顯出呂鵬的歷史白癡了。

於是許傑這個熟悉朝廷運轉政策的許傑,開始給呂鵬惡補大漢稅率知識。

其實大漢的農業稅是非常低的.農業稅收是多少呢.秦漢相爭,天下積貧積弱,文帝開始施行休養生息,將稅收定位爲十稅一,景帝時候,更是定位爲三十稅一,也就是說,平均的農業稅率是三十分之一.這樣的一個稅率不能不說已經低到了極限.也就是說,按照膏腴之地畝產三百斤計數,每畝地只繳納土地稅十斤,這樣對百姓來說,少的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當然,這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還能讓國家運轉,現在是什麼時候?現在需要支撐軍隊打仗,如果這麼低的稅收,根本就不能支撐整個機器的運轉。

看到自己的主公真的不懂.吳濤站起來道.“其實現在天下百姓所苦者,捐也”然後開始掰著手指頭給呂鵬開列捐的明目,吳濤,出身草根,對這個耳熟能詳。

《大明督師》不錯的官鬥文,敬請兄弟們指正,嘻嘻

第739章 草原的野望第885章 大家都是慢性子第131章 收穫頗豐第918章 文武之別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048章 兄弟再見第639章 江南有人第295章 新的危機第228章 爭分奪秒第175章 路遇第960章 柴桑陷落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276章 閒散的縣尊第568章 賈詡的追求第319章 調整官制第230章 劉焉的決斷第651章 聊聊家常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211章 婉兒丟了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816章 宏偉的藍圖第792章 靡芳出使益州第497章 雙雄會第323章 戰爭復古第164章 治理方略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794章 南下取CD第331章 展現實力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512章 談判結果第458章 高覽的尷尬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091章 利益勾連第736章 漢人的變化第338章 定我的規矩第809章 呂鵬卑鄙的手段第843章 美麗的邂逅第449章 讓青州第459章 無所適從的軍令第460章 就這麼結束了第164章 治理方略第217章 義收猛將第374章 談判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651章 聊聊家常第115章 繳獲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371章 田疇的計策第102章 打斷腿的溫馨第538章 何以解民心第344章 突然感悟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283章 不同打法第661章 主動熱情的糜方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861章 死戰第697章 戰況突變第640章 約架太湖第366章 推銷強盜邏輯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891章 劉備大潰第339章 篝火下盟約第860章 遭遇埋伏第138章 兄弟的感情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195章 援軍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309章 州牧出更第078章 回家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083章 規劃第837章 雁門分兵第159章 兄弟團聚第260章 再見玄德第604章 武裝到牙齒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290章 進駐昌黎第623章 徐庶的理由第318章 義收子義第459章 無所適從的軍令第122章 苦無良策第184章 應對第823章 整治益州第101章 整人 一拍即合第937章 呂鵬的進攻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376章 文姬歸漢1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273章 下一個目標
第739章 草原的野望第885章 大家都是慢性子第131章 收穫頗豐第918章 文武之別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048章 兄弟再見第639章 江南有人第295章 新的危機第228章 爭分奪秒第175章 路遇第960章 柴桑陷落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276章 閒散的縣尊第568章 賈詡的追求第319章 調整官制第230章 劉焉的決斷第651章 聊聊家常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211章 婉兒丟了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816章 宏偉的藍圖第792章 靡芳出使益州第497章 雙雄會第323章 戰爭復古第164章 治理方略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794章 南下取CD第331章 展現實力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512章 談判結果第458章 高覽的尷尬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091章 利益勾連第736章 漢人的變化第338章 定我的規矩第809章 呂鵬卑鄙的手段第843章 美麗的邂逅第449章 讓青州第459章 無所適從的軍令第460章 就這麼結束了第164章 治理方略第217章 義收猛將第374章 談判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651章 聊聊家常第115章 繳獲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371章 田疇的計策第102章 打斷腿的溫馨第538章 何以解民心第344章 突然感悟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283章 不同打法第661章 主動熱情的糜方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861章 死戰第697章 戰況突變第640章 約架太湖第366章 推銷強盜邏輯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891章 劉備大潰第339章 篝火下盟約第860章 遭遇埋伏第138章 兄弟的感情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195章 援軍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309章 州牧出更第078章 回家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083章 規劃第837章 雁門分兵第159章 兄弟團聚第260章 再見玄德第604章 武裝到牙齒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290章 進駐昌黎第623章 徐庶的理由第318章 義收子義第459章 無所適從的軍令第122章 苦無良策第184章 應對第823章 整治益州第101章 整人 一拍即合第937章 呂鵬的進攻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376章 文姬歸漢1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273章 下一個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凌源市| 晋宁县| 榆社县| 盐源县| 方正县| 孟州市| 荃湾区| 莲花县| 南充市| 翼城县| 鹿邑县| 眉山市| 百色市| 三河市| 揭东县| 宁蒗| 绥宁县| 崇信县| 许昌市| 湘潭县| 三原县| 新平| 中牟县| 谷城县| 湘阴县| 磐安县| 田林县| 西华县| 拉萨市| 三穗县| 双牌县| 确山县| 临沭县| 新沂市| 安新县| 犍为县| 伊金霍洛旗| 大丰市| 华蓥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