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

宋老夫子快哭了,

你跟他談論文章,說今道古,他可以舌戰羣儒。

可在忽悠皇帝這方面,他就不是什麼急智之人。

想了半天,宋濂只能硬著頭皮編下去:

“山中那段日子,是老夫最快樂的日子,老夫身爲道士,但心念聖學!

在山中道觀,老夫做起學問來效率高了好幾倍!

所以陛下讓臣修元史,本來該去哪都一樣!

只是那天跟著陛下封神,見證陛下親自開天門,爲英烈封神!

修元史,是勞心勞力之事,既然臣當道士的時候做事最好,臣也想換到道觀,工作方便一些!

且,爲前朝編撰史書,本就是很具有象徵意義的事!

陛下於朝天宮封神,在此地修書。

正是順應天意!”

爲了完成張異的任務,老宋已經開始胡扯了。

朱家父子暗笑,人的潛力果然是逼出來的!

宋夫子平時少有做這種事,所以開頭編得吞吞吐吐,可是到後來,思路打開了。

他開始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將在朝天宮修書的好處整整說了十八條。

宋濂說得口乾舌燥,朱標還貼心的叫人給宋先生送來一杯茶。

等老夫子說完,也是氣喘吁吁。

“你說完了?”

見朱元璋面無表情,宋濂心情忐忑。

不管成不成,他真的盡力了。

“朝天宮那地方,有風水,也還不錯!

你是總裁官,既然伱說那裡修書心情不錯,那你就去那裡吧!

來人,擬旨!

讓朝天宮主持進宮覲見!”

……

朝天宮。

鄧仲修接到聖旨的時候,還不敢相信!

皇帝突然讓他入宮,這差不多已經等於謎底揭曉。

他的身體顫抖著,回頭去尋師弟的身影。

只是張異爲了躲聖旨,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剛剛成爲朝天宮的主持,因爲年歲小資歷淺,他太需要一件大事來證明自己了。

朝廷將修元史的地方從天界寺遷徙到朝天宮,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

不過鄧仲修並不敢驕傲,因爲他明白這一切都是師弟給他的。

無論是從宋濂那個角度看,還是從皇帝那個角度!

“鄧道長,別讓皇帝等久了!”

既然找不到張異分享自己的喜悅,鄧仲修只能跟著太監進宮覲見。

他自己也是很緊張,自從知道皇帝的身份之後,他似乎還沒真正與皇帝見過面?

這次皇帝召見,自己應該如何去面對那位“黃老爺”?

鄧仲修在這種緊張的心情中,進了皇宮。

哪怕皇帝節儉,皇宮依然讓鄧仲修大開眼界。

“公公,我們這是去哪?”

鄧仲修詢問前方帶路的公公,王公公回頭:

“咱們去的地方,是陛下的御書房,就在東閣那頭!

道長這是第一次入宮對吧,待會記得少說少看,這宮裡忌諱多,本公公一時也說不清楚,反正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就沒事!”

和張異一樣,熱情,誠懇的小鄧,也很容易討人喜歡。

這王公公跟他接觸一會,就願意提醒小鄧。

鄧仲修忙感謝王公公,王公公正要說什麼,突然聽見有人說話,登時跪下。

“父皇,我彈道學學成了,不信兒臣明日掩飾給你看……

我用上邊的本事,可以實現百步穿楊!”

公公拉著鄧仲修跪下,鄧仲修聽著一個孩童的聲音,心中還在猜測對方是哪個皇子。

“老四,你可別吹牛,你拉得起能穿百步的弓箭?”

御書房門口,朱樉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朱棣的言語。

朱棣惱羞成怒:

“二哥,至少我真的用彈道學的本事射中靶心,你還不會呢……”

兄弟幾個人吵吵鬧鬧中,倒是讓鄧仲修知道了這些孩子的身份。

皇帝陛下的幾個皇子,他今日居然有緣得見?

不對,也不一定見得著。

他此時正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擡頭。

“父皇你要相信我,不行咱們試一試,你答應兒臣如果學會了,就讓兒臣出宮玩玩……”

“行了老四,客人在呢!”

黃老爺熟悉的聲音,傳入鄧仲修耳中。

他只感覺恍如隔世,哪怕此時已經知道了皇帝的身份,他依然不敢相信。

“小鄧來了?”

朱元璋見到鄧仲修,一如那個親切的黃老爺。

說起來,自從鄧仲修發現他的身份之後,他們還沒真正有機會私下單獨見面。

“貧道拜見陛下!”

鄧仲修給皇帝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行了行了,自己人,起來!”

朱元璋對鄧仲修的印象很不錯,他去清心觀十次有八次是被張異那個臭小子給氣出來。

倒是鄧仲修這個小夥子,每次進入清心觀,他總是笑臉相迎,熱情的喊自己一聲黃老爺。

那種天生的親和力,也算是一種天賦。

明明是個NPC,但卻能被老朱記住……

鄧仲修站起來,擡頭目視皇帝。

今天的黃老爺,和封神時候的他又有不同。

鄧仲修以前就覺得黃老爺身上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如今想起來,這氣質配合皇帝的身份,纔是合理。

皇帝像是看晚輩一樣,上下打量鄧仲修:

“不錯不錯,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你們愣著幹什麼,叫人!”

朱元璋給朱爽,朱棣,朱棡三人說道。

幾個皇子趕緊給鄧仲修見禮。

鄧仲修不敢怠慢,趕緊回禮。

老朱此時不耐煩揮手:

“你們幾個去你大哥那裡,他今日考你們功課!

回頭朕再考覈你們……”

將及格皇子打發去東宮,皇帝對小鄧說:

“有沒有興趣,跟朕逛逛花園放放鬆!

朕坐了一天了,按照你家觀主的說法,久坐要坐出腰椎間盤什麼出……?

反正咱們去活動活動筋骨!”

腰椎什麼出?

反正鄧仲修也不懂,皇帝讓他跟著,他就老實跟著。

朱元璋也不提正事,而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家常的問題。

問張異的情況,問龍虎山,朝天宮的情況。

甚至,連小孟瑤,朱元璋都問了一嘴。

私事好說,皇帝時不時考覈的公事,纔是要命的。

鄧仲修第一次見到以皇帝面目出現的黃老爺,他對朱元璋的第一感覺,就是細……

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朱問起許多問題,對細節簡直了如指掌。

想要隨便糊弄皇帝,那是不可能。

好在他自己平時也算本分,對於朝天宮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鄧仲修對答如流,將朱元璋的問題一一回答。

“這小子的法子好,竟然將喝開水寫入藥王十訓裡邊!

朕記得他以前說過,讓百姓喝上開水,天下人的人均壽元,可增長數年!

這效果可以先不說,

他這套法子,可比朕頒發的開水令有用多了……

龍虎山手上那點小權力,都被你家師弟給薅禿了!”

鄧仲修跟著賠笑,

藥王十訓是張異給藥王爺信仰編撰的戒律,按照張異的說法,一個教派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理論的構建。

當年出了張留孫這個天才,創立玄教。

皇帝對張留孫的喜愛,甚至差點給他封了天師。

可諾大一個玄教,爲什麼最後卻敗落了,遠離權力中樞,其實已經被架空的龍虎山反而好起來。

說白了,就是三十六代天師和後來的歷代天師,一直在補充和完善龍虎山和正一道的體系。

相比起空洞的,只靠著皇權扶植起來的玄教。

遠在江西的龍虎山,卻熬走了一個又一個的皇帝。

一個成熟的信仰體系也是一樣,藥王爺的核心競爭力在“藥王”兩個字上,落於現實。

所以治病,延壽,就是藥王爺信仰必須是實踐性的內容。

其實這比起他兩個競爭對手,救苦救難的觀世音和有求必應的準提菩薩。

藥王爺比他們差的地方在於,救苦救難和有求必應這個KPI是虛化的,治病救人這事,卻很容易被人拿出來說。

想要治病救人,沒有醫藥怎麼行?

那如果將信仰落實到實處,喝開水就是最好的選擇。

宣傳喝開水能治病,這點行不行?

當然可以,如果一個人堅持喝開水,放在衛生條件已經非常好的後世,可能看不出差別。

可放在這個衛生條件非常差的古代,那絕對是能分出好壞的。

在張異看來,讓虔誠的信徒去喝開水的戒律,可比吃素之類的有益多了。

當一個虔誠的藥王信徒喝開水比別人活得久,或者少生病……

示範性效應出來後,其他百姓也會效仿。

在這個迷信鬼神的時代,宗教在教化上遠比其他手段更加有效。

張異在意識到這一點,就拼命往龍虎山的戒律裡邊,夾帶私貨。

喝開水對於很窮苦的百姓來說,意味著資源的浪費。

如果活著都很難,去尋找柴火燒開水這件事,本身就是增加生活成本。

哪怕是後世那個提倡燒開水的年代,在暖水壺普及之前,人們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喝上開水……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隻要形成一個觀念,喝開水是一件好事就夠了。

有信仰支撐,百姓們在能吃飽之餘,願意浪費一部分精力去做這種事,總會有人能看到好處。

當大家看到好處之後,這個習慣就不僅僅是一個習慣,而是一種養生,治病的手段。

治病這種事,就值得百姓們願意付出這些生活成本。

最後,喝開水還是會普及開來。

鄧仲修將張異的想法一一說出,朱元璋大開眼界。

關於龍虎山內部改革的事,哪怕他跟張異如此親密,張異也不會吃飽沒事跟他聊這些。

可當張異開始爲龍虎山設計新的教義的時候。

老朱發現龍虎山,或者說,宗教這個平臺比他想象中好用百倍。

他以前只能看到教派裡蠱惑人心那一面。

但張異卻告訴朱元璋,其實傳播學不是這麼用的。

百姓就是一羣烏合之衆,張異曾經告訴過他類似的道理,或者說,人只要一多,聚集在一起,那就是烏合之衆。

輿論能夠引導,謠言不會止於智者。

想要開啓民智很難,那既然如此,乾脆用本來算是迷惑百姓的手段,去做正確的事。

鄧仲修還給老朱講解其他藥王十訓,還有張異準備編寫的《藥王經》。

沒錯,在《太上說微觀世界妙法真經》之後,又編了一本經書。

如果說《太上》是一本闡述微觀世界,開啓另一種醫學道路的經典。

《藥王經》就是一本實操手冊。

裡邊記載著如何過濾髒水的方法,也有在沒辦法燒開水的情況下,怎麼儘量在野外爲水消毒。

哪些草藥能消毒……

常見的草藥驗方……

瘟疫流傳後關於傳染病的處理方式!

這壓根就是一本野外生存手冊……

也是張異落實自己的理念,實現人間道教的觀點。

既然將道門的信仰宣傳,落實在【務實】這兩個字上,那就將這些發揮到極致。

這裡許多手段,朱元璋聽著很平常,甚至如果對於一個行軍打戰的人來說,這些常識對他而言並不陌生。

但還是那句話,推廣!

從沒有人想過將這些知識推廣開來,就算想推廣,怎麼跟不識字的百姓推廣也是一個問題。

用宗教傳播的方式,卻能從某種程度解決這個問題!

“這何嘗不是一種教化……”

朱元璋馬上發現了這本《藥王經》的價值。

不說宗教價值,就是這本書本身,也可以成爲行軍打戰,士兵使用的教材。

在數百年的打戰過程中,老祖宗確實留下許多口耳相傳的老兵傳承給新兵的知識。

可張異將這些知識整合出來,那又是另外一種概念。

當然,老朱如果知道張異裡邊的內容,大量參考號稱穿越神書的《赤腳醫生》和《兩地軍用人才之友》,那就見怪不怪了。

朱元璋瞬間決定,大量刊印《藥王經》。

這經書就算是軍中,也要人手一本!

等到鄧仲修將其他的事情也說過之後,朱元璋越發感觸。

“鄧仲修……”

朱元璋突然開口,正兒八經喊出小鄧的名字。

“陛下請吩咐!”

黃老爺,那位和氣的長者總歸還是變成了皇上,他誠惶誠恐跪在地上,等候皇帝的詔命。

“朕命你兩件事!

第一件,朕打算將修前朝史書的事情放在朝天宮,你接得下嗎?”

鄧仲修大喜,趕緊說:

“陛下,我接得下……”

朱元璋繼續說:

“另一件事……”

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過來,先撈一筆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98章 故意刁難?楊憲又作妖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438章 理想的推動者,爲遷都鋪路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
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過來,先撈一筆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98章 故意刁難?楊憲又作妖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438章 理想的推動者,爲遷都鋪路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嘉峪关市| 仁化县| 深水埗区| 登封市| 洛浦县| 上饶县| 昭通市| 桐庐县| 麻江县| 青田县| 达孜县| 离岛区| 土默特右旗| 沙雅县| 文化| 昌黎县| 通河县| 清水河县| 宝应县| 安庆市| 虹口区| 正定县| 呼和浩特市| 普兰县| 禹城市| 抚宁县| 富宁县| 分宜县| 公主岭市| 图木舒克市| 都安| 重庆市| 龙州县| 上高县| 肃宁县| 淮滨县| 安泽县| 信阳市| 砀山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