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

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

“青州黃巾並非一時之禍,叔父也不必過於自責。”鄭平微微斂容:“當務之急,是討論下如何安置這城外的十餘萬流民。”

孔融爲之一凜。

這黃巾賊雖然退去了,但這十餘萬流民卻還在城下。

“玄德,你有什麼想法?”孔融沒有問鄭平,而是看向劉備。

自鄭平第一次入劇城,就在替劉備揚名,更是想讓劉備當青州刺史。

孔融也想知道,劉備會如何處置這羣加入了黃巾的流民。

劉備不假思索、語氣多了幾分沉重:“食漢祿,救漢民,是我等天職。百姓因爲缺糧而受黃巾蠱惑,不得不四處流浪覓食變成流民,本就已經(jīng)很可悲了。”

“倘若我等見危不救,流民就只有死路一條,於心何忍!”

“擊殺賊首張饒,我們得了些糧食,大約能讓這城下的流民吃上四五日。”

“不知文舉公能否再籌措一些糧食,用於安置流民?”

劉備言語中,已經(jīng)將這羣黃巾流民定義成受黃巾蠱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的流民,而不是將其視爲黃巾降卒。

這稱呼上的改變,也是劉備對這羣流民的態(tài)度。

孔融有些吃驚。

平心而論,孔融對這些流民的處理,基本就是讓其各自返鄉(xiāng)、然後頒佈政令讓各縣鄉(xiāng)官吏妥善安置。

看似沒什麼毛病,但其實書生氣太重。

若返鄉(xiāng)就能有吃食,又何必當流民?

因此在聽得劉備說要籌措糧食的時候,孔融是震驚的。

“玄德,你可知安置這些流民,要多少糧食?”

“不僅要讓他們捱過今年的冬天,還得助他們來年耕種,然後一直到明年的秋天,纔可能讓流民們自給自足。”

“即便老夫能籌措一些糧食,又怎麼可能讓這十餘萬流民吃上一年?”

“以老夫本意,發(fā)放流民幾日口糧,讓其各自返鄉(xiāng)覓食,亦或者去別郡投奔親戚。”

如常理說,孔融的處理辦法其實是沒什麼問題的。

畢竟給十餘萬流民提供一年的糧食,沒有哪個郡國的太守國相敢拍著胸脯保證。

能給流民發(fā)放幾日口糧,讓其能返鄉(xiāng)或者投奔親戚,已經(jīng)是孔融的“仁德”了!

然而,這並非劉備想要的結果。

劉備輕輕搖頭,斂容凝聲:“文舉公,我自高唐縣入北海國,沿途流民遍野,餓殍遍地。家中尚有餘糧的,對流民畏之如虎,流民們又哪有親戚可以投奔?”

“發(fā)放幾日口糧,固然能彰顯仁德,但也只是讓他們晚幾天餓死,改變不了大勢的。”

“待口糧耗盡,要麼餓死,要麼易子而食,如此慘狀,文舉公真的忍心嗎?”

孔融沉默。

劉備說的,孔融又何嘗不知?

即便不忍心又能如何?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這府庫中沒有足夠的錢糧啊!

良久。

孔融凝聲嘆氣:“玄德,老夫並非心狠之人!若只籌措這十餘萬流民幾日的口糧,老夫自信也是能辦到的。但要將其安置,老夫卻是無能爲力啊。”

“叔父,劉府君,暫且停下這個討論吧。”鄭平出言打斷:“似你們這般討論,這天黑了也討論不出個結果。我來擬定安置方案,伱們負責簽署審批就行了。”

“這些流民來自於北海國,那就只能安置在北海國。”

“府庫無錢糧,但北海國的豪強士族有錢糧,只要合理調配,輔佐其他方略,讓這十餘萬流民撐到來年秋天是沒什麼問題的。”

孔融聽得心驚膽戰(zhàn),連連搖頭:“顯謀,你想讓北海國的豪強士族拿出錢糧來賑濟流民?”

“這不可能!這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的。”

“豪強士族的錢糧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如何肯拿出錢糧來賑濟流民?”

“縱然有一部分豪強士族心存仁心,但也只是杯水車薪。”

“老夫若是將這些政令下達,至少得有一半人反對!”

孔融平日裡就經(jīng)常跟北海國的豪強士族打交道,對於這些人的心思,不說全部清楚,但也能知道大概。

一起聚個會,互相吹捧下名聲,然後辦些力所能及的事還可以。

但若是要讓他們拿出錢糧賑濟流民,一個個肯定會跳腳怒罵孔融。

孔融的反應,在鄭平的預料之中。

畢竟孔融自個兒就是士族,而且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士族大儒。

對於普通的百姓,孔融雖有仁德之心,但絕不會傾盡全力去救助,這是由孔融的出身地位以及能力決定的。

倘若執(zhí)意要向豪強士族攤派救民的錢糧,那一定會引起豪強士族對孔融的敵意。

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談不上對錯。

鄭平淡然一笑:“叔父,豪強士族肯不肯拿出錢糧賑濟流民,不在於其是否有仁心,而在於賑濟流民是否能獲利!”

“假如賑濟流民,能讓豪強士族獲得巨大的利益,他們不僅不會反對政令,還會爭先恐後的搶著賑濟。”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賑濟流民,亦是如此!”

孔融愣住,對鄭平這番話不怎麼能理解:“顯謀,這賑濟流民,難道還能有利可圖?”

一旁的應珣,也是驚訝的看向鄭平。

賑濟流民,大抵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又怎麼可能有利可圖?

難道還讓豪強士族去貪墨賑濟流民的錢糧不成?

鄭平不答反問:“叔父可曾聽說過《汜勝之書》和《四民月令》?”

孔融點頭:“博陵崔氏崔寔的《四民月令》,汜水汜勝之的《汜勝之書》,老夫的藏書之中亦有抄錄本。但這不過是兩本農書,跟賑濟流民有什麼關係?”

鄭平輕笑:“《汜勝之書》雖然成書前朝,但流傳到了現(xiàn)在,大抵都遺散四方,很少有能抄錄全本的。”

“《四民月令》成書也就三十餘年,也唯有一些世家大族纔有抄錄本。”

“但這兩部書,小侄不僅有全本,而且還是刊印在左伯紙上裝訂成冊的全本,數(shù)量也不少!”

“除此之外,還有能提高犁地速度數(shù)倍的曲轅犁,也已經(jīng)改良成功。”

“簡而言之,小侄能讓這北海國的豪強士族,實現(xiàn)精耕細作,讓糧食增產(chǎn)。”

“也能這些豪強士族,在以農爲本的前提下,還能再兼事商貿,獲得更多的財富!”

“雖然這北海國的豪強士族,有一部分已經(jīng)開始在嘗試農商結合,但他們缺乏更專業(yè)的指導,以及更先進的工具。”

“而這些,小侄都能提供!”

“他們要付出的,僅僅只是一些暫時用不上的錢糧。”

“至於叔父口中的反對者,根本不需要去理會!”

“人有衰老之日,這豪強士族也有衰落之時。”

“政令是公平的!不能與時俱進,只想著墨守成規(guī)的,註定會被新興的族羣取代,弱肉強食,這本來就是世間的法則之一。”

任何超前思想政令的出現(xiàn),都會引起新舊利益族羣的爭鬥。

如戰(zhàn)國常見的變法,便是如此。

有人得利,就有人損利。

但相對於戰(zhàn)國的變法,鄭平的方式更柔和。

因爲鄭平用的,不僅僅是超前思想,更重要的是有超前的生產(chǎn)力工具!

以大量的利益,去讓豪強士族主動去追逐。

而在追逐過程中,又會主動的去替劉備打壓舊的利益集團。

雖然豪強士族會在追逐利益中逐漸變強,但對於劉備而言,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這北海國十幾萬流民的吃喝問題。

若是擔心幾十年後豪強士族的尾大不掉,就不去救助眼前的十餘萬災民,那就純粹是杞人憂天了。

任何的政令都是在解決當前矛盾。

而往往功在千秋的政令,都會罪在當代。

都罪在當代了,這政令執(zhí)行不就成了他人嫁衣了嗎?

鄭平自認爲是沒有替他人做嫁衣的覺悟的。

未來沒有發(fā)生的矛盾,是可以規(guī)避和延緩的,但當前的矛盾若是不解決,那連活下去的資格都沒有了。

孔融驚愕的看著鄭平,久久不能言語。

鄭平這想法太大膽了!

這是要改變整個北海國豪強士族的現(xiàn)有格局嗎?

都說商人逐利,但豪強士族其實更逐利。

“顯謀,你雖然說得很好,但北海國的豪強士族未必可信。”孔融點出了鄭平方案的核心關鍵。

說得再天花亂墜,那也得有人信啊!

鄭平斂容而道:“叔父,若我告訴這十餘萬流民,只要將身上多餘的錢糧拿出來,我就能讓他們明年獲得更多的糧食,他們肯定是不會信的。”

“可同樣的方案,若讓北海國的豪強士族相信,卻是不難!”

“以劉府君之名,鄭家、孔家、平原王府聯(lián)名作保,誰敢不信?”

劉備救北海的信義,鄭玄揚名海內的名望,孔融的士林聲望,桓帝親弟弟平原王的皇室名頭。

再有鄭平那替豪強士族們謀劃的未來利益,足以令北海國的豪強士族動心。

正如鄭平說的一樣,若是向十餘萬流民這般許諾,流民只會覺得本就不多的錢糧又要被搶了。

但豪強士族不一樣。

他們不缺錢糧,有承擔風險追求更多利益的基礎條件在!

鄭平敢這般篤信,也是基於鄭玄和孔融的名望。

若是連鄭玄和孔融聯(lián)名作保都不能讓北海國的豪強士族相信,又有誰的作保能讓人相信?

孔融看向鄭平的眼神,瞬間多了驚訝,心中更是驚詫不已。

聯(lián)名作保?

顯謀就如此篤信,可以將這一切都賭在劉備身上嗎?

倘若劉備對北海國的士民失信了,那麼鄭玄和孔融也得因此而揹負罵名。

蔣濟怎麼死的?

就是因爲替司馬老賊作保,然被後司馬老賊毀約給氣死的。

即便是一旁的劉備,此時也是心緒難平。

雖然鄭平告訴過劉備安置方案,但鄭平當著衆(zhòng)人面,說出“以劉府君之名,鄭家、孔家、平原王府聯(lián)名作保,誰敢不信?”的話來,依舊讓劉備感動不已。

這是將身家性命、累世名望都賭在了自己身上!

如此恩情,如何不讓劉備感動?

“能得顯謀如此信任,何其可幸!此生必不相負!”劉備看向鄭平的眼神,多了十分的堅定。

而在劉備身後,一直瞇著眼靜聽的關羽,猛然睜開了丹鳳眼。

但這眼中不是殺意,而是敬意!

“顯謀對玄德公,竟然這般推崇?”太史慈立在鄭平左側,看向劉備的眼神也多了凝重。

雖然劉備對太史慈頗爲禮遇,但太史慈並未同意劉備的招募,只是以鄭平朋友的身份暫時聽命劉備。

相對於劉備,太史慈更青睞同郡的劉繇。

但現(xiàn)在,因爲鄭平對劉備的推崇,太史慈也漸漸有了擇主考校之心。

君擇臣,臣亦擇君。

太史慈本就是有大志的,這擇主之事,不會因爲劉備的禮遇就貿然決定。

而最驚訝的,卻是應珣了。

在鄭平來借兵之前,應珣甚至都不知道劉備是誰。

這一路上的接觸,應珣也只是感受到了劉備的弘雅信義。

應珣素來欽佩自家兄長應劭,因此對劉備雖然有佩服之意但也不多。

至少在應珣心中,自家兄長應劭纔是這天下間一等一的賢士俊傑。

然而現(xiàn)在,應劭卻見到了震撼莫名又頗爲疑惑的一幕。

震撼的是,北海鄭玄的兒子,要堵上鄭家、孔家的名望,來替劉備作保!

疑惑的是,這是北海國,不是平原郡,即便要作保,難道不是劉備和鄭平給孔融作保嗎?

見衆(zhòng)人都被鎮(zhèn)住了,鄭平又給了劉備一個眼神示意。

劉備會意,向孔融鄭重作揖長拜:“常言道:仁德當載世!請文舉公助我借得錢糧,以救這北海國十餘萬流民!”

“玄德,你——”

孔融見劉備躬身行了個大禮,心中百感交集。

這一拜,劉備是在替這十餘萬流民而拜。

雖說劉備願意去救這十餘萬的流民,但如果沒有孔融作保,這北海國的豪強士族也不可能相信劉備。

畢竟劉備的名望,還不足以讓這北海國的豪強士族,甘心拿出族中的錢糧來。

良久。

孔融長嘆:“玄德有救萬民之心,吾婿有平天下之志,若老夫再推諉,反倒成了小人了。”

眼神逐漸堅定,孔融上前扶起劉備:“老夫,便替玄德作保,借糧救民!”

(本章完)

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zhàn)計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77章 文丑戰(zhàn)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10章 智威雲(yún)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請假一天第231章 劉備假節(jié),憋屈的曹阿瞞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yè)解惑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10章 智威雲(yún)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79章 劉備發(fā)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zhàn)陰雲(yún)瀰漫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67章 白袍初戰(zhàn),趙雲(yún)被鄙視了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xié)中箭而亡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xié)的疑心病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29章 陶謙戰(zhàn)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zhàn)連捷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1章 羣謀衆(zhòng)議,鬥鄭平爭兗州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zhàn)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99章 衆(zhòng)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26章 敵後戰(zhàn)法,袁紹心態(tài)炸裂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70章 義薄雲(yún)天,關羽平定高唐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xié)請假一天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92章 南下瑯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請假一天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xié)的疑心病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
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zhàn)計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77章 文丑戰(zhàn)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10章 智威雲(yún)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請假一天第231章 劉備假節(jié),憋屈的曹阿瞞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yè)解惑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10章 智威雲(yún)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79章 劉備發(fā)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zhàn)陰雲(yún)瀰漫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67章 白袍初戰(zhàn),趙雲(yún)被鄙視了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xié)中箭而亡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xié)的疑心病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29章 陶謙戰(zhàn)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zhàn)連捷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1章 羣謀衆(zhòng)議,鬥鄭平爭兗州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zhàn)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99章 衆(zhòng)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26章 敵後戰(zhàn)法,袁紹心態(tài)炸裂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70章 義薄雲(yún)天,關羽平定高唐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xié)請假一天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92章 南下瑯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請假一天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xié)的疑心病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云阳县| 屏南县| 白玉县| 福贡县| 苏尼特左旗| 长海县| 杭州市| 峡江县| 淄博市| 新源县| 金溪县| 方城县| 南部县| 珠海市| 崇义县| 彭山县| 灵山县| 商水县| 安化县| 讷河市| 宿州市| 英德市| 宿松县| 封丘县| 南昌县| 古交市| 莎车县| 嘉义市| 西昌市| 潜江市| 兰西县| 岳池县| 宁蒗| 金沙县| 类乌齐县| 读书| 呼和浩特市| 西贡区| 长丰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