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活的太壓抑了,儘管他不承認,儘管他表現出來的都是對人的溫爾雅,笑口常開,清風淡然,君子玉暖,但他真是太壓抑了。!
壓抑不是因爲自己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而是因爲人心的喪亂。
喪亂的讓他孔丘看不到世人未來的希望。
每到深夜裡,他總會披衣坐起,望著天的寒星,雙眸掉淚,久久不語。
他可以爲自己看的開,爲自己放的下,可是要讓他學著老子爲世人的未來“看開與放下”,他孔丘做不到啊,真的做不到!
難道真如老子所言,人心如河水,是往卑鄙下流方向前進,任何人力都是無法阻擋的嗎?
哦,不!
一定有方法。
是的,一定有。
他孔丘不願放棄,算垂垂然老矣,也不願放棄。
可是成爲魯國的大司空後,面對現實的困境,孔丘漸漸的絕望了,可是他不能表現出絕望,因爲他是孔丘。
那個曾經大嚷著不會以父親叔梁紇爲目標,要成功超越他,又以周公爲目標勇於追逐夢想的男人。
父親好超越,可是周公呢?
周公“一”了人心,可是如今“一”沒了。
自己想“一”,可是不能?。?
沒了,沒了!
曲阜城,一片素稿。
少正卯死了,這樣意外的被孔丘一柺杖打死了!
所有人都驚呆了眼睛。
項橐更是不敢相信,等到他看到夫子的屍體後,人當場泣血散發,目眥盡裂,對著孔丘所在的方向,手指發顫,怒吼一聲:“孔仲尼!”
人最後暈死,倒在了地。
“橐兒,你永遠不要去相信任何人”
“哦,夫子”
“可是夫子對於你呢?”
“我,你更不能相信?!?
“夫子是一個陰謀詭計,質疑一切的小人”
“橐兒,你雖然跟我求學,但是夫子卻想讓你成爲君子,世人尊敬的君子”
……
“橐兒,不要信典籍和那些名望所言的歷史”
“那多數都是經過人無數次編纂加工出來的東西,不可靠”
“那夫子,可靠的是什麼?”
“哼,可靠的只有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還有你自己”
……
“橐兒,想要推行自己的主張得有權力,沒有權力什麼都是空談”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掌握權力”
……
“橐兒,你可知夫子爲什麼要與孔丘作對?”
“爲什麼?”
“因爲國君需要一個和孔丘作對的人”
……
“橐兒,你如今也長大了,過些日子,獨立出府吧,再過幾年夫子打倒孔丘後,推薦你出仕”
……
“橐兒,夫子雖然恨齊國,恨小兒呂荼,但是不否認那齊國和呂荼是個偉大的國與君”
“所以夫子希望有一天,真的有那麼一天,你拿劍殺了夫子”
“這樣呂荼和齊國不會把對夫子的憤怒轉嫁到你的身”
“夫子!”
……
“橐兒,你看這是什麼?”
“啊,夫子,這是?”
“哈哈,沒錯!”
“這玩意是夫子從一座古墓里弄出來的,這個東西證明了世人傳頌的女媧娘娘其實是隻青蛙”
“我看這一次,那老不死孔丘還怎麼說……”
……
少正卯的一生何其短暫,但他遺留下的質疑一切的精神永世長存!
魯國大司空府。
孔丘把衣冠印璽還有所有的魯國國君賜給他的東西,都擺放好,沐浴後,他穿著粗布麻衣,來到了魯君列祖列宗的牌位神龕前,看著神龕,久久的,接著是嚎啕大哭。
下午黃昏,孔丘走了出來,他對著魯哀公姬將固執的跪拜再三,然後蜷縮身體,佝僂著背,自己拄著柺杖,如同慢慢爬行的烏龜,離去。
仲由想扶他,孔丘推開了:“不用扶了,扶不了!”
聲音那麼不甘。
言罷,他擡頭望著夕陽下,染了黑色的蒼天,看著通紅的雲彩邊大雁飛飛,眼前似乎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土牆茅草屋,自己拿著做吹鼓手辛苦一天換取的臘肉,興奮的跑到紡紗機杼的母親面前:“母親看,臘肉”。
母親擦掉額頭勞累的汗珠,站起身來,拍了拍因機杼紡織勞累而痠痛的後腰,接著嚴肅的看著自己,厲聲喝道:“孔丘,你是叔梁紇的兒子怎麼可以做吹鼓手?”
“母親,兒子不想讓你勞累”
沉默。
“母親再勞累,你也不能做吹鼓手,記住,你是叔梁紇的兒子”
“母親!”
“叔梁紇?哈哈……”
“父親?”
“母親啊,我真的不明白你爲何要做父親那樣的男人?”
“他真的好嗎?偉大嗎?”
“若是好,偉大,爲何他要拋棄我們?”
“我不做吹鼓手可以,但也不要做叔梁紇,起碼我不想做,兒子不想做!”
沉默的茅草屋,母親摟著自己大哭。
母親啊!我來了……
孔丘的眼眶漸漸盛滿了眼淚,他身體如同泰山在崩塌,如同支撐天的玉柱向後倒了下去。
那個呂荼送給他的柺杖從他手脫落,然後從石階,慢慢的滾落,直到滾落在不能滾落的地方。
鏗鏘鳴鳴,其聲哀哀!
“夫子!”仲由再也忍不住跪倒,大哭。這一刻,他似乎早有所料。只是他還是不願相信,那個夫子,這樣沒了?
這一次老孔丘再也沒有站起來。
孔丘去世的消息傳入呂荼耳的時候,正是他宣佈稱王完畢的時候。
一身王冠冕服的他,聽到消息,當場在祭祀臺,淚奔。
夫子!
嘶聲吼叫,從呂荼口喊出。
參加稱王禮的五十萬軍民,無不感悲愴然涕下。
孔丘身死,呂荼稱王的消息傳遍了天下,一時間,整個天下一片肅靜,所有人都停止了手的活計,看向了天子之都方向,想聽聽天子會有什麼應答。
天子的應答很簡單:齊國,蚩尤之國,黎民之國,我等炎黃子孫必滅之。
衆人對天子這個應答很是鄙夷,口罰嗎?人家齊國在乎嗎?
齊國當然不在乎,齊國立馬發出了告天下檄,解釋了呂荼的出身,齊國的出身,還有例證,都證明呂荼不是黎民之遺,齊國更不是蚩尤之國,同時號召天下,一場新“武王伐紂”的時代開始了。
天子姬仁看到檄,氣的當場吐血三升。
可是下一個更牛逼更轟動天下的消息傳了出來,讓姬仁整個人暈倒在地,吐血不止。
因爲這個消息是:宋國的宋景公在西場狩獵,遇到來自費國來投的鋤頭商,鋤頭商獻瑞獸麒麟,宋景公得之大喜,說自己得蒼福佑,所以也稱王了!
踏馬的,宋國都稱王了?這天下是不是是個諸侯能稱王?
所有人先是震驚麒麟這個破理由,接著罵罵咧咧起來,顯然他們不信宋國這個欺人說法,然後眼神精光大冒,看向了自家國君。
很快他們也得到了他們希望的結果:隨著宋國稱王的後遺癥爆發,與宋國作戰的陳國爲了和宋國平級抗衡也稱王了,蔡國也是稱王,陳蔡都稱王了,趙國,秦國,鄭國,山國,韓國一看這架勢,也紛紛稱王,最後只剩下魏國,魯國,晉國,衛國,這幾個國家沒有稱王。
魯國,衛國,晉國之所以沒有稱王,因爲他們是國之國,只有不到三城之地,稱王那是找死。
費國之所以不稱王,那是因爲他以周公之國正統自稱,又剛剛受了天子的冊封,所以不敢稱王。
魏國之所以不稱王,那是因爲魏國有了新王,那是天子姬仁,原來魏國被秦趙白三國各自瓜分了幾大塊領土後,國主魏駒便在王詡的建議下,乘著天子惶惶不安,打出勤王旗號,南下侵佔周王畿之地,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
魏駒同意,所以魏國沒有稱王,但是他現在的領土範圍,當日未稱國主之前還要巨大,堪稱原第二大國,號稱不王而王。
至於蜀國,楚國,越國,這三國本來是號稱爲王。
這一下整個天下到處是王的天下。
對於這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呂荼只是冷笑:猴子也稱王?稱吧,稱吧,越稱天下的人心越散,越散越對他統一天下有力。
呂荼稱王后遇到了第一件煩心事,那是孔丘的八百弟子同時表致休,說是要爲孔丘守喪。
對於這些人的孝心誠意,呂荼沒有阻攔,而是準了。不是他不擔心這些人同時致仕會給齊國地方治理帶來混亂,而是他不希望偉大的著作《論語》因爲他的短暫自私而消失在世間。
呂荼深深知道,在孔門弟子守喪的三年,纔是孔門弟子智慧大爆發的真正時刻。他不想那個真正時刻沒了。
至於這麼多人同時致仕,呂荼只能從泰山學宮與東林學宮挑選人才暫且接任他們的職位,只是泰山學宮和東林學宮也暫時抽不出這麼多人來,無奈呂荼命他們的副手暫時掌政。
五十萬齊國大軍,東進,呂荼他這次要滅了費國。
費國的國家領域佔了整個魯國的百分之八十,而魯國本身現在所擁有的領土不過是曲阜向外延伸不到六十里的土地,其內大概有漆,蟲,拔,負暇,昉小城。
費國的國都在武城,也是費城。
三桓正在開會,決定接下的路該怎麼走?
吵吵鬧鬧一天,最後三桓不歡而散。夜裡,季孫家,叔孫家突然對孟孫家發動攻擊,孟孫家家臣公斂處父護著孟孫何忌潰逃,奈何孟孫何忌時運不濟,被亂箭射殺,公斂處父無奈,只能扔下孟孫何忌的屍體,帶軍護著孟孫家一干小輩殺出重圍出逃。
由於季孫家和叔孫家是早有預謀,所以算公斂處父再勇猛智慧,但是等殺出重圍後發現孟孫家所活著的子嗣也不過三人。
由於孟孫家被屠,費國人心大亂,叔孫氏和季孫氏聯合發佈穩定人心的理由說:“孟孫何忌要叛國,要投靠齊國,二氏無奈,爲了‘魯國大業’,只能行此下計?!?
同時告知各地的孟孫氏家臣,他們的領土爵位受叔孫氏和季孫氏保護,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相反不僅升了他們的爵位,還給他們賞賜了更多的財物奴隸和田產。
因爲叔孫氏和季孫氏的舉措得當,而且很迅速有效,費國人心暫定,不久之後,孟孫家領土被叔孫家和季孫家兩下瓜分。
由此三桓的孟孫家正式宣佈退出歷史舞臺。
在魯國曲阜南宮敬叔家避難的孟孫捷見到了家臣公斂處父丟盔棄甲護著他三名弟弟落荒而來時,整個人臉色慘白大驚,拽起公斂處父的衣領問發生了何故?
公斂處父還有孟孫捷的弟弟們看到兄長後是嚎啕大哭。
晚間,孟孫捷聽完了公斂處父的稟報,當他得知家族被屠一空,當場人發瘋了,飛速的往外衝去,叫喊著要帶著人殺回費城,爲祖父,父親,叔父,還有一幫兄弟姐妹們報仇。
但最後被守孝的南宮敬叔和南宮適給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