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8章 金融戰略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最主要的戰勝國不是債權國,而是債務國,而且是全球頭號債務國。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資料,在大戰結束的那一天,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突破一千六百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在過去四年多裡,平均每一天產生一萬億的戰爭債務,而手持借條的就是東方同盟集團的其他成員國。

顯然,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要知道,前兩次世界大戰的最大戰勝國都是債權國,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而且這個債權國就是美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通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向盟國借款,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英國手裡接過了世界霸主的權杖,成爲了全球頭號超級大國,也成功取代英國成爲西方領袖。

這次,中國的玩法與美國完全不同。

可以說,這是中國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金融戰略。

從時間上看,在大戰爆發前二十年、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國就針對世界大戰制訂了一整套完整的金融戰略。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最初制訂這套金融戰略的不是中國政府官員,而是一位歸國的華商,即從未登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卻是全球公認的最富裕的人,曾經在中國商政兩界呼風喚雨的盛世平。

從時間上看,盛世平力推的金融戰略,在黎平寇擔任總理期間就開始實施了。

別忘了,黎平寇與盛世平是同學,兩人的私交非同一般,而黎平寇在擔任國務院總理的時候,就經常與盛世平碰面。後來,黎平寇在當上國家元首之後,推行的很多經濟改革政策都與盛世平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民營資本能在黎平寇主政的二十年裡,以舉世震驚的速度發展壯大,最大的功臣不是黎平寇,而是盛世平,因爲黎平寇本人並不是非常瞭解中國的民營經濟。

當時,盛世平甚至被外界稱爲“中國的影子總理”。

盛世平所推行的金融戰略,就是用債務取代債權,通過鉅額債務,把更多的國家綁定在中國利益之上。

說得直接一些,其他國家持有的中國債權越多,就會越支持中國。

原因很簡單,如果中國戰敗了,那麼其他國家持有的中國債權就將變成白紙,甚至連白紙都不如。

問題是,這是最核心的金融戰略,不到世界大戰就派不上用場。

要知道,在和平時期,全世界最多隻有一個國家敢這麼做,因爲在任何一段和平時期內都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掌控全球金融,因此也就只有這個國家有能力擴大債務規模,讓全世界爲其買單。

事實上,之前的美國就是這樣的國家。

在巔峰時期,美國欠下的債務,就算把美國拆散賣了都償還不了,可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並沒有因此而破產。主要就是,那些持有美國債券的國家絕對不會讓美國破產,因爲美國破產,就意味著它們手裡的債權將作廢。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就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那麼,在和平時期該怎麼做呢?

盛世平採用的辦法很簡單:提高人民幣的幣值。

從表面上看,只是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購買力增強。更深層的,則是人民幣在升值的同時打壓了美元。

結合一些其他金融政策,就成了打擊美國的最好武器。

甚至可以說,在美元不再是全球金融唯一的核心載體的時候,美國就已經輸掉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時,最爲顯著的政策,就是中國首先讓貨幣與黃金等貴重金屬掛鉤。

不可否認,如此極端的金融政策給中國製造了很多麻煩,比如造成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怪異現象。當然,這也不怪異,因爲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中國就成爲了國際遊資的避風港,而大量境外資本涌入,必然導致國內流動性增加,從而導致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降低。

只是,這一政策,也徹底改變了國際金融秩序。

要知道,當人民幣的保值性超過了美元,那麼美元就不是唯一的核心貨幣了。

當然,這得有個前提,即中國有與美國相當的經濟實力,不但要有能夠爲其他國家自由進出的國內市場,還要擁有其他國家所沒有、卻有必須有的東西,比如由尖端科技帶來的先進產品。

說得簡單一些,要讓其他國家接收人民幣,除了要讓這些國家的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上銷售之外,還得讓它們能夠拿著人民幣,在中國、而且只有在中國才能購買到國家發展與民衆日常生活所必須的產品。

當然,這也是美元能夠獨霸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礎。

要知道,在美國鼎盛時期,美國生產的很多產品,其他國家都沒有,比如在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高端商用計算機處理器。直到二零二五年,美國都是全球唯一能夠生產高端商用計算機處理器的國家。當然,美國的獨門絕活絕對不止這一樣,還有很多,數都數不過來。

所幸的是,可控聚變核能技術爲中國提供了類似的物質條件。

結果就是,中國只用了十年就取代了美國,讓人民幣成爲全球金融體系中,影響範圍最廣的貨幣。

只是,中國沒有走美國的老路,即在奪取金融霸權後就在貨幣上做文章。

當然,這也與現實情況有關,即在大戰爆發前,人民幣、美元與歐元三足鼎力的全球金融格局已經形成,如果中國在貨幣上做文章,比如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掠奪其他國家,肯定會遭遇滑鐵盧。

事實上,大戰爆發前的十年,可以看成是全球貿易最爲公平的十年。

主要就是,中國、美國與歐盟相互制約,都不敢輕易在貨幣上做文章,從而爲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較爲公平的貿易環境。

在此期間,人民幣仍然在升值,即便速度不快,趨勢也沒有調轉。

可以說,這是盛世平所推行的金融戰略中,最爲關鍵、也是影響最大的一步。

要知道,在全球自然災害結束之後,中美全面戰爭已經變得不可避免,誰都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肯定會打起來。

當時,美國政府一直在抑制美元升值。

雖然美元也沒有大幅度貶值,但是在人民幣繼續升值的襯托下,也就在變相貶值,從而使美國經濟像打了雞血一樣,在大戰爆發前十年飛速發展,甚至大有反超中國、重新奪回全球第一大經濟強國的趨勢。

可惜的是,這最多隻是迴光返照。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中國的金融政策,特別是維持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政策,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真正的導火索。原因有二:一是人民幣升值嚴重威脅到了美元,從而有可能把美元排擠出國際金融領域,從而迫使美國不得不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二是美國經濟持續十多年的飛速增長,給了美國的精英份子一個假想,即美國的綜合國力不比中國差多少,只要採取正確的戰略,就能戰勝中國。

基於這兩點,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爲,如果在大戰爆發前,人民幣沒有繼續升值,哪怕也沒有貶值,第三次世界大戰都不會在二零五二年爆發,很有可能延遲十年,而在十年後,美國肯定沒有信心戰勝中國。

當然,這種看法有點偏頗。

只是,道理卻是正確的,即人民幣在戰前升值,絕對是中國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要知道,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十分強烈的情況下,各國都在增持中國債權,甚至連美國的幾大金融集團都加大了中國公債的持有量。結果就是,在大戰爆發的時候,人民幣的實際幣值已經被大幅度高估。

對中國來說,這絕對是好事。

原因就是,在戰爭初期,中國可以在人民幣的幣值被高估的時候,大量發債,然後在海外大量收購各類戰爭物資,而隨著人民幣的幣值回落,或者說貶值,等到中國需要償還債務的時候,負擔已經大大減輕。

結果就是,中國在大戰期間欠的債越多,反而越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要知道,欠的債越多,就意味著中國掌握的戰爭資源越多,意味著在貨幣嚴重貶值之後實際償還量越少,更加意味著那些大量持有中國債務的國家必須全力支持中國,以免手裡的債權變成廢紙。

可以說,這也正是盛世平制訂的這套戰爭時期金融戰略的精華。

也許,在制訂這套金融戰略的時候,盛世平並沒有想到,鉅額外債,還會成爲中國在戰爭即將結束時,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談判籌碼。只是不可否認,正是盛世平這個很少拋頭露面的華商,在二十多年前,就爲中國打下了勝利的基礎。要說貢獻,盛世平絕對不在黃瀚林等國家領導人之下。

當然,能夠有此認識的人並不多。

所幸的是,黃瀚林是黎平寇培養的領導人,而且一直在黎平寇手下工作,所以非常清楚盛世平制訂的金融戰略的巨大價值。

在使用這套金融戰略的時候,黃瀚林也是駕輕就熟。

第68章 搶任務第5章 鐵娘子第9章 進軍神速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05章 突襲第82章 十一比八第40章 援助戰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6章 爭取和平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53章 繼續打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4章 掃帚星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8章 猛然覺醒第38章 合作愉快第71章 以進爲退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1章 決戰開始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79章 撲火第78章 中國化第25章 強攻第131章 掃蕩第80章 戰術推斷第44章 出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章 關鍵人物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57章 切入點第153章 關鍵日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76章 新機會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章 演習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4章 鬼子出動第8章 節外生枝第193章 主旋律第86章 戰術偵察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8章 戰爭推手第37章 犧牲品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章 夜空魅影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48章 關鍵戰報第66章 回家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50章 匿蹤突擊第46章 逃命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戰爭危機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章 泰山北斗第80章 另尋出路第8章 泰然處之第25章 光明磊落第6章 軍事化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6章 準備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27章 滅絕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3章 再次攻擊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8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機會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9章 相互指責第47章 前哨第96章 高調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09章 未來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27章 改進
第68章 搶任務第5章 鐵娘子第9章 進軍神速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05章 突襲第82章 十一比八第40章 援助戰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6章 爭取和平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53章 繼續打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4章 掃帚星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8章 猛然覺醒第38章 合作愉快第71章 以進爲退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1章 決戰開始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79章 撲火第78章 中國化第25章 強攻第131章 掃蕩第80章 戰術推斷第44章 出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章 關鍵人物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57章 切入點第153章 關鍵日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76章 新機會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章 演習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4章 鬼子出動第8章 節外生枝第193章 主旋律第86章 戰術偵察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8章 戰爭推手第37章 犧牲品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章 夜空魅影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48章 關鍵戰報第66章 回家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50章 匿蹤突擊第46章 逃命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戰爭危機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章 泰山北斗第80章 另尋出路第8章 泰然處之第25章 光明磊落第6章 軍事化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6章 準備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27章 滅絕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3章 再次攻擊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8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機會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9章 相互指責第47章 前哨第96章 高調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09章 未來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27章 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彭山县| 蒲城县| 姚安县| 咸丰县| 和静县| 莆田市| 治多县| 宝应县| 瓮安县| 威宁| 石门县| 五家渠市| 宿迁市| 金寨县| 册亨县| 阿克陶县| 玛曲县| 卓尼县| 图片| 鲜城| 靖西县| 枝江市| 滨海县| 米脂县| 绥宁县| 宜丰县| 锡林浩特市| 新宁县| 罗定市| 龙江县| 阳曲县| 堆龙德庆县| 丹巴县| 林甸县| 富平县| 政和县| 新绛县| 阳春市| 壶关县| 微山县|